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心得体会最新7篇

发布时间: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养成教育心得体会》,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心得体会 篇一

选择读《幼儿教育学》的初衷很简单,这是一本幼教理论的书籍。常常听一些的讲座,反复的强调要幼儿老师读过读懂读通《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游戏理论》等理论性书籍。其目的在于这些书籍囊括了幼儿教育的一切领域,应该是从事幼教的入门书籍。

这本书在这一学期没有读完,下一学期还要继续读。其中,想从中外一些幼儿教育的思想与做法入手,来对比今天的幼儿教育。

一、福禄贝尔:游戏是生命的镜子。福禄贝尔在19世纪中叶在德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的教育思想有:幼儿的自我发展原理,保育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幼儿除去生命发展的障碍,让自我得到发展,命令式的,强制式的,干涉性的教育方法对幼儿无效。制作的玩具,取名叫做“恩物”。他强调要让孩子在爱中成长,父母应该多给孩子爱的教育。为此,首先就必须教育母亲,所以创立了世界上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

自己的感想:

1、福禄贝尔的“恩物”,的确名副其实。孩子们喜欢玩具,更喜欢玩玩具。每一个孩子的家里大大小小都有自己钟爱的玩具。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更应该为孩子们准备充足的室内外玩具和玩玩具的时间。通过玩具有机的组合,锻炼幼儿方方面面的能力。我们有责任为幼儿准备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玩具。并且把玩具从玩具架上让孩子们拿下来,每天都能够接触是底线。

2、不成熟的想法,我们也准备在下学期酝酿一个例如“讲习所”的机构,让父母成为会员,或者采用会员制。通过对孩子父母的教育,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一些营养方面的讲座,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打造一个父母参与的平台。通过组织幼儿家长参与各项文化活动,从而文而化之,以便统一思想,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打下基础。我园准备以“读书”为切入点,来开展幼儿园与家长的活动。

二、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有: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重视环境的作用,自由发展的环境,有秩序的环境,生气勃勃的环境,愉快的环境;教师的作用,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

自己的感想:

1、室内的互动墙饰一直是我园的软肋。虽然有一些作品,一些内容。但只不过是简单的墙饰,称之不上互动。一面墙做好之后,想让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弄得花里胡哨,或者神神秘秘的,都是老师从自己想当然的角度出发,一点实际的意义也没有。首先墙饰应该从孩子的角色和孩子的作品出发,让孩子关注这一面面墙,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室内的主题墙饰高高在上,孩子看不到,家长看不着,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今后的工作中,包括气象角,主题墙,互动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真正成为孩子的乐园。

2、教师的包办代替。老师什么事都愿意做,幼儿的话替幼儿说了,幼儿的事替幼儿做了。不会给自己时间,更不会给幼儿时间。停下来,听听他在说什么,停下来,听听他在想什么。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展现,自由的说,自由的行,自由的想。什么叫创设?一个剧本,创设就是编剧。什么是观察,观察就是摄影。什么是指导,指导就是导演。主角是谁?孩子啊。

三、陶行知。陶行知是我国伟大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及教育,游戏及工作。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制教材。组织幼儿参与种植和饲养等;五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

自己的感想:

1、当今的在园的幼儿缺少社会实践,其根本原因在于安全这条红线。但是幼儿真的喜欢亲身融入到社会之中,他们真的喜欢大自然,喜欢山,喜欢水,喜欢花草鱼虫;喜欢超市,喜欢市场,喜欢风雪雨电等等。我们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给孩子们创设这样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多多亲近自然接触自然。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丢掉书本古板的讲解,让他们自己亲亲,摸摸,尝一尝。

2、我们敢解放吗?不敢!首先,不敢解放自己,就更不敢解放儿童的头脑。你不敢让他遐想,因为你认为他在瞎想。你不敢解放孩子的双手,你怕他瞎弄,出伤,弄坏书本,弄坏玩具,弄伤别人。更不敢让孩子在老师看不到的空间里自由存在,更不敢把充足的时间交给他们。只想大手拉小手,这样我们心里才踏实。我想,想变革,想创新,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四、陈鹤琴:陈鹤琴1920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以自动代替被动,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做中教,做中学;五指活动,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

自己的感想:陈鹤琴的“五指活动”就是今天的五大领域,都快一百年了,我们孩子沿用。只不过是把文学换成语言,而我本人更倾向于叫做文学,语言肯定没有文学的范围更广。让孩子和家长多读读书,多看看报,在网络上,在电视里面挤出一点点时间,有点书香气。

家长对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下面谈几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体会。

一 、注重良好习惯培养的时机

1、时间上越早越好

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从分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着重观察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到教室后首先要打扫卫生,我就细心观察学生打扫卫生是否积极,谁在无动于衷;全体同学做好后,还要进行自我介绍,我就认真观察谁在自我介绍时表情自然、言语通顺、吐字清晰。最后对各个环节进行总结:

