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精选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9篇《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按笔顺把“四”“六”“八”3个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1)观察位置(2)观察写法(3)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四”

(1)书写“四”字,

①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接着写“撇、竖弯”。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最后写横。

③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2)书写“八”字

①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3)书写“六”字

①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1)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读读图上音节,把汉字写在里。

(3)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二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心中冲模了新奇感,对他们来说,文本就像一个好玩的迷宫,里面乐趣无穷。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诗歌语言简洁,设计本课教学应着力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说话,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使文本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化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文中的12个字,会写“一”“二”“三”这三个字。

3、认识笔画“一”。

4、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十位身穿球衣的小朋友,小朋友的衣服上印有1到10的数字)

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

1、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揭示课题:古代有一位诗人,用这十个数字写了一首童谣,想读读吗?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同桌互读生字

2、利用识字卡片认读生字,先由生自由说自己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3、游戏认读

[设计意图:在生字的认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识字形象,有趣。]

四、朗读感悟诗意

1、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2、利用插图,理解“烟村”“亭台”

3、理解“烟村四五家”

[设计意图:诗的意境很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4、结合插图读诗句

一边读诗句,一边用手指图。

5、边读边用手势表示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加强诗句与意象的联系。]

五、配乐品读全诗

1、指导掌握诗的节奏

老师范读诗文,学生听,说说你发现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并做上记号。

2、生自读,师生交流。

3、指导生有节奏地朗读。

[设计意图:读出诗的韵律美,进一步感受诗意。]

六、背诵全诗

1、请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全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

[设计意图:再次启发想象,让学生再次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情彼景”化为“我情我景”。]

七、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用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出示汉字(“一二三”)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都由横组成)

3、识笔画“一”。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横的变化。

4、指导书写“一”、“二”、“三”。

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的人就闹了这么一个笑话。(师讲这个小笑话)。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对待学习一定要认真。]

八、巩固练习

1、看图填空。出示简笔画,让学生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如:画四条鱼,五朵花,三支笔………让学生挑选相应的汉子,贴在图画旁边。

2、读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棵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加强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运用。]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从文本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全体学生,在平等、合作、探讨中国共产党同进步。在看、听、说、读、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握母语学习规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道结合,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内容的推进、练习设计的提高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教材简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进入汉字世界的起始篇目。学生刚刚结束拼音的学习,刚好能够利用拼音识字学文,学有用武之地,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文字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释放了他们的好胜潜质,因此学生是兴奋的、踊跃的。所以,利用情境、结合拼音识字、诵读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创设一种和谐、平等、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预设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读读、认认、说说。

情感与态度: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热爱祖国文字,受到语文素养的熏陶。

【教学重点】

结合情境随文识字,读通古诗是本课时重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古诗,感受童谣意境,积累语言是本课时难点。

【学前准备】

教师: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预设流程】

一、复习拼音,揭示课题

1、出示数字拼音卡片,认读,复习拼音拼读。

指名拼读,点评,读对了将卡片奖给学生。

2、走进汉字世界,说明汉字的作用。

3、板书课题:一去二三里。讲解“里”的知识。

4、指名读课题,齐读。

二、指导看图,初识课文

1、出示图画,按一定顺序观察。

2、指导看图(从右到左,从远到近)说说图上画的有什么?

随机出示图片认识亭台。认识花、烟村。

3、小结图画内容。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我们宋代诗人邵康节看到这幅图就写了一首诗《一去二三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2、出示要求,然后读书。圈画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诗。

4、师范读,生认真听,特别注意不会读的字

四、学习生字,理解诗文

1、出示12个生字,请学生一边圈画一边试着读一读。

2、出示图片,圈得对不对。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重点指导“三、四”声母都是平舌音,“十”声母是翘舌音,对比读,读准“四”和“十”。

3、单独出示数字生字,认一认,说说你的发现。

4、去掉拼音,出示篮球运动员的图片。看运动员身上的这些数字是什么?认识篮球队员身上的生字,按顺序读,倒着读,学各种声音读。

5、游戏一:学生把两手摊开放在桌子上,出示那个数字,学生赶紧做出该数字的手势。

6、游戏二:看图填数字,把一到十的数字发给学生,老师出示图片,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拿着数字上台,说:“你的朋友这这里。”全班一起读图片下的词组“一头牛”……

五、步步推进,背诵古诗

1、出示图片,把生字宝宝送回到古诗中。大声朗读。

出示带拼音的古诗,指名读,男女生比赛。

2、出示去拼音的古诗,怀着美美的心情读一读。

3、引导背诵:填空背——接下句背——背全诗——指名背。

4、小结。

六、欣赏《对数歌》,拓展提高

【板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四

五六七八九十

【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地学习新知识。一是通过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图习惯,培养学生自由表达的习惯。二是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学得轻松、用得愉悦。三是充分利用课件识字、多种形式记住生字的音、行,通过运用,体会学生字的价值。

2、注意了知识的层次性,由浅入深,教学的展开顺势而为,拓展生成水到渠成。

3、注意了组织教学,教学活动收放自如,因此课堂自始至终和谐有序。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义务教材第一册识字(一)第一课(44——45页)

课    题

一去二三里

班   级

一年级(二)班

执    教

课   型

新  授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一”,认识笔画“一”(横)。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想目标: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重  点

认识12个生字

难  点

写  字

教  具

卡片、图片、小黑板等

教法选择

指导  示范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

二、认识一至十个数。

三、巩固认读。

四、看图学童谣。

五、读课文

六、写字。

七、讲故事。

七、总结。

八、巩固练习。

九、布置作业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用孩子们熟悉的数字,引出本节课的汉字。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

培养朗读能力

培养写字习惯

复习生字。

拼音学完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中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了!

