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优秀9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月饼装盒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时间2分钟)

师:刚过春节,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在春节期间的一些好玩、好吃的事。(指名1-2人回答)

师:说得挺好,我们知道了像春节这样的节日有放鞭炮、吃饺子的习俗,谁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师:对,八月十五吃月饼。看,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有关月饼的问题,看大家有没有办法解决。

(出示书上的月饼图)

二、探索新知

⑴明确题意(时间1.5分钟)

师:你从这副图上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指名1-2人回答)

⑵学生试做,师巡视。(时间3分钟)

师:好,根据要求自己试着算一算吧。算完之后再用自己的方法验算。

⑶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师:把你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跟你的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⑷全班交流,集体汇报。(时间8分钟)

●解决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即商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余数6表示什么?)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的算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追问:商36和余数6在问题中分别表示什么?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过程再在实物投影上给大家展示一下?

(指名1人到实物投影上展示)

●解决验算时367的积为什么加6?

强调有余数和无余数除法的演算的区别(即有余数的除法演算方法:商除数+余数)

师:大家都会计算了,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演算过程?

(指名2-3人展示演算过程,说加6的原因,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决需要装多少个盒子的问题(即需要37个盒子)

师:(手指板书提问)258除以7商36余6,那多出的6块,在装盒时怎么办?

(指名回答)

师:对,就像这位学生说得多出的6块还要再装一个盒子。那你就说说怎样写答吧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每7块装一盒,需要37个盒子。)

三、看书质疑

(时间1.5分钟)

师:每7块装一盒,我们知道怎样装了,如果每8块装一盒怎么办呢?

(时间2分钟)

(出示课件:每8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师:同学们自己先算一算,再演算演算吧。

师巡视,完后集体汇报。

(展示一名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演算过程。

四、巩固练习

1、(时间3.5分钟)

师:现在想把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5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大家帮忙分分吧。

(出示课件:如果把上面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老人,每人5块,那么够分给多少位老人呢?)

●指名读题。

●学生自己做,师巡视。

●全班交流,(重点解决余下的3块不够分给一位老人,所以只能分给51位老人。)

师:来,把你的答案展示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够分给51位老人?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师:说说你的理由。

2、(时间17分钟)

师:我们帮敬老院的老人分好了月饼,再来看看是谁正在吃竹子?

(出示书上11页的第1题)

●指名读题并说图意。

●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指名订正。

师:我们知道了熊猫妈妈的体重大约是熊猫宝宝的几倍,再来看下面几道计算题,比比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书上1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关注计算的正确率并提醒学生注意验算。

●集体订正。

师:你想说哪道题到就说哪道题。

师:学校要为同学们更新课桌,在木器厂订做了一批新课桌,看大屏幕。

(出示书上11页练一练的第3题)

由学生自己看题意,自己解答,指名说说答案或在小组中订正也可。

五、小结

由师生对传统习俗的谈话引出把258块月饼装盒的事情,比较亲切自然,而且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知道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及所求问题。

①在上节课刚学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以及过去已学过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更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验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同时在平等交流的环境中互相学习。

老师要参与到小组中重点关注学生计算中的商的首位和验算的方法。

以上学生试做、小组讨论两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①百位不够商1,看前两位:25个十除以7商3个十,所以3写在十位上;②6比7小,不够7除,所以6是余数。

这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再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是让学生看到算式的结果与单位名称,等下面讲解完答案后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算式的结果与答话的不同。

明确单位名称:36表示36个盒和还余6块,所以36的后面跟单位“个”,6的后面跟单位块。

看看学生是否写对了单位名称。

实现教学目标: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让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多出的也要再装一盒。实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让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再一次梳理除法算式、竖式的书写;余数要比除数小;演算的方法;单位名称以及答语

这个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体会余数不管是几都要再装一个盒子。

①巩固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了解具体问题还要具体解决,不能一概而论,明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计算结果在生活中应用的现实性。

有准确答案的就说准确结果,有余数不是准确的倍数时才用到“大约”。

①巩固计算的正确率。

②任选题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例题都是“包含除”,现在出示的是一道“平均分”的应用题。

老师不做任何说明,继续培养学生会看题意并能独立解答的习惯。

学生会说出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等等

如果此环节学生说不好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一些风俗习惯。不要在此环节时浪费时间。

说数学信息时,学生会说出有一堆月饼共258块,有两种月饼盒子,要我们解决:每7块装一盒,需要多少个盒子?