对衣着得体的,打扫卫生积极的,自我介绍时表情自然、语言流利的进行及时表扬,对着装不符合要求的、打扫卫生不积极的及时指出问题并令其及时改正。对自我介绍时表情不自然、言语不通顺的要进行适当鼓励。让学生们认识到,班主任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他们的言行。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从一开始趁坏习惯还立足未稳,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2、注意顺序上的递进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二、注重多方面习惯的培养

1、行为习惯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 细节决定成败, 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 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3、学习习惯

制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给自己的前方竖一面红旗。这样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不会再感到无所事事,没有压迫感,而成绩也在追赶目标的过程中提高了。

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为了让整个班级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班级干部和头20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

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习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习第二天功课的过程,虽然一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可为了让孩子养成每天要完成作业的习惯,我每天都布置读的作业,并且让家长签名,以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并且及时检查,查漏补缺。

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现在的孩子也许是娇生惯养,上课写字时总喜欢趴在桌子上,尽管总是提醒,可还是坚持不了几分钟,于是我在开学初就强调写字的 三个一 每节课严格把关,并分了小组进行比赛,定时对优胜小组进行颁奖,鼓励好的带动差的,现在学生的书写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了。

三、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业、课堂订正让家长签名,这既能让学生重视作业,按时订正,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需要家长的及时监督、培养。相信只要学校和家庭达成共识,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心得体会 篇三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园领导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我总结出幼儿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幼儿创设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提出的问题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幼儿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这些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作为数学老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幼儿,幼而对于颜色、声音、肢体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生的魅力去吸引幼儿,让幼儿多感受、多运用,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下面就是我在大班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气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里特点,紧密结合数学科学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幼儿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幼儿对故事,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幼儿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中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与操作活动效果还好。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的游戏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与应用,如:在复习整点钟、半点钟,我就用游戏来报数。让一名幼儿扮演公鸡,我就扮太阳公公…。.当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太阳公公敲了六下锣鼓,全体幼儿将时针、分针分别指着12和6,表示6点钟。通过游戏,幼儿扮演的各种角色参与活动,通过模仿与想象,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商品游戏中,幼儿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在买卖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去购物、结账,充分对人民币单位有更高的认识。并且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法。其他如:抢椅子、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幼儿比较10以内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分解、序数等知识,为幼儿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与材料。

三、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异。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的,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在数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如:在认识1——10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提供6种以上的图片进行排序,能力差的幼儿可提供3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幼儿的差异,让幼儿在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去探索与表达。”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总之,我认为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题。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见,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由于这个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断鼓励,才能见效。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进行行为训练,只有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心得体会 篇五

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过于强调静态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一般以正规性的集中教育活动为主,把数学课当成幼儿学数学的唯一形式,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高系统性、高结构化的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思想方法的倾向,过分重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并成为一种负担。而在新颁布的《纲要》精神中儿童数学教育所要追求的并不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人类思维的结晶,而在于获得迁移和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个体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它重视幼儿园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重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重视课程的整体效益,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对实施“以人为本”,探索培养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发展幼儿的个性,释放创造性等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以“趣”导航,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激励幼儿有效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推助器。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幼儿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不感兴趣,这就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合理设计游戏情景,让幼儿玩中学,如:在教幼儿学习分类时,让幼儿坐在位置上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几何卡分类,不如带幼儿一起扫“落叶”。我在教室里撒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背面有算式的“落叶”,然后将幼儿分组,要求各组动脑将“落叶”合理拾成几堆放在一起。

这样就很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他们在游戏中发现可以将同颜色的树叶堆在一起;可以将同一形状的树叶堆在一起;也可以将算式的答案相同的树叶堆在一起,在此游戏中,所有的幼儿都自主参与,不同水平的幼儿均能得到练习,提高,使得他们的个性、创造性也得到发展。

二、营造赏识氛围,激发幼儿自信

自信心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占据着基石性的地位,它决定着人的能力,而赏识氛围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它是建立自信心的“孵化器”。因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因为这种环境能让幼儿有安全感,从而使他们产生思维与创造;其次要建立一种激励、鼓舞、感化和召唤的环境,因为这种环境能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有利于他们产生充满活力与创造的体验,使其自身的个性化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如我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的一言一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体验、感受,并通过“你真棒!你能行!”……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们畅谈、畅想、大胆探索。

三、在操作体验中发挥幼儿主动性,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的理论中认为儿童最初的知识发源于动作,三至六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通过操作让幼儿具体地理解数学概念,直觉地体验到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构建起初步的数学概念,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因此,操作活动是联系幼儿周围环境和

