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优秀6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6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与分析 篇一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视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本设计尽可能结合有关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加深对一些重点语句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新课程理念还强调拓展语文教育资源,本教案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链接了丰富的课外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突破教材难点。

设计思路:从战争入手,紧紧抓住“一条主线”: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两个板块”:“感悟父亲形象”和“体味丧父之痛”。通过各种手段感受到呼声的重要,体会其深刻的含义,激起学生呼唤和平、维护和平之情,并付诸行动。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源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4. 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战争图片,制作课件。向学生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

2.学生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

(2)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工作状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新课:最近我们一直在谈论着一个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课下同学们又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下面把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作以介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分类。)

师: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4.师: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轻读课文。

要求:(1)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5.学生自由读文。

6.指名朗读课文。朗读中注意进行正音。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是—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了解,扩大学习本课的知识背景。而在课上做简单交流,意在将学生带入战争与和平的话题,带人情境,引出新课,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默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

2.结合学生的问题,解释一些词语,读好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3.认读词语: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女、充满

解释:“蓝盔”。

课件:出示维和部队的照片

维和部队士兵统一戴蓝色盔帽或贝雷帽(蓝色象征和平),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也称蓝盔部队。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中难解的句子较多,结合词语的学习让学生先读好这些句子,进而为进一步理解打下基础,—些不需要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的词,如“蓝盔”,通过补充资料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扫除阅读的障碍,为深入体会感情做了铺垫。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请你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这篇课文是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板书:问候与感谢),

接着是对爸爸出征前后的深情回忆(板书:倾诉与怀念),最后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板书:发出呼吁)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下面请你再读课文,从以下三部分内容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来读。

问候与感谢     倾诉与怀念   发出呼吁

2.学牛自由读。然后指名读有关段落,教师相机指导: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设计意图]

在学生陈述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教师进行梳理、归纳,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内容。教师边归纳边板书,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再次读书时,要求按照三部分内容选择自己最想读的段落,一是加强读的训练,为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二是在读中进一步强化文章的层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读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精读课文1—5自然段)。

1.师:在信中,失去爸爸的雷利先回忆了两年前那一段痛苦的经历,请同学再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一下雷利当时的心情。

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

说一说,你从中体会了雷利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师:雷利悲伤,雷利痛苦,雷利怀念自己的父亲!这又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呢?再读1-5小节。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可勾画,可写小注。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指导朗读。(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3)情境创设:

师: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充分想象雷利等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情景。

师:我忘不了的是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 生齐读3小节。

3.师:多美好的约定呀,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来迎接他。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4.师:现在,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谁能想到是用这种方式回来的,没有鲜花,没有拥抱,没有欢笑,有的,只是这样的场面(课件出示图片、音乐二泉印月),学生配着音乐读。

相机出示:

语段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齐读、配乐情境引读、个别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

师: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课件染红“爸爸的嘴张着,……”几句。)爸爸仿佛在呼唤什么7

应怎样读。“和平!和平!和平!”?

指名试读。(可从低到高,表达出爸爸和我们对和平越来越强烈的渴望也可从高到低,越来越坚定,让爸爸的心声宇字句句去撞击每个人的心灵。)

5.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深入对话,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进一步升华情感。)

6.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朗读3、4、5自然段

7.师:作为—位维和战士,爸爸呼唤和平,更用生命捍卫了和平,所以今天,儿子向爸爸献上了—束最美的鲜花。(课件打出第5自然段最后几句:“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饲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指名学生读。

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也为爸爸献上了一束最美的鲜花。 (课件打出加利的一段话:“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指名学生读。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对—个普诵的维和战士的最崇高的赞赏。齐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的感悟、情感的熏陶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的。基于此,在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设计了“创设情境”的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和作者达成一种情感的共鸣,幸福的团聚场面与下文的生离死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想象,为学习下文作者接到爸爸灵柩时的巨大悲痛做好情感的铺垫。哀婉的大提琴曲及教师深情的导引,也为学生的动情朗读做了无痕的指导。

学习第5自然段时,把“我”对爸爸的热情讴歌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评价放在—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爸爸是为和平而献身的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和平。

三、感受呼声,激热爱和平之情(精读6-9自然段 )

1.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雷利紧紧是为失去这样可爱的爸爸而发出了呼声吗?不是!

读6-9小节。

学生根据自己读课文所得回答出自己的看法,找到重点句子。

2.出示: “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联系现实,体会“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2)体会“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和平之花”指什么?{和平太美好了,所以将它比喻成花。)

结合资料谈一谈,为什么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

为什么说“罪恶的子弹’?

