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论文【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10篇《新农村建设的论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一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石榴红村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受自身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该村目前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石榴红村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政府引导、建设资金筹集的“四结合”模式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可持续发展

本着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自己家园的原则,武汉市从2005年5月20日起正式启动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该计划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计划从全市2 087个村中挑选110个作为试点。该计划把试点村从建设类型上分为三种:一是拆村新建型;二是整治提高型;三是旧湾改造型。石榴红村在该计划中被列为整治提高型,即对原有的房屋、道路、绿化等进行改造整治,使其达到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的要求。

一、现状、措施与效果及成功经验

1。现状

石榴红村位于武汉慈惠街道办事处最西部,南临汉江,北连107国道和汉渝铁路,西与新沟农场接壤;该村占地面积200亩,民房73栋,公房1栋,建筑面积10 540平方米;居民总户数73户,共210人,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从黄鹤楼出发到该村只有约20公里的路程,离武汉市区距离适中,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措施与效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该村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并成为“新农村建设湖北省示范村”。石榴红村已经整体改造成徽派建筑,并按照星级宾馆的要求将村民原来的住房统一改造成了旅馆,同时,请高校一些相关专家对村民进行了关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还通过建立“厨嫂协会”提高了农民的厨艺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榴红村各个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1)村容村貌。石榴红村住房原为普通农村房屋,已经破旧不堪,政府按照徽派建筑的模式及“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先对该村中间20户左右的旧房进行改造,再对两边50余户旧房进行改造。目前,该村已基本全部改造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鲜明,古朴和谐。

(2)基础设施。现在,该村村内主干道都是水泥路、小道都是与整体文化氛围相配的灰砖并建有足够的休闲娱乐设施、充足的自来水管道、完善的供电系统(供电线路全部转入地下)。政府对环保和绿化进行统一治理和规划,村民更多地使用太阳能(部分路灯也采用太阳能技术)和天然气等绿色能源。村民主要利用网络技术获得及时准确的蔬菜市场信息。

(3)村民收入。石榴红村从2005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开始接待游客,7天接待游客人数达3 500多人次,旅游收入达4万元,户均创纯收入1 200多元,其中,纯收入最高的一家达3 000元;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该村的年人均收入已达7 000元以上。

(4)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在统一改造的过程中,村内增添了医务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医务人员,每户都享受了合作医疗,低收入者和五保户人员也全部享受了社会保障。

3。成功经验

石榴红村的成功不仅在于抓住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新农村建设这两大历史机遇,还在于实事求是地利用、分析和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总结起来,石榴红村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积极引导。为了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结合成都红砂村、上海前卫村等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石榴红村自身的条件积极地向村民宣传乡村旅游方面的知识及现实和长远的利益。

(2)建设资金筹集模式。石榴红村在建设资金上按照街队出大头、农户出小头、市区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四结合”模式进行筹集。目前,整个石榴红村建设投入资金已达600多万元,其中,街、队、农户出资298万元,引进外来资金320万元。

(3)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石榴红村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本身无先天的可供旅游开发的旅游资源,同时,该村人均地较少(不足1亩)且建设资金缺乏,受这些条件的限制该村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但是,该村又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及绿色蔬菜的优势,而且该村村民居住集中,政府利用这些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政策支持和适中的资金投入,使石榴红村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

(4)村委会始终坚持。在石榴红村改造之初,大多数村民是反对的,村委会在这时候一家一户地进行了耐心的疏导,通过让村里老党员先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方式引导村民,其他农户在看到开展“农家乐”的农户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之后,纷纷加入到改造的行列。

二、目前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进行了走访,发现该村的农户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单纯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既开展“农家乐”又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和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其中,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这充分证明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目前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问题主要有:

1。根本性问题: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问题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具有审美、愉悦价值和旅游功能,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要素(自然存在)和人文要素(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石榴红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缺乏可供旅游的自然资源,目前,只有统一改造后的徽派建筑,景点少而单一,而石榴红村一大优势和

特色——绿色蔬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旅游服务项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及休闲娱乐等,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这方面,石榴红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休闲娱乐项目不足和场所的闲置浪费,例如发展之初投资兴建的休闲娱乐场所“亲江乐园”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关键性问题

