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教学设计(6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6篇《《0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的认识教案 篇一

让孩子学数数,最好的方法就是边玩边学。选择数数的方式可以是吃的水果,可以是写字的铅笔,可以是自己的小手指,也可以是玩耍的小积木块。

总之一切小物体,都可以用来当作孩子学数学的工具。本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教他们认识0-4这几个数字。不但能嘴巴说出来,还能动手把相同数字的物品摆出来。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幼儿认真观察后,启发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是怎样变成2个苹果的?2个苹果又是怎样变成3个苹果的?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通过操作知道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0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纸条、磁铁

学具:数字卡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①、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一: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2)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学生汇报

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

(4)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

(5)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6)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

2、引入

动手实践二:

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

2、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

②、该怎样分?

(2)、动手实践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

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

(4)、动手实践四:

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

(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

(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①、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的认识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实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认识0,体会0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学过哪几个数字宝宝呢?还记得吗?现在大家一起来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1,2,3,4,5

师:那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了一串珠子,现在请一组同学,一位扮演小老师,一位扮演学生。

小老师出示卡片,然后学生用拨珠子的方式来表示。(学生动手开始实际操作)

师: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将刚才出示的数字卡片排排序

(贴卡片的时候按顺序来)

二、探索新知

师:这位同学做的真棒啊!秋天到了,果实都成熟了。大家看这棵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呢?

生:5个

师:今天老师要把这五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同学。哎,这位同学从一上课就专心听课,老师奖励你一个苹果。同学们观察现在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生:4个

师:瞧,这位同学今天发言真积极,老师要把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你。现在还剩几个苹果?

生:3个

师:同学说的非常棒。现在老师要把这三个苹果都摘下来放在这儿,看接下来谁表现的好,老师就奖励给谁。

大家现在观察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生:一个也没有。

师:那一个也没有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0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师:一个也没有的我们用0表示。其实0与1,2,3,4,5一样都表示一个数,但都比1,2,3,4,5小。

(贴卡片0)

师:小眼睛,看黑板。大家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生: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两个气球。

师:说的真好!哎,突然小男孩手一松,大家看气球怎么样了?你来说。

生:飞走了

师:大家说现在还剩几个气球?

生:一个也没有了

师: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0

师:你知道的真多!老师把这个苹果奖励给你。接着看,大家观察树上的小木屋里有几只小鸟?

生:3只

师:注意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生:小鸟都飞走了。

师:那现在小木屋里还剩几只小鸟?

生:0只

师:那0表示什么呢?

生:0表示什么也没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0,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0。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写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点要与终点相连,要写圆滑。注意:0是写在田字格的左半边。上边顶着上边得线,

生:左边靠着左边的线,下面顶着下面的线,右面靠着中间的线。

好,小手指伸出来,我们一起写数字。(带领示范)

现在同学们翻开书第9页,先照着虚线描下来,然后在后面管饭的写2个。

待会儿咱们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的最工整,字写得最美观!

(巡视)

师:这位同学带着你的书上来,展示一下你书写的。大家说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

生:写的不好。

师:哪里不好呢?

生:。.。.。.

(订正)

师:大家看现在对不对?

生:对

师:这位同学你上来展示一下你书写的。大家看这位同学书写的怎么样?

生:好

师:这位同学写得即规范,又整洁,美观。老师也奖励你一个苹果。还剩一个苹果了,大家可要好好表现,争取机会呦。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0,那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0呢?

生:。.。.。.

师:大家看大屏幕上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图片。那你看看哪些地方有0呢?

生:计分牌上有0,门牌号上有0,

师:来读一读。还有呢?如果从左边数,门牌号上的0排第几呢?

生:尺子。排第2.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呀,在我们的直尺上也有0,它还表示起点。这等到以后的学习中就知道了。

三、小试牛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0,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

大家看大屏幕,小试牛刀第一题,第一题怎么做呢?

生:就是在田字格里填上苹果的个数

师:真聪明!好,开始做。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

(巡视)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填的对不对。

第一题都填对的同学举手老师看看,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和数字宝宝们很熟了。给几分钟

的时间更正。(巡视指导)

师:现在来看第二题,谁能告诉老师第二题是什么意思?

生:在田字格里填上鱼的条数。

师:看谁做的又准又快!

(展示)

(同上)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准备了几张数字卡片,请一位同学来给排排序,好让他们快点站好队回家。大家说这位同学给数字宝宝排的队正确吗?

生:你完成的好极了!

师:同学们,回顾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呢?