1、数学课上认识了10个数字朋友?记得吗?(出示卡片)

2、 数字娃娃想介绍他的新朋友和我们认识。出示:六 八 七 九三 五 二 四 十 一

3、 谁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4、你能把这些汉字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吗?

5、读一读。

1、同桌之间相互认读卡片。

2、想一想:生活中哪见过这些词?

1、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读)

3、认识:去  里(出示卡片)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5、你能用“去”、“里”组个词或说一句话吗?

1、              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

2、              用圆圈圈出这十二个生字

3、              指名读课文。

4、              范读、领读、齐读。

5、              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呀!谁来当图中的小朋友,告诉大家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什么景物?

6、把课文读给你的同桌听。

7、背诵课文。

1、认识田字格。

2、 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 拍手读田字格的儿歌。

4、 指导书写“一”。

讲“万”字的故事。

这节课认识了那些生字朋友?你学会了什么?

1、游戏:采蘑菇。

2、选字卡填空。

1、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 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读1――10数字

读音节

贴卡片。

读的练习。

观察、互相说说。

读课题

练习说话

练习朗读。

练习说话

观察、练习写

听故事。

读词语

板书设计

1、一去二三里

l?

yī  èr    sān   sì    w?   liù   qī   bā    ji?   sh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田字格:

课后反思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五

佚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这首诗,现在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将它选为一年级小朋友的开蒙读物,为什么呢?细细读来,真的看出了一些门道。

第一是它简约。短短20个字,寥寥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是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所以,诗的用词也到了简略得不能再简约的程度。你就拿这首诗来说吧,诗中的一个“去”字便有了行动,有了动感;一个“里”字便有了距离,一个“烟村”和“四五家”便有了村落的生气和小村庄的摸样,一个楼台和花,便有了小小村庄的幽雅和静谧,甚至让人联想到淑女摇扇婀娜和书生捧书吟咏的情境。所以我们说,简略的奥妙就是要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揣度的空间,遐想的天地。再加上诗的二、四两句的句尾“家”和“花”同为“a”韵,所以一路读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

第二是它有趣味。据查,这首诗乃北宋理学家邵雍所写。这首诗之所以十分逗趣,那是因为此诗活用了数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逗趣就“逗”在数字上。你看,一首短短20个字小诗中,竟然用了10个依次排列的数字,而且一点也不生硬。可以说,这首诗既是儿童学习一到十这几个数字,熟悉它们的排列顺序,练习书写汉字基本笔画的好课文。这同时可以证明:只要用得好,数字进入文学作品就会增添其特殊的魅力。

第三是它有意境。意境何来?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此诗使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所谓“列锦”,就是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构成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中说:“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列锦’。”你看!在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句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了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说到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将这首诗放在专门的识字教材和词串识字组合成组的初衷和原委了。著名的“系统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也就是说,当这首诗进入了词串识字这一系统的时候,它所拥有的功能就会大大的优于自身原有的功能。

◆[2005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2、认识1种笔画“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会了拼音,着下我们能够运用拼音知识去认识汉字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识字”学习了。

二、认字

1、请大家翻到45页,先自己小声读一读图下的2个生字,然后同桌,一人读,另一人对照黑板上老师给出的注音,看看他是否读准了,没读准的请你帮一帮,然后交换角色。

2、用卡片检查,看看哪组读得又准有快。(分组比赛)

3、“八”“九”各象什么字?

老师演示:“八”的撇和捺不能*在一起了,中间要有空隙;“九”字先写撇。

4、看图填空:

出示图片:田,瓜,鱼,花,球

()块田()片瓜()条鱼()朵花()个球

5、游戏:找朋友:

请大家戴上自己的数字头饰。请十个小朋友上台,一个一个地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有相应汉字图片的同学起立应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大家一起读这个字。

三、写字

1、认识田字格:田字格是帮助我们把字写端正,写匀称。横中线,竖中线,小格的说法。拍手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笔画:在写字前我们先看看书上田字格中的范字,先用铅笔描一描,看看三个字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为什么书上的字能写得那么好呢?我们也能写得那么好!(有信心)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⑴“一”的写法:横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是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左右各半,长度相等。

⑵“二”的写法:两横,上短下长,先上横,后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也是竖中线两边左右各半,长度一样。

⑶“三”的写法:第三横长,从上到下,不仅左右各半,而且横与横之间距离相当。

3、示范写字。

四、总结

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并会书写笔画“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学生准备好语文书、同步阅读、课堂作业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习10个生字

1、板书1至10十个数字:

⑴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一起大声地和他们打声招呼吧!(生齐读)

⑵ 让我们再轻轻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生齐倒读)

2、出示一至十十个数字:

⑴ 这节课,唐老师把这十个数字的好朋友请来了。瞧,你会读吗?(在数字下贴上相应的生字卡片)生自由读。

⑵ 谁来读一读?

