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盘古开天地》的教学设计 篇一

【文本解读】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事。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读“猛、肢、肌、液”等10个生字,读准“血、降”等多音字,会写“滋、润、阔、创、降”等14个生字;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2、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预设】

一、课前学——牵手神话的魅力

设计《盘古开天地》学习单(如下表),要求学生自主填写。

二、课中学——探究神话的奥秘

(一)学前检测,人人过关

1、课文朗读检测。

①同学们,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奇故事,昨天大家就走进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你愿意把这个奇妙的故事读给同桌听吗?

②同桌轮读课文,互相倾听,互相纠正,互相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

2、字词读写检测。

①这儿有一组词语大家来看一下,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吗?对了,都是三点水的,在生字学习时我们可以用同偏旁归类的方法进行识记。

②同学们,学生字时,要善于掌握规律,有些时候抓住它的字形结构和偏旁,就能把它记清楚。接下来请大家看下面这些词语,你觉得哪几个比较难写,在课前学习时没有注意到的,请在书上写一到两遍,看清楚每一个字的笔画。

(二)直入重点,感受夸张

1、独自学习:同学们,《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文中让自己觉得最富有神奇色彩的句子,圈一圈让自己觉得最富有神奇色彩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圈画出来的词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与同学分享。

3、研读第四自然段。

①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对了,就是最后一句,这句话老师觉得也是全篇课文最夸张、最富有想象力的一句。请大家齐读一遍。

②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宇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变成一个又一个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③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趾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投影)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变成了()的()。

请同学们仿照上面的句式,试着再写一两句。

④是啊,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让我们再真真切切地看一遍这些神奇的画面好吗?(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片片段)

4、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想象画面,讲讲故事

1、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了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学习故事的方法,相信大家脑海里一定有了一幅幅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了。合上书,闭上眼睛,试着把这些画面连起来——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盘古开天地”了。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3、班级展示,评选优秀神话王。

三、课后学——延伸神话的神韵

引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又岂止盘古这一个神话,比如还有:精卫()、女娲()、嫦娥()、八仙()、哪吒()、大禹()、愚公()等。老师今天再给大家推荐一篇神话故事——《后羿射日》(附后),请大家按照学习《盘古开天地》方法独自学习,要好好地体会神话的丰富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方法。

附:

后羿射日

世界年轻时,天空曾一齐出现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是只鸟。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每夜一换。

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动物像邻居和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动物将它们的后代放在窝里,不必担心人会伤害它们。农民把谷物堆在田野里,不必担心动物会把它们劫走。人们按时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人和动物彼此以诚相见,互相尊重对方。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他们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啦,烧成了灰烬,烧死了许多动物。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动物流窜于人群之中,发疯似的寻找食物。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都死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窃食物。许多人和动物渴死了。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一些人出门觅食,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兽的食物。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作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其他的太阳吓得全身打战,团团旋转。就这样,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大地越来越暗,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的光。

可是,这个剩下的太阳害怕极了,在天上摇摇晃晃,慌慌张张,很快就躲进大海里去了。天上没有了太阳,立刻变成了一片黑暗。万物得不到阳光的哺育,毒蛇猛兽到处横行,人们无法生活下去了。他们便请求天帝,唤第十个太阳出来,让人类万物繁衍下去。

一天早上,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接着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露出海面来了!人们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生长,万物得生存。

后羿因为射杀太阳,拯救了万物,功劳盖世,被天帝赐封为天将。后与仙女嫦娥结为夫妻,生活得美满幸福。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二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古老的神话,相信下面这些神话中的人物你们一定熟悉,让我们大声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吧!(多媒体显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西游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非常著名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正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将容易读错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一侧。

3、认读词语,抽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并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抓住主线,理清条理。