当看到学生大部分验算完之后才说“把你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跟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不要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流于形式。

(学生可能的回答:①我在十位上写3,在个位上写6,商就是36,还多出6块,余数就是6;

②因为百位不够商1,所以我在十位上商3,还余着6块是余数)

让学生说自己的算法时,很有可能会说出3写在十位上的原因,如果这样老师就不再问“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一定要问一问。

学生可能出现的演算方法:①分步验算:

36252

×7+6

252258

②整体验算

36

×7

252

+6

258

学生可能的回答:多出6块要再用一个盒子,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学生不知道多出的6块也要再用一个盒子,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问::“如果你在装盒时,还剩着6块你准备怎样处理这6块月饼?如果学生说买一赠一或与其他月饼挤在一个盒子里,老师要肯定在实际生活中有这种现象但不合题意。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答案:分给51位老人、分给52位老人)

学生可能为了好区分两只小熊猫,为他们起名:团团、圆圆。

如果怕时间不够可以让左边的学生做第一横行,右边的学生做第二横行。

如果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只做了一问,还是要提醒学生这道题有两个问题,不要丢了。

如果有时间就小结一下,如果没有时间就直接下课。

位数除以一位数 篇二

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教学内容,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索、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较为熟练地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的春季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你们看,小动物也来凑热闹了,开起了它们的运动会。

(出示第63页动物运动会的主题图)

教师:动物运动会上都有哪些比赛项目呢?

教师;从你的仔细观察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很明显啊,135个比40个多。

教师:那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能用算式表示吗?

(板书算式)

教师: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板书算式)

教师: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不过要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就要用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迁移类比,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导观察

教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让我们的校园更绿更美,各个学校都在开展植树活动。(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2:我还知道了这是600株树苗。有可能每捆100株,6捆就是600株。

学生3:图中还告诉我们,这600株树苗要平均分给2所学校,问每所学校分得多少株?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板书算式)

2自主探索,交流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

教师:这个除法算式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能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计算的方法和答案吗?

教师:那试试吧。

(2)汇报交流。

教师:不错啊,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再做。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教师:用已有的知识来解答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教师:做除法想乘法,很好的主意。

教师:哦,你能举一反三,真棒!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3归纳小结,得出方法

教师:通过对这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解答,你们得出了什么方法没有?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和已有的经验,发现了平分6捆树苗和平分6株树苗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把“株”这个单位换成了“捆”。计算的时候,不管是做除法想乘法,还是根据6÷2=3推出600÷2=300,都能得到正确答案。

三、尝试运用,加深理解

1对口令游戏

(1)师生对口令。

800÷4400÷2900÷3600÷2500÷5

(2)同桌两人相互出题对口令。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然后订正答案。再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道共4组题进行比较,发现规律。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火车车厢上的题目,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集体订正,不仅可以让学生顺着开火车,还可以倒着开。

四、反思总结

教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告诉小伙伴什么吗?

口算和估算(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4页例2。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口算

600÷3800÷4840÷2

500÷5360÷3240÷2

学生算后,让学生说800÷2和840÷2的口算思路。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有关面积的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2:告诉我们要爱护草坪。

学生3:两个小朋友测出它的宽是6米,要求长是多少米?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呢?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真聪明,那么长是多少米呢?我们要计算才知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120÷6与刚才的口算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对,这就比我们学习的知识回顾题中的口算题稍困难一点,那我们能不能借用它们的算法来学习例2呢?下面请大家分成4人小组,进行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先在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如果学生未能发现学生3说的这种方法,教师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学会用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口算和估算(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65页例3,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现实情景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及方法。

2在经历估算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体会估算的现实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科技活动感兴趣吗?

教师:神舟五号让中国人实现了飞天梦,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骄人成绩博得了满堂彩。大家想到科技馆去了解一下有关科技方面的知识吗?

1引导观察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这所学校的同学们也和我们一样对科技知识感兴趣呢。你们看,他们正排队进入科技馆准备参观。认真观察,看看画面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

教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3:分3批的话,平均每批进去多少人呢?

2组织讨论

教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谁知道?

教师:从实际情况来看,每批进入参观的人数必须完全一样吗?

教师:那么你们认为怎样分配才能使每批进去的人数较为合理呢?

