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玩出了名堂》教案 篇一

15 玩出了名堂

执教:周虹

教学内容:《玩出了名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难:通过自读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全班默读课文。

2、 生字、新词教学。

3、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a.解题:什么是“名堂”?(①花样②成绩③道理) b.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三、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知道了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并由此发明了放大镜,那么,接下来,列文虎克还有其他的更伟大的发明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玩出了名堂》。

五、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

看 磨 阅 固 调

1、什么是“名堂”?

a.花样 b.成绩 c.道理

皇 聘 俄 迢 拜

2、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列文虎克 玩出了名堂

玩镜片——放大镜——显微镜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 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 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他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

b. 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玩出了名堂 教案 篇三

7、奇怪的大石头

【教材分析】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不仅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才会取得成功,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写具体的。 【学情分析】

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比较多,像“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学生也很陌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对李四光的心理感悟有一定难度,所以应通过反复朗读及教师适时的启发引导来达到。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有关词语意思,搜集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等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9月9日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1-8自然段,感悟石头的“怪”。

3、学写6个生字。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石头有什么奇怪的?石头有多大?谁认为这块石头奇怪„„)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 A、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B、划出不明白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 义。

2、检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多媒体出示词语,检查读音。

(3)这篇课文有很多难理解的词语,你弄懂了哪些?(学生交流,适时出示一些词语的意思,地质学家、陨石、冰川、秦岭、遗迹、第四纪冰川)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主要内容,(板书:李四光)出示李四光图片,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及结合课后资料袋简介李四光。

三、学习1-8自然段,感悟石头“怪”

过渡: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现在让我们到现场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怪”在哪里?

1、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引导:“孤零零”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孤零零”说一句话吗?

(2)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引导:(找两个学生到讲台上,一个站在另一个前面)这样叫“严严实实”吗?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同学遮得“严严实实”呢?谁能下来演示一下?

还从哪个词能看出石头巨大呢?(转来转去) 你能读出石头的巨大吗?(指名读,评价。)

(3)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引导:恐怕可以换个什么词?

(4)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3、小结:是呀,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他产生了哪些疑问呢?等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认读“著、藏、巨、恐、坑、卧”,尝试给生字口头组词。 2.你认为哪些笔画容易写错,给大家建议。借机识记字形。 3.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习。

5、评议优缺点。

五、布置作业

练习生字。

上课时间:9.23第一节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9月13 日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写6个生字。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二、学习2-8自然段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块石头很怪,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他都产生了哪些疑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再读课文2-8自然段,把李四光的疑问用横线划下来,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交流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引导:每次捉迷藏这块大石头都和他们一起玩,像朋友一样。在这里玩的时间久了,李四光就对这个朋友发生了兴趣,谁能读出李四光的疑问?

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李四光觉得这块石头奇怪呢?(板书:会观察、会思考)

拓展训练:李四光带着心中的疑惑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

过渡:老师没有正面回答他,告诉他这块石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所以李四光又问了个问题,谁来读?

(2)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过渡:针对李四光的进一步提问,老师怎么回答的?你感受到什么?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引导学生抓住“听说、也许”体会出老师的不确定,读出这种不确定的语气。

李四光还有什么疑问呢?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引导:

再出示一句话:“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呢?” 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哪一段话写得好?为什么?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相机板书:会提问)

让我们按照课文内容把这些空填完整,体会他是怎样提问题的。(出示填空) 作者对李四光的疑问描写的非常具体,有理有据,让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会思考、会提问,这种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指导朗读。

3、李四光的一连串问题就连老师和爸爸都说不清楚,他多么爱思考、爱提问呀!现在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男同学读李四光,女同学读老师。

三、学习9、10自然段

过渡:老师和爸爸都不清楚这块石头的来历,李四光是不是就此放弃了呢?他是怎样解开巨石之谜的呢?

1、请同学们读9、10自然段,思考:李四光是怎样解开巨石之谜的?从他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引导学生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终于、进一步、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有感情朗读。 (适时板书:执著探索)(适时出示图片理解冰川可以推动巨石、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话想跟李四光爷爷说吗?

四、指导写法

1、为什么读了这篇文章后,大家对李四光爷爷能这么崇拜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看看作者在描写李四光探索巨石的由来时运用了什么写作特点?

2、小结:是啊,正是作者对李四光的语言、动作等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李四光的形象才会在我们脑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描写方法,让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出色。

五、学习生字

1、观察剩余几个生字的特点,分析字形。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

4、评议指导。

六、总结布置作业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课后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的事迹。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执著探索 教后反思:

在朗读理解这一块儿上,我自己在教学中也起了不少带动。有时我通过模仿,将学生从理解的误区带出;有时我用自身的示范带动起整个的气氛。以“一切准备停当”一句的指导为例,我先让生找到动作词,及“很久很久”这一关键词。“摆弄了许久,终于准备好啦!”当然也有很多不足,小组中开展分角色表演时,部分往往会因为分角色争论不休。而在全班选组表演时,尽管我再三强调让孩子当评委,评评好坏,却仍然不可避免许多观众“听众”流失的局面。而且,当发言的欲望特别强烈时,学生容易没发言而懊恼,没法儿静心聆听别人的想法。 措施:引导学生学会听老师的课,还要学会听学生的发言。

上课时间:9.24第2节

玩出了名堂教案 篇四

《玩出了名堂》的教案

教学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7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1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五、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③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⑥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三、欣赏玩出的名堂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③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⑤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获

①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五、练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 ②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 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六、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课文积累:第四自然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11 8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