1、指名读,每读一段,清理字词,理解每段内容。

2、第一段:引导最后一句度读得很慢很轻,想突出什么?理解本段写的是天地还没有分开,板书---天地没分开。

3、第二段:出示词语“抡起”、“猛劈”,指正读音,指名读。理解盘古用力,大家做抡起和猛劈的动作,此时盘古还在沉睡吗?板书---盘古醒后

4、第三段,出示词语:“一丈”、“逐渐”、“倒下”。结合实际理解一丈有多高。弄清多音字“倒”。这段中天和地已分开,板书---天地分开后。

5、第四段,出示形近字“肢、肌、肤”,发现不同之处,引导:深伸伸你的四肢,摸摸你的肌肤,体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能说出几个月字旁的字吗?(脸、腿、肘、胳膊、臂、脚、脖、臀)出示形近字“液、滋、润 ”,找共同点,与水有关。出示本段中的偏正词语,指名读。此时盘古倒下后,板书----盘古倒下后

6、第五段,指名读。

四、精读品悟,感悟英雄。

过渡:读了一遍课文,许多同学就有些神奇的感觉了,想仔细体会盘古开天地的神奇吗?

1、精读第二段,思考盘古醒后,怎么做的?

(1)指名读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一:“…抡起…,…猛劈……”

体会人物动作:为什么抡起和猛劈读得这样重?再次指名读,再用力,看谁力量大。

出示句子二:“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引导读。师与全体学生对读,带手势。男女生对读。

2、学习第三段。

过渡:天地就这样分开了,接下来呢?指名读句子。

(1)出示句子三“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2)实践体会人物: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了不起的盘古?一起来试试。站起来,怎么顶?(师读句子,师生一起做动作,师注意观察用力同学的表现。)

(3)问特别用力的同学,“盘古”为什么腿神蹬得这么直?脖子怎么伸得这么长?眼睛为何瞪这么大?你们都和盘古一样,用尽力气顶住天,蹬住地。坚持住,“一、二、三、四、五、停”,有什么感觉?

(4)引导猜想:只是十几秒啊!盘古呢?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猜想多少年?

(5)师引读:十年过去了,生:盘古怕…。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怕……

一千年过去了,盘古怕……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十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师:直到天地逐渐形成,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倒下的盘古说些什么?

3、学习第四段

过渡:英雄盘古倒下去了,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请认认真真读第四段,一定会发现更精彩、神奇的画面,将你看到的神奇画面画下来。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把看到的巨大变化,神奇的画面读出来。

(3)集中指导背诵;(逐句出示本段的排比句)

(4)课件出示全段,齐读感受神奇的变化。

(5)激发想象:表达神奇画面难道仅仅是文中写的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大胆想象。

(6)出示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每人想一句。

过渡:是啊!盘古的一切都化作了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的盘古,面对这样的一位英雄,你还想说些什么?课件出示盘古图

4、总结:是啊,盘古的确伟大。盘古,你确实了不起,是你,用大斧头劈开了天地;是你,用自己的身躯顶住了天地;是你,把自己的全身化作了宇宙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宇宙)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美丽的宇宙,让我们带着对盘古的佩服、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5、练习复述。自己再读课文,照板书显示的顺序练习复述。

6、指名复述,学生评选讲故事能手。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中华神话故事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像和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值得去读一读。

(投影其他神话故事图片)

2,老师从图书室借来了一些神话故事书放在图书角,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分享。

六、作业: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2、生字词卡片。

3、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2、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⑴ 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⑵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⑶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⑴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⑵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⑶ 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四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们看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如何读课题。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去认识一下盘古吧。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词可以把他们圈画出来。

2、识记生字词

(课件出示)血液倒了下去逐渐

下降创造猛劈

滋润混沌抡起缓缓肌肤

3、找中心句

(1)词语会读了,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入文中,相信读通这篇文章就不难了,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这篇课文那句话概括了整个故事内容?请你们默读课文,把句子画出来。

(2)生汇报(课件出示)

(3)小结:这句话就像文章的眼睛,看到它我们就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像这样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同学们以后想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试着找找文中有没有中心句。

(4)读书的更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谁来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创造)创造这个词不好写,我们来写写这个词。

三、走进神话

创造之路十分艰难,那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第一自然段,提出你们的疑惑。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混沌

1、混沌什么意思,盘古沉睡多久?

