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优秀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2、学写课文提纲。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

学写课文提纲。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西藏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金钥匙”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西藏)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

2、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谈话导入轻松自然,既能了解学生课前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情况,又能直入主题,突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感其“奇”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圈画文中重点词语。

2、能谈谈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初步印象吗?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

3、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

(提示学生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相机板书词语。)

[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课文的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让学生体会其神奇壮丽。

三、精读细品,深感其“奇”

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处所在!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读到___________我感到_________(“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

[默读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用“读到___________我感到_________”模式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自己阅读所得,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规范。]

2、学生认真默读,勾画内容。

3、组织小组内交流。

4、班上交流。(随机板书)

(1)我读到“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你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学生朗读)

(2)我读到“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也感到“惊叹不已”。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说说你对“鬼斧神工”的理解。

C读出你的感受好吗?

(3)我读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46。3千米,比号称世界最深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20xx米……”感到它是世界峡谷之最,“无与伦比”,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4)我读到第四段神奇美丽的自然博物馆时,感到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

[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达到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惊叹与自豪。]

5、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惊叹”、“折服”、“骄傲”、“自豪”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展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的景观吧!

四、理清脉络,学写提纲

1、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提示:“先……然后……再……最后……”)

2、出示“金钥匙”,认识课文提纲。

[随文学习提纲,能更直接更形象的理解提纲的写法和作用,同时也落实课文安排的“金钥匙”。]

五、作业练习

1、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抄写生字(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3、试写课文提纲。(在学过的课文中任选一篇)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选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段落1、2、3幻灯片;《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片断)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内容

作者是怎样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二、阅读对比,体会表达

1、出示部分段落,说一说与课文中的段落有什么不同?

(段落1摘选第二段,去掉了传说内容;段落2摘选第三段,去掉了段中的数字;段落3摘选第五段,用“非常”换掉了“最”。)

2、学生互读比较,交流意见。

3、学生在班上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段落1加入了传说故事赋予了神奇的色彩,而且更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段落2加入准确的数字使得说明的事物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段落3用“最”表示达到了极点、极限,表达的程度要比“非常”高。)

[通过学生对不同段落的比较和感受,体验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切身感悟文中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效果,从而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以及其方法的作用。]

三、欣赏奇观,激发情感

1、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无音乐、无解说)

2、同学们,风光秀丽,景观宏伟,只是好像缺点什么?(学生会提出没有音乐和解说)

3、组织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内容做解说。

4、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有音乐),学生做解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实践,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四、拓展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你还知道哪些奇观?能不能介绍给大家。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奇观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2、搜集整理资料,写一处你知道的奇观。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

神奇的大拐弯      “惊叹不已”

奇观  世界峡谷之最      “不可思议”

瑰丽的自然博物馆    “鬼斧神工”

“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无与伦比”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师生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穆 玛 涓 滔 脉 卉 罕等。

2、我懂得词语的意思。

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会自主完成每课一练中的题目。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 我知道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2)生:美丽、神奇、让人惊叹、不可思议、无与伦比……

师: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你们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

(3)生:课文中的第4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第2自然段写了它不可思议……)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展示心得体会。

四、激发知识冲突(约5分钟)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教学反思:我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读文、谈感受。课堂上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位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景观。在学习方式上,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我在教学上着重引领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培养: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渗透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课件,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梳理归纳出“壮丽”“神奇”

三、再读,感悟全文

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描写使你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特别神奇壮丽?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1、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2、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3、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四、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五、拓展实践

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一、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二、学写提纲

三、教师总结(略)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1、大拐弯的神奇(形状、传说)

2、长、深、窄 (世界之最)

神奇: 3、动植物丰富 (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八、课后札记: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处处透露着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比较适合学生朗读。教学时,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播放了一段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录像,使学生对其有了形象上的认识,接下来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心融进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仿佛自己正在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从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堂上主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重点指导朗读、抓住课文的要点谈感受、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三方面。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补充资料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偏北部,包括青海、西藏全部和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四省区的部分县市。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8?4%,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巨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上高峰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海拔达6 000米以上,拥有海拔7 000米以上的高峰50多座,其中10座山峰的海拔超过8 000米。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米,是世界上的最高峰。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资 鄂尔多斯市干旱丘陵区水资源现状 澳大利亚、新西兰14天公务考察行 《雅鲁藏布大峡谷》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掌握新词,理解词意,积累词句;