(1)缺少“品牌”效益。石榴红村目前最大的特色是统一的徽派建筑,没有发挥该村绿色蔬菜的优势、没有突出“农”字,缺乏自己的“品牌”。据调查,很多游客反映该村许多“农家菜”没有“农家味”。

(2)对政府和旅游时间的依赖性过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是石榴红村发展的保证,但是,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来石榴红村的游客主要集中在“五一”和“十一”长假期间,平时游客较少。

3。次要性问题

(1)交通问题。目前,石榴红村有一趟公交车与外界联系,单线一天4趟,没有到达武汉中心市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旅游资源和服务项目开发完善之后将逐渐凸显出来。

(1)农民利益的协调问题。在发展初期,为了实现公平,村委会存在对开展“农家乐”的农户平均分配客源的问题,重视了公平却忽视了效率。但是,随着农民市场意识的提高,效率问题将逐渐凸显出来。

三、相关对策

围绕石榴和徽派建筑设计有代表性的旅游形象标志和相关旅游产品,同时,通过网络、广告等各种形式加大对石榴红村的宣传,突出石榴红村的重点与特色,做出品牌,提升品牌效应;围绕“农”字,将一些古老的生产生活工具如水车、织布机、蓑衣等制作出来,开设“农家俱乐部”,增加旅游服务项目;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公司化运作,引导农民开展自由竞争;开通省内及省外旅游专线,市内还可增加原有公交的班次和增开公交线路,灵活解决交通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陆益龙,王成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J]。江淮论坛,2007,(4)。

[4]张俊卫,党淑英。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7,(9)。

[5]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6]佟玉权。品牌化营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走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二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加强重视自身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在管理上,管理人员应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与任务,采用规范的方式实施管理工作。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当地政府应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对当地的农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才可上岗,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让管理人员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与重要性,使管理人员能够重视自己的管理工作,明白自身的职责。

(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管理都需要有一套明确而严格的制度才能将其管理妥善,没有了制度其管理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管理顺序与约束,其管理目的`也较难达到。因此,当新农村建设逐渐开始建设后,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与指标,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为了使加快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要随着时代进行创新与改革,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跟随新农村时代改变管理方针,制定一个符合时代和与当地发展相符合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第一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融入经济结构转变农业传统结构,让农业进入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此促进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第二方面是通过加工改变传统农产品外形,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安全,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能够有效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从而拓展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销售量,使产业链不断的延伸,让农产品有跟多的发展渠道。第三方面是提高农业的科技发展,在农业事业中融入科技产品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当地农业的产量,迅速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也使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当地农业之间的竞争力,使得农业经济提高实现高速发展。

(三)重视民众利益,加强完善利益管理机制

经济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民众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人物。在现代许多农村中可以发现,许多农村当地政府在面对民众的诉求以及矛盾时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与当地机制不完善有着很大关联,因此,为了让今后这些现象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政府应及时的完善管理机制,重视民众利益,使民众的权益受到维护,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能够有效的改善民众的矛盾现象,使民众在出现这类事件时既能得到权益的维护,又能快速的瓦解矛盾。

(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经济状况,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为合理与妥善的管理,这些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前,应进行管理能力与知识的培训,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打造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与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管理团队,为了让团队不断的进步,应定期的针对团队中的新管理员和老管理员进行培训,不断的创新管理人员的知识,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符合当前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大多与政府的不重视和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密切关联,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政府应明确的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创新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完善民众利益管理机制和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报的作用》 篇三

【摘要】媒介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各省级农村报在促进农村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而后者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报 农民话语权 农村传媒生态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韩国人朴振焕在其《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一书中统计:在1974年―1980年参加过新村运动培训的高级官员及社会精英分子中,按职业来分的话,新闻工作者和作家有602人(总数为10513人),是继教授(2272人)、牧师和僧侣(782人)之后的第三大类人群。作为公益性的报纸,省级农村报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传通信息,搭建城乡沟通的桥梁,让农民成为“传播者”