②师:正是还有那么多罪恶的子弹威胁着无辜的人们,所以说,我们的“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尽管美丽,却很容易被摧残。有这样一份资料,从1945年至今,在6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请看这些图片。

课件打出战争图片:

1991年海湾战争。1995年车臣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2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

师:再让我们看一看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课件打出—幅幅战争灾难照片,教师做必要解说,如:

①这些伊拉克儿童,他们在美军炸毁的残垣断壁旁学习,头上还有轰鸣的美军飞机

②这位父亲,他身旁的木盒里放着的是他的三个幼小的孩子的尸体,他多么想听到孩子们再叫他一声爸爸呀!

③这个孩子在战争中受伤,趴在医院的地板上,他还不知道在敌机的轰炸中,已经永远失去了爸爸妈妈。

有这样罪恶的子弹威胁着,它让我们失去了挚爱的亲人,让国家失去了栋梁,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惨遭破坏……正是因为有这罪恶的子弹的威胁,我们的和平之花才是娇嫩的。

(3)感情朗读6、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4)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师:此时此刻,雷利究竟是为了什么发出了呼声呢?

引导学生用“不仅仅……而更是……”等多种句式表达。

(因为自己失去了①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

师:让我们和作者雷利一起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齐读第8自然段。

(5)师: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出示这句话)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师: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的呼吁,那就是: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设计意图]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学生很难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课前让学生收集了有关信息资料,并精心编辑了课件,将一些不同时代的战争画面以及战火中无辜百姓惨遭涂炭的照片、图片展示给学生,意在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感受战争的残暴以及和平的“脆弱”。教师精心设计的解说词,与惊心动魄的画面相互配合,不断激起学生的感情的波澜,对理解句意、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拓展呼声,升华维护和平之情。

1.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节选)

此时此刻,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吗?

指名学生练习说话。(可以对“恐怖分子”说,对“战争的发动者说,可以对“武器的制造者”)

师:就让我们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2.师(指板书)小节:

如果我们都具备“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和平之花就不再娇嫩(捧去“娇嫩的”,补写“永驻人间”),就会永驻人间,这不仅是—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3.师: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要正确引导。)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说话练习”,意在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练习表达,情动而辞发。这是借助阅读课提供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这个练习,也是对学生情感目的达成情况的—个检验,对强化“憎恨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实践延伸,表达热爱和平之情。

1.可以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2.可以给饱受战争之苦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3.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如网络等呼唤和平。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娇嫩的)“和平之花”永驻人间

[设计意图]

“人道与公正的素质”是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对“爸爸”的崇高献身精神的评价,也是本课、本单元课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娇嫩的和平之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最后采用动态板书,在学生理解了“娇嫩的和平之花”的含义后,擦去“娇嫩的”,在“和平之花”后面补写“永驻人间”,预示着人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教师的总结语与板书内容相互配合,揭示了本课的中心思想。

[特别建议]

这篇课文属于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鉴于学生对战争的陌生,本课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对突破难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使用部分图片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将本课教学内容纳入本单元“战争与和平”的主题,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能会选择与本案不同的照片或图片,建议老师们精心设计图片的解说词,使解说词与图片的展示相互配合,共同刺激学生的视听,以达到激起情感的作用。

课前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战争的资料,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与的过程中了解战争,了解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为理解课文、突破难点做准备的,教师可将其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课堂上有选择地介绍几个,能够将学生带人情境即可,不要过多耽误时间。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护、壮烈、牺牲、谢意、沉浸、深情、凯旋、征衣、凝固、阿姨、精通、经济、贡献、圣坛、罪恶、呼吁、健康、永驻人间”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学生子夏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就挂在联合国总部大堂内最显眼的位置,联合国是想告诉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和平相处,远离战争。可是现在战争依然还威胁着人类,在战争中最无辜的受害者是谁呢?孩子,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起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把不会的字词标注出来。

2、检查生字词,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3、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细读探究,感悟形象。

学生仔细朗读课文,思考“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

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1、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2、 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3、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4、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如果你是雷利,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从文中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用具体的句子说一说。(可先默读画出,再回答)

预设汇报:

①生: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师:事实是多么的无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你能否带着这一心情读出来?

