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一

课文分析:

《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

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

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样。

这篇课文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地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在课堂结尾处设计有依据、有中心的说的环节。从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结合生活实践用于生活,既回顾父亲做人做事的认真实在,又贯穿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联系于其间,最后给学生一个平台展示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情感,从课文中受到的崇高的人格美的熏陶、感染,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难点:

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24页)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万年牢的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8 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课前让学生到街上尝试冰糖葫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上课就马上出示冰糖葫芦,问:同学们都吃过冰糖葫芦吧?能说说吃冰糖葫芦的感受吗?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不仅非常漂亮,而且味道也特别棒,在天津很有名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第22页。

二、启发阅读,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词语(课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组合作研讨。

班内汇报交流。

(1、自己做糖葫芦买。2、帮老板做糖葫芦)

三、精读体验,品味语言

课文的主人公是父亲,主要是围绕着糖葫芦展开叙述的,为什么课题不定为“糖葫芦”而叫“万年牢”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找找答案吧!请找出文中三处点明题目的句子。(出示相关句子)

一)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二)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理解:正道

2)、老板那套“生意经”是怎样的?这样做好吗?

3)、父亲是怎么做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三)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四)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感情朗读,归纳提高

齐读课文,谈谈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为人实在、做事认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五、练习巩固,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小组合作,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三处“万年牢”的意思,说说其中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糖葫芦的资料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出示糖葫芦的图片,播放《冰糖葫芦》的音乐)欣赏了这一片段之后,你想说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糖葫芦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一起来读:万年牢。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什么是“万年牢”?

生2:万年牢与糖葫芦有什么关系?

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本,去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⑵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3)找一找,划一划,文中说“什么是万年牢”的句子。

2、反馈预习情况:

首先,老师来了解一下我们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⑴出示短语:

把炉火闷(mēn)好

把竹签削(xiāo)好

去把(bà)儿

⑵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真到位,老师把“认真”两个字送给你们。接下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谁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

生:……(板书:做糖葫芦、做买卖)

你真会抓重点,还用简洁的话语,为我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讲了两件事情,一是父亲在家做糖葫芦,二是父亲在外做买卖。

3、接下来,我们来找找文中说:“什么是万年牢”的句子。

(出示1):“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超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从这句话中,你来理解一下什么是“万年牢”?

(出示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思考,这一句中的万年牢又指什么?

三、自学研读:

同学们,这两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他是这样说的,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自学父亲

做糖葫芦和做买卖两件事。用笔划一划描写父亲做事的句子,想一想你能从中感受到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可以在旁边记下你的理解与感受。

(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对父亲在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凭良心做买卖的事情中,理解“万年牢”的意思。)

交流重点句:

(一) 第一个“万年牢”

⑴、出示1: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老师发现你把“早晨起来”读得特别重,为什么?

……看出父亲做糖葫芦的认真。

好一个认真呀!我们再读读这一段话,你还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父亲的认真。

我还从“一点儿”、“必须用冰糖”、“煮糖用铜锅”等词句体会到父亲做糖葫芦时的认真。

父亲在对糖葫芦的选材多么用心呀,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生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父亲之所以那么认真地选材,是因为他曾经说过:“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超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⑵、父亲在选材上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那么在制作过程中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要把炉火闷好,把大理石擦干净……

是呀,“我”和父亲的配合如此默契,我们也来一起体验一下。咱们配合着读一读。老师读“把”,同学们接着往下。

这么多道工序,复杂而繁锁,但是父亲却有条不紊地一道道做下来,所以他的糖葫芦“吃一口让人叫好”,而且名声在外。

过渡:如此精心的选材,如此精湛的手艺,父亲做的糖葫芦质量好啊,真所谓是“万年牢”啊!

(二) 理解第二个“万年牢”指什么呢?

那么父亲是怎么做到生意上的“万年牢”的呢?

⑴、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找找父亲做事的句子。

⑵、汇报:

生:1、从老板定价高,父亲不满意;2、老板让他掺假,他不听;3、老板配得下手,他嫌动作慢,也不高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亲的实实在在吧!

复沓:1、当老板定价高时,父亲不满意,是因为: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 当老板让他掺假时,他不听,是因为:……

3、当老板配的下手,动作慢时,他也不高兴,因为……

看来,父亲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很重诚信,还一心一意为顾客着想。所以他宁可放弃有固定待遇的工作,仍然去提篮叫卖,也不能欺骗顾客。

四、深入体会,小结提升:

(1)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

是呀,父亲不仅是这样说,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导我的。我们一起读(第7自然段)

出示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使我一生受益。

(2)理解第三个“万年牢”(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万年牢的人品。)

⑶、看板书,你觉得这三个万年牢有联系吗?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同样,有万年牢人品的人必能靠着诚信拥有万年牢的生意,而生意好也是取决于他的新产品质量好。作者记住了父亲的话,做一个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的人让我们也来记住父亲的话。

板书:

万年牢

做糖葫芦做生意

质量好 做生意

人品好

[设计意图] 篇四

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谈。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万年牢》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3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