《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8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板书设计 篇一

棉鞋里的阳光

xiào jìng

孝敬老人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奶、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4、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学重点

1、自读、自悟课文。

2、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学难点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课前集体朗诵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导入学习

1、师解说: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付出了一切,用她那无私的爱包容着我们,爱护着我们,培育着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孝敬她们,该孝敬的不光有我们的父母亲,还要孝敬我们的长辈们。“百善孝为先”就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会孝敬。

2、导入揭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孝敬老人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3、读了课题 ,你有什么想问的? 生自由回答。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____”画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2)去拼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

认识“衣补旁”:跟衣服有关。

区别:午──牛 说──脱 很──眠──眼 清──精──情──晴

加一加,减一减:给──合 日──西──晒

(4)组词说话练习。

4、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领读──指名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

(课文中有妈妈、奶奶和小峰,主要讲了妈妈和小峰给奶奶晒棉被和棉鞋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老师读课文一到四段,用“——”划出妈妈说的话,用“~~”划出小峰说的话。

2、学生汇报: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指导朗读,读出小峰的好奇语气)

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指名分角色读。

你觉得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孝敬老人,敬老爱老),

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桌分角色读,自学第5、6自然段。

想想小峰做了什么事?给人物的对话做上记号。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 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

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全班读

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你想对小峰说些什么?(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一年级《棉鞋里的阳光》诗文化课堂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兰兰过桥》教学设计激趣导读 感悟 体验《好事情》教案设计---有效课堂教学案例春雨奏鸣曲——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案例《我长大了一岁》教学设计《古诗两首》说课设计认一认3 教学设计入学教育教案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7、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8、自己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

9、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小组讨论。

四、小结

1、学习完这课,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

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3、师总结:“百善孝为先”多少年来被我们历代相传的佳话,无不时刻告诫我们要尊老爱老敬老。谁还有哪些孝敬老人的佳话?生回答,师做记录。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五、创编儿歌 :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应该爱我们的父母与长辈,我们也来创编儿歌吧:

小组合作交流,创编儿歌,师做记录,后作处理。

孝敬长辈我可以

小峰是个好学生,

孝敬老人还真行,

看到妈妈晒被子,

忙到跟前来打听,

棉被没湿为啥晒?

妈妈笑笑做回应,

棉被晒了更暖和,

奶奶盖着真暖盈,

小峰忙把房间进,

帮助奶奶晒棉鞋,

奶奶穿上好舒服,

直夸小峰真孝敬。

六、活动延伸:

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篇三

1.1.出示画有棉鞋的挂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棉鞋跟平时你看到的棉鞋有什么不同?

2.2.看着这双鞋你有什么问题吗?

3.3.同学们,答案就在第7课,打开书借助拼音读一读,尽量读准字音。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

课文《棉鞋里的阳光》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投影部分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教学步骤〗

一、揭题激疑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自己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怎样才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问呢?

(读课文,课后查资料……)

学贵有疑,揭题激疑,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打基础。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找找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用圆圈圈出来。

3、和同桌读读你找到的生字宝宝,做做小老师听听同桌读对了吗。

4、四人小组读课文:划出生字宝宝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朋友,读一读。

5、全班交流:

把你认为原来读不好,经过努力读好的词语,或者你觉得哪个词读得特别棒的读给大家听。

还有没有你觉得读起来特别困难的词语,让大家来帮帮忙。

指导读准:

“照”、“晒”、“收”三个翘舌音。

6、教师相机出示学生读到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棉鞋照到晒棉被盖上午饭收棉被脱下躺合上眼睛摆

新课程教材中生字量大,在识字环节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降低识字难度。识字过程中真正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鼓励学生互传、互帮、互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7、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能认读那么多生字词语宝宝了。再读读课文,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选出自己读得最好的1~2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8、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9、指导书写生字:

“妈”、“奶”、“午”、“合”

⑴用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妈”、“奶”的字形。

想一想,它们为什么都是女字旁?你还知道其他关于女字旁的字吗?

⑵指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描写,再独立写。

⑶展评:

学生自评、互评。

⑷“午”“合”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⑸观察“午”“合”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描后写。写字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

识字教学不能只停留于让学生会写,记住,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写好,能好好写!

三、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1、小组合作,给生字组组词。

2、互相考一考,抽读生字,词语。

3、读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4、反馈。

在学生认识了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既巩固了生字,又能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学生互动指名上来考考大家,读字读词。

2、写写女字旁的字。

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棉鞋里的阳光,可以看出(谁)对(谁)的关心。

( )里的阳光,可以看出( )对( )的关心。

2、交流:

棉鞋里的阳光,可以看出小峰对奶奶的关心。

棉被里的阳光,可以看出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棉被里的阳光。

4、学习1~5自然段:

⑴轻轻读读1~5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晒过了,盖上会更暖和”)

⑵指导读好妈妈说的话:

读出关心的语气。

⑶小峰一开始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晒棉被,小峰的话我们该怎么读呢?