2,熟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初步了解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的说明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学生介绍对西藏的了解。

2,出示图片进一步了解西藏。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去游览世界最深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课题)

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①,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

③,结合金钥匙,检查一下自己的答案。

④,找出与提纲相对应的段落。

2,分段精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准备,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某一处的特点。

②,学生评议。

③,教师整理板书。

三,整体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

1,思考:文章中用得最多, 最能说明问题的词是什么

2,读一读所有带"最"的句子。

①自由读; ②个别读; ③齐读。

3,思考:如果将"最"换成"非常" 有什么不同 (板书:世界之最)

4,情感教育。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读。(带着骄傲和自豪)

2,汇报读。(读你最喜欢,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附:板书设计

大拐弯(神奇)

雅鲁藏布大峡谷 长,深,窄(数字)

(世界之最) 自然博物馆(举例)

秘境(处女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体会课文所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掌握信息的查询搜集方法,并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思考、搜集、处理、探究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网络多媒体,学生自主搜求信息资料,加深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与奇特,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用说明方法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的。

难点:课文语言准确、富有特色,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教学具准备:教师建立本课学习网站,学生搜集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并制作成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让学生打开网页,展现网页上的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点击鼠标,出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全景)今天就让我们借助网络的翅膀,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游览一翻。

二、初读课文,感受大峡谷的壮丽

1、指导学习方法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们要怎么学习它呢?(借助课文前的阅读提示)那就请同学们点击网页上的阅读提示,读一读。

2、那好,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向大家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你会怎么说?(学生阅读网页上的课文内容)。

3、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色奇异壮观,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呢?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

4、在小组内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阅读相关段落,边读边思考。

三、研读课文,交流感受

(对于这部分的讨论,学生不一定按课文的顺序说,只要能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出来就可以了。)

(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巨大

1、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 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二)雅鲁藏布大峡谷多样的地形特征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三)雅鲁藏布大峡谷丰富的生物资源

被称为“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四、利用网络,拓深文本

教师叙述:

刚才,我们通过文字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与奇特,那么,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你还想了解些什么?现在,我们就到网络世界中再去继续了解它,欣赏它,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网站,明确学习要求

(1)(切换到教师机,给学生演示:一会儿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双击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内输入黑板上这个网址,在教学内容中找到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样就可以打开学习网站了。现在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看谁能最快找到咱们的学习网站。)

(2)这个学习网站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课文中提到的大峡谷的巨大、多样的地形特征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三部分内容,看,就是这,一会儿你就可以进去了,同学们可以先到那里去浏览,然后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多看几遍,你可以出声音读一读,也可以默读,遇到特别有意思的还可以跟小伙伴说一说,也可以用笔记一记,一会咱们交流交流好吗?

2、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a、雅鲁藏布大峡谷与科罗拉多峡谷和科尔卡峡谷相比较,用三个峡谷的全景图形象的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是其他峡谷不能与之想媲美的。

b、大峡谷的山、水,都有着变化多端的姿态,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态各异的地形特征的图片)

c、在峡谷内的九个自然带内,每一个自然带内都有着不同的景观。

(学生点击网页就可以浏览到九个自然带内不同的自然景观,并有介绍其间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相关介绍,以及动物在森林中活动的视频资料)

五、利用网络,拓宽知识

1、谈话:同学们你们已经会利用网络来学习了,其实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知识还有很多呢?你们还想再多了解了解吗?

(切换到教师机)一会咱们来一起打开相关链接,那里有雅鲁藏布大峡谷马蹄形拐弯的传说故事、我国科学家爱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其他一些景观等相关信息,到那里去看看,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同学们自己操作吧!

