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优秀8篇

发布时间:

我们要学会在唯美的文字中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重点: 篇一

1、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教学难点: 篇二

1、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文章启示,纠正误区(教师提醒 篇四

看了这篇课文,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只要看到“木”就认为是写疏朗的清秋,刚刚发下来的《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整合》也对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作了介绍。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教学时数: 篇五

一课时

课外延伸,训练能力(课后练习二结合补充材料 篇六

1、先请学生谈谈对梅花品质的认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分析王安石的《梅花》。

指导学生抓住意象的基本特点,从“凌寒”、“暗香来”等词体会梅花的高贵品格。

3、请学生自主分析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梅”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所表达出的不同品质和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篇七

七、课前预习: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一预习课文。

学生情况的分析: 篇八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1 9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