心理结构的一个较好的纽带,幼儿只有通过自身的各种操作实践活动这一纽带才能独立、自主、自发地获得有关数学感性经验。那么我们就要采取探索式的操作方法,如:幼儿在认识、、、三种形的基础上,进行“图形拼搭”操作,幼儿并不能预知组合出什么图形,而正是“未知”吸引了幼儿,促使其主动作用于单一图形的材料。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图形组合,通过主动探索,将未知变成已知,发展了幼儿思维;同时在拼搭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释放了创造力。

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遵循面向整体和注意个体相统一的原则,对智力、能力强的幼儿要充分发挥其潜能,注重了解、保护、诱发其学习数学中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对一时学习能力较弱的幼儿要格外关注,耐心开导,积极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发其学习数学的能力。如:复习几何图形(、、、)这一活动,我给能力强的一组幼儿提出问题:如何将半圆形、长方形变成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数量若干),让他们边操作边思考,了解图形中的转换关系,能力中的幼儿让他们将图中的几何形与相似实物连线,能力弱的幼儿让他们用不同颜色给几何娃娃上色彩(同一形状用同一颜色)。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努力追求的积极性。

四、表达与分享数学经验

在幼儿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操作与语言有密切关系,动作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对动作又能起调节、辅助作用,教师要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概念的理解的机会,一般在操作过程与操作后进行,主要起交流和整合的作用,也有利于幼儿对感知的分析、综合、归纳。如:当我以主动、形象的语言配合具体的实物操作,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以后,启发幼儿用三角形有三条边,有三个角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幼儿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让幼儿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即分享数学经验。

五、将数学学习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新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知识的现实环境中,教师应让幼儿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幼儿获得经验,进而让幼儿理解数概念。

(一)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如:幼儿周围的人,有“高”的、“矮”的;外出乘车有“大”的车、“小”的车;分点心可感受“1和许多”,分杯、勺时又能感受一一对应;家中的衣服,有爸爸的、妈妈的、我的,有春季的衣服、夏季的衣服、有不同布料的衣服中感受分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做个有心人,增强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数学感性经验的意识,引导幼儿在无意、有意中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敏感。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由于幼儿乐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们就应当尽量使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一要提供来自生活的学习材料。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既受幼儿的喜爱,又更具有变通性。如:火柴梗、废旧纽扣、花生玉米粒等,幼儿可以用来拼搭图形,进行点数、排序、比较、分类等。二要情节设计贴近生活。幼儿的教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情节的引导下产生展开的。如果教师所设情节是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幼儿的兴趣会更浓,如:请幼儿按穿鞋子的种类排队,进行分类、排序记数、比较、制作标记等训练。

(三)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还应包括幼儿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与愉快。如:角色游戏中玩商店游戏《逛超市》。幼儿由认识超市物品——摆超市——购物,从中掌握了分类、对应、感知物体数量、巩固加减运算知识。又如:计算活动《铺路》中,幼儿在完成“铺路”的过程中,掌握了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幼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大大激发了其学数学的热情。

六、尊重差异,提倡个性化的数学教育

幼儿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就如同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由于幼儿的成熟水平,知识和能力背景不同,他们对数概念的掌握以及他们的思维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解决问题的质量高低不一,此时,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给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同”,更要“存异”。个性化的数学教育是“教育应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它既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之,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帮助幼儿主动学习,让每个幼儿积极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周围世界,在探索过程中有自己的发现,才能有效地释放幼儿的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情感、态度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心得体会 篇六

自由活动时间无疑是孩子们的天堂,美丽可爱的抱枕几乎成了阅读前必争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开始不久,随着一阵惊呼声,我连忙向声源望去:只见那只企鹅抱枕,挂在了区角挂饰顶端的钢丝上,霖霖在一旁哭,寰寰急得赶紧伸手拿,可是怎么也够不着,急得满头大汗,我连忙拿了一个小凳子,帮他们拿下,区角活动似乎又进入了正轨。

过了会儿,寰寰走过来说道:“老师,老师,企鹅又飞上去了。”我看着他眼中闪烁的狡狭,明白他是故意的,于是假装抱怨到:“这只企鹅真调皮,怎么又飞上去了。你去把它弄下来好吗?”寰寰端了一个小凳子,大步走去,爬上凳子,自信的伸出小手。够,够,再够,可是怎么也够不着。于是满脸疑惑的望着我说:“老师,为什么你刚才拿到了,我怎么拿不到呀?”我忍着笑,刚要开口,燕燕忙说道:“因为你没老师高 m.haozuowen.net 呀!”寰寰视乎想到了什么,连忙又端来了一个小凳子重叠上,便向上爬。看着他摇摇晃晃的身影,我急忙要走去帮忙。突然有股力量阻止了我前进的步伐。侧身看去,康老师对我摇了摇头说,“没事,他们会想到办法解决的!”