②师:爸爸是不是就这样离我们远去?还有没有未了的心愿?从哪里可以看出?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在联想中表达失父之痛。)

这是爸爸未了的心愿,小雷利呼唤的也是和平,下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作者为什么会呼唤和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

2、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一位中国维和英雄的儿子小雷利,大家回忆一下,小雷利的爸爸是一位怎样的人?(爱和平、爱家庭、有才华的人)

二 品读重点,理解文意

过渡:作者失去了最亲爱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悲痛),是啊,这样一位可亲可爱的父亲就被战争夺去了生命,爸爸的牺牲有没有唤醒那些制造战争的恶魔呢?世界太平了吗?下面大家朗读一下六七自然段,找出能说明世界局势的句子。

1、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解释:“和平之神”是神话中渴望和平、播撒和平的人。这句话说明世界还并不太平,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也预示着和平之路的艰辛。

2、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解释:只要有局部战争的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三、交流局势,呼唤和平。

师: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环顾这不安宁的世界,你能列举具体事例说说吗?

老师出示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孩子在战争中受到的伤害吧!(出示视频资料《战争中的儿童》)

师:同学们,看完这些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同学们,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让我们的心插上翅膀,飞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一齐起立,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和雷利一起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作业布置。

模仿本文书信的写作格式给处在战争中的儿童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悲伤----牺牲

憎恨----战争

呼吁----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理念:

以读代讲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我一起画一种最可爱的动物。

2.齐画和平鸽

3.同学们,你们爱它吗?

(爱)

因为它象征着“和平”!是呀,这纯白的鸽子在向我们呼唤着和平,然而,这世界却并不太平。

4.观看录像。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5.小结:

战争,使晴朗的天空不再阳光普照,而是一片阴暗,那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地区,有多少孩子失去父亲,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母亲失去儿子!同学们,在这样残酷的战争面前,让我们一起呼吁----

世界要和平! (板书)

(二)新授课文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我们呼吁和平的同时,有一个中国的孩子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

2.自由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确。

3.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读到你愿读的地方你就站起来一起读。)

4.同学们,这篇课文感人之深,催人泪下。请你们再读读,找出文章中你最感动的一处,反复品读。

⑴四人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重点指导:

句子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⑴指名读。

⑵你是怎么读“和平!和平!和平!”的?

⑶还有谁愿读?

⑷愿读的同学一起读。

小结: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用博大的胸怀来爱他的孩子,来爱全世界的人。

句子二: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⑴指名读。

⑵你为什么把“罪恶”、“娇嫩”读得那么重?

⑶还有谁读,男生读。

⑷看世界地图(出现战争国家爆炸,有硝烟的图景)

⑸学生结合当前形势谈对句子的理解。

⑹教师激qing(放战争灾难的图片,配悲乐)

叙述:同学们,你们看!每一次战争的爆发,都将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战争,让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呀!战争,它只会带来牺牲!牺牲!牺牲!

⑺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小结:战争太残酷了,我多么想向那战争呼喊-----停止吧!我们要和平!和平!(板书)

过渡:然而悲剧却无法避免地发生了。十年前,雷利的父亲在一次维和战争中牺牲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又一位伟大的父亲在这美伊战争中牺牲了,他就是-----郁建兴。(齐说)

(配乐师述)他,一位伟大的生化学家,他的死是光荣的,然而他的死,意味着又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又一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又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句子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⑴教师范读。

⑵指导学生读(站立读,加上动作,表情)

⑶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雷利的心声,听到了全中国人的心声,听到了全世界人的心声,那就是----和平!和平!和平!

5.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谈)

教师指导:我想写-----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安南,萨达姆,布什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6.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世界一片和平,那会是一幅什么的景象呢?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和平的景象,并给你们的画取一个题目。

(四人小组作画,师生演板作画)

(三)总结全文

我们的呼声永不停止(全体起立)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听到我们的呼吁-----“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板书设计:

和平鸽

和平!

和平! 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反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小班化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最好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立足“以人为本”,运用“以疑导引,细度感悟,动态生成”这一模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 “执行、给予、沉浸、凯旋、圣坛、威胁、呼吁、蓝盔、灵柩、弥漫、硝烟、丧钟”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家人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对重点句子的品读。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期待入情。

1.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配乐呈现两组画面:阳光下,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游戏、生活;接着转换成战争中流离失所、蓬头垢面的儿童。

2.同学们,看了这两组镜头,你有什么感想吗?

[强烈的画面对比,借助视听冲击,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与痛苦,缩小了现实与战争的情感落差,使学生很自然的就会与小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营造解读期待的目的。]

过渡:战争是那么的残酷,他让人们失去了家园,让孩子失去了快乐,呼唤和平是每个人的心声。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二.自主选择,充分展示。

1.板书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的呼声是什么?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难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孩子的呼声吗?)

