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发布时间: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5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战。这次,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课件演示龟兔粉刷墙面的情境: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师: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知道它们粉刷的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一些)

师:如何知道它们哪个粉刷墙面的面积大?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行吗?

师:要测量黑板、操场等比较大的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地实际测量这种方法显然比较麻烦。今天我们就寻找一下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二、探究新知

1.长方形面积的推导

(1)猜想

师:为了能很快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规律,请看大屏幕。(教师用多媒体演示长、宽的变化引起长方形面积大小变化的动画)看了老师的操作过程,请你们大胆地猜猜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你们喜欢自己来探索这个问题吗?好,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

(2)实验

师:下面我们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摆一些长方形,然后数出它的面积。

师:你摆的长方形一排用了几个小正方形?一共有几排?一共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了哪些发现?

生: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刚好是长方形长的厘米数,排数正好是长方形宽的厘米数。因为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大家的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你们很会钻研问题。但是,这些长方形都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来的,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

(4)验证

师: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已知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先用刚才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2.正方形面积的推导

师:(应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先出示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然后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接着再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宽始终不变)这个长方形通过两次变化已经变成了什么图形?(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变成了正方形的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知识运用

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巩固新知

题目略。

五、总结深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差异网·www.chayi5.com》过程,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我们要测量学校的操场面积,用一平方米的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地拼摆,可行吗?(不可行)

那有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科学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动手操作,弄清基本关系:

每排个数、排数与总个数的关系.

请同学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的长方形想:一排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一共摆了几排?(学生操作时,老师把表格画在黑板上)

(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排、一共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老师依次在表格中板书出来)

请同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上面这个长方形.

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一共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

前面讲过有多少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面积”代替“总个数”,在表格图“总个数”下面写上“面积”(平方厘米).

下面就用简便方法计算长方形面积.

2.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

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的关系.

投影出示:C

思考:这个长方形长4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不用动手摆,脑子里想一想.如果长方形长5厘米、10厘米……一排可以摆几个呢?

那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长几厘米,每排就摆几个.

师:那么就是说,长可以代替“每排个数”.老师在表格中“每排个数”下面写出“长”(厘米).

再看,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这样的几排呢?同学们不用动手摆,怎么知道可以摆3排呢?能不能说出宽与排数的关系?

生: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成这样的几排.

师:那么,也就是说用“宽”可以代替“排数”.(老师在表格中的“排数”下面写上“宽”(厘米).

请同学们很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3.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投影出示:D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求出来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对照表格,请仔细观察,再回忆一下,刚才的图A、图B、图C、图D.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最简单的)谁能概括出来?

学生总结归纳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老师板书)

回顾一下,对照表格进行验证.

出示例题: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解这道题.做完后,互相交换检查一下.

订正时,老师板书:

5×3=15(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反馈.

1.填表.(学生口答)

2.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 ).

A.18厘米 B.18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周长是( )

A.24分米 B.32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问:它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多少米?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计算长方形面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长和宽的单位名称要先统一)

五、课后作业.

1.一台电视机的外壳,一个面的长是44厘米,宽是3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量出教室里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算出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选择一块长方形的地,沿着地边量出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再算出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所含单位数相等”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要求它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去量,还行吗?对,这种方法太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激疑: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三、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有关。

①教师演示:用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成、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出示图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与

上一个长方形比,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③出示图形: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什么变

化?宽变了吗?

④启发学生发现:通过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宽没有变,长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有关。

2、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宽有关。

①教师演示:出示由4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问:它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 出示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没有变?

③ 再出示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再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有没有变?

④问:从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

小结:长方形的长没有变,宽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宽也有关系。

3、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①学生操作:用12个边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摆长方形。先想一想:摆之前应该先做什么?摆时应注意什么?

请4个同学上台摆在黑板上,其余的分小组进行,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都摆出来。

②小组进行交流,看看有多少钟摆法。

③填表:说出所摆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中。

④观察表格: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

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同桌互相说一说。

⑤讨论,共同理解:长方形所含的面积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4、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指出:今后我们只要量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 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四、阅读教材第97页——98页,在书上填出相应的内容。

五、转化应用:

1、 1、完成98页的“做一做”。

2、 2、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坪(如图),中间有一个小长方形的花坛,求草坪的面积。

六、总结:

3、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是通过哪些方法探讨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

4、 2、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七、作业:

练习二十六:1——3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正方形、操作表、长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2. 激趣引入:

(出示一个15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师:同学们能估计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3.出示例2:师:这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的概念,复习面积单位,为学生导入新课及学习新课作铺垫。]

二、情境导入

1.出示例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让学生利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师:是不是每一个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小正方形摆出来呢?

出示学校足球场和篮球场的图片,问:足球场和篮球场的面积能摆出 来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方法用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实践应用阻力,让学生体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必要性。]

三、自主探究

1.(1)每个小组任取几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2)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所摆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2.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归纳总结。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师追问: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哪个条件?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你最喜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激发学生的兴趣。边记录边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为学生交流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馈练习。

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长 = 长 =

宽 = 宽 =

面积 = 面积 =

5.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归纳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7.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8.自学例3: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 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例3,使学生能更熟练的运用公式。]

四、实践应用

1.竞赛能手

(1)门面长2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

(2)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

(3)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

2.智慧冲浪

足球场的长是80米,宽是8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学巧用

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4.估一估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身边的一样物体,先估计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并测量长长、宽计算面积,看看哪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实践的过程”这一理念,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概括。练习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建议在提出猜想之前,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如:一个长方形宽不变,长变长,观察面积的变化;另一个长方形长不变,宽加长,面积的变化,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课本第77-78页中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号例题要求)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提问:

(1)什么叫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大约有多大(用手势来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教师:你知道2平方厘米有多大吗?你怎么想?

要求学生:

(1)用手比划大约有多大。

(2)说出想法。(包含有2个1平方厘米)

那么,6平方厘米有多大?2平方米有多大?你怎么想?

二、探索发现,获取新知

1、引导探究。

取出一个长方形学具:

(1)请同学估一估,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取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排一排、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包含有几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启发谈话:如果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的每一个都用面积单位来排一排,数一数,看它包含有几个面积单位,这样的'方法可以吗?假如要计算较大操场的面积,我们应该怎么办?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呢?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3、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公式推导:

教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如果沿着长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沿着宽能摆几个?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小结:沿着长摆,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相同;沿着宽摆,摆的排数与宽的厘米数相同。

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长的厘米数×宽的厘米数=长方形面积

这个推断对不对呢?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我们自己拿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看。

通过自己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公式计算:

(3)即时训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15厘米,宽10厘米。

4、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出示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征?这个图形面积是多少?

(2)想一想:怎样来算它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可以怎么表示?

引导小结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5、指导看书,熟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78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十九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3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通过计算自己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再由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推导出正方形的公式。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13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