教师:怎样计算?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时候只需要一个大致的结

果就行了,不用非常准确地算出结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到估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板书课题)

二、运用转化,探究方法

1引导分析

教师:根据图意,谁能来猜一猜平均每批进去参观的人数大约是多少呢?并说明你猜测的理由。

教师:那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教师:有根据,思路清晰,我想你的推断肯定也启发了其他同学。还有大胆猜测的同学吗?

教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吗?

学生2:因为574小于600,600÷3=200,所以推断出每批进去的人数不会超过200 人。

教师:你已经在对答案进行估计了,而且说得非常有道理,真是聪明的孩子。

2探究方法

教师:574÷3大约是多少?应该怎样估算呢?能不能从刚才两个同学的发言中得到一些启示?请同学们先在小组范围内讨论讨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教师:谁来说说你们讨论的情况?

教师:就574÷3这道题而言,能具体说说吗?

教师:真棒!从旧知识受到启发,解决了新问题,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3归纳方法,深化认识

教师:同学们真不错,想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不管是574÷3≈200,还是574÷3≈190,能从中明白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吗?

教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三、尝试运用,促进内化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1)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除法估算?

(2)各小组汇报自己讨论的结果,小组间还可以互评。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互相说一说怎样估算793÷4、539÷9。要求说出估算结果及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不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大概估计,得出商的范围。

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计算后集体订正,巩固估算方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

笔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70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和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全班看卡片口算

600÷3800÷2150÷3400÷8

320÷4360÷9420÷2420÷6

教师:谁来说说420÷2怎样算?420÷6怎样算?

2口算时同时请两名学生用竖式板演54÷3,54÷6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3猜测如果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了,计算方法会变吗?

4引入

教师:通过下面的学习,让我们从中找到正确答案吧。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题

1出示例1的情景图

教师:请你观察这幅图,然后告诉大家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谁能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怎样列式?(板书:135÷3)

教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尝试自己探索并计算。

3小组交流

(1)教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呢?把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获得的成功和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活动。

4全班交流

选一个小组将竖式在投影仪上展示、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问,小组进行答辩。

教师追问:“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5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425÷9130÷3645÷4226÷9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即十位上。

三、巩固练习,促进内化

1完成70页课堂活动

同桌两人相互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判断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

2竖式计算

844÷4185÷5374÷7

(1)独立练习。

(2)评讲计算过程。

教师:同学们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知识延伸

教师:如果被除数变成四位数、五位数了,你可以计算吗?方法是怎样的?

笔算(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例2、例3、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和竖式书写格式。

2培养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在计算过程中要商0的两种情况,学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掌握其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播放动画:数字王国的成员1,2,3,4,5,6,7,8,9依次出来了,最后出来的是0,它

一会儿翻个跟头,一会儿跳个舞,自豪地说自己的本领多。)

教师:0的本领真的很多吗?小朋友,请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教师:0还有一样本领,你们想知道吗?

教师: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会知道0还有一样什么样的本领了,请接着看动画。

二、探究新知

1巧设情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1)播放6只小白兔采蘑菇的动画。

(2)教师:一共有几只小白兔采蘑菇,平均每只小白兔采多少朵蘑菇?怎样列算式呢?

(板书:0÷6)

教师:想一想,0÷6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刚才我们结合图知道了0÷6=0,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道题。(出示:0÷20÷5)

教师:算一算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发表意见。

(5)总结规律。

教师:观察以上3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得到一个结论吗?同桌两个同学相互说说,然后告诉大家。

学生: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教师:有没有补充?

学生:除数不包括0。

教师:为什么要除以不是0的数?

学生: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除以0的商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2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406÷2”

(1)教师:你能估计406÷2大约得多少吗?

(2)学生尝试计算406÷2,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

(4)汇报交流情况。

①分组贴出竖式,派一人汇报交流情况,同组的可以互相补充。

②如果学生没有谈到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教师可以追问:“商的十位上可不可以不写0,

为什么?”

(5)看出现的两种竖式。

再次讨论怎样写更好,说明理由。

(6)引导把笔算的结果与估算比较。

(7)小结: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零,因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所以就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

3进一步探究商中有0的除法,“624÷6”

(1)出示情景图观察。

(2)教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教师:该怎样列算式?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24÷6。

(4)教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阿姨平均每分大约能打多少字?商是几位数?

