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3篇《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设计》,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设计 篇一

课题:

摸一摸,画一画

课时:

一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让作业富有游戏形式,但必须将基本方法和要求渗透于造型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戏中自然的接受到美术知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对对象产生知觉,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采用不同的笔触,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水彩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你来猜猜我带的是什么?”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从而引导大家判断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活动二: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表现触觉的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活动三: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四: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触觉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上访设法突破平面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制作结合起来。

活动五:

作业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画的是什么触觉。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触摸实物的游戏,并与家长一起感觉与表现,提高造型语言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

札记:

这一课的作业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虽然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触觉时不够到位,但却能用生动的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出来。如: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运用不同节奏的的波浪线表现出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感觉,虽然不是触觉,但这种感觉却是人人都有过的,但一般人没有用绘画形式来表现的。还有“烫得直跳”、“心怦怦跳”等感觉,孩子们表现得都很好。这说明本课的教学目的已达到,学生已能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摸一摸,画一画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摸一摸,画一画。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摸一摸,画一画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采用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

3、是否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并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表示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绘画不同质感的物品。

2、学生准备: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请你闭上眼睛来摸一摸,看你摸到的有什么样的感觉。

(摸桌面、书、地面自自的脸,问:是什么感觉?)

二、讲授新课:

1、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箱内有好多宝物,每个同学都可以拿到,但要看看你有没有本事拿到它。在拿宝物前,老师要先问问大家人都有那些感觉呢?(学生回答: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五种感觉)好,今天我们就利用这几种感觉来作画。

引出课题——板书《摸一摸画一画》

[通过一个百宝箱,引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课题]

2、讲授:通过老师的板书,同学们可以看出这节主要用了这五种感觉的那种感觉呢?(学生回答:触觉)好,老师这就来说说拿宝物的要求,老师的这个宝箱上盖着布,找一位同学到前边来,老师把你的眼睛蒙上,然后你在宝箱中拿出一件物品,你只可用手摸,摸出后到黑板上画出来,摸时下面的同学谁也不许告诉他,看看他摸的对不对。

讲好要求后请同学们到前边进行摸物品并画出来。学生画好后,由全班同学点评,看看这位同学画的是否正确,然后向这位同学进行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来摸出这种物体的呢?(如:摸出的是苹果,学生说苹果外部给我的感觉很光滑,外部是圆形的,上下都有坑,上部还有个把,用鼻子一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就确定它是苹果并把它画下来。)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他除了运用触觉,还用了嗅觉,并画出了它的形状,画得真好,这个苹果就送给你。

[通过向学生讲解运用几种不同的感觉来拿宝,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边解决重点做铺垫。]

学生在自己玩游戏当中总结摸画的方法,了解不同物体就会有不同的质感,进而解决教学重点。另一个同学摸到的是毛茸茸的玩具熊,学生画好后问他是通过那些特点摸到的。(学生说用手摸到毛茸茸的感觉,外部有圆形的头,半圆形的耳朵,圆圆的鼻子,四条毛茸茸的腿。一闻有股毛线味,不能咬。)学生说后教师总结,通过总结点评学生作业,问学生毛茸茸的感觉应怎样表现呢?而光滑的物体有怎样表现呢?(学生回答不同材质物体的不同表现方法,如:毛茸茸的怎样表现,光滑的物体怎样表现,坚硬的物体又怎样表现等。)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拿宝的游戏当中,拿不同质感物体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说出是依靠什么感觉知道它的,并进行总结。使学生在自己玩游戏当中总结摸画的方法,了解不同物体就会有不同的质感,进而解决教学重点。]

教师总结:我们在画任何物体时除了要画出它的外形,还要画出它的质地感觉,比如画出它是毛的还是铁的,是柔软的还是坚硬的,用线是弯的还是笔直的等。通过学生自己实践,自己总结来解决教学难点。

三、学生进行作画:

通过老师刚才的讲解,现在让咱们同学自己试一试。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选择一种物品。放到同桌的书桌内,让对方同学把手伸到桌内摸出是什么物体后并把它画出来,一定要画出它的质感。

四、学生互相点评作业:

同学把画好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由同学们提问,他是如何摸出这个物体的,并怎样画出来,怎样表现出它的质感的

[通过学生黑板上的作业,全班点评总结。要想表现好物体的质感,应想什么办法解决。毛茸茸的怎样表现,金属的怎样表现,柔软的又怎样表现。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突破了难点。运用同桌互相藏物品互相画物品,进一步增强学生作画兴趣。由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小结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刚才是老师考大家,现在请你们来考老师。你们有什么物体来难难老师,老师这回闭眼摸闭眼画。教师拿到物品后通过触觉,嗅觉等感觉说出是怎样摸到这个物体的。从它的外形,特点,手部的感觉来说出它是什么物体并画出来。在学生考老师的过程中向学生总结作画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闭眼画的乐趣。通过教师作画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学们,大家画得都很好,今后我们在画任何物体时除了观察它的外部形状,我们还可以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嘴尝尝,利用其它的感觉来进一步了解这个物体,使我们能更好地用画笔表现它。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种新方法,你也可以回家与家人试一试。

[为深化所学知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我让学生找物品考老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考老师的过程中向学生总结作画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闭眼画的乐趣。并让学生们回家试试,把课内活动转化到课外去,使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

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本节是一节抽象的造型表现课,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与造型游戏,运用基本造型语言表现对身体触觉的独特感受。从课堂的活动及作业来看,形式很好,很有特色,能潜移默化地传受知识点,学生也能从畏惧的心理逐渐产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现感觉难度很大,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虽然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个别学生只是跟在背后热热闹闹地“摸”,“画”的时候却无法按照要求用点、线、面、符号、色、块来表现,作业下来,还是离不开一只具象的”手”。因此,在辅导学生时,要更多的注意感受、体验和游戏性。

如何上好这堂课?应有深度延伸活动,最好让学回家后通过嗅觉、听觉来进行感受,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抽象派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原来用抽象的画法可以产生这么美的作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艺术的奥妙所在,这将会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他们的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画一画 篇三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1 9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