2、全班读。

(二)学习盘古醒来

1、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醒来的盘古会做些什么呢?天和地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

2、盘古醒来做了什么?谁来说说。

(1)生汇报(课件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2)对比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3)指导朗读,读出力大无比

3、天和地又有什么变化呢?

(1)生汇报

(课件出示)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自己读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四对反义词)

(3)合作朗读确定反义词(轻对重清对浊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4)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东西上升了,哪些东西下降了?

(5)还有没有什么发现(缓缓、慢慢、渐渐互为近义词)

这些词都表示什么意思?那我用慢慢分开、慢慢上升、慢慢下降好不好?作者用了不同的词表示相近的意思,说明作者不仅用词准确,而且丰富,表示慢的词语原来有这么多啊,祖国的词汇真丰富啊,这些词同学们可以课后抄在积累本上。

(6)小结: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这么多对反)www.chayi5.com(义词和意思相近的词语,我们真是越读越有滋味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天和地终于分开了,聪明的盘古却担心起来了,他在担心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

(2)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哪些词是写盘古的动作(顶、蹬)

(3)我们也来当一分钟的盘古吧。

(4)在这一分钟里,你们感觉如何?盘古保持这个姿势多久?几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几十年过去了,盘古——;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过去了,盘古还是——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忍着浑身的疲倦,仍然——

(5)顶天立地时,盘古心里想——(可当场写也可回去写)

(6)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小练笔:顶天立地时,盘古心里想——。

2、预习下一部分的内容。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拼读,会书写“创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3、感受盘古高大英勇的形象,体悟他为人类造福、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4、感受神话特有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喜欢听神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预设: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西游记、八仙过海、大禹治水……)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预设:谁是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怎样开的?结果怎样?)

5、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

出示:宇宙肌肤混沌滋润

(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

(2)师:仔细观察这组词语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由两个偏旁相同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血液下降倒下去

(生读,并说发现:多音字)

出示: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1)自由练

(2)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

三、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1、交流: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

2、师:盘古为什么要创造?你从哪里找到答案了?说说我们这个世界最初是怎么样的吗?

(出示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1)理解“混沌”,指导朗读(相机板书:混沌一片)

(2)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

(3)齐读

3、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四、开天辟地,品读创造

1、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怎么会这么黑?能不能让它变得更亮?……)于是,盘古开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了。)

2、快速读读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找找描写盘古如何开天地的句子,做个记号。

3、反馈交流

(1)出示: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理解“抡”“猛劈”(指导朗读)(板书:抡斧猛劈)

b。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形象?(生说体会,指导朗读)

c。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可不得了啊,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宇宙发生了巨变。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体会近义词、反义词及句子特点,朗读指导)

d。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a。结合插图,此时盘古会想些什么?(相机板书:顶天蹬地)

b。朗读指导

c。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示: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生读)

(3)小结:为了这个宇宙,盘古一直坚持着。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可盘古已经筋疲力尽了。终于有一天,“轰”的一声,盘古倒在了地上,永远地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五、再次点明中心,书写指导。

1、师:是啊,我们都会忍不住要称颂这位人类的老祖宗,人们都不会忘记他,一代一代传颂着这个故事;人们忘不了他开天辟地的动作,忘不了他顶天立地的形象。所以,人们永远记得——

再次出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生读)

2、观察“创造”两字字形,体会含义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写

六、课堂小结

师: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出了美丽的宇宙,老师也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的创造之路并未结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工,拥有一定的人际效技能,收到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2、随文识字、写生字、词;

3、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3、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确立问题

1、回顾学生自行策划的学习活动,提出“师生一起过中国神话日”的想法。

2、引出“为什么邀请盘古”这一问题。

二、自主阅读

1、自己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表格提供的程序及内容来完成)

三、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感情朗读。

(点拨引导理解“混沌”、“创造”)

