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摘抄及感悟优秀7篇

发布时间: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7篇《《做最好的老师》摘抄及感悟》,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做最好的老师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如果你不能成为参天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在我阅读的教育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给了我工作的动力,读他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找到了那份激情。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在不断的为自己加油: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老师》。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序言里,有一段令我感悟最深的话,今天拿来和大家共勉:“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一名最负责任的教师。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这段话一直激励着我,我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是一名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从今天开始我一定每天都要做几个比较: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对学生说话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耐心?我今天对学生的态度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看见学生是不是比昨天更喜欢?我今天读的书是不是 比昨天更多?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我要每天都这样和自己比,也许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就会地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李镇西老师说: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李镇西老师做到了,他成了最好的老师,成了教育名家,我一定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因为教育本身就是爱的付出,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中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现在有些孩子要说爱他真的不容易,上课不是说话就是睡觉,说他几句他不是对你瞪眼就是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在课下听到那些孩子一声声亲切的“老师好”,看到他们为了帮助老师做点事儿争先恐后的样子,顿时又感到他们是那么的可爱。是啊,他们

毕竟是孩子,孩子自有孩子的可爱之处,也自有他们的闪光点,作为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用爱来感化他们。我知道,我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我始终相信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只要生活着,脚下的路就永远向着远方;只要目标没有改变,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只要奋斗的勇气还在,就永远有成功的希望。就像汪国真诗里说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回民小学是我又一个崭新人生阶段的起点,我感谢回民小学,给了我一份成长的沃土,给了我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我会在这片沃土上继续我的教育事业,用我最大的努力来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应有的'光彩!

谢谢大家!

做最好的老师演讲稿 篇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没有饱读诗书的渊博学识,也没有人生旅途中的强干精明,更没有

谈吐话语中的字斟句酌,在这里让大家见笑了。我演讲的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

弹指一挥间,将近三十个春秋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在孩子们的

欢笑声中,在一节又一节课的交替声中滑过。回顾耕耘之路,我曾经困惑,我曾经彷徨、有欢笑也有泪水,虽然脚印参差不齐,深浅不一,但每个脚印里都倾住了我满腔的爱心和辛勤的汗水!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我所说“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窦桂梅、李镇西等名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我所说的“最好的老师”也不敢与向倩、刘宁等“英雄教师”相比——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践行了师爱的无私与永恒。而我只是沧海一粟,只是怀有一颗炽热的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我是默默的耕耘者,我是悄悄的播种人。每天做的只是一些非常细腻、琐碎的工作,仅此而已。

但我要和一个人比,那就是我自己。和自己比!就是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相比——备课是不是更认真?上课是不是更精彩?读的书是不是更多?布置的训练任务是不是更科学?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更诚恳?帮助“学困生”是不是更细心?教育反思是不是更深刻?听到各种“不理解”时是不是更冷静。我坚信每天都这样和自己比,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老师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他们向讲课老师请教,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这节课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这就是我追求的最好的教师的“真境界!”

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今天的我与之前的“我”相比,可以说是“最好的教师”了。但对于明天而言,和未来相比, 我还不算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我还会继续和自己比,因为“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杨柳枯了又青,桃花开了又谢,燕子去了又来,学生来了又走,我却还坚守在这儿,坚守着我们的乐土,坚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日子就这样过着,平凡却不平淡。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我日益衰老的容颜,与之沉淀的,是我依旧年轻不变的情怀!

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内心的宁静,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闲适与从容,更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登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做最好的老师,是对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最庄严的宣誓。做最好的教师是激情、是豪情、更是扎实的行动!