农村报的存在要打破长期以来大众媒介在城乡之间造成的信息流通不平衡:一是量的不平衡,二是流动方向的不平衡。

信息的获知是农民能做出决策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农村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表现在:一是信息的量,二是信息的种类。在及时信息的提供上,农村报所起到的作用不及电视和广播,但是面对种类繁多量又大的信息时,报纸内容的持久性则为农民更好地了解各类信息提供了便利。当前,农民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农村也不再只是信息的收集器,农村报在当前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改变城市――农村单一的传播方向,在城乡之间搭建起信息沟通的平台。

因此,农村报要弥补电视和广播在这方面的不足,在农村受众和农村报之间建立有效的反馈制度以及传播效果评价制度,并且在平时的内容安排中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二、服务“三农”,服务农村社会发展

农村报要在农村站稳脚跟,服务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服务主要体现在各类信息、技术和知识等的提供上,比如市场信息的提供,种养信息的提供以及各种健康信息的提供,对卫生知识、法律知识的普及等等。同时还要注重信息的筛选和加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一定要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看这种新技术是否适合当地的农民,是否易于被农民所理解和接受,成本和利润怎么样,怎样让农民更好地学习这种新技术,等等。

三、发挥号召力,做“集体的组织者”

由于把握丰富的媒介资源,媒体在号召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媒体不仅仅是社会环境的监测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应该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发挥媒介的号召力,参与到社会中去。作为“三农”类媒体,农村报在组织作用上必然不能缺席,这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三农”的特殊性使然,围绕农民的迫切需要和利益,将语言上的表达转化为行动,将为“三农”服务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沿海沿江地区的一些企业逐渐恢复了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用工荒,而此时安徽的一些农民则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犯愁,从5月份开始《安徽日报农村版》牵头联手苏浙一带的部分媒体,组织了大型公益活动“为农民工找岗位”,此次活动还特别关注了年轻一代的外出务工者(也就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说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岗位信息的收集过程中除一般用工信息外还特别注意这类群体的用工信息。作为一家媒体,农村报在发挥了组织作用的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组织活动提供一些对社会有思考、借鉴价值的信息,比如说:通过对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分析,可以为各类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提供参考信息。其次,民工对于工作条件的要求(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和权益的保障等不仅为企业招工提供了参考价值,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就如何做好农民工工作提供了参考意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报纸的沟通协调功能得到了发挥。

四、维护农民权益,还农民主体地位

曹锦清先生在《黄河边的中国》一书中认为中国农民的血缘和家族观念非常重,在这种传统关系网络下,他们的一个弱点是不善于进行自我组织和协商,遇到一些涉及到他们普遍利益的问题时,总是希望能有一个有能力的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村报应该主动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者,这一作用在当前的社会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农民权益进行维护,媒体常用的做法就是进行舆论监督,用一种守望的态度来监测社会环境。以《安徽日报农村版》为例,其“民情热线”专版主要是做农民权益维护的,并有专门的记者负责舆论监督。比如说对农民土地权益的维护、对各种坑农害农现象的调查、对农民卖粮“白条”现象调查以及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的调查等等,尽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农村的社会环境进行监测,为相关部门了解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依据。当前,在农民维权上,农村报除了关注单个的农民权益受损案例,还重视那些具有普遍性的权益受损案等重大案例,为决策层提供了参考资料和意见。近些年来,对于外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以及民工形象的构建也逐渐成为农村报关心的重点,当然“要解决农民工问题,最首要也是最关键的,是要给农民以最基本的公民权利”①,改变“农民”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失语”“边缘化”的状况,维护农民的“话语权”,这也是众多“三农”学者和农村工作者所关心的,农村报应主动承担这份责任。

五、变革农民观念,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助力

常言道: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刘建明教授讲过,“在西部发开发中,媒体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沟通消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媒体应成为改变西部落后观念的理性力量。”②这一说法不仅仅是针对西部农村,对整个农村社会来说都是这样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的力量还在于处于建设主体中的“人”,在农村社会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居于主体地位的,许多学者也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农民主体地位的确认,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最关键的是其观念的变革,而不仅仅是外部物质条件的改善。

