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游戏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游戏教学设计 篇一

游戏1:喂老虎——室内游戏

游戏重点:要求有准确度的定点投掷游戏准备:直径70cm的钻洞1个、大型加厚的袋子1个、桌子1张、乒乓球若干、定点线、纸板绘制老虎头2个活动过程:每人5个乒乓球,幼儿站立于定点线,瞄准虎口,向其投掷,球入虎口。幼儿投进虎口的乒乓球刚好或者超出3个的得胜获奖励。(小、中大班按两个老虎头的距离分别进行投掷)

游戏2:打保龄球——室外游戏

游戏准备:15个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小篮球3个、三条记事贴。

玩法:游戏分为三组进行,分别设为小班区、中班区、大班区。小班区五个水瓶并排一排没有间距,中、大班各依次加大难度。起点到水瓶的距离为两米。

规则:要求幼儿把球滚过去(抛起来算犯规)就不能参与游戏。每组家庭参加滚球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在五次之内把球都打倒的家庭可获得一个印章。

游戏3:钓鱼——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1、鱼杆磁铁小鱼若干。2、用绳子围一个圆圈作鱼池。

游戏玩法:每次请6名幼儿进入场地,拿钓鱼杆钓鱼。用磁铁将鱼池里的小鱼钓起。比比看谁钓得多。钓到鱼的可以在游戏卡上盖一个印章。

游戏4:套圈——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1、小圈若干。印章2、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每次请三名幼儿参加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三个圈圈站在起点线处,向前把圈丢到玩具处,套到玩具的可以在游戏卡上盖一个印章。每个幼儿有三次机会。

游戏4:连环跳——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呼啦圈每组5个游戏玩法:把幼儿分四组,每组分别把5个呼啦圈一字排开,幼儿跳一个圈,家长把后面的圈捡起来套在幼儿身上,幼儿拿着圈接着跳下一个圈,直到把5个圈都套在身上达到终点,在跑回起点,把圈交给下一组家长。游戏完成可获得一个印章。

游戏5:抢钱——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大鼓一个游戏玩法:游戏可由16人参加(家长也可),每个人是一块钱,老师边说抢钱了,抢钱了,边敲鼓助兴,鼓声停止,老师说"5块钱"5人抱在一起凑成5块钱,7块钱就7人抱一起,抱错的、数目不正确的被淘汰。参与游戏的可获得一个印章。

游戏6:小猴运西瓜

游戏准备:猴子头饰16个、推拿球8个游戏玩法:幼儿与家长一起分成4组,幼儿头戴猴子头饰,把球夹在两腿间,把球从出发点运到终点,先达到者举起小球,以速度快慢获得不同的礼物。

游戏7:乌龟爬爬爬

游戏准备:乌龟壳4个、垫子4张、小鱼若干。

游戏玩法:幼儿背上龟壳,在垫子上爬,音乐结束后在椅子上拿一份礼物。

游戏8:我喂妈妈吃果果

游戏准备:高的筛子4个,纸球若干。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分离站在指定的位置上,幼儿投球,妈妈(爸爸)拿筛子接球。看那一组投的球最多为胜。

游戏9:母鸭带小鸭

游戏准备:小鸭头饰游戏玩法:亲子站在起点,游戏开始孩子踩在家长的脚背上,亲子共同走到终点,以速度快慢获得不同的礼物。

游戏10:企鹅运蛋

游戏准备:水果玩具若干游戏玩法:亲子在起点上,游戏开始时,幼儿将篓中的水果运送到指定处所,时间到由家长说出水果的总数,运送的水果多的家庭为获胜。

游戏11:小袋鼠

游戏准备:袋鼠头饰游戏玩法:让孩子双手抱紧爸爸的脖子,双腿夹紧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牢牢挂在爸爸的胸前。爸爸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爬行。

