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祁黄羊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内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春秋是我国第一次全国大分裂形成时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全国分为140多个大小诸候国,经常发生征伐。其中以晋楚两国尤其突出。在晋悼公继位前,曾经称雄一时的晋先后被楚强占去郑、陈、蔡等地,晋悼公继位时又趁机占了东部要邑——彭城。作为当时的国君——悼公,此时最大的的心愿是(振兴国家、收复失地、打败楚国),而这些愿望的实现都要有一位杰出的将领才行。谁能帮他实现心愿呢。让我们随着一个关键人物祁黄羊—————重回那段纷争的历史。

齐读课题9祁黄羊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文章讲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霸主征伐晋悼公举荐召见慎重避免

3、交流

文章讲了祁黄羊的什么事?

学生各抒己见。

(讲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荐贤当中军尉的事)

表扬:你真会读书,这十个字就能概括祁黄羊的所做的事

“中军尉”是什么意思?

对,中军尉是一官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元帅、司令员。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章哪些小节是写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哪些小节是讲他内举不避亲的?

学生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

3——7小节写外举不避仇8——11小节写内举不避亲

2、学习3——7小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小节,抓住具体的词句,说说祁黄羊是怎样外举不避仇的?

学生读书

3、交流

a、“我看“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祁黄羊是怎么说的?(郑重地)你郑重地读读。

从你的严肃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什么是郑重地。你再试试。从你的语气中老师知道了什么是郑重地。

同学们想想什么是“郑重地”?(严肃、认真等)你试着读读

假如你是悼公,听到这一消息,你会想些什么?

生:祁黄羊怎么会举荐自己的仇人呢?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生:解狐会不会报复祁黄羊?中军尉职责这么重大。

如果你就是悼公,你会怎样对祁黄羊说?

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并通过朗读体验。

你能当一回祁黄羊和悼公,为我们再现那一场景?

学生体验式朗读。

b、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此时此刻悼公会怎样说?你试读一下。学生读体会。

(从你的语气中老师体会到悼公的忧心和对祁黄羊的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举荐解狐,可见确实是外举不避仇。

过渡:

祁黄羊向悼公举荐做中军尉,可世事难料,此时的解狐已是大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于是他又举荐了自己的出儿子——祁午,也就是内举不避亲部分。这部分内容与我们刚学的外举不避仇大体相似。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所用的方法,投影出示:抓住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内心通过体能式朗读体会人物思想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前文的学习,一定会运用这一方法将这一部分学会。

4、学生合作探究“内举不避亲”

5、交流

6、理解重点句子“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举”是什么意思?(举荐、推举)

重点词语我们理解了,这句话你能解释了吗?

生说。(推举外面的人不避讳对方是自己的仇人,推荐自己家里人不避讳是自己的亲人)

同学们说的真好,,由这点我们也知道了如果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了意思,我们就可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了。

7、通过上文的学习我们知道祁黄羊举荐人才完全是“出以公心”,他以何为“公”?

对,以国家安危为公,也就是以“爱国”为公。

四、拓展延伸

此时,若你是晋国的一名百姓,或是晋国的官员,或是祁府家丁,或是……你听了祁黄羊的事情,你会说些什么?

假如我是___________。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书写

2、交流

老师点评:同学们真是祁黄羊的知音啊,老师相信他如果听到同学们的话,一定十分高兴,还会夸我们21世纪的小朋友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道理,真不愧是我们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3、祁黄羊举荐祁午后,祁午在战场上捷报频传,晋悼公十分感动,说(齐读最后一小节)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又一次捷报传来,晋悼公更是高兴,他对祁黄羊说:再读最后一小节。

五、布置作业

搜集可以赞美祁黄羊品格的四字词语。

课时 篇二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串

祁黄羊

中军尉

辞职

举荐

解狐

祁午

悼公

深感意外

十分惊讶

出以公心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选择以上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3、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过渡: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认真读读文中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人物的品质。

二、学习外举不避仇

师:打开书本,想想文章哪几自然段讲了外举不避仇的内容?请大家读读文章的3到7自然段。边读边想想人物会用怎样的语

气、语调来说话,再体会一下人物的内心。

生自读

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议,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

生分角色读。

分组读。

三、学习内举不避亲

解狐能担此重任,可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入就病死了,于是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请大家读9.10两节,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自读,指名回答。(抓住想了想,又郑重)(惊讶)

四、角色说话

过渡:这就是读到人物的心里去了。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祁黄羊这个时候,就在他辞职的几天里,一下子成了晋国人议论的对象,不止是悼公,整个晋国的人都感觉非常惊讶。如果你是晋国的普通百姓,如果你是文武百官中的一员,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朋好友,你会说些什么?来试试。

学生练说。

师:下面让我们听听春秋时期,人们对祁黄羊的不同声音。

五、再次体会意外之感

师:人们对祁黄羊的举荐众说纷芸,褒贬不一,他居然会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难怪悼公会

出示: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生齐读

师:而在举荐祁午后,又让悼公感到

出示: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儿?