⑶ 小老师领读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打乱顺序领读

⑷ 读了这10个汉字,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3、 师1至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学习古诗

1、翻开语文书, 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

2、请小朋友在诗中找到这10个数字,圈一圈,拼一拼。

3、再拼拼读读,想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一”的变调)指导朗读第一句:

这一句诗中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学习生字“去”、“里”。

4、把你会读的诗句读给大家听,集体正音。

5、读整首诗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6、出示课件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与我们这首诗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回答,自主图文对照,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

7、这首诗写得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桌配合,一人读,一人指出相应的图。

8、教师范读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感受。

9、看着这幅图,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了,读完题目要停留一下再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

10、鼓励背诵小山村真美啊,小朋友愿意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三、指导书写

1、回忆田字格小朋友,我们知道四线格是拼音的家,那么生字的家在哪儿?

(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记心间。)

2、出示“一、二、三”,你发现了什么?

3、回忆“一”的写法。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5、反馈将优秀学生作业在大屏幕上展示。

四、课间操

表演唱《数鸭子》。

五、课外扩展活动

1、《小学生同步阅读》上的儿歌《我来插小旗》:

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背课文,而且会漂亮地书写“一、二、三”,真能干。老师想把再难一点的任务交给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儿歌)

⑴ 自由读,找一找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字。

⑵ 指名读,齐读。

2、成语瞧,在这些成语里也有不少神奇的数字呢!赶快读一读吧:

说一不二、一穷二白、三五成群、一清二楚、三分天下、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八九不离十、九牛二虎之力。

⑴ 自由读。

⑵ 你认识了哪一个成语?读给大家听一听。

⑶ 齐读:

3、古诗《咏雪诗》读读背背: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八

【知识能力】

1、认识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

4、背诵课文。

【人文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喜欢汉字,主动学习汉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教学难点】

辨认“八、入”“九、十”;指导写“一”。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听录音朗读,板书课题,解释“里”。

2、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拼一拼。

3、学生读一读,画一画。

边读边画出生字。把画了记号的多读几遍。读给同座听。

4、(出示生字)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音。开火车、齐读,指名读。

5、出示生字卡片检查。

三、理解词句

1、对照插图一,说说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2、指导学生根据图说说诗的意思。

四、指导朗读课文

1、指导读好全诗:

让学生边读边想,自己就是画中的孩子,正在告诉别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让别人也感到那地方很美。

2、学生反复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

五、游戏激趣,巩固提高

做图二的找朋友游戏,重点读准“四、十、三”,辨认“八、九”。

六、布置作业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

2、用简笔画让学生选生字卡片填空:

( )块田 ( )条鱼 ( )朵花

3、 读课文指名读、全班齐背、同位互背、指名背。

二、指导书写

1、认识田字格。

2、游戏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指导书写。

4、练习写字:

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学生写时,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巩固练习

1、交流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2、选卡片填空,读绕口令。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九

作者:北环路小学 陈惠英

一。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了。识了字我们就可以读书看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高不高兴啊?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在齐读)

(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陈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那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音节读准

二。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一位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

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出示ting san cun)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读,领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陈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一句话,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你读熟了吗?那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

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

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陈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

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

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先跟老师读一遍,读诗的时候要加入一些感情,想想刚才那副美丽的图画,看见标点稍微停顿,不能拖声拖调。(领读)

7.我们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学生字

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请小朋友带着大家看陈老师的卡片再拼读一遍。(请小朋友领读)

2.我折去拼音你们还会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请两组小朋友)

3.我们重点来学习一 二 三,先看“一”一起读。你能用一组词或说个句子吗?

4.我们来学写“一”,“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看陈老师写一个。跟我一起说。(边写边说)

看电脑老师给我们写一遍。

打开习字本(学生唱儿歌)试着描一个写一个。

5.我们再来学习“二”一起读。

你能用“二”说句话或组词吗?

二有个特点,第一笔比第二笔长。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二的两笔住在田字格的那里?

你们说的很对,看老师写,(板书)(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上面,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的下面比较长。)

拿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

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6.请 读(出示三)齐读。

你能用“三”组词或说句话吗?

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三”由三笔横组成,第一第二笔比第三笔短。)他们分别写在田字格的那里?

看老师写一遍,再看电脑老师写一遍。

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一去二三里》和三个生字“一 二 三”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希望你们能以同样的态度上每一节课。

◆[200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11 5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