好,谁来说说你的新收获。

(1)、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一讲雅鲁藏布大峡谷马蹄形拐弯的传说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景观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向大家介绍一下。

(3)从我国科学家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科学研究,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展示自己制作的幻灯片。

在课前,有些同学也搜集了一些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并制作成了幻灯片,现在就请这些同学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六、总结引导学生在论坛中继续交流感受

同学们,今天我们能学到这么多知识,真多亏了网络和信息技术啊,看来啊,你们已经和网络成为了朋友。在课下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自由的冲浪,继续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我会在我们的论坛中等待着你们,我们在那里继续交流好吗?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掌握新词,理解词意,积累词句;

2,熟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初步了解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的说明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学生介绍对西藏的了解。

2,出示图片进一步了解西藏。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去游览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

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①,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

③,结合金钥匙,检查一下自己的答案。

④,找出与提纲相对应的段落。

2,分段精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准备,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某一处的特点。

②,学生评议。

③,教师整理板书。

三,整体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

1,思考:文章中用得最多,最能说明问题的词是什么

2,读一读所有带"最"的句子。

①自由读;

②个别读;

③齐读。

3,思考:如果将"最"换成"非常"有什么不同(板书:世界之最)

4,情感教育。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读。(带着骄傲和自豪)

2,汇报读。(读你最喜欢,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七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阅读资料袋)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足迹,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2、 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三、提出阅读要求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理解重点词句

(1)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

(2)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五、拓展实践

教师出示大峡谷的风光图片,要求学生根据挂图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向大家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六、总结

1、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八

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雁塔区北池头小学原是一所乡村小学,地处城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育教学水平也逐步提高,逐渐形成了“以教研促教学以理念谋发展”的办学特色。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贯彻课改理念,认真学习课标,大胆实践新理念,注重集体教研,团结合作,不懈努力地实践新课改。

由于学校位置的特殊性,学生的来源也较复杂,外来借读生较多,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学生学习的差异就更为明显,而这些学生的家长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家庭条件较差、对学生的学习关心不够,因此,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但学生本质上都朴实善良,学习比较刻苦踏实。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相应的补充资料,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已有经验,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表达,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2.学写课文提纲。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

学写课文提纲。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西藏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金钥匙”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西藏)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

2.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谈话导入轻松自然,既能了解学生课前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情况,又能直入主题,突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感其“奇”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圈画文中重点词语。

2.能谈谈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初步印象吗?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

3.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

(提示学生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相机板书词语。)

[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课文的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让学生体会其神奇壮丽。

三、精读细品,深感其“奇”

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处所在!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读到我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

[默读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用“读到我感到”模式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自己阅读所得,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规范。]

2.学生认真默读,勾画内容。

3.组织小组内交流。

4.班上交流。(随机板书)

(1)我读到“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A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你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学生朗读)

(2)我读到“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也感到“惊叹不已”。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说说你对“鬼斧神工”的理解。

C 读出你的感受好吗?

(3)我读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46。3千米,比号称世界最深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20xx米……”感到它是世界峡谷之最,“无与伦比”,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4)我读到第四段神奇美丽的自然博物馆时,感到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

[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达到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惊叹与自豪。]

5.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惊叹”、“折服”、“骄傲”、“自豪”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展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的景观吧!

四、理清脉络,学写提纲

1.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提示:“先……然后……再……最后……”)

2.出示“金钥匙”,认识课文提纲。

[随文学习提纲,能更直接更形象的理解提纲的写法和作用,同时也落实课文安排的“金钥匙”。]

五、作业练习

1.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抄写生字(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3.试写课文提纲。(在学过的课文中任选一篇)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选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段落1、2、3幻灯片;《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片断)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内容

作者是怎样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二、阅读对比,体会表达

1.出示部分段落,说一说与课文中的段落有什么不同?

(段落1摘选第二段,去掉了传说内容;段落2摘选第三段,去掉了段中的数字;段落3摘选第五段,用“非常”换掉了“最”。)

2.学生互读比较,交流意见。

3.学生在班上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段落1加入了传说故事赋予了神奇的色彩,而且更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段落2加入准确的数字使得说明的事物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段落3用“最”表示达到了极点、极限,表达的程度要比“非常”高。)

[通过学生对不同段落的比较和感受,体验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切身感悟文中不同表达方法的不同效果,从而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以及其方法的作用。]

三、欣赏奇观,激发情感

1、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无音乐、无解说)

2、同学们,风光秀丽,景观宏伟,只是好像缺点什么?(学生会提出没有音乐和解说)

