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优秀2篇】

发布时间: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现代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2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练习题: 篇一

一、根据拼音写一写。

1.当我jì mò 的时候,就会打开音乐,听《我和你》这首好听的ɡē yáo 。

2.那浩瀚的海,犹如煮沸了的水, páo xiào 、bènɡ tiào ,海浪如山般扑面而来。

二、选择恰当的拟声词填空。

叮叮当当 哗哗 噼噼啪啪 叽叽

1.锨镐( ),凑响了植树歌谣。

2.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 )直叫。

3.溪水( )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

4.雨水( )地打在房顶上,溅起朵朵水花。

三、句子花园。

1.仿照例句,写一个拟人句。

例: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诗句品一品。

这首诗中,我喜欢的诗句是:

因为

3.植物造林很辛苦,可是“我们”却“撒一路欢笑”,是什么给了“我们”力量?

四、诵读课文内容,想象诗歌情境,理解并填空。

这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巨变。植树前,到处是 的山岩, 的荒山, 的河水。植树后,这里已是 ,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 ……这里已是动物、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五、你知道植树造林的意义吗?

有这样一组数据: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在城市,一棵数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www.chayi5.com);一株成年树,一天可以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

从以上这组数据中,你看出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吗?你打算今年植树节怎么做?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反思: 篇二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现代诗。作为苏教版每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总会安排一首富有季节或者时令特色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号召少年儿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祖国,美化我们的家园。对于环保问题,现在的孩子在嘴上都能说出一二,但实际行动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教学这首诗歌很容易上成空洞的说教课,为避免这种尴尬,本学期我尝试着从诗歌的特点入手,然后感受诗歌内容,品析诗歌主题。

1、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诗歌特点:通过录音范读,自由朗读,孩子发现了这首现代诗的一些特点,比如节奏比较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这基础上他们还发现了这首诗押“AO”韵,其实押韵就是诗歌的一大特点。另外这首诗的前后呼应也比较容易感知,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结构相似,就差了一个词语,“荒山野岭”成了“青山碧岭”。诗人的这一呼应非常巧妙,他把植树造林的前后不同就融进这两个词语里,并且抓住这一前后呼应能够引起孩子读诗的兴趣,理解诗歌的主旨。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孩子在反复诵读中对“染”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实这也是本诗在遣词造句上的一大亮点,一个“染”字写活了整个春天,写活了漫山遍野的绿色,写活了少年儿童的勤劳与汗水,更写活了诗人的主旨思想。

2、在想象场景中感受诗歌内容。尽管诗歌的主题是植树造林,但是限于是诗歌这一体裁,所以文本并没有花大量笔墨进行场景描写,这是文本的留白,是教学的契机。教学时我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场景以及植树造林以后小动物们安宁幸福的生活。两处想象,孩子读活了诗歌的语言文字,读懂了植树造林给自然、人类带来的真切变化。说教在这里变成了体验,相信体验能产生冲动。面对即将到来的植树节,面对春光无限的大好季节,面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植树造林从我做起”一定能化为孩子们的共识与行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2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297 3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