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课堂,我的生命在学生。虽然那间教室里守巢的是自己,可它却放飞了希望, 虽然那支粉笔洒下了泪滴,可它却画出了彩虹。我觉得作为教师,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心怀淡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便是我人生旅途的写照。虽然平凡,我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最后我要说: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待到桃李满目时,便是收获好时节。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篇三

前阶段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敢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对学生评价过高,过于信任他们的控制能力。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还很远。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 篇四

疫情时期,我利用了每天直播课外的时间,选择了书架上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来丰富生活,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每一次阅读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感受。

李老师是一个朴实的学者也是一个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大爱之心,李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爱心深深打动了我。没有读李老师的书前,我觉得自己是爱学生的,但读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在教学中,我以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判断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一些小事常常忽略掉。对违反纪律、不服从安排的学生,点名批评,情况严重者还有违纪处罚,认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就是对学生的负责,是对学生的关爱。我发现我这样行为不是对学生的爱,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用博大的胸襟来宽容感化学生;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而是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孩子们需要的爱去爱孩子。

在教学的第二年时,我便给自己下了决心“让所有我教过的孩子都因我是他们的语文老师而骄傲”这样的决心需要付出很多很多,有时候也感到累过,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相比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真是惭愧万分。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这个不一样的假期,再次获得了精神的洗礼,我也想做“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孩子们的教育者、引领者、关爱者,做好教学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争取越做越好!

做最好的老师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刻板的学说,而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事情。翻开书的扉页,看到这样一段话,令我感悟深刻,我想这便是作者的答案。书中是这样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到达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自己和自己比,这是怎样的教育情怀!其实生活中,工作中,谁都不敢说自己做的最好,但可以做的更好,在一次次的进步和更好中做最好的自己!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认识到了李老师有着博大的胸襟。李老师刚刚参加工作时,批阅孩子交上来《人物肖像描写练习》的作文,因课堂习作时,老师批评了一个叫刘江的上课哼唱流行歌曲的孩子,所以在作文里他丑化了李镇西老师,为此他特别生气,就在作文讲评课上将孩子的作文大声的念了出来,边念边抓住文章的病句、错字冷嘲热讽,引的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李老师当时特别痛快,他觉得他出了口恶气。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样,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将怨气发泄出来。可效果是什么呢?刘江越来越沉默,看见他就躲。这是李镇西老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做了一件许多老师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主动找到了孩子,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只说了自己为了面子而伤了孩子的心,并向孩子道歉说:“我不是一个好老师,请你原谅!”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有几个老师能做到呢?这样的一句话对刘江来说内心该是怎样的震撼,短短的一次谈话真的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我想正是出于爱孩子,才能让李老师向孩子低头承认错误。

类似这样的教育书籍真的看了很多,我也在不断的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用自己的真心去面对每一个孩子。所以每次我外出学习回来,看见孩子们奔向我,高兴的喊着,刘老师回来啦!老师我们都想你了。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作为班主任我是幸福的。家长们遇到问题与我沟通,并说老师,我们家孩子遇到您真的是很幸运,您真是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听到家长这样感谢的话语,作为老师我是幸福的。一次次的公开课,不断的磨砺自己,不断的成长,听到领导和老师的认可及肯定的话语,作为老师,我是幸福的。这幸福的背后有我艰辛的付出。可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师爱的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任何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无愧于心,无悔于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篇六

受。反之,如果把双边活动变成老师一厢情愿的艰苦劳动,那么即使借用别人一两个方法上的窍门,用在自己那里也是行不通的。”那么,学生的主人地位如何得到体现,发扬教学民主是关键,是根本。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同时。我不断地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但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尽量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我一定争取不断进步,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努力!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篇七

在天天有书读,人人读好书的倡导下,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这是李老师20xx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现在的教育呼唤文明化,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

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教师工作有着枯燥重复的特点,每天要面对大量繁杂、琐碎的学生问题,若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变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坏。如果急噪不能克制自己,变得激动,训斥学生,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会挫伤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其不规范行为,只有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自己发展很有利,同时我们只有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渍,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抛开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养,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

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 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

上就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让我们放下架子,尊重、宽容、理解学生,笑口常开,还学生童真,相信学生必将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可爱、更快乐。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做最好的老师》摘抄及感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5 6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