是呀,没有尝试又如何能否定。没有经过挫折又如何能真正的成长。年龄的小常常牵制了我的情感及思维,怕他们受伤,怕他们沮丧,仿佛只有一切在我的视线下,一切困难为他们解决,一切的不定因素为他们排除,才得以安心。却忘了在更早以前,那跌跌碰碰和那早以褪去的,青青紫紫的伤痕,正是有了那些摔倒,才有了今日的稳步向前;正是因为不断的重复纠正,才有了牙牙学语成就了今天的滔滔不绝。可如今,我怎能瞻前顾后的阻止,他们尝试的权利,思考,进步呢?

望向寰寰,我静静地看着他,努力的一次次尝试着爬上,尝试着向上够。又一次一次的失败,有种似乎叫感动,又似感染的名词拨动了我的心弦。又有一群孩子去帮忙,叽叽喳喳的提出着自己的建议。霖霖说“还是不够,要再加高”;瑜瑜说“不行,不行,再高就爬不上去了。”;有人道“那怎么办呀?”;坤坤想了想说“我们再拿个抱枕,把他撞下来就可以了”燕燕疑惑道:“要是企鹅没撞下来,这个抱枕又挂上去了怎么办?”孩子们又陷入了片刻的宁静。

看到这,我也陷入了深思:真不能低估孩子的智慧,只要我们放手,收获的会是惊喜;也不能低估了孩子的耐心,只要放手,收获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收理了思绪,再次望向那群不知放弃为何物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已经尝试了多少方法,而屡败屡战的尝试着,努力着。只见寰寰找李老师借来了撑衣干,站在小凳子上,努力的够着企鹅。有的孩子扶着凳子,有的孩子在旁指挥着:“向上”,“向右点”,“对,再向右点。”,“呀,动了,再向上用点力。“飞下来了,飞下来了……”相拥,拍手,欢呼,跳跃,仿佛所有的动作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喜悦。我看到了那洋溢的自豪,那因为自信而更美丽的色彩。

这样的故事,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害怕他们受伤害;就是没有耐心等待。殊不知,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它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探究的权利,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学习,生活应该是孩子的自主行为,自主探究是孩子的权利,我们无权剥夺!放手让他们去思考,去创造,哪怕是一丁点的成功,也将会成为他们自豪的资本,自信的源泉。没错“思维的信心来源于自身成功的内在体验”,只有舍得放手,孩子才能更加独立,快乐的成长!

如果说课堂教育是你成长的阶梯,那么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是你自信、健康,成长的前提。给你独立思考空间,让你更自豪,信心。这个舞台是你的',由你做主!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七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尤其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场所。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只有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名师的成功之处不是体现在怎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体现在怎么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以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授之以渔”,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爱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业一辈子,终身受益。例如,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可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年度计划可概括,月、周、日计划要详细,日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是关键,当天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计划,按内容主次缓急排序;培养学生常规学习习惯,可以从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如何复习,如何练习,如何反思等环节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刨根问底学习习惯,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及善于请教的习惯,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争创一流。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真心乐意地去求真、崇善、爱美。因为“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给学生树榜样、找差距、比进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针对性

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训练能力,要注意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积极疏导与反复强化相结合。训练内容的制定要“小、近、实、细”,切忌“大而空泛”。“细节决定成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细节。因为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近,而应相反,要从小到大,从近到远,每一个大事业都是由许许多多小事业构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业。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指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项作业,学好每一门技术,完成每一项劳动任务,遵守学校的每一项规定,明礼诚信,言谈举止文明”等细节方面做起,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习惯。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搞突击,使学生逐步养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的要求去做,就会觉得不舒服的习惯。这样,才是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才会收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四、要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

养成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无小事,处处都育人。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固然对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但毕竟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外。为了使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使学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育人的作用,让学生时刻处在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的氛围中。

学校要努力营造养成教育的环境,将养成教育训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教职工要人人都做养成教育的指导者、监督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学校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和空间,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是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要培养学生有孝心、爱心、责任心,养成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等良好习惯。日本教育学家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学历、不靠社会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父母做的比说的更重要,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是观察性学习。孩子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说父母要用自身的好习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刚”之类事件的发生。

搞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不良习惯。因此,学校要利用开家长会、请专家到校演讲、宣传(师生、家长共同参加)等形式,矫正老师、家长们的不良习惯,提高教师和父母的教育素质。另外,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学校、家庭、社会团体都应开展文明教育,形成一个处处讲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做到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给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巩固。

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成功;坏习惯使他们走向失败。因此,重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建设型人才,每一位教师都应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养成教育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5 11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