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发布时间: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板书设计: 篇一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以及词语,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疑难。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查阅资料,解决疑难,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教学准备】

1.有关书籍。

2.制作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旅行

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

2.完整板书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

二、初读课文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

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读了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学生自学

2.交流:

(1)读准字音:

ɡú    zhù

骨碌   贮藏

(2)区别:贮藏蕴藏

3.开小火车轮读课文,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

4.再轻读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呢?

(1)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个别疑问,提出最想研究的问题。

(2)大组绞流:

老师归纳整理、并板书:牛的胃是怎样的?

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读读课文来研究,而有些问题需要查阅资料。

(3)提出研究要求:

①老师提供书籍。

②老师提供有关资料(每组一份)。

③点击校园网站。

④要求在交流时不看资料。

三、交流研究成果

1.牛的胃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研究问题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动手画一画:请学生边画边讲解。

(3)引读课文:青头对牛的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当红头认为自己马上要死而大哭起来的时候,青头安慰它说——

因为——

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1)学生交流:

(2)多媒体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3)结合读文。

3.小组分解色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红头、青头的看法。

(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读好课文)

四、小结拓展。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懂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样鼓励和帮助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1、认读词语

吞进  胃口  答应  笑眯眯

悲哀  眼泪  牙齿  一骨碌

救命  旅行  细嚼慢咽

2、回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到了牛肚子里?

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

1、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主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

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交流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色朗读,体会心情

1、自读课文8—17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说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说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

你听出来什么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

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

我们从那也能看出这样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说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

4、指导朗读青头说的话

(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第二句,这句用什么语气来读(关心、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说,青头说的话要沉稳大声。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镇定、鼓励)男生读

(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里,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教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朋友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运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帮助。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青头红头对话。

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作业:把这个科学童话讲给大人听

推荐阅读:《我有一只霸王龙》、《昆虫记》、《海底两万里》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 认识“咱、偷”等1(差异网★www.chayi5.com)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 “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 真挚友情。

4、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

1、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的思路是“集中识字——厘清脉络——聚焦对话—— 改写对话。”本设计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厘清文脉络,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 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练说故事; 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引导学生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提供学习单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转换角度想象人物对话。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 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厘清文脉络,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教学过程

一、 交流旅行经历,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你们去过哪些地 方旅行?

2、 揭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旅”:左窄右宽。右下部分先写撇,再写竖提、撇,最后写捺。

3、 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我们平常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围绕“旅行”这个词做文章,让学生分享生活趣事,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可稳定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1、 出示自读要求: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2、 学生自读后交流反馈,教师指导认字词。

(1)交流多音字:“答应”中的“答”、“一骨碌”中的“骨”都读第一声,“应”读轻声。

(2)交流易错音: “咱们”的“咱”是平舌音,“牙齿”的“齿”是翘舌音,“细嚼慢咽”的“咽”是第四声。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 “嚼”和“咽”的意思,进而理解什么是“细嚼慢咽”。

(3)交流难懂的词语:“作声”是什么意思? “蹭来蹭去”是怎么样的?

① 指名学生读一读“作声”所在的句子。

② 引导学生想象捉迷藏的场景,从而理解“作声”就是发出声音的意思。

③ 指名学生做一做“蹭”的动作,让学生观察怎样的动作才是“蹭”。

3、 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边听一边想一一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交流汇报:( )和( )在草堆里( ),红头不小心( )。在( )的帮助下,( )从牛肚子里( )。

5、 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

预设:惊心动魄、可怕、有惊无险

三、默读课文,了解旅行路线

1、 过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

2、 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圈出关键词后,小组合作填空。

(牛嘴)→( )→( )→( )→(牛嘴)

(1)小组展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2)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3)请学生根据路线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设计意图:

小组学习,师生合作画出路线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红头旅行路线的理解。通过在文中找句子,结合“科学小贴士”,帮助学生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童话的魅力。

3、 提问:红头为什么能从第二个胃回到牛嘴?

(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交流。

(2)相机出示“科学小贴士”,引导学生理解“反刍”。

科学小贴士:

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进肚子里,等休息时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

(3)小结:像这样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童话中去,多有意思呀!这类童话被称为“科学童话”。

四、指导书写

1、 出示“旅、咱”等13个字,引导学生把字按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分成两组。

2、 引导:你觉得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哪些笔画需要注意?

3、 指名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

4、 范写易错字。比如:“救”中的“攵”不要写成“夂”;“命” 右下部分是“卩”;“算”中间是两横,不是一横。

5、 学生自主书写,课后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17个词语。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12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