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最新7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篇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精品教学设计模板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念、井、战、挖、刻。

2、口头扩词。

井(井台)(井口)(井水)命(革命)(救命)(生命)

念(挂念)(想念)(念书)

二、读题质疑

1、出示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指谁?

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两句)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

(什么地方)有(什么)(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

⑴毛主席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⑵教师介绍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培养学生对毛主席的尊敬、爱戴之情。

(放映有关毛主席革命里程的课件)

⑶毛主席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我们应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毛主席不仅是一位领导人民革命,解放了全中国的大英雄,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反馈。

3、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很远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4、启发想象,感悟思考:

有了井,乡亲们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地挑水了,毛主席带领大家做的是不是一件好事,你能想象的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情景吗(引导学生想象)

5、指导朗读。

过渡:毛主席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那我们的乡亲有没有记住毛主席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

2、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⑴解决开篇质疑: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又是谁?

⑵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从而增进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六、拓展迁移,深化情感

毛主席一生为人民服务,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你能够为大家讲讲你知道的故事吗?

七、总结升华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在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时,要想想毛主席,想想创造今天幸福生活的人们。

《吃水不忘挖井人》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设计说明: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感情。注重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愉悦,得到思想启迪。

学前准备:

1、搜集毛主席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认识“心、广”两个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学习重点:

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领读:毛主席,介绍毛主席。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题。

多媒体展示“吃”的书写,师领着学生书空,点名书空,学生口头组词,在书上18页的田字格里写两个“吃”。

4、再次齐读课题。

过渡:课文写了什么呢?请听老师范读课文。

二、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吃水人是谁?谁不忘挖井人?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乡亲们

过渡:老师读完课文了,你们想读课文吗?请看朗读要求(课件出示)

三、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出示有拼音的生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学生多种形式读生字。

生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

认识新偏旁“心”“广”。

观看“井”字的演变过程动画。

(2)小结:比一比、编一编、加一加、减一减、拆一拆、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都是识字的好方法。开动脑筋就能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过渡:生字宝宝和别人交上朋友了,你还认识吗?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并用词语练习说话。

吃水忘记水井村子大叫上面乡亲战士毛主席

过渡:调皮的生词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来读课文吧!

3、检查学生朗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

四、观看课文动画、整体感知

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这个挖井人是谁?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毛主席

过渡: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五、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品读第一自然段:

1、点名朗读第1自然段,在书上标一标这段有几句话?

2、把表示地点、时间、任务的词语画出来。

小结:写文章开头一定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这三要素。

3、借助停顿符号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沙洲坝那里情况如何?请看第二自然段。

品读第二自然段:

1、点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余的同学在书上标一标: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多媒体展示图片、童谣,引导学生了解沙洲坝当时的缺水情况。

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沙洲坝的乡亲们的吃水困难。

引导:沙洲坝的乡亲们要喝水,因为……,沙洲坝的乡亲们要做饭,因为……,沙洲坝的乡亲们要洗衣服,因为……

过渡:沙洲坝太缺水了,人们生活很不方便,乡亲们遇到了困难,毛主席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4、小结: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喝水方便了,再也用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了,喝水方便了。毛主席关心乡亲们的生活,为乡亲们做好事,谋福利。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关心

5、让我们带着这种敬爱,齐读第二自然段吧。

过渡:乡亲们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挑水了,要感谢谁呀?乡亲们做了什么?

品读第三自然段:

1、点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指导朗读石碑上的话: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练读、指读、评价读、齐读,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蕴含的感情。

板书:想念

3、全班带着感情齐声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练习用“时刻”“想念”说一句完整的话。

六、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先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为了让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我们要永远记住所有爱我们和关心我们的人,我们要学会感恩,永远记住他们的恩情。

七、作业

1、拓展延伸:观看《从小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2、回家后,请把《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学习了这个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

在学生齐唱《我爱北京天门》的歌声中上课结束。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关心

乡亲们毛主席

想念

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VCD或磁带。

2.毛主席的画像。

3.井和人们从井中提水的图片。

4.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VCD或磁带)说说你看懂了(或听懂了)什么?你对毛主席了解多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题目识字、分散难点

课题中的这几个生字,谁认识?(字卡依次出示:忘、挖、井)

点拨:忘:形声字;扩词;用忘记说话;书空。

挖:形声字。

井:与开、并区别;书空;

(出示图片)说说: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三、初读感知、再次识字

1.范读课文,想一想: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

2.回答问题时,相机出示:席、战、士

3.生识记生字。

点拨:席:形声字;与度区别。

战:翘舌音;形声字;与站区别。

士:翘舌音;与土区别;扩词。

四、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自读课文,边圈出本课生字,并画出文中的生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五、自主识字、汇报方法

1.指读课文。

2.汇报识字方法。

点拨:导:扩词。

革:独体字。

命:你怎么记住它?