生齐读

六、解狐、祁午所想

师:而祁黄羊这样做,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胸怀,当卧床不起的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时,他的心里感慨万千,他会想些什么呢?

师:当他的儿子听到时,他儿子暗下决心。你能听到他心底的声音吗?

七、祁黄羊的心声

师:祁黄羊是正直无私的,他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里的想法的,读读第十一自然段。

出示: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生读。

师:从这一段你看出,祁黄羊有一颗怎么样的心?

师:所以,他只是想到的是什么?

而根本没去想

(只是想,压根儿没去想)

师:祁黄羊的心里一点不搀杂自己的私心,如果把人心比作天平,那祁黄羊的心就是最公正的天平,在这个天平上,他的`指针一直指向的是什么?

生:是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兴亡。

师:这就叫――

(出以公心)

(板书)

师:这里的公就是指什么?

(这里的公指的是国家的利益)

八、学最后一段

师:是的,他总把国家安危放在第一位,所以悼公被感动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段。

师:对这一句话,有没有自己的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指名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还可以叫什么?

(出以公心)

师:是什么意思?(心里装着国家的安危,不装着自己的恩怨。)

师: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让悼公非常感动。几个月后,祁午接替了父亲,走马上任,军队管理得很好,悼公欣喜成分,在欣喜时,他心里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

生读。

九、小结:

同学们,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进步的国家,一刻也不能没有祁黄羊这样大公无私的人。你知道还有哪些出以公心的小故事吗?

指名说。

回去把这些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让更多的人记住像祁黄羊一样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祁黄羊大公无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

(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词语,理解意思;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按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生读准生字的正确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播放课文录音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解狐)(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祁午)(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第8—11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教师可以作必要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通过比较形近字、找一找这些生字容易写错的地方等组织学生学习生字,在书写上要对个别学生进行笔画和结构方面的指导。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抄写词语。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互赠名言,诱疑导读

1、最近同学们都读了不少书,积累了一些名人名言。大家能送几句给老师吗?

2、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师也送一句给你们。出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3、范读;相机教学“避”。

4、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5、想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呢?我们的办法是——认真读书。好好读课文,多读一遍就会多一份收获。

二、研读对话,加强感悟

1、读完了课本,你一定对这句名言有了一定的了解。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2、祁黄羊推举的一个是仇人解狐,一个是亲人祁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噢,老师明白了,祁黄羊一定是个非常不负责的人。想说服老师吗?

(差异网☆www.chayi5.com)3、请大家好好读课文,找出可以充分体现祁黄羊很负责、态度慎重的词句来证明,这样老师才会相信。

4、汇报,相机出示研读对话一:(推荐仇人解狐的对话)

(1)初读对话,品味关键词句。

A、哪些词表明祁黄羊态度很郑重?

B、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学生感情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

(2)再读对话,走进人物心理。

A、引读:祁黄羊想了想。质疑: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B、交流。(学生可能回答: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谁才适合呢?或只有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胜任或中军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解狐最有军有才能,他是最佳人选等等)

C、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我看解狐就不错。”

(3)感情朗读,加深体验感悟。

A、当晋悼公听到祁黄羊居然推荐仇人解狐时,会有什么反应?

指名学生读:“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B、谁来做一回祁黄羊,有力地回复一下悼公的疑惑呢?

C、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顿时——?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感受吗?(说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等)谁能把他的这种感受读出来。用深感意外的语气来读读悼公的话

(4)角色扮演,提升

A、同桌分角色朗读。要求语气、神情的变化要符合人物的心理。

B、指名两同学表演。其余同学做导演,可提出个人意见。

C、教师点评,鼓励为主。

5、学法迁移,自主学习“内举”部分。

A、刚才我们学习外举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出示学法。

B、请大家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内举部分的对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得更好。

6、交流汇报自学情况讨论指导朗读。

7、交流中设疑:为什么不先推选祁午而先推选解狐?

8、带着感情体会再读。(大公无私、出以公心等)

三、交流分享,升华体验。

1、你认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用名言或成语来夸赞他一下。

2、是啊,这么高贵的品质令我们佩服,更令当时的悼公感动(引读最后一段)。

3、这就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由来。

在教师指导下齐读最后一段

四、参与实践,延伸拓展。

1、阅读有关祁黄羊的史料记载。

2、自由选择伙伴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3、搜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出以公心”的故事。

教学准备: 篇四

查阅资料,了解故事发生背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祁黄羊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1 11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