[“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寻疑、质疑能力。]

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么多的疑问走进文本,走进这个中国孩子的内心吧!

2.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诵读、与小组成员齐读等)朗读课文,融入自己的理解。

[“以读为本”,自由选择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进行独特的自身体验。]

3.检查自学情况。

(1)词语。(课件出示)

卓越 维和行动 沉浸 蓝盔 凯旋 灵柩 弥漫 硝烟 丧钟

(2)句子。

请学生自己选择句子朗读,并说明这句话易读错的地方在哪里。教师从课件中截取句子进行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互相评价,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倾听、评价中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同学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过渡:解决了这些拦路虎,现在就让我们畅通无阻的进入文本吧!

三.合作探究,感悟传情。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课件出示填空。

1996年11月8日,一个生长在和平环境中的中国孩子??( ),向联合国秘书长??( )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深深地缅怀父亲??一个( ),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社会呼吁:( )!

(学生先自由口头填空;接着在小组中互相讲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请个别学生交流。)

[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既可以保证学生的积极性不受伤害,毕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清文本的基本思路,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过渡:同学们,朗读了课文,你知道是什么促使雷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呢?

2.小组合作,讨论原因。

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读给组员听,并讲解找到它的理由,经大家评论后做上记号,交流体会。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则教师参与其中进行点拨指导。

[小组合作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的机会,在一个和谐而自主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实行多向的交流,尤其是学困生也获得了更多表现的时机。]

3.交流,抓住重点句子感悟。

句子一: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引导:爸爸与我有个约定,我们约定了什么?

(预设:我们约定在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我们约定到那一天爸爸会把一顶“蓝盔”送给我做礼物。)

引导:从这个约定中,同学们,你能感受到,雷利和妈妈送爸爸去执行任务时的心情吗?

(预设:是的,有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有对爸爸早日回来的期待,有对爸爸执行这样崇高的任务的自豪,有对象征和平的蓝盔的渴望。)

引导:是呀,当亲人远离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时时刻刻地思念着他们,尤其是爸爸将执行这样危险的任务,因此离别更加显得难分难舍了。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引读:整整两年了,我们全家一直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忘不了,??生接: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我至今忘不了爸爸对我和妈妈说的一番话??生接:“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至今忘不了我和爸爸的约定??生接: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用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应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情绪的体验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投入程度,因此,教师参与其中的倾情朗读,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震撼。]

引导:爸爸回来了,爸爸终于回来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雷利和他的妈妈该有多么高兴呀!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近了,近了,雷利的眼前出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学生想象说话。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了雷利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挖掘课外资源,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明白“呼声”的原由。]

过渡:爸爸回来了,将会给我带上象征荣誉和和平的蓝盔。雷利遵守着和爸爸的约定??(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句子二: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引导: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一个事实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不但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更是对雷利的呼声有了更深的理解。]

引导:多么残酷的战争,多么无情的现实。同学们,现在的你,内心最深的渴望是什么?

(预设: “和平”)

引导:“和平”只是你的渴望吗?还有谁?

(预设:我。妈妈。爸爸。在场的叔叔阿姨。全世界。)

引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生接:和平!和平!和平!

四.带疑出堂,延情小结。

引导:一个比一个强烈的感叹号,表达了爸爸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同学们,你还能听到爸爸在呼唤什么吗?

小组讨论。

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这个问题。

[“和平”是文本中显而易见的一个话题,国家需要和平,家庭也需要和平。失去了爸爸的家将会被悲痛笼罩着。因此如果联系雷利的“小家”,我认为爸爸还有对雷利和妈妈的思念,对家人的恋恋不舍,对失去了爸爸的孩子的愧疚。因此他的嘴里还会呼唤着家人的姓名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重、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与感悟,与小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呼吁和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

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堂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副最古老的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联合国想告诉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和平相处,让战争远离我们。听完老师的叙述,你想说什么?

2、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词是什么?(和平板书)

2、我们看到“和平”这个词就容易想到哪个词?(战争板书)

3、这篇课文是雷利写个加利秘书长的一封信,这封信讲了什么?