(5)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这道题。

(6)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在同学们计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两种情况。

展示:

教师:请同学们把你的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判断哪种方法正确?

教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7)教师:通过这道题的讨论,你知道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占位。

三、练习与应用

1课堂活动:做游戏(第72页)

(1)用卡片组成三位数。

(2)用组成的三位数除以我卡片上的数计算。

2练习十三第1题

6丿6487丿4585丿7552丿512

(1)先估算。

(2)再独立笔算。

(3)展示、评讲。

四、反思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76~7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 chayi5.com 差异网…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规律,并能抽象和概括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和例2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教师:老师想说的第1个数是7,第2个数是14,第3个数是21。(板书:7,14,21)你们知道我想说的第4个数是多少?

教师:我想说的第5个数是多少?

教师:你们是怎样猜到老师的想法的?

教师:看来,只要找到规律,就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发现规律吧。

(板书课题:发现规律)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

教师: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教师:要解决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办?

(2)填表发现规律。

①教师:老师完全同意你们的想法。书上也给我们列出了表格,我们先来完成书上第76页的表格吧。

②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教师提问:观察这个表,你发现了什么?

③教师:从你们刚才的发现中,你猜测到了什么?

④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以第1列3个数量为标准,  你又会有什么发现?

⑤学生以第1列为标准,举例进行比较。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看来,当每筐装的个数不变时,篮球的总个数和

装的筐数这两个量的变化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我们根据表格列除法算式,看看你又有

什么新发现?

(3)列式总结规律。

①教师:谁来列出筐数的除法算式?

板书:8÷8=1(筐)

16÷8=2(筐)

24÷8=3(筐)

……

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观察以上除法算式,看看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②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③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

④引导概括规律: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表格,观察算式,找到了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

除数与商之间的变化规律,真能干!下面看看你能找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吗?

(1)出示例2,学生按箭头指示的方向观察。

(2)教师: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把你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第1个数720,720÷2=360,360即为第2个数。

第2个数360,360÷3=120,120即为第3个数。

第3个数120,120÷4=30,30即为第4个数。

……

除数依次增加1。

(4)根据规律想一想:两个空白处应分别填几?请填上。

三、综合训练,深化提高

1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评讲。

①说说排列的规律。

②回答:后面两个数是怎样填的?

2课堂活动第2题

(1)独立找规律画图。

(2)说明方块的排列规律,展示画的图。

3练习十四

(1)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得数。

(3)评讲:你是根据什么很快写出得数的?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同学们真棒!希望同学

们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事物,发现规律,做有心人。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0页,例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的新知。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景图。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景图。(暂不出示问题)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图,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教师:要想知道能买多少包,我们必须知道什么?

教师:要先算出每包饼干的价钱,再算200元可以买几包。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讨解决办法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那么1包饼干多少钱?

教师:1包饼干8元,现在王阿姨有200元,那么可以买多少包呢?怎么解决?

教师:说得真好,那250元钱能买到多少包这种饼干?

教师:对,不同的方法我们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尝试运用,促进内化

1学生独立完成第81页的课堂活动

只要学生能说出其安排的理由,教师要给予肯定。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3完成练习十五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帮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梳理,再让学生解决。

四、反思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1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所提供的现实背景,能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究,并解决问题。

2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同时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主题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学校把这样的12盒水彩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可分得水彩笔多少支?要想知道每班分多少支,我们必须知道什么?

教师:同学们真会思考,两种方法都可以。(板书)注意单位。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所有内容及相应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整理的优越性,感受和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体验、学习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主动回忆所学知识

教师: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同学们

学习了哪些知识?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教师:(边归纳、边板书)本单元我们首先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其次是一起探索规律,最后还学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

二、通过例1、例2,自主整理复习

1出示第85页整理第1题

教师: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00÷2=800÷4=

320÷8=490÷7=

先独立口算,写出结果,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

2出示第85页整理第2题

(1)教师:首先确定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估算。

324÷6=594÷3=

408÷4=728÷8=

先独立估算,写出估算结果,再交流估算方法。

教师(归纳):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是确定商是几位数,再把被除数看成一个有利于估算的数,再利用前面的口算方法,写出估算结果。

(2)教师:估算之后,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全班齐练,4人板演,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三、分析练习十六各题,明确练习目的

教师:现在我们看看练习十六内容的安排和目的。

引导学生逐题分析。

教师:根据刚才我们整理的内容,哪些题是在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生:第1,2,3,5,8,9,10题。

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通过哪几题来练习的?

