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最新4篇

发布时间: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4篇《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警示教育片观看心得 篇一

近日,我观看了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一、二集。秦光荣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艾文礼带3个箱子交代问题、袁仁国收5公斤黄金“仁国鼎”……触目惊心的数字、身陷囹圄后痛彻心扉的忏悔,引发人们更深的思考,又一次证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是铁律。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曾经言谆意重地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公与私、廉与贪,从来都泾渭分明、水火不容。官位是干事的岗位,不是发财平台;权力是服务的工具,不能藉以发财。曲阜孔府内宅门的内壁上,绘有一幅状似麒麟的动物。这种被人们称为貔貅的传说动物,长相怪诞,据说能吞下一切金银财宝乃至日月星辰,可谓贪得无厌。孔府将貔貅画于内宅,旨在告诫、警醒家中做官之人:不可存贪念。

反观现实,有的领导干部党性淡化,心存侥幸,面对诱惑不挡、面对风情不禁,自行卸掉了应对腐败的“刹车装置”,最终让人生轨迹跑偏,落得个“马到悬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的结局。得与失、荣与辱、福与祸,权力的滋味悬如霄壤,实则只有一步之遥——“只在公私之间尔”。既然选择了为官从政,就要坚决断掉发财念想,弄清“入党为什么、权力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如果再去追求钟鼓馔玉、荣华富贵,就会为私欲缠绕,被金钱所连累,导致心态失衡,迟早会深陷泥淖。谨记:薪水如泉水,虽少但能细水长流;外财如洪水,虽多却能带来灭顶之灾。

领导干部手握权柄、掌握公共资源,很容易成为“围猎”对象,尤需锤炼过硬的为官操守,涵养高尚的人格魅力,保持“诱惑面前心不动,欲望面前能知止”的自持力。忠贞不贰、胸怀家国、心系民众、夙夜在公的人,定能视名节如泰山重,视名利如鸿毛轻。焦裕禄虽然穿着破袄,但硬是让家属把上级决定照顾他的3斤棉花票退了回去;毛丰美经手过亿资金分文不沾,村民说:“金钱对他没有诱惑力”;清廉将军——“军中焦裕禄”杨业功的门上写着“携礼者莫入”。这些不慕浮华、不图虚名、不谋私利的明镜,值得领导干部细照躬行。

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世事纷杂,面对各色诱惑,党员干部要算清人生大账,汲取“止”的智慧,谨防陷入“人见利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困局。一方面要自觉断掉非分念想,关上升官发财的窗,拧紧欲望阀门,自觉修剪欲望,从意识里根除贪念,私底下严格自律、无人时谨慎自觉、“旮旯处”保持自警,筑牢不贪不沾的堤坝;还要接受他律,上紧规矩发条,严守党纪国法,戴好畏法度紧箍咒。惟其如此,方能顶住诱惑,锤炼出“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定力,“清正廉洁做表率”,在为官从政路上行稳致远。

警示教育片观看心得 篇二

为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反腐廉政教育,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了《警钟》教育片,那一桩桩的犯罪事实为我们亮起一盏盏红色的警灯,教育了每一位观看的同志。在为这些犯罪行为感到愤慨的同时,我也不禁为那些为一己之利而落马的“高管”和骨干们感到痛心扼腕,私欲的不断膨胀,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归路。在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自己,在信任面前选择了背叛,最后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家庭,不齿于民。

片中监狱服刑人员进行了现身说法。他们讲述了自身犯罪的心理过程及入狱后的忏悔。贪图享乐的贪念使他们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入狱后才知道法律的无情、自由的重要。他们以深刻的忏悔和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上了现实的一课。

身为财务人员,看了这个教育片后,感触更大,要求自己更要时刻谨记警钟长鸣,时刻牢记按各项政策、规定、制度办事,忽以恶小而为之。

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篇三

警示教育片观看活动结束之后,我的心中感触颇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犯罪分子之所以会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根源就在于他们背弃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思想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与灵魂。在任何时候遭遇任何诱惑都不能发生动摇,作为领导干部更需要坚定自我的理想,坚定拥护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不断侵蚀。其次,党员干部要慎重使用手中的权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若是能够正确行使权力,对人民来说就是一种贡献,对于自我的能力也是一种肯定。但如果滥用职权对于民众来说就是一种犯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明白权力应该为谁谋利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警示教育片观看心得 篇四

近日,《国家监察》电视专题片一经推出,便迅速刷屏,登上热搜,成了大家争相议论的焦点。在贪腐高官纷纷落马高兴之余,更让人欣慰的是,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可期可盼。

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持续不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虎拍蝇雷霆万钧,正风肃纪驰而不息。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已然形成之际,有的党员干部仍然抱有幻想,产生了“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有的党员干部依然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快退休了,组织会

既往不咎、“格外开恩”;更有党员干部居然痴心妄想,认为自己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刑不上大夫”的思想作祟。事实证明,反腐败没有休止符,上不“封顶”,问题面前也没有“网开一面”之说。一大批问题官员纷纷落马,身陷囹圄,其中不乏有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临了退休的老干部,无一可以全身而退。可见,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初心是不改的,决心是坚定的,态度是严肃的,手段是强硬的,任何幻想、妄想和侥幸都将无处遁身。

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日益凸显。监察体制改革之前,涉及公职人员的违纪违法问题多头办理、各管一段,没有充分实现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导致谁都管却谁都没管住、管到位。就拿专题片中的郭海案来说,纪委从涉嫌违纪的方面进行了调查,检察院从涉嫌违法的方面进

行了调查,公安机关从金融诈骗的方面进行了调查,三方相互保密,互不通气,再加上各自权限的不同,最终导致郭海案被搁置三年之久,一致引发外界对于郭海“有后台”“平安着陆”等诸多猜测,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监察体制改革以后,成立了监察委员会,填补了制度上的漏洞,使这种“九龙治水”产生的监督空白、死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监察体制的完善,让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优势日益凸显。

监督执纪问责的震慑效果愈来愈强。党中央反腐败初心不改,国家监察体制日益完善,钻法律空子和制度漏洞越来越变得天方夜谭,幻想和侥幸被逐步打碎;看着一个个曾经的“同仁”被带走、被调查、被处分、被起诉、被审判、被下狱,纪法处置的震慑让越来越多的问题官员感到惶恐不安。为了不再过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大批有问题党员干部走上了自首投案的道路。自首,本不是一条体面的康庄大道,却也是他们当下最好的选择了。让犯了错的党员干部受到问责、处分甚至接受法律审判,这并不是全部的初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鲜活的案例和反面的教训,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当下,这种“处分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批”的震慑效果正在越来越得到彰显。

反腐败斗争初心不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将持续巩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5 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