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

发布时间:

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是要经过思考的,否则将一事无成。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一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契丹(辽)

建立民族:契丹族 建立时间:10世纪初 建立者:阿保机(辽太祖) 都城:上京

发展:建国后,向南发展,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2北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局面。

3、宋辽的并立

战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亲征,宋军打退辽军。

和 宋辽澶渊之盟:

内容辽朝撤兵;北宋送给辽朝岁币。

影响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西夏

建立民族: 党项族 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

5、宋夏并立

战 宋夏连年用兵,双方损失很大。

和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宋夏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6、金

建立民族:女真族 建立者:阿骨打(金太祖) 建立时间 12世纪初期

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

7、金灭辽、北宋

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标志)

8、南宋

建立时间:1127年 建立者: 赵构(宋高宗) 都城 临安(今浙江杭州)

9、南宋与金的对峙

战:岳飞抗金 战役:郾城大战,岳飞率军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结果:宋高宗与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统治,向金求和,解除了岳飞兵权,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评价:岳飞抗金保护了中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正义之战,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

宋金议和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南宋给金岁币;宋金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以北是金统治区,以南是宋统治区。

影响: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10、大题总结

(1)、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何特点?主流是什么?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做出了哪些贡献?

特点:时战时和。 主流:友好交往,和平相处。

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贡献:a、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b、促进了民族融合;c、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与北宋、南宋、两宋同时并立的政权有哪些?

与北宋并立:西夏、金、辽。 与南宋并立:西夏、金、蒙古、元。

与两宋同时并立:西夏、金。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知识点二 女皇武则天

5、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7、唐玄宗继位后,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8、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材料一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

材料二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9、材料中的“则天太后”是谁?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她哪方面的特点?

武则天。重用人才,知人善任。

10、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评价?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三

盛唐气象

1、在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2、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知识点二 民族交往与交融

3、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4、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三 开放的社会风气

5、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四 多彩的文学艺术

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7、唐朝书法名家最著名的是 颜真卿和欧阳询。

8、唐朝的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

9、李白、杜甫在诗坛上享有怎样的赞誉?

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第0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

1、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多达十几批,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百折不挠,第 6 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

4、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6、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难,历经磨难。他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7、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7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四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统治者: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对官员服色严格规定。后来奢侈盛行,精美华丽。

普通百姓:只能穿 www.paomian.net 黑白两色衣服。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说明受少数民族影响。)

妇女缠足陋习传开,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2)、食: 饮食丰富,食品有二百多种,夏季还有冷饮; 南北饮食有差异。北方主食面食,南方稻米;北方肉食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

(3)、住:农村:普通百姓住茅草屋;稍富裕些的住茅屋和瓦房结合。

城市:普通平民住房住草屋或瓦房;稍讲究些的人家住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官僚贵族宅第住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有耳房和偏院。

(4)、行:宋代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骑驴、骡。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2、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娱乐:

“瓦子”出现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娱乐活动:有说书的、唱曲的、耍杂技、表演踢球的(足球)的等。

(2)、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是从宋代开始的。

春节当时称元旦,习俗有洒扫庭户、祭祀祖先、迎神送佛、贴年画、挂桃符、守岁、放鞭炮、拜年等。(诗句: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五

北宋的统治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还加强中央集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4、在中央,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知识点二 重文轻武的政策

5、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柜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6、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 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 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8、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黄袍加身”

1、这个故事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称是什么?

陈桥兵变。

2、有人认为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早有预谋的,你觉得是这样吗?

是这样的。客观地讲在当时的时代,谁兵强马壮谁就能当皇帝,历史恰恰给了他这个机会,黄袍加身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杯酒释兵权”

材料 (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言极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3、“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指的是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4、赵普认为“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

藩镇割据,地方将领权力过大。

5、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目的何在?

将兵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297 3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