解:你在哪见过这个字?

刻:形声字;它跟谁长得像?

念:书空;扩词;用:想念说话。

你还知道哪些心字底的字?

六、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1.去掉音节,认读生字,并组词。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并选词说话。

3.读句子,要把字音读准。

(1)我今天忘记带课本了。

(2)爸爸正在挖土。

(3)导游阿姨的解说太吸引人了!

4.把词送回家。

想念怀念

(1)我非常()在南方工作的爸爸。

(2)我很()童年的时光。

七、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井、乡、面、忘、想、念,并组词。

2.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特点。

3.重点指导:忘、想、念。

4.生描红、临摹。

八、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收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图片、资料、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席、导、解、乡、面

2.认读词语:挖井、战士、革命、想念、时刻、立刻

3.用想念、时刻练习说话。

二、引入课文(www.chayi5.com)

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板题)

三、回顾课文、质疑问难

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的?(预设问题: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四、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带着问题仔细读课文,然后跟同小组的同学一起朗读感悟。

2.接力读,要注意断句。(师适时指导)

3.说一说:(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指读课文相关段落)

(2)谁还知道更多的有关红井的故事?(生或师讲红井的故事)

(3)挖井是件容易的事吗?(利用图片或课件简介挖井的资料)

谈一谈: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议一议: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你怎么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

读一读: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练读、指读、评价读、齐读)

五、交流资料、拓展视野

你还搜集到哪 些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故事?让我们一起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吧!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思路:巧设导语;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掌握字音;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做好总结;延伸理解;记忆字形;指导书写;综合练习;巩固运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设导语,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

2.今天我们就学习3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2.练习背诵。

(1)填空:

①( )城外有个村子叫( ),毛主席在( )领导革命的时候在( )。

②( )后,乡亲们在( )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2)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齐读,做到有感情地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着的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 刻——该 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的不同讲给大家听,字义的区别让学生组词即可)

2.还剩几个字没记?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它呢?(用已有的数笔画、结构分析、谜语、部件等记忆生字的方法去识记)强调:“念”上边不是“令”。

三、观察位置,指导书写。

1.要求观察字形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一讲,其他同学动笔描一描。

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要求一气写成。

四、巩固练习。

1.填空:本课中四个独体字是______表示动作的字有______。

2.给生字组词:(落笔)

井( )刻( )外( )

开( )该( )处( )

挖( )念( )乡( )

忘( )立( )主( )

3.听写下面词语。

地方 很远 上面 小村子

刻着 一口井 井旁边

板书: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革命题材的文章,要让学生明白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做出的重大努力和贡献,所以在课文开始之前,我先向学生讲述了关于毛泽东主席的一系列小故事,使学生对于这个伟人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在第一课时当中我先抽几个比较难的字让学生认读,并将认读的方式和其他同学分享,再用开火车、小组抽读等方式巩固。在第二课时时,我先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再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再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根据图来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一想“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再读课文,从中更深刻地了解。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模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沙洲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就带领战士为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故事。故事不长,却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朗读基础。因此学生对课文内容表面意思的理解难度并不大,学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设计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读书活动中相互交流、表达,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生字、生词。

2、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立石碑。

3、通过学习,了解毛主席关心人们,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激发学生对领袖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具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学生生活入手,激趣引入)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做?即使过了很长的时间也应该怎样做?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9课《吃水不忘挖井人》---齐读课题

1、复习生字、生词。

(1)出示幻灯片生字、生词(不忘、挖井人、瑞金、沙洲坝、毛主席、住过、很远、带领、关心、战士、乡亲们、以后、想念)

(2)学生分组、个人认读,适当进行点评。

2、打开课本9课(54页)

3、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4、说说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都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2)分句读。

(3)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三个表示地点的词,你能找出来吗?(瑞金城外、小村子、沙洲坝)。

(4)第二句读给大家听?在那儿住过“那儿”指的是什么地方?