3、组织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内容做解说。

4、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有音乐),学生做解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实践,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四、拓展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你还知道哪些奇观?能不能介绍给大家。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奇观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2、搜集整理资料,写一处你知道的奇观。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

神奇的大拐弯

“惊叹不已”

奇观 世界峡谷之最

“不可思议”

瑰丽的自然博物馆

“鬼斧神工”

“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无与伦比”

课后反思

教学时,我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谈感受。由于本篇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整体印象比较明确,并且在我的引导下,从文中找到重点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细品课文体会时,我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复的体会、回味,从中真正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使学生内心中达到真正的惊叹。通过段落对比,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表达的王国中亲自感受和体验,潜移默化把表达方法渗透到学生的心中,这要比直接讲出表达的作用更有效果。创设一个无声音无解说只有美丽画面的情境,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就能使学生愿意去提取课文内容编写解说词,对学生的筛选文本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是一种提高。

总评

这篇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别具匠心,始终贯穿新课改的理念,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设计必须以学生学习、发展为核心,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2。提倡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学生的读来感悟,再在感悟的基础上读文,始终能以文本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3。体现了“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课标要求。

整节课遵循了学生的阅读规律,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再细品课文,通过作者的语言文字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将课堂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谈,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课堂教学。设计中“阅读对比,体会表达”环节切合学生实际,在体验中体会表达,真实有效;“配解说”一节也颇为精彩,运用“缺陷”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学生表现得更为主动,更为认真。

本节课在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上体现的较弱,如果能进一步加强词语的理解,对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主旨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在补充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上比较有限,课堂上对文章内容的相应扩展和延伸,会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其神奇与壮丽,并且使得课文的知识量也有一定的扩充,更能激发学生课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将课堂进行无限的延伸。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结合文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段落1、2、3幻灯片;《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片断)

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这是一篇风景优美的课文,文中有许多好词佳句,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我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落在读、悟上,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使学生能与作者、作品、教师产生共鸣,读出文章包含的韵味,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励全体学生在朗读时努力投入感情,并且都能发挥特长,以优美大方的动作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2、读写结合

从文章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用法,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学习写作的精妙方法。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审美与欣赏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灵感,放飞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并适时引导学生采取读、思、划、议的方法等学习方法品析教材。

说流程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西藏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金钥匙”幻灯片。

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自己收集的有关马的一个小故事。

学生聆听。

2欣赏一组优美的图片。(幻灯展示)

师:你有什么享受的话吗?

(学生评价美丽的景致)

师:我们在哪里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呢?然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精读细品,深感其“美”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一段最美。

生自由读。

2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一段最美?能简单说明一下原因吗?

你们赞同吗?为什么?

3,师:是啊,太美了,你能把优美的语句美美的读给你的同桌吗?

同桌互读。

指名读自己所画的优美语句。

4幻灯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博物馆)优美风光。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谷底,山坡,峡谷高处分别是什么风光?

生自由发言。

5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什么?(自然博物馆)

讲授打比方的写作方法。

6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优美风光和自己的感受。

7欣赏两段描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优美风光。

8师:你能用课文上的一个词来评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优美风光?

三、精读细品,深感其“大”

1师:谁能美美的把课题读一下?

他读得怎么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2师:课文那一段描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

生:略。

3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

教师点拨。

4讲授说明方法。

8师:你能用课文上的一个词来评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

四、精读细品,深感其“奇”

1 认真默读课文,体会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

2思考:课文用了一个传说来给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外形,这个传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不能,这样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使雅鲁藏布大峡谷更加神奇,神秘)

五、精读细品,深感其“最”

师:“最“能不能换成非常?为什么?

(生:“最”字不能换成“非常”,“最”是到了极限了,“非常”的程度不深,不能表示大峡谷是第一纯净、第一雄伟的了。)板书:秘境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去感受这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景色。

我们真的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

六、作业(作业设计体现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张扬个性,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用语文的空间。)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2、搜集整理资料,写一处你知道的奇观。

七 、说板书

以提纲式为主,展现课文主旨,简洁,明了

雅鲁藏布大峡谷 (西藏)

神奇的大拐弯 “惊叹不已”

奇观 世界峡谷之最 “不可思议”

瑰丽的自然博物馆 “鬼斧神工”

“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无与伦比”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13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