2、组内讲述故事,合作评价。

(利用讲故事评价表)

四、想象创编

思考:

1、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2、生写诗句(我想……)

3、深情呼唤。

五、总结

板书:

盘古开天地

(学生板书)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七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充满天真和幻想,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较强的自我表现力,并且已初具自学能力。对字词的教学可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帮助识记。阅读教学时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可以加强语感,深入感悟、体验。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感染而产生共鸣,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助想象、理解。另外,在课外阅读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了不少神话故事,因此可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从而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混沌、下降、抡起、猛劈、蹬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神话故事。2、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介绍神话

师: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神话故事”以它特有的魅力传播中外,延续古今,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请看:你知道这些图片讲的是什么神话故事吗?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夸父追日

祖国的神话故事多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

1、齐读课题,揭题,释题:盘古开天地,说说“开”的意思(板书:开辟)。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盘古怎样开天地?等)

二、由题生疑,走进神话

1、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课文,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学们的姿势告诉我,你们已经读好了,老师这儿有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能把它读正确吗?

A、开火车读,正音:“血”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念第4声。

B、齐读。

C、你觉得哪个词特别难懂呢?理解:混沌。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模糊一团的状态

师:理解词语的意思除了查工具书,还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让我们把这个词语送回到句子中去理解,齐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这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这样的世界有声音吗?能看见什么?这样的情景送给它一个成语,那就是:昏天暗地(板书)

3、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请你用屏幕上的一个或几个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来回答,并用直线画出来。)。指名说。

A、师: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很会读书。

同学们,专家还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个是关键词啊?交流:创造

B、观察:“创”是什么旁?想想:为什么要用立刀旁?(盘古创造天地需要刀斧)

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需要力量,需要行动。我们这就拿起笔认认真真把这个词写一遍。其实,很多字你只要明白了它的意思,就能更容易记住它的书写。

三、探究解疑,品味神韵

1、同学们,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板书:神话),你知道这里的“神”是什么意思吗?――神奇,对啊,神话就是神奇的故事,它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幅又一幅的画面。那么盘古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请一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出示),让我们跟随着她的朗读,来到远古时代,想象:此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A、(1)出示第2段。指名说。

B、可以把“抡起”换成“拿起”,把“猛劈”换成“猛砍”吗?(还是“抡”、“劈”用的力气大。)

师评:是呀,盘古用了巨大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当一回盘古抡起斧头猛劈吧!齐读

(2)只听一声巨响,宇宙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你瞧――

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A、(自由读)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吗?

B、让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吧![反义词显红]

师:谁来读这几组反义词,读出天地形成时这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指名读反义词

师:让我们把这种截然不同的感觉送回到句子中,一起用朗读去感受一下吧!齐读

C、读着读着,还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这里还有一组近义词,缓缓――慢慢。

其实在前面的一句话中也有一个词语跟“慢慢”意思相近,它是――渐渐

D、透过这三个词你们看出了什么?(预:艰难)让我们通过朗读表现这份艰难。

(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

小结:盘古这一抡,抡出了他积蓄了十万八千年的力量;、一劈,劈出了千古未闻的惊人巨响;一开,开出了混沌世界中的朗朗乾坤。

(齐读第2自然段)

此时此刻,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成语,那就是:开天辟地(板书)我们一起把这前所未有的创举写下来。

2、过渡:天和地就这样渐渐分开了,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快速地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

⑴(回答后出示句子填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用一个词来介绍盘古此时的动作,你会想到什么词?(板书:顶天立地)

⑵师:是呀,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是一种很高的学习本领哦!盘古就这样艰难地立在天地之间,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现在你们就是盘古,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做做顶天立地的动作!齐立。

师:对,这才叫顶天蹬地!这是件大事,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永无宁日。

(出示句子)师引读:就这样,几百年过去了,生接读――;几千年过去了,生接读――;几万年过去了,生接读――;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仍然――。

⑶师:请坐,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生:累)

师:是啊,我们才坚持了这么一会儿就已经很累了,知道盘古顶天立地了多久吗?