读出疑问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评。

⑷男女生分角色读妈妈和小峰的话,师读叙述部分。

⑸听了妈妈的话,小峰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晒过的棉被会更暖和,小朋友们,你明白了吗?

⑹语言转换训练:

因为棉被里有棉花,棉被晒过以后,( ),所以( )。

⑺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

出示句子:

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服地合上了眼睛。

指导朗读,读出很舒服的感觉。

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指名读,评。

⑻齐读1~5自然段。

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转换训练,既帮学生理解课文,又是语言的积累。

5、学习6~8自然段:

⑴妈妈关心奶奶,小峰也关心奶奶。

自己读读6~8自然段,你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小峰对奶奶的关心。

(“轻轻地、阳光晒到的地方”“醒了,把棉鞋放回床前”)

⑵指导朗读写小峰晒棉鞋的句子。

⑶小峰啊,你怎么会想到去晒棉鞋呢?

语言训练:

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如果( )。

⑷齐读6~8自然段。

⑸分角色读6~8自然段。

三、情感提升

1、关心长辈,体贴长辈是一种美德。小朋友们,你的身边有没有关心、体贴长辈的事情呢?

2、学了课文后,你准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做些什么?

3、作业:

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身体工作情况,想想他们需要哪方面帮助,做个长辈的小帮手。

联系生活实际,把知识转化为行为,体现人文性。

四、指导书写生字“放、收”

1、比较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2、“收”和“放”是一对反义词。

3、观察在田字格中位置,师范写“放”,生先描,后独立写。

展示学生书写并评议。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较多,都一些六七岁的孩子,他们都特别活泼好动,他们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他们集中精力听课时间较短,爱玩爱动,绝大多数同学识字快特别喜欢分角色读课文。

因为本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我感悟升华课文的主题,并指自己的生活实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晒”等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家里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

那么小峰家里的人是怎样关心奶奶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板书课,指读课题。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对家里人的观察,导入小峰家发生了什么事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易接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对课文有了整体了解,再通过生生的交流,彼此交换了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识字

1、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因为这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咱们看看谁先把它们找出来。

2、自己在课文中把这些字找出来后,读一读,然后再读读带有生字的那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把它们读准确。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说一说你识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巩固生字。

5、互相考一考。

教学设计说明:在识字环节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降低识字难度。

四、学生再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教学设计说明:在学生认识了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既巩固了生字,又能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并用字扩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字写美观,规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了解了小峰和妈妈是怎样关心奶奶的。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学习生字。

二、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词语: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教学设计说明: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生字。

三、朗读练习

1、先自由读。

2、指名读。

3、指导读。

4、朗读接力赛:

一个读一句,如正确,下一个接着读,如有错,下一个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5、分角色读全文。

教学设计说明:变着样的去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个别句子适当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四、指导写字

1、说说要写的字的结构。

2、生字笔画书室。

3、出示田字格:

学生临写,看谁写得最到位。

4、自由练习,教师巡视。

五、作业

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身体工作情况,想想他们需要哪方面帮助,做个长辈的小帮手。

指导朗读,感悟文意。 篇六

1、用各种方式朗读。

2、讨论:这棉鞋为什么是金色的?会发光吗?

3、教师总结:因为小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齐读课文向小峰学习,做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吧!

板书:孝敬老人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篇七

设计理念:

本组课文以“温暖的家”为题材,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时,有年老之日。《棉鞋里的阳光》一课讲述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妈妈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儿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像阳光温暖奶奶的心。课文赞扬尊老敬老的好风尚,教育学生懂得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学会“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物情感,增强关心长辈的自觉性,学会用实际行动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难点:从妈妈帮奶奶晒棉被的行动感染小峰,小峰也自觉为奶奶晒棉鞋中,悟出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

2、用来出示课文中人物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看图说故事激情

1、板书课题;教师读课题,学生认读课题中的生字后再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阳光怎么会跑到棉鞋里去了呢?)

3、让我们先看插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4、学生看插图后,练习说故事。

5、指名说故事。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故事,进入课文情境,在自由说故事中产生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互评,看谁读得好。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

4、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5、想一想:妈妈怎样帮奶奶晒棉被?小峰在妈妈的感染下,怎样帮奶奶晒棉鞋?