四、分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好,下面我们首先就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练习。

练习形式可采取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结果,老师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

(2)教师:练习十六中剩下的练习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

五、小结反思

教师:今天的整理复习课,让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今后你知道自己怎样去整理所学的知识了吗?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三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0页,例1。

教学目标

1迸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的新知。

2蓖ü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惫睦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导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景图。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景图。(暂不出示问题)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图,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幼儿园王阿姨准备用元钱买这种饼干,她能买到多少包?

教师:要想知道能买多少包,我们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1……

学生2……

教师:要先算出每包饼干的`价钱,再算元可以买几包。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碧教纸饩霭旆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4包饼干一共32元。

……

教师:那么1包饼干多少钱?

学生:32÷4=8(元)。

教师:1包饼干8元,现在王阿姨有元,那么可以买多少包呢?怎么解决?

学生:÷8=25(包)。

教师:说得真好,那250元钱能买到多少包这种饼干?

学生1:250÷8=31(包)……2(元),可以买31包。

学生2:250-=50(元),50÷8=6(包)……2(元),

6+25=31(包),可以买31包。

教师:对,不同的方法我们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尝试运用,促进内化

1毖生独立完成第81页的课堂活动

只要学生能说出其安排的理由,教师要给予肯定。

2毖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3蓖瓿闪废笆五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帮助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梳理,再让学生解决。

四、反思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位数除以一位数 篇四

《送温暖》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目标: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验算的方法。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

1、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难点:

1、 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验算的方法。

2、 能够结合情境,比较合理的进行估算。

教具学具: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看到你们穿得这么温暖,这么漂亮,坐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感觉,你们好幸福啊!但你们知道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是怎么学习的吗?(不知道)咱们一起来看几副照片吧!相信看过之后,你的心一定会受到震撼。

1、 课件出示“震撼人心”的画面。

教师解说,学生观看。

(1)这个11岁的女孩,为了能够上学,每天要去给窑厂搬砖,一次16块,大约重40千克,比她自己还重。

(2)石头、木板搭建成的桌椅。看看吧!他们的教室,晴天四面风,雨天八方水。

(3)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他是个不讲卫生的女孩子。不是的,其实他是一个男孩子,他留长头发,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他们家穷得连剪头发的钱都没有。再看看他的书包,废弃的洗衣粉包装袋就是他的书包。

(4)他们想上学,他们想读书,但他们没有这个机会和条件。

2、观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指3—4人发言)师:同学们,看完这些照片,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3、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同学们都有一颗爱心,我们要把爱心变成实际行动,华夏小学的同学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华夏小学开展了一系列送温暖活动。我们今天就来解决送温暖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送温暖)

二、自主探究新知

师:华夏小学的同学们,为贫困儿童做了些什么呢?老师了解到以下信息,一起来看! 1、呈现信息(课件展示) ,让学生在画面中找出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3、解决第一个问题

1) 列算式。“怎么列算式?

2) 让学生估算商是多少,并在小组内说说估计的过程,然后全班交流。

3) 计算并交流计算的过程。

4) 让学生进行验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 师小结计算方法。

4、解决第二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除法算式后,先估一估,再进行计算,然后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说商中的“1、4、4”各表示什么意思,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5、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的计算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摘苹果比赛:

846÷6    154÷4     364÷7

(1) 估计商是几位数?

(2) 独立完成。

(3) 与今天学的知识比较,有什么发现?

2、 填写“>”、“<”、或“=”。

96÷8○96÷6      120÷4○240÷8      90÷5○80÷5      42÷3○42╳3

3、完成书的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定位。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感受图中所提供的情境。

2、提问:“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多少只?”该怎样列式?

二、活动尝试。

1、600÷3=?你是怎样想的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3个200是600,600除以3得200;

(2)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3)因为6÷3=2,所以600÷3=200。

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口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00÷3400÷2800÷2

4、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三、师生探究。

1、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让学生尝试列式。

(得出算式:986÷2)

2、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列出竖式后尝试演算。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提问:

(1)“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2)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

(3)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明确除的过程是一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算了一步,十位上除好以后还要把个位上的数移下来继续除,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5、谈话:你会验算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时验算。

四、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逐题计算,然后逐题评讲,要求学生计算时注意书写工整,数位对齐,掌握除的顺序。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各题的商是几百多,再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理解题意。

(2)尝试解答。

(3)反馈交流。可以用乘法来思考:130×4=520(节)

因为520<540,所以130个盒子不够。

可以用除法来思考:540÷4=135(个)

因为135>130,所以130个盒子不够。

五、总结应用。

1、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齐读课题:三

位数除以一位数)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收获。下面请你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吗?