难怪书上说不知――生:“不知过了多少年!”

3、师:是啊,凭着这份坚持,这份信念,盘古使得――(师生接读)天每天升高一丈,……

(1)盘古的身体竟然会随着天的升高而升高,你感到怎样?来,让我们真真切切地读出这份神奇。(齐读第3段)此刻,老师相信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经矗立在我们的心中。

(2)同学们,讲故事在我们的文字出现以前就开始流传了,靠的嘴巴讲,耳朵听,老师相信你们也喜欢讲故事。不看课文,请你讲讲盘古顶天立地那神奇的一幕怎么样?自己在位子上先看着第3段练一练吧,加上动作会更棒!(指名讲故事)

四、总结延伸,复述神话: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他的身体又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件出示小任务:回家后,请同学们把书本上的这三个段落用自己的话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那就是你的――创造。下课!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昏天暗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教后反思:这节课都是按照教案照本宣科,就想着怎样上完完成任务。比如,当学生说到开天地的开始创造的意思时,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还是说开辟更准确。原先设计的朗读内容、说的内容更多一些,后来觉得时间不够,就去掉了几个环节,又怕时间会不够,所以有些地方就教在表面。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能不是很充分,最后复述时也只叫了一个学生。三年级在字词教学方面还是得注重书写,这节课花在学生书写方面的时间还欠缺。最后正如赵校长所说的,教得简单一点好。神话就在于她的神奇,在教学中可以从“神奇”入手,并以一个段落为例子,教给他们方法,再让学生寻找神奇的所在,从而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篇八

学习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2、生字词卡片。

3、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2、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这一文体,体会神话英雄人物的魅力。

2、读悟全文。用推进式朗读法,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深入朗读,体验情感,理解语意。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3、逐步掌握利用中心句、关键词理解课文。

4、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拓展和想象,续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并创作歌颂盘古的诗歌。

电教准备:

1、课文配动画朗读cai课件。

2、演示文稿(生词复习检查、重点句、课文插图、第四段、续写诗歌)

教学重点:以读代悟、以悟促读,发挥文本的最大功用。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情感,深化对盘古的认识,写出对盘古赞扬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个故事。

出示cai课文配动画朗读

2、除了这篇激动人心的神话,平时通过课外阅读,你了解了哪些神话?

(学生分别谈,老师相机指导字音等问题)

这些神话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盘古开天地,都是古代人民通过想像创造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好吗?

3、出示课题。

读前指导,盘古开天辟地是多么壮烈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让我们通过读课题读出这种轰轰烈烈。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就是要像刚才这样用心去读出词语的含义,大家还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看大家昨天预习的成果。

出示词语投影: 混沌 滋润 血液

分别指名读,达到音准、意会

2、大家有信心读好吗?一起来。

看投影齐读。

3、谁通过读发现了藏在这3个词里的规律?

生答三点水时,师追问:表示和什么有关?

4、概括: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三、整体感知,抓住关键。

1、想知识课文写了什么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将全文浓缩成一句话的精华,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大家仔细听。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创造

我们一起来写。创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造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3、创造离不开工具的行动。拿起我们手中的工具——语文书,行动起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新天地。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接下来就要考验大家了,认真听老师读,将文中描述的想像成一幅画面,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和二自然段前两句。

2、请你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你对想像到的画面的感受?

追问:你能将这种感受代入课文中读出来吗?

3、“十万八千年”这段时间长不长?谁将这句再读一遍,读出漫长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谁愿意接着读?

依照他的语气,老师想把抡起大斧头改成拿起大斧头,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请你上台为我们做的抡的动作,好,大家请看,当他抡起大斧头,使劲劈出去时,脸上是怎样的表情?

5、师读此句,生上台做动作。

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拿出所有力量,读好这一句。

6、谁愿意再接着读,创造属于你的成就。

“巨响”是怎样的声东击西音?再试一次,好吗?