生:数字宝宝0.还知道了0都要比1、2、3、4、5小。

《0的认识》

的认识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9及练习四P30T1.2.3.4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两种含义,知道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或开始;

2、知道0和1—5各数一样,借助直尺图进一步认识数的顺序;

3、会正确、规范的书写0;

4、会计算与0有关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0。

教学难点: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理解同数相减结果是0的道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图片(青蛙2只,蝴蝶3只)

教学过程:

一、情况引入

1、师:(利用班上红旗评比栏)XX同学得了4面红旗,用数字几表示?XX同学得了2面红旗,用数字几表示?有些同学没有得到红旗用什么数字表示?(揭示课题)

师:你们想不想拿红旗?课堂组织

2、热身:摸左耳、摸右耳、摸左眼、摸右眼、左拍拍、右拍拍、从左数1、2、3、4、5、从右数1、2、3、4、5

二、新授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件)

①、猴子吃桃子

讨论:原来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

猴子吃掉1个,还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猴子还想吃,又吃了一个,还剩几个?(没有)用数字几表示?

0的含义,表示没有。(板书)

②、教师举例

我左手有3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右手没有,用数字几表示?

我左手拿青蛙2只,用数字2表示,右手没有,用数字几表示?

③、师:你在生活中见过0吗?用0说一句话?

拍手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几,学生就拍几下

5、4、3、2、1、0

2、0的含义,表示起点

观察尺子图,0在哪里?

0的右边有哪些数?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读一读

给出数字卡片5、4、3、2、1、0(无序的),请学生上黑板按顺序贴一贴(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

3、0的写法

范写:一笔写成,从上到左,再从下到右,再向上与起点相接。(注意要圆润、略斜)

①、学生用手指在空中跟写2遍

②、在课本上临摹

问:书写0时要注意什么?

4、有关0的计算

①、课件展示情景图,让学生描述情景,并列出相应算式:

3-3=0

让学生说出各数字表示含义

②、课件展示情景图,让学生描述情景,并列出相应算式:

4+0=0

让学生说出各数字表示含义

三、巩固联系

做一做,练习四T1、2、3、4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汇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0”这个新朋友,以及与它相关的加减法。我们知道了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附:板书设计

0的认识

表示没有3-3=021

表示起点4+0=4

的认识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学生初步认识0的意义.

(二)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三)学会0的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

难点:0的写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3个放大的茶碗、茶盘图、气球图、蜡笔盒图、放大直尺.

(二)学具:每人准备一把小直尺;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写数:

2.填空:

3.口算:

4+1= 2-1= 3-2=

1+2= 2+2= 5-1=

3+2= 5-4= 3-1=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盘子里有两个杯子,用数字2来表示,盘子里有一个杯子,用数字1来表示.如果盘子里一个杯子也没有(出示)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时肯定会有同学说出用零来表示)对!用零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认识0.

师说:盘子里一个杯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师说:这个数字读作“零”,“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但它表示什么呢?(表示没有)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意义.

师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议论,看谁说得最好.

议论后,指名4~5人说.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3)出示直尺放大图.

师说: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师问: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

齐读:0~5,5~0.

(4)指导0的书写.

老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

自己在课桌上练习写0,注意笔顺.

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2.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学习同数相减等于0的减法.

出示小朋友拿气球图:

师问:

①第一幅图中的小朋友手里有几个气球?

②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手里有几个气球?

③把这两幅图连起来看,是什么意思?(小朋友手里原来有2个气球,飞起2个)

④原来有2个气球,飞起2个,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还剩几个?)

⑤求还剩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2-2=0.

指名说:算式中的2,2和0各表示什么?

⑥2-2=0为什么用0表示?

师说:2去掉2就没有了,所以用0表示.

摆一摆:

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先摆3根小棒,再拿走3根,还剩几根?

算式怎么列?板书:3-3=0.

齐读:2-2=0,3-3=0.

师说:你们还能想出几减几等于0的题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1-1=0 5-5=0

4-4=0 0-0=0

师说:这些都是同数相减得数是0的题.

(2)学习一个数加0或减0.

出示蜡笔盒图:

师问:

①左边盒里有几支蜡笔?右边盒里有几支蜡笔?一共有几支蜡笔?

②求一共有几支蜡笔,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4+0=4.

指名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老师把两个盒子调换位置:

师问:

①谁能看图再列一道算式?

指名说,板书:0+4=4.

②4加0为什么还等于4?(因为4加0就是4加没有,还应该是原来的数.)

