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优秀6篇】

发布时间:

拓展创新 篇一

1、引导设计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2、鼓励学生讲出其设计理由和使用特点。

3、评选出最好的桥。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兰,桥,塑"等词语。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三自然段。

【过程(教学或学习过程)】

一,抓住题眼,激qing引趣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桥 "把你收集的桥展示给大家欣赏或描述给大家听。(自由发言)

2,借助电教媒体cai课件,让学生认识形状各异的桥,知道原先的桥是架在水上供人们通行的。

3,激qing引趣,直奔主题:兰兰的爷爷是位桥梁专家,今天他带着兰兰过了两座桥。这两座桥和我们看到的桥一点儿也不一样,它们既神奇,又美丽。你们想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吗 板书课题:兰兰过桥,读题;认读"兰 lán;桥 qiáo".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汉语拼音初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得流利,指名读。

⑴ 谁能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⑵ 谁觉得哪些词句读得不太好 说出来请大家帮助你读。

3,读课文。边读边想:兰兰过的桥是两座什么桥

(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两座桥是潜水桥和塑料桥,它们都很神奇。)

4,读课文。学生从两座桥中任选一种自己认为神奇的桥,把课文中表现它最神奇的句子划出来多读一读。

三,重点句精读,品读,积累语言,激发情感

指名读划出的句子。重点指导朗读以下句子,深入理解课文。

1,它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桥的神奇;奇;美) "特别结实","玻璃砖"这两个词该怎么读 小组练读后,推荐汇报。在这句话中还应该读好哪个词 (长长的房子)为什么还要把这个词读好 学生试读,指名朗读。读后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组合作解疑。

2,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利用多媒体显示出在潜水桥中看到的水中动画,从视听上予以感觉,激发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自读,指名读,齐读。读后探究:说说潜水桥的特点 (小组内互议:透明,结实)

3,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这句话怎么读才能使别人感受到塑料桥的神奇 同学们想想办法,看看谁的办法最好 (指名说,同学评议,学生自读,男女生赛读)

4,塑料桥跑了空气变软了,又自动折叠起来。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选四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朗读比赛,赛前给每组同学留一段时间,帮助参赛选手。比赛后评议给各小组打分,再全班练读。读一读,比一比:塑料桥与潜水桥相比有什么奇特之处

四,说说议议,在说议中感悟

1,小组交流,谈谈认识。

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特征和性能说一说。(学生自由畅谈)桥梁专家设计了这么神奇的桥,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你想用个什么词了赞美一下桥梁专家

2,代表交流,全班评议。

⑴ 教师指名或小组推荐,请代表扮演桥梁专家,把自己收集到的或感兴趣的有关桥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听。

⑵ 同学评议:你认为哪位桥梁专家介绍得好 为什么

⑶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3,激发情感,认识升华。

⑴看到这么神奇的桥,你会想些什么

(桥梁专家真伟大,现代科学技术真神奇)

⑵ 带着崇敬的心情夸夸我们的桥梁专家吧。(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五,想一想,在想象中创造

1,兰兰过的这两座桥多神奇啊!它们都是桥梁专家根据人们的需要精心设计的。你们长大了假如也做了桥梁专家,你会给大家设计一些什么桥呢

2,任由学生想象,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总结全文,鼓励创新

1,谈话总结,激发情感:今天我们和兰兰一同看到了两座神奇的桥。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桥就会矗立在我们身边;而且这些桥可能就是同学们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我们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2,布置作业,鼓励创新:把自己精心设计的画出来。

课 时 篇三

我的发现

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

“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

……

3、生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4、师检查识字情况。

5、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汉字。

如:(明)日月齐照,大放光明。

(泪)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日积月累 篇四

1、找找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意)

2、选字填空,填完后读一读。

3、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远 圆 园 做 坐 座

笑( ) ( )方 ( )好

学( ) 花( ) 请( )

( )体 团( ) ( )位

我会读

1、自读短文,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把短文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篇五

《兰兰过桥》是人教版小学  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儿童科幻读物。课文讲的是爷爷带兰兰走过两座神奇的桥的特点和作用,还能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根据教材特色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多读,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始,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查阅的有关桥的资料。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欣赏各种形状的桥。

3、谈话引趣:听说兰兰的爷爷是一位桥梁专家,今天他带着兰兰走过了两座神奇又美丽的桥,你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桥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读后检查交流。(轮读课文,评议正音)

3、再读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最顺畅)

4、读后想一想:兰兰过的是什么样的桥?并画上横线。

5、理清脉络:文中哪些自然段写潜水桥?(1-4自然段)哪些自然段写塑料桥?(5-9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领悟自得

1、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并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当学生交流“潜水桥”部分时,教师相机点拨。

(1)出示课件:

{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

{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a、学生试读,指名读,评读。

b、请学生再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一下,哪句好,为什么?

(2)让我们也走进神奇的潜水桥中去感受一下吧!(多媒体出示:第一幅图的画面。)

(3)创设情景:假如你是兰兰,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

(4)潜水桥,你是多么奇妙无比。让我们一起带着情感美美地把这段话读一读。

(5)指名读,评读,再齐读。

4、当学生交流“塑料桥”部分时,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1)出示课件:

{爷爷把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a、小组讨论,你认为该怎么读?

b、指名读,评读。

c、体会读这两句话,比较一下,哪句好,说出理由。

(2)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这神奇的塑料桥中去感受一下吧!(多媒体出示:第二幅插图的画面。)

(3)同学们,如果你走在这桥头上,心里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4)塑料桥真是设计精巧,老师也忍不住想把这一部分读一读,可以吗?

(5)指名读,评读。

(6)想读的同学一起读一读这一部分。

(7)读完后,你想对爷爷说点什么?

四、演读见悟,加深理解

1、自选角色,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桥的特点说一说。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

3、指名小组同学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五、鼓励想象,迁移训练

1、学完这一课,你们一定也想成为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如果你是一位桥梁专家,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桥?

2、全班交流。

3、把你精心设计的桥画出来

课 时 篇六

展示台

1、认真看图,了解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2、自己想出最好的打捞方法。

启发:可以从图上提供的大树、石子、树枝……设想捞球的方法。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4、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

5、试着把第三幅图画出来。

6、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32兰兰过桥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1 3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