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教学设计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设计教学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

2、初步学会缩写句子,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长句子的意思;能变换句子中附加成分的位置,改写句子;能修改搭配不当的句子。

3、会使用书名号,能给句子加上书名号。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练习第一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每一大组填写一行,进行竞赛。

○集体讨论。

2、练习第二题。

○读题,明确适当的词都是起修饰、形容作用的。

○自行填写。

○指名说说自己填的词,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3、练习第三题。

○回忆。我们本单元学的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是怎样的?

○用上述句式先口头练习。

○指名回答,集体纠正。

4、练习第四题。

○读题,明确要求。

(1)读例句,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修改后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变?强调了什么?(地点)

○集体讨论第一句。

○自己独立改写第二、三句。

○集体讨论,订正。

第二句:在公园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追逐玩耍。

第三句:在千岛湖上,我们乘坐汽艇游览。

5、完成课堂作业:第14题。

第二课时

1、练习第五题。

○复习第五课中有书名号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上要用书名号。

○自己给句子加书名号。

少年报、儿童时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宿新市徐公店这几个词要加书名号。

2、练习第六题。

○请你做小医生,给他们找找毛病在哪儿?并给他们治疗。

○反馈

3、练习第七题。

○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后面的问题。

○集体讨论思考题。

(1)小院的景色是迷人的,文中第二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抬头可见的是快要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写出了多。

从鹅毛般的、纷纷扬扬、给万物披上了银装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

学棋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学 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本内容

1、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老师先说一个: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跟秋学棋。

2、专心致志 能手 用因为……所以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3、指名读,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做动作来解释给大家看。什么时候会走神,因为他走神了,所以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讲。

二、 学习第一段

1、(直接出示内容)指名读。

2、第一段的内容老师觉得太长了,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帮一帮老师,用一句话把这一段的意思说出来。(用因为……所以……复述内容)

出示:因为秋______,所以有两个学生______。多指名说

3、过渡:说得真是太棒了!不知道你们的眼睛亮不亮?

看图:两个学生开始学下围棋,你觉得他们学得怎样?看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自主看图

三、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两个学生分别是怎么学的(指导注意观察眼神、动作、表情)。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2、轻声读第二段,用你聪明的脑袋,灵巧的小手,找出你认为能反映他们学习情况的地方(先找出表现那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学生的词语)

专心致志 一边一边 问上几句(学问学问,要学要问,眼到耳到心到)

(1)谁能读出一个学生学棋的认真劲儿,指名读,师生评价

哪儿读得好,哪个词,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再读,品读,齐读

走了神 想 拉弓射箭 只听了一会儿(三心二意、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去想别的事了

指名说为什么

(2)能不能读出另一个学生走神的感觉,如果你愿意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一些动作,因为是走神嘛,动来动去是正常的。同桌练一练,一人读,一人演,看谁练得最像那个走神的学生。

指名练,(脱离书本)评价眼神、动作、表情。

3、轻声连起来自读,老师巡视

4、小结

农民伯伯有一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汗水,就会有丰收的喜悦,你心不在焉、上课走神,不付出努力当然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老师请你猜一下,这两个学生最后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说(说出理由)

三、 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们的结局,果然如此(出示)齐读

四、 总结课文

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就像那个专心致志学棋的学生一样,个个很认真,看来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大收获,是不是?你能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向我们大家说一说你心里的话。注意表扬评价

出示:

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后来成了(出色,了不 起、独一无二)____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棋艺_____。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___,不能____。指名说(还有不一样的吗?)

[学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假如[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23 假如

一 导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二 导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老师知道你们爱听故事,谁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指名说)

2、 马良得到了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23课,看看课中的小朋友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做些什么?师板书课题(提醒“如”,女字旁不出头)

(二) 初读课文

1、 打开书108页,自由读书,读不准的音请教枫树叶和绿苹果,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找朋友游戏,学生读字卡,师检查读音。

3、 再读课文,认为句子读通的奖自己一颗星。

4、 谁敢大声读一读这首小诗,指名分节读。

5、 学生自提读书要求,读后生评议。

6、 带着问题再读,假如小作者有马良的神笔会做什么?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句子。

7、 指名回答,师适时板画太阳、谷粒,贴画。

8、 课文用三小节写了作者三个愿望,谁来读读第一小节。

9、 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你很关心小树,谁还想读。

10、 师范读,生练读,女生读前四行,男生读后四行。

(三) 朗读感悟

1、 小作者第二个愿望是什么呢?谁来读读第二小节?

2、 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你很喜欢小鸟并很关心小鸟,谁再来读读?

3、 齐读第二小节,相信有了你们的谷粒小鸟再也不会饿的哭泣了。

4、 课文的第三小节请四人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5、 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6、 小组汇报,读的方式有一人一句,两人一句或齐读。

7、 小组接着汇报,用行动向他们学习。

8、 一、二组读第一句,三、四组读第二句。

9、 师小结:我好象看到了大家和西西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10、 学习了课文的前三小节,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每一节的第一句相同,发现了多音字)

11、 师引读课文,学生体会,师板书:关爱他人

(四) 背诵课文

1、 你喜欢哪一个小节就读一读。

2、 看黑板,试着背一背。

3、 同桌互背,书上打分评价。

(五) 拓展练习

1、 课文最后一个小节用了省略号,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

2、 学生自由说,师总结。

3、作业:用小画笔把你的愿望画下来并把想法写在旁边。

[假如[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四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认识。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能: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情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 法:合作探究法

学 法: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观察电脑画面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电脑出示生活画面。)学生观察并指

2、出图形。

3、请学生说说圆与以上图形有什么不同

4、(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5、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6、你一定想进一步了解圆,

7、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8、认识圆

(1)你会用你带来的学具画圆吗?动手画圆,

(2)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四人一组动手操作。

(3)你们是怎样画圆的?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

(4)?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

(5)的圆形纸片,

(6)想办法找圆心。学生动手操作。指

(7)名

(8)上台讲解。

9、探索半径和直径

(1)请同

(2)学们打开圆形纸片,

(3)除了圆心外,

(4)你还看到了什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请同

(5)学们自学课本86页,

(6)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划一划、读一读,

(7)并在圆形纸片上标

(8)出这个圆各部分名

(9)称。

(10)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认识了哪些新的概念?它们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11)请同

(12)学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电脑出示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小学数学教案《圆的认识》。(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10、画圆

(1)教师演示用圆规画圆,

(2)学生总结方法。

(3)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4)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

(5)电脑出示同

(6)心圆,

(7)请学生观察圆的什么变了,

(8)什么没变?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9)出示不同

(10)位置的等圆,

(11)请同

(12)学观察:圆心变了,

(13)圆的什么就改变了?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1、练习

(1)填表。

r(米)0.241.422.6

d(米)0.861.04

(2)判断:

①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 )

②画半径为2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2厘米。 ( )

③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3)选择:

①在同一个圆内有( )条直径。

A 、2 B、无数 C、4 D、10

②(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A、圆心 B、半径 C、直径

③圆中哪条线段最长? ( )

A B C D

12、讨论生活实际问题。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半径(r)

定位置 定大小

直径=半径×2

d=2r

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充分动手、动脑,探索中学习,问题也就由难到易,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津津有味。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索半径和直径”是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体验学习的快乐。

本课比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认识圆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圆心,画圆,看谁的方法多,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1 9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