4、用笔勾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句或者段落,可以做一点批注。

提示:勾画好的同学再想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交流:

提示:注意倾听,有同学在发言时,要转身看着发言的同学,仔细听,或许他说到了我们想说的话,或许他说的对我们有启发,使我们有话可说。

(一)句子: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①生读,谈感受

②看到“如约”一词,想到上一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约)读相关句子

③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心情

可是,爸爸回来了,蓝盔回来了,我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生接读“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读到这里,你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

④生再读这几句话。

⑤老师听到了同学们的悲痛,听出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呼声,再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让加利秘书长能听到雷利的心声。(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⑥能将这句背下来吗?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背下来,先找找这句话有什么规律?

师背

⑦现在我们把这句话放到这段文字里,用我们的心去感受。

课件出示:武警战士把联合国维和战士的灵柩徐徐地从飞机的悬梯上抬下来,周围站满了泪流满面的男女老少。(凄楚、哀婉的背景音乐)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前面的文字照着读,后面的文字我们背。

孩子们蓝盔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可爸爸是躺在灵柩里回来的,看着大屏幕,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二)同学们,从你们深情地朗读里,我相信雷利一定会感动,加利一定深受感动。

①孩子们,你们知道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②这样的爸爸离开了我们,心情是怎样的?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第五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有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③爸爸倒下了,可是战争停止了吗?课文哪些写战争还没停止?(6、7段)

④读完课文6、7段,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

⑤孩子们,我们一想到战争就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读7段

⑥课件出示:战争给人类带来惨烈深重的画面及统计伤亡数据

看完,再读7段

三、感受品味,升华情感

1、战争是残酷的,战争让多少像雷利一样的家庭妻离子散,战争又让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雷利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联合国在总部大堂挂上了这幅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你,我,我们大家,我们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应该深深地发出我们的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2、二十一世纪已经来到,可是战争的丧钟还没有敲响,今天战争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思考一下,把它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孩子们,我们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要和平不要战争!)

相信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呼声!也相信我们的世界会由此变得更加美好,最后,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吧!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教学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

首先运用老师的导语,给学生创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氛围,伴着老师动情的演说,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其次,老师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式,如文章的重点部分,作者对爸爸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渴望,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鼓励学生抓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通过师生互背,学生的感情读等方式来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渗透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最后发出呼吁的部分,老师做了精心的设计,通过三次呼吁,引导学生在激情的齐读中共同升华了维护和平、热爱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最高境界。

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诉之于笔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笔纸的交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了语文的思想性,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散发思维的训练。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控教学的节奏,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和谐、融洽、平等、互动的氛围,学生参与意识也积极主动了。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 篇六

下文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和的观念。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情感强烈,读之催人泪下。但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首先是利用下载的图片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因为学生们均来自农村,信息资源渠道狭窄、闭塞,对于世界局势可谓是一无所知。教师把远程教育资源经过选择、整合、加工后再现情景,让学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势,从内心深处先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和学生实际,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适当选用:利用图片、数字等资料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大量系统的事实资料,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并不太平”,更易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达到共鸣,从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局势,树立维和观念。

(二)引导学生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

教学中,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教师梳理出四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吁重点理解体会、感悟交流。教学中还采用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雷利,你会怎样介绍爸爸?假如你是雷利,当看到爸爸的遗体躺在灵柩里时,你的心情会怎样?……从重点语句(如“失父之痛”的句子、“世界并不太平”的语句以及“对渴望和平的情感”的句子等)的揣摩、情感体验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三)加强指导多读,让学生在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情感。

当学生真挚情感急于表达时,读书是最好的表达方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尤其是重点语句,让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特别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和“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等语句的朗读,要达到本文情感的高潮。

三、说学法:

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语句较多,作者的情感学生从无体验,他们对此难以理解。因此我设计这样让学生去学习:

(一)观看图片,进入情境。

要让学生能体会作者情感,为他们创设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学生通过观看画面,听师解说,初步形成一种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也为课文的重点语句的理解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质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过学生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并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补充大量的事实资料(图片、数据等),让学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从内心深处强烈地树立维和观念。

(三)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在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后,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除了从读文中倾吐自己的感情外,还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让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符号等尽情抒发自己此刻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一泻千里,一吐为快,从而维和的信念更为坚定,并将化为今后的行动:如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或给战乱地区的儿童献爱心等。

(四)说教学程序: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了有关的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从而树立维和观念。

(3)技能目标:让学生结合远程教育资源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这样,教学目标明确了,上课也就能有的放矢,较圆满地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见教学步骤),尽量使课堂每一分钟能得到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取舍、使用均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它们的配合使用尽量能达到天衣无缝,为教学过程服务,使课堂教学

因此而生辉添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板书:

随机抓住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板书,使板书提纲列挈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重难点,起到引领、启发等作用。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1 9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