2、作业: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600÷3=200 986÷2=493(个)

300÷3=100

400÷2=200

800÷2=400 答:平均每天产493个。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情景图

预习提纲:

1.读一读:情景图中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哪些问题已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

2.试一试:把上节课未有解决的问题,试着做一下。

3.把你解决的方法说给你的家长听一听。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出示情景图,检查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教师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指导点拔

1.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估计一下商

(2)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十位上除尽、个位上的0怎么办?末尾为什么要添上”0”?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方法同1

3.总结概括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计算

480÷3= 360÷3= 640÷8=

124÷6= 996÷9= 82÷4=

416÷2= 754÷5=

2.辨对错

自主练习第5题

3.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做这种除法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采访果品加工厂——商末尾有0的除法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140(瓶)

位数除以一位数 篇七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扬州市花园小学 韩亚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1--2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笔算除法。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配套课件、复习题小黑板或卡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 (1)口算:60÷3= 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用竖式计算 98÷2提问:先算几除以几?商“4”写在何处,为什么?余下的“1”,怎么办?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二、探究新知1、探究口算方法

2、练习

3、探究笔算方法

出示例1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 (板书:600÷3= ) 观察:与复习题1有什么不同?(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道式子你会算吗?它的商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板书:600÷3=200。)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1)想想做做:1(填在书上)。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仿照再写一组数并口答出它的结果吗? 小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2)抢答:800÷4 900÷3 600÷6 400÷2 800÷2 (1)出示例2: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鸡蛋?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又怎样列式呢?板书:986÷2(2)观察:与复习题2有什么不同?师:请你先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几百多?师:你能试着用竖式来计算吗?(教师列出竖式。)(3) 反馈: 先用什么位上的数除以2? 9除以2商是多少?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余下的1接下去应该怎么算?18表示多少?9为什么写在十位上?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4)在小组内说说,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时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5)算出的493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学生可能回答:①3个200只是600只,600除以3得200。②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③6÷3=2 600÷3=200 学生回答。 学生读题 学生回答。学生试做。 学生讨论、回答。 三、巩固练习1、阅读并完成书第一页中的填空和竖式。2、先估后算: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2题(先完成前两题)直接填在书上,再校对,同桌相互批改,独立完成第2题后两题,强调书写的位置。同时指名板演: 639÷3 755÷5 860÷4 513÷2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教师板书安排方法。 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往下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4、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1)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怎样列式?平均每个书架上大约放多少本? 用竖式计算出准确得数。(2)一共有730个乒乓球,每盒装6只,现在有120个盒子,够装吗?为什么?讨论交流两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学生独立订正,班级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总结 五、布置作业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今天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1、“想想做做”第3、5题。2、《补充习题》第1页和《小学数学练习与测试》第1页。 评价总结 独立完成。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笔算除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一、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复习:

(1)口算:60÷3= 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用竖式计算 98÷2

提问:先算几除以几?商“4”写在何处,为什么?余下的“1”,怎么办?

2、学习例1。

(1)出示挂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要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

板书上:600÷3=

观察:与复习题1有什么不同?(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这道式子会算吗?它的商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反馈

①3个200只是600只,600除以3得200。

②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③6÷3=2 600÷3=200

板书:600÷3=200。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3)想想做做:1(填在书上)。

师: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仿照再写一组数并口答出它的结果吗?

小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

(4)抢答:800÷4 900÷3 600÷6 400÷2 800÷2

3、学习例2。

(1)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鸡蛋?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又怎样列式呢?

板书:986÷2

(2)观察:与复习题2有什么不同?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几百多?

师:你能试着用竖式来计算吗?(教师列出竖式。)学生试做

(3) 反馈:

先用什么位上的数除以2?

900除以2商是多少?

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余下的1接下去应该怎么算?

18表示多少?

9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4)在小组内说说,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时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5)算出的493是否正确?怎样检验?口答验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建议: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2、重视引导对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3、 重视估算。

4、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5、本单元建议课时数:8课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1 9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