过渡: 那你想知道毛主席在沙洲坝住的时候看到什么?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方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1)从读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谁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a、提问:你们觉得乡亲们吃水方便吗?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很远的)

b、理解“挑”,如果让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c、毛主席决定如何去做?(挖井)

2、指导学生有感情进行朗读,体会沙洲坝人民吃水的困难。

(1)、齐读课文第一句话。(用沉重、缓慢的语气读好)

3、提问:初到沙洲坝的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难,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读第二句)

4、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5、师补充材料:1933年4月,毛主席为解决沙洲坝人民的吃水、用水问题,亲自找水源,带头挖了一口井,使沙洲坝人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井水。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几次要把井填掉,群众几次把井挖开,几填几挖,激怒了反动派,反动派便下了一道挖井禁令:“谁挖井,谁杀头。”1950年,沙洲坝人民为了迎接毛主席派来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将这口井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尊称为“红井”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大字,后来又把木牌改为石碑,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大字涂上赤金使它永远在人们心中闪烁。(附上图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图片,学生看图回答

2、乡亲们为什么给毛主席立石碑?

3、读读石碑上刻的字,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把乡亲们对领袖怀念、敬重、爱戴、表达出来。

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吃水的时候不要忘记挖井人。我们每天吃饭不要忘记谁?(种田的农民伯伯)我们走的每条路不要忘记谁?(修路的工人叔叔)、我们过桥时不要忘记造桥的工程师。我们穿衣不要忘记谁?(做衣服的阿姨)。

欣赏歌曲结束学习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板书设计:

9、吃水不忘挖尽人

毛主席      带领    挖井    -----爱人民

乡亲们      立碑    刻字    ------爱领袖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篇七

多少年来,当我们沐浴着太阳的光辉,当我们放声歌

唱幸福的时候,就想起毛主席这位杰出的领袖,就会想起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不朽功勋。而现在的孩子对毛主席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原本以为对这篇课文思想的把握孩子们应该很容易。但在我初步分析课文后我问出:“乡亲们为什么要立下这块石碑?”的时候,望者孩子们一双双迷茫的大眼睛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对了。

怎么办?让学生再读课文吧!一遍、两遍、三遍的读,渐渐有小手举起来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还是看上去“傻呆呆”的样子。

怎么办?光通过朗读感悟还不行。怎样引导呢?从这口“井”入手吧!

师:井是怎么样子的?

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给我们画了一口井。

师:井很深,那挖一口井容易吗?

生:不容易,很困难。

师:课文中的这口井是谁挖的?

生:毛主席。

师:只有毛主席一个人吗?

生: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的。

师:他们为什么要挖井?

生: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所以挖了这口井后——

生:以后吃水就很方便了。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你发现这口井跟我们平时的井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口井是毛主席带领乡亲们挖的。

生:这口井给那里的乡亲带来了很多方便。

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齐读这句话。

师:现在你知道乡亲们为什么要立石碑了吗?

生:是为了不要忘记毛主席。

生:是为了让那里的人永远记得毛主席。

师:老师送你们一个更好的词语——纪念(板书)乡亲们立石碑是为了——

生:纪念毛主席。

师:那就让我们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

在引导上出现这样的偏差,完全是因为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估计不足,给了他们太高的定位。这是我以后要注意的地方,不然在以后的课堂中,这种类似情况还会出现。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让孩子对毛主席的感知也太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是一大缺憾,让他们多感受到、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人们对他的感谢和崇敬,也许孩子们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还会更加深刻。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案例

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村子里没有井。

生:没有井就没有水喝。

生:我知道了乡亲们如过要吃水,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

师:你觉得乡亲们吃水方便吗?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生:我从“很远的”这个词知道的。

生:还要挑。

师:谁会做一个挑的动作?

(生做动作)

师:如果让你从很远的地方挑两桶满满的水,你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什么感觉?

生:我会觉得很累。

生:我会觉得两条腿发酸。

生:我会觉得两条腿发软,会摔跤,会把水翻掉。

生:我会觉得肩膀疼。

生:我会挑不动。

师:真想不到沙洲坝的乡亲们要想吃水,竟然要走那么远的路,要费那么大的力。

师:怎样读这句话呢?

(指导用沉重、缓慢的语气读)

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生:(齐读)

师: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难,心理会怎么想?他是怎么做的?

生:(齐读)毛主席就带领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评点]“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体会挑水会遇到那些困难,再指导用沉重、缓慢的语气来读好这句话。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1 13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