游戏12:跳羊角球

游戏准备:4个羊角球障碍物4个游戏规则:幼儿站成4路纵队,坐在羊角球上向前跳跃,到达障碍物绕障碍物返回。

游戏13:玩泥巴

游戏准备:桌子5张、椅子20把;围裙20个;擦手的抹布;已和好的泥巴若干;水盆、水;牙签若干;各种豆子、吸管等帮助资料;泥塑模型;人数:20人一组。

游戏玩法:幼儿围好围裙,自由选择资料和家长一起进行泥塑运动。老师为加入运动的每名幼儿发一枚小粘贴。

游戏14:钓鱼区

游戏准备:带磁铁的塑料鱼若干;带磁铁的钓鱼杆20根(钓鱼线20厘米);玩沙小桶20个。

人数:5名幼儿一组。

游戏玩法:请参加此游戏的幼儿每人一根钓鱼杆、一个盛"鱼"的小桶,准备好。当幼儿听到老师说:"开始!"时,才可以开始从水池中钓"鱼",并将钓上的"鱼"放到小桶里。当听到老师说:"时间到!停!"时,幼儿要停滞钓"鱼"。在规定的时间内(1??2分钟),谁钓的"鱼"多,谁将获胜。获胜的幼儿将得到老师的一枚小粘贴。

游戏15:捉鱼

游戏准备:活泥鳅、活小鲤鱼若干,分辨放入盛水的大盆中。相应的备用水盆。

游戏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游戏教学设计 篇二

游戏目标:

1.积极参与走平衡台的游戏,敢于挑战,不怕失败。

2.能交替走6-8个以上间隔摆放的平衡台,发展平衡协调能力。

典型经验:

健康·具有一定的平衡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在晃动平衡物上较平稳地行走

游戏准备:

1. 器械准备:平衡台、各类卡牌、小纸箱2个

2. 场地布置:

游戏玩法规则:

玩法:

幼儿依次交替走过几组间距不一样的摇晃桥(平衡台),选定一张牌翻开,如果牌上数量与小纸箱上的数字相同着拿牌送到小纸箱内,再跑回来,另一位幼儿接着游戏,继续寻找相同数量的。牌。如果牌上的数量与小纸箱的数字不相同着跑回来,排第二的位幼儿开始游戏,继续寻找相同数量的牌。看哪队找到的牌最多。

规则:

(1)幼儿在摇晃桥上走过时,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双脚不可落地,如双脚落地着重新上平衡台,接着游戏。

(2)幼儿在翻牌时,一次只能翻一张牌,多翻着记犯规一次。本组游戏结束时扣除一张牌,作为惩罚。

(3)小纸箱内幼儿投放的牌数量要与纸箱上的数字相等,如有数量不等的不能计入正确牌的数量中。

指导建议:

1.由于平衡台比较难以控制身体平衡,教师应在玩此游戏前多带幼儿练习走平衡台或站平衡台的游戏,让其掌握站在平衡台上不轻易掉下来的技巧。

2.游戏中,教师要观察幼儿走平衡台的方法是否正确,如发现脚踩的位子不正确,有可能会摔倒时,要马上制止。

3.游戏中,教师还可添加音乐来调节游戏的氛围。平衡台的摆放也可进行多样组合,可让摇晃桥挑战层级不断提升,但要在注意活动安全。

4.游戏后,可组织一些身体的放松运动,腰、腿、脚等下肢部位较多的放松活动,让幼儿的身体逐渐放松下来。

游戏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分物游戏》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

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法学法

实物演示法图示法探索法观察法

教具学具

圆片小棒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趣入网

1、上网看一看小猴淘淘准备怎样过生日。(入网搜索“小猴过生日图片”)

2、出示小动物给淘淘过生日情境图,引出课题。(板书“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活动一:分桃子

(1)出示分桃子情境图:4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可以有几种分法?

(2)讨论:哪种方法能让两只小猴都满意,为什么?