观察: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由整体到部分,由景物到人物的顺序仔细观察图。

表达: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妈妈帮奶奶晒棉被——奶奶午睡——小峰帮奶奶晒棉鞋——奶奶很感动”的顺序表达图意,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读后“说一说”、“想一想”,以及再看图,说图意,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为后面掌握生字,精读课文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多媒体出现课文全部生字(带拼音):棉、照、晒、被、盖、干、收、脱、躺、合、眼、睛、摆。

2、学生挑选出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自己识记的方法。

3、识记生字。

(1)注意读准翘舌音“照、晒、收”;后鼻音“躺、睛”;前鼻音“棉、眼”。

(2)借助“被”字认识衣字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一般都有衣字旁。例如:袜、袋、装、裳。

(3)识记生字举例:“说—脱”、“很—眠—眼”、“清—精—情—睛”、“给—合”、“目—青—睛”、“衣—皮—被”。

4、请小老师范读领读生字,多种形式读生字。

5、学生互相读互相纠正。

6、出示田字格纸或小黑板,学生临字,看谁写得最好

7、学生练写6个字(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设计意图:通过识记生字和练习读、写,把课文中的13个生字全部熟记,会写6个字,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四、精读课文,感悟思想情感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峰的妈妈晒棉被的彩图)图上有谁,她在干什么呀?请大家快速把第1~4自然段读一读。

2、小峰的妈妈为什么要晒棉被?把妈妈对小峰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出示妈妈对小峰说的话。)

3、奶奶脱下棉鞋去午睡说了什么话?(读第5自然段)

4、奶奶睡着了,小峰想什么,怎样做?(学生轻快地读第6自然段。)

5、奶奶起床以后发现什么?很奇怪地说了什么话?(学生有表情地读第7自然段。)

6、小峰听了奶奶的`话有什么表情?说了什么话?把课文第8自然段找出来,大家齐读一遍。

7、分组选代表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例如,妈妈怎样帮奶奶晒棉被?小峰怎样帮助奶奶晒棉鞋?晒棉被、晒棉鞋有什么好处?体现了妈妈、小峰什么可贵的品质?)

8、请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贤惠的妈妈,可爱的小峰,可敬的奶奶。

9、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晒棉被的好处。(暖和,紫外线杀菌等。)

10、仿写句子。

给奶奶晒棉被。给__晒__

这被子真暖和。这__真__

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____有____呢!

11、总结全文,升华感情,感悟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师:同学们,通过看插图,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妈妈为奶奶晒棉被,在妈妈的感染下,小峰也为奶奶晒棉鞋,温暖奶奶的身体,体现了小峰母子俩孝敬奶奶,尊老敬老的思想和品德,这是社会提倡的新风尚。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看插图,分角色表演,一方面体会人物品质和文章语言,另一方面感悟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五、拓展练习,尝试由知到行

1、你读了课文,了解了小峰母子为奶奶做好事。你平时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过哪些事情,请课后讲给大家听,进行小组交流,看谁做的好事多。

2、回家后,每人做一两件关心、体贴长辈的事。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奶、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4、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学重点

1、自读、自悟课文。

2、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学难点引用古诗,创编儿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课前集体朗诵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导入学习

1、师解说: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付出了一切,用她那无私的爱包容着我们,爱护着我们,培育着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孝敬她们,该孝敬的不光有我们的父母亲,还要孝敬我们的长辈们。“百善孝为先”就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会孝敬。

2、导入揭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孝敬老人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生自由回答。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____”画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2)去拼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

认识“衣补旁”:跟衣服有关。

区别:午──牛说──脱很──眠──眼清──精──情──晴

加一加,减一减:给──合日──西──晒

(4)组词说话练习。

4、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领读──指名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

(课文中有妈妈、奶奶和小峰,主要讲了妈妈和小峰给奶奶晒棉被和棉鞋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老师读课文一到四段,用“——”划出妈妈说的话,用“~~”划出小峰说的话。

2、学生汇报: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指导朗读,读出小峰的好奇语气)

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指名分角色读。

你觉得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孝敬老人,敬老爱老),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桌分角色读,自学第5、6自然段。

想想小峰做了什么事?给人物的对话做上记号。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

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全班读

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你想对小峰说些什么?(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7、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8、自己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

9、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小组讨论。

四、小结

1、学习完这课,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

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3、师总结:“百善孝为先”多少年来被我们历代相传的佳话,无不时刻告诫我们要尊老爱老敬老。谁还有哪些孝敬老人的佳话?生回答,师做记录。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五、创编儿歌: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应该爱我们的父母与长辈,我们也来创编儿歌吧:

小组合作交流,创编儿歌,师做记录,后作处理。

孝敬长辈我可以

小峰是个好学生,孝敬老人还真行,看到妈妈晒被子,忙到跟前来打听,棉被没湿为啥晒?

妈妈笑笑做回应,棉被晒了更暖和,奶奶盖着真暖盈,小峰忙把房间进,帮助奶奶晒棉鞋,奶奶穿上好舒服,直夸小峰真孝敬。

六、活动延伸:

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1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