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艺术优秀2篇

发布时间:

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造型艺术特点的相似性 篇一

摘 要: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这两种来自不同群体的美术形式,但在文化心理、符号表述与艺术特点等诸多方面有共通之处,本文从造型艺术特点的稚拙感、夸张性、绘画方式和求全求美等四个方面比较二者的联系性与相似性。

关键词:民间美术;儿童美术;造型艺术特点;相似性

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常被我们归为亚艺术,它们在文化心理、符号表述与艺术特点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

儿童画新奇、大胆、率真,体现了儿童视觉思维的痕迹,作品充满了儿童特有的稚拙、纯真、自然的质朴美。

民间美术作品中折射出人类的纯朴自然、稚拙、敦厚的艺术情趣以及稚拙的表现手法、求全求美的审美观,给人们以纯真原始、物我一体的美好感受。

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在造型艺术特点及其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艺术 篇二

摘要:民间美术具有真实性、继承性和民俗性等基本特征;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色彩感染力。

关键词:民间美术;独特;真实;淳朴;造型艺术

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独具风采。

民间美术的造型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并伴随着其性质和特点而存在。

他的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表现手法朴实而大胆,他所创作的内容题材丰富,不仅反映出大家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出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一、民间美术造型的基本特征

“真实”。

他所反映的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在不懂绘画的人看来,画面的表达是随心情而定的,并且他的造型并不符合事物的客观真实性,它是一种随心情而进行的随意创造。

劳动者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他在一幅画面中可以同时将物体的几个特征进行综合,全面地表现出来。

比如:一只侧面的老牛,他们会在画面上画出两只眼睛,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这么画,他会十分质朴地回答说:“老牛本来就是两只眼睛呀。”我想他们的回答就是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而这如同儿童般天真的透视心理,却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而在真实的基础上画面又不时地反映出它的继承性。

都知道中国民间美术的宝贵财富就是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结晶,因此民间美术造型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继承性。

中国的文化曾经历社会朝野的演变,但是原始文化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像民间所崇尚的圆满,讲求对称,阴阳对比等。

均体现在历代美术作品的造型中,这些民间美术造型广为流传,生生不息。

据记载,至今河南淮阳民间艺人的泥塑中还留有远古时期奇诡怪诞的动物形象。

这些妙趣横生的拟人化动物造型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民众心目中。

而民间美术的民俗性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人善长于把民俗事物通过造型手段表现出来,因此,民间美术造型又产生于形形色色的民俗事物中,体现出造型上的民俗特征。

由于古代生产、生活需要的人力劳动很多,因此各家都十分希望人丁旺盛,因此作品的造型大都体现出对生殖、生命的真情向往和对吉祥、幸福的执着追求。

生殖与生命已成为民间美术所要表现的永恒的主题,贯穿于民间美术创造的全过程中。

譬如:“生命树”、“鱼戏莲”、“蛇盘兔”、“凤穿牡丹”等一系列主扬生殖与生命的主题为民间美术造型增添光彩。

另外,驱灾除疫,祈福迎祥,祭祀等民俗活动也有所表现。

如民间版画中的门神“神奈”、“郁垒”、“秦琼敬德”等成为我国历史上留存已久的艺术形象。

还有许多喻意吉祥幸福的艺术造型,如“连生贵子”的造型可以是莲花和娃娃组成,也可以由莲花、笙、桂树枝组成。

“多子多福”常由带着枝蔓的葫芦和小孩子组合在一起。

其他还有“观音送子”、“天降麟儿”、“送子娘娘”等等。

以上均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真挚追求,同时也显示出民间艺术家纯真的审美情趣和高度的艺术造型才能。

二、民间美术的独特造型审美蕴意

民间美术是自由的并且富有生命的一门艺术。

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审美、造型。

这独特的审美体系是来源于民间的一种造型艺术。

也许创造出作品的作者本身并没有很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他所创作的作品却会很真实地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甚至一眼就能让人看出他的生活环境或是家庭条件。

这样的作品往往会比一些有着深刻意义的作品来得更直接、更真实。

民间美术以其多样的造型风格变化,综合了中国的古老文化,以其独特的结构、审美和民间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恰恰反映出了民间美术的造型审美蕴意。

综合以上它所沉淀下来的就是民间美术造型中独特的,最真实的,最能够反映出民间美术中有着其质朴并真实内涵的作品。

民间美术主要通过以下的基本表现手法体现出来:

1、寓意表现手法:从民间美术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传统的吉祥图案,也可以看到有着神话色彩传说中的英雄,甚至鬼神之类的图案。

这些也是民间美术独特的精神内涵的表现,它所表现出的寓意大多是期望平安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这些同样是人类共同的愿望,而民间美术的造型则始终遵循着这样的创作路线,其中蕴涵了吉祥的寓意。

比如,石榴和西瓜多籽,便被借用于“榴开百子”,传说中食蟠桃可以青春永驻,而松柏则是生长千年的代表,山岳历经沧桑而无损,白鹤通常会出现在神话里,而鸡的自然形态也广受赞扬,它形体挺拔,行动矫健,毛羽艳丽,气概非凡,因此学者们多认为,古代的凤凰形象,就是以公鸡为原型创造出来的。

古人还认为鸡能驱鬼、避邪。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上说,正月初一为“人日”,在这一天,大家贴画鸡于门户,上悬苇索,旁插桃符,这样做可以使得“百鬼避之”等。

类似于这样有着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谐音表现手法:另有一些美好的寓意更是运用了中国汉字谐音的特点,并将读音相同或相似的字加以借用,来代表大吉大利之意,如“连(莲)年有余(鱼)”,“福禄(鹿)双全”,“马上封侯(猴)”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广大劳动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一面。

3、组合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就是以字的组合或是字画同时存在的组合来构成吉祥图案,譬如,“五福捧寿”,就是画面中以五个蝠蝶来围绕“寿”字,借此表达祝寿的美好愿望;另外“百寿图”中的100个“寿”字组合在一起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民间美术就是由劳动群众自己创造的,真实的表现并服务于他们的生活,反映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并充满本土气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门艺术。

三、民间美术独特的色彩感染力

民间美术大量地运用高纯度的色彩去表现作品,具有着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地方色彩,这些是民间美术所特有的。

由于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底层人民群众,他们来自民间,并扎根于民间,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这一特性使得人们大都受地域的文化积淀、习俗风情、地貌环境的影响,便会对主观情感与外界事物交织交融,即形成“自然文化”。

因此,民间美术洋溢着一股纯朴、浓厚的乡情和自然天趣,凝聚着某一民族或地区人们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并有着强烈的民俗性和共同性。

总而言之,人们那些纯真质朴的天趣以及对生活充满美好期盼的思想都通过民间美术的独特造型艺术表现出来了。

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劳动群众的真实艺术境界,并形成超越普通人审美价值观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得整个民间美术在发展史上有着更璀璨的星光,有着更深刻的感染力,或许,正是他独特的造型艺术才是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钟茂兰,范朴。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刘忠红。试论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J]。中国民艺,2005(01)。

[3]任国伦。泥泥狗是一门艺术[J]。泥刻中国,2005(02)。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5]乔晓光。中国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2篇《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艺术》,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1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