“渐渐”指导读出缓慢感。

7、刚才这些同学都能充分运用手中的工具语文书,勇敢地挑战自我,行动起来,创造了奇迹般的进步。大家想读吗?

很好,请看大屏幕,自由读,看看天和地有哪些区别?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生说区别

师板书:轻 清 上升

重 浊 下降

大家能读出这些词的不同意思吗?

指导:轻比羽毛还轻 清澈如泉水

指导:重比泰山还重 浑浊如浓墨

师相机总结:这就是天,这就是地。板书:天 地

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义词)拿起笔,给课文中反义词做记号,找对子。让我们的思考在课本上留下痕迹。

8、天地开辟成这样容易吗?从这句话的哪些词中看出来的?“缓缓”“慢慢”,再试一次,读出盘古的艰难。

这句话既要读出天地截然不同的特征,又要读出盘古的艰难,大家有把握读好吗?好,女生读写天的部分,男生读写地的部分。

五、拓展想象第三自然段

1、天地分开可真不容易啊!盘古很担心,他担心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别问题读第3自然段,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他担心什么?于是,他怎么做?这位同学,请使劲顶住,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请再用力蹬着,你脚下瞪着的是整片大地啊!读得真好,你的读让我们看到了盘古正在顶天立地。

3、出示课件,盘古顶天立地图

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100年?1万年?十万年?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谁有勇气挺起脊梁,站起来,和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和盘古一样顶天立地。

4、听好老师的时间提示,你们代表盘古回答我。

1万年过去了,盘古……十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还是……

5、由于盘古的努力,盘古的坚持。天,每天……(上升一丈)地,每天……

(下沉一丈)谁来告诉我100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1万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地下沉……

6、此时,当盘古就屹立在我们面前,他有多高?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这神奇的画面。

7、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六、品读、续写第四自然段。

1、盘古倒下后,天地间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在写?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巨大的变化

3、谁有信心读出这些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来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读下去。

相机指导要点(风:长。云:轻柔。隆隆:响亮。大阳:明亮。四方:注意停顿

辽阔:宽广无比。奔流不息:巨浪翻滚,滔滔向前。茂盛:生机。雨露:轻柔)

4、哪些同学有信心读好所有的变化?

出示第四自然段投影。站起来看屏幕读。

5、大家能把盘古的功绩牢牢记在心底吗?我们来考考自己。

出示第四自然段只有每句上半句的课件。

左边的同学读上半句,右边的同学来接下半句。

6、这些仅仅是巨大的变化的一部份,他的牙齿、眉毛、手指、头发等等又会变化成什么?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创造。

7、相机评价(新颖、浪漫、形象、奇特等。)大家刚才描述得这么全面,我想用你们的话代替课文中的省略号,可以吗?

请用你的理由说服我。

8、是的,因为他身分的一切化作宇宙万物,化作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所以省略号在这里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功劳不可忘记。

七、个性化体验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到这里,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让你们读得如此深情。

2、让我们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情感,真切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将这句话,这份情,这种感动献给盘古。

八、深化认识,写赞扬盘古的诗。

1、我想问大家一句,盘古死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他没死?是的,他已化作万物,化作一切,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细心,地从万物中寻找盘古的痕迹。

课件出示:抬头看天,

白云朵朵,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气息。

放眼大地,

一片生机,

我知道这是盘古的( )。

2、老师带来一首没写完的诗,谁能为我们朗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小节。齐读,并口头填空(肌肤)。

让我们再从万物中仔细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这是盘古留下的什么?请拿起笔接着写下去。

3、诗是情感最浓烈的文字,读诗的时候要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听众。谁愿意当领头羊,读出自己写给盘古的诗?

相机评价:优美,神奇等。

九、升华总结

1、还有话想写给盘古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尽情写下去,在刚才写诗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创造的美好?

2、远古的人民创造了神话,盘古大无私无量的精神又打动了我们,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仰慕英雄,继续谱写神话之歌。

3、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只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和笔,积极行动,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是吗?下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1 4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