2、活动二:分萝卜

(1)出示分萝卜情境图:淘淘希望把12根萝卜公平地分给3只小兔,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用圆片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萝卜,学生自己动手,摆出分的过程。

(3)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的?结果是什么?并请学生上台用教具演示分的过程。

(4)想把同学分的过程保留下来,有没有好办法?老师板演画图表示分的过程。

(5)学生自己动手把分的过程画出来。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画的结果。

(6)活动小结:刚才我们给小猴分了桃子,给小兔分了萝卜,虽然我们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让他们都特别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分得的都一样多,这种分法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副标题“平均分”)

3、活动三:分骨头

(1)出示分骨头情境图: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讨论: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2)出示课本P58第三幅图:静态图和动态演示图。小组讨论图上是怎么分的?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活动小结:刚才同学们帮助淘淘用平均分的方法给小动物们分了好吃的,虽然同学们分的次数有多有少,但最后小动物们对分的结果都特别满意,因为分完后他们得到的食物的数量都一样多。(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插花

平均每瓶插()枝花。

(1)讨论分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学生理解平均分)

(2)如果不用小棒,能不能分?怎样表示?(电脑演示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

(3)小结:用摆小棒、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插花问题。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

2、变式练习,分杯子

平均每层放()个杯子。

(1)出示图,读题。

(2)发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明确是平均分。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独立思考并填空。

(4)全班交流分法。

(5)小结:我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了许多生活中的物品,在分的过程中,不管你分了几次才把物品分完,最后每一份分得的都同样多。

3、入网搜一搜平均分的例子

(1)上网搜一搜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分。(入网搜索“生活中的平均分”)

(2)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平均分的例子。

4、拓展练习,分橘子

一共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1)数一数有多少个橘子?你能把这些橘子平均分吗?先分一分,再完成填空。

(2)观察与思考:观察大家分橘子的4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

四、课堂总结,收获新知

1、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开展了什么样的数学活动?

2、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虽然有的'时候我们分了1次就分完了,有的时候分了2次、3次,甚至更多次,但是分到最后每一份都是一样多的,这就是平均分。

五、课后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分一分(平均分)

一样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三个分物游戏活动,通过创设多种“分一分”的实践活动,学生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小数目平均分物的问题,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并逐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学生“学生玩,玩中学”,体现新课标相关理念,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关注学生还是不够,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多加强。

2、对三个分物游戏的处理上不到位,时间没有掌控好,致使本节课的预设练习题没有做完。

3、每个活动结束后的小结不到位。

游戏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思路: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时期,身体尚未定型,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尚未成熟,因此把技能教学融入游戏中是有效的教学途径。投准与游戏,是教会学生肩上屈肘、正确挥臂的投掷方法;培养学生目测力、准确性和时空感;全面提高学生投掷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自尊、自信和积极向上、活泼愉快的心理素质。

将投掷与游戏融为一体,整课利用纸的功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场地、器材功能作用,即经济又安全。通过采用掷纸飞机、投掷纸球、纸球投准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投掷教学,在游戏教学中渗透技能教学,教会学生投掷的。正确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投掷活动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投掷游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目测力、投准的能力和时空感,同时进一步巩固正面肩上屈肘的正确投掷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

2、通过一系列投准游戏培养学生对投掷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在投掷活动中养成守纪律、听指挥和活泼有序活动的良好品质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投掷的准确性;正面肩上屈肘的正确投掷方法。

难点:投掷时全身的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

一、情绪提升、积极热身。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到场情况。

3、原地三面转法。

二、掌握机能、发展体能。

1、绕场慢跑两圈:

2、准备操,各关节的活动。

3、游戏要点和规则学

4、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分组游戏。

5、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观摩、指正。

6、集体评议比赛情况。

7、各组推选两名选手进行表演,给全班学生树立榜样。

三、学会评价、全面提高。

1、整理放松。小结本课,在本课教学中,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练习中,未能对投掷的挥臂动作做具体要求,导致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一味追求投准而忽略了肩上屈肘和用力挥臂的动作技术的现象,但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以及适时恰当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也能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投掷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师生再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游戏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1 1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