③那2+0,5+0,0+3呢?

师说:这几道题都是一个数加零的加法.

想一想:一个数减零应怎么算呢?

板书:5-0=□.

指名说:5-0=5.

师问:为什么5减0还得5?(因为从5里去掉0个,就是一个也没去掉,所以还是5.)

师问:4-0呢?6-0,7-0呢?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同数相减(指板书)等于0,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下面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看图列式计算:

3.口算:

4+0= 3-3= 2-0=

0+3= 5-5= 1-0=

2+0= 0-0= 5-0=

0+0= 4-4= 3-0=

4.做练习五第1,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0的认识及有关0的加、减法.课堂设计是这样安排的:

一、分三个层次进行新课.第一层,认识0;第二层,教学相同数相减等于0;第三层,教学一个数加0或减0.

0的认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要通过直观演示、观察实物图、动手操作等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上对0有初步认识.

二、在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时,讲完例题后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编题,自已计算.

三、在讲完4+0=4这道题后,设计了把两个蜡笔盒调换位置,让学生列出0+4=4进一步加深理解对“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理解.

四、在巩固练习环节,除完成练习五第1,4题的作业,还增加了看图列式计算和口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0的加减含义.

的认识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下: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推理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预案:

一、活动中认识0──认识0的含义

1.排排队──复习数的顺序。

师:数学王国有几位小客人参观我们教室。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手拿1~5这五个数字的五个小客人作自我介绍:我是数字1,我是数字2,

学生帮他们排排队。(从小到大或从大都小由自己判断发表意见。)

2.找朋友──认识0的含义之一:0表示一个也没有。

A、<CAI课件>电脑显示图画:5个月饼、4颗小红星、3只小鸟、2个桃、1只猴

这几副图画也想和几位数字客人作朋友,每副图只有一个朋友。谁是他们的朋友呢?

各个数字站到对应的图画的位置,并用完整的话说出作朋友的理由:图上有5个月饼,就用数字5表示

B、小猴吃桃<CAI演示小猴吃桃动画>

师: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哪个数字表示?(用0表示)

板书课题:0的认识

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都是数字,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3.猜硬币──多角度感知0表示没有。

教师手拿装有硬币的盒子,摇动发出声响,学生猜有几个,用哪个数字表示。

第一次装1个,用1表示。

第二次1个也不装,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板书课题:0的认识

小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0和1、2、3、4、5一样也是数字。

4.举出我们身边可以用0表示的事例。

5.书写0。

A、说说0长什么样子(像鸡蛋,像月亮,像月饼,圆圆的,又长长的)。

B、教师示范写0,学生跟随书空写0,说说注意事项。

C、闭眼想象0的样子和写法,并在数字方格中描红和写0。

D、实物投影仪展览学生写的0,集体评价。

6.直尺上的0──认识0的另一含义:0表示起点。

A、0该排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B、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序?

<CAI出示直尺图>

学生观察直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找出0的位置,说说0在直尺上的含义。(表示起点)

C、说说生活中还在哪里见到0(天平、温度计等)

二、情景中体验0──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0的作用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会更有趣。

板书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

2.同数相减等于0。

A、<CAI演示小猴吃2个桃子的动画>

你看到了什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有几个桃子?用哪个数字表示?用算式怎么表示?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2=0

B、<CAI演示小鸟飞走动画>

提一个问题后,说出算式。

板书:3-3=0

C、还能说出几个得数是0的例子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4-4=0 5-5=01-1=0 0-0=0

D、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发现?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3.有关0的。加法

A、<CAI>荷叶上有3只青蛙,又跳上来1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3+1=4

B、<CAI>荷叶上有4只青蛙,又漂来一片荷叶。

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4+0=4

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

C、<CAI>水面上有一片荷叶,又漂一片荷叶,上面有4只青蛙。

学生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学生说算式:0+4=4

D、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5+0=5 3+0=3 2+0=2 1+0=1 0+0=0

0+5=5 0+3=3 0+2=2 0+1=1

E、观察这样些算式,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0加上一个数,还等于这个数。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4.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A、请教大家:5-0=?

同桌讨论交流,请一个学生说出得数,并说明理由,全班评价。

B、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说算式,教师板书:

4-0=4 3-0=3 2-0=2 1-0=1 0-0=0

C、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

三、学习后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小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

四、练习中应用

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

A、视算:<CAI>出示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学生抢答;

B、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得数;

C、学生作小老师,说几道关于0的题目,其余学生口答,判断评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0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1 11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