观念的变革主要通过“教育”,农村报作为纸媒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与电视和广播相比,报纸内容具有持久性、可保留性,农民读者拿到报纸后,可以自己安排恰当的阅读时间,农村报可以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尤其是政策解读、舆论监督以及各类知识的普及。其次,电视和广播的节目内容往往不需要受众进行太多的思考,而且偏都市化的节目安排也导致了农村受众在对其选择时的“娱乐消遣功能倾向”,长期下去对提高农村受众的文化素质和变革农民观念是不利的。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经指出,大众媒介具有麻醉人精神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人沉醉在虚幻满足之中,二是由此剥夺了人的行动能力”③,而且“电视这种媒介由于信息的清晰度太高而恰好缺乏对受众理解需求的满足,更能满足这一需求的反而是报纸”④,电视注重的往往是情感话语,而报纸的话语呈现则更理性一点。

以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来看,“作为其建设的主体,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更为简单具体,并且集中在住房的规划和改造、生活水平与经济条件的改善、村庄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进等几个方面。”⑤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但不是全部,农民对新农村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而对“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理解则显得很缺乏,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农民当前对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急切愿望,同时也是受到传统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在休闲生活的安排上缺乏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安徽日报农村版》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开设“新农村专版”,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舆论造势的同时,让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个具体、完整的认识,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的揭示,为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六、平衡农村传媒生态

平衡农村传媒生态,首要的是保证农民能充分接触各类媒介。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三大传统媒体,在面对农村受众和农村市场时,或许“共建共赢”会比“争”更好,通过共同努力去建设农村传媒生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三大传统媒体的优势。比如说,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电视可以充分利用声画并茂以及直播优势满足农村受众的娱乐需求和对新闻的需求,广播则可以利用其传播的便捷性满足受众对即时信息的需求,而电视和广播有个共同的劣势是“一过性”,且内容的安排是有时间顺序性的,对于农村受众尤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来说在收看或收听上不方便。时效性对于电视和广播来说是优势。对于农村报来说则是个瓶颈,但是作为纸媒,农村报可以充分发挥报纸易保存性、内容的持久性和阅读时间的可选择性,丰富传播内容,在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

参考文献

①陈永:《南中国“三农”问题调查――<南方农村报>记者与农民全接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77

②张宁、方晓红,《加强农村传播 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2002.12:67

③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8

④顾炜程,朱娇娇,《社会转型中农村的传播媒介与观念变迁:交往格局的关系研究――以青浦农村家庭调查为例》 [J]。《新闻大学》,2007(02)

⑤李小云等主编:《2006-2007中国农村情况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从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具有的传统优势和发展特色等方面以及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农业高等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成为智力支撑,力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农村建设,积极寻求科技成果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新农村建设 高校职能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特殊地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现有格局大多是1952年院系调整形成的,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其学科建设逐步向多科性、综合性方面发展,但却始终是以农业学科为依托,保持着农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因而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发展至今,高等农业院校的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农业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形成了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几十年来,高等农业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保证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高等农业院校针对学科门类较少、学科结构单一、分布较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加快了学科建设步伐,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继续发扬了农学学科优势,促进了生物学、工学和管理学院等学科的较快发展,人文学科和理学的基础学科有所起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都在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内涵,改变单科性封闭式的高等农业教育格局,建立以农为主的,融林、牧、渔、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关注农业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涉及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发展与农业有关的加工、工商、金融、市场营销和农村社会服务等专业。同时,积极调整农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高效、快捷地为农民或农业企业家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拓宽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有专家提出,分三个层次进行农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第一个层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第二个层次是培养数以万计的农业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按照这样的思路,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任重道远。

从农村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普九教育是起点,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关键。农村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中小企业主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不能离开高等农业教育。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通过各种途径,使尽可能多的农民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辐射,推进新型农民培植工作。同时,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和乡镇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将科技培训、创业指导、技术服务、跟踪扶持相互衔接,为新农村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保存、传播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的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必须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把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底气”。 高等农业教育把自己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向社会,促进了创新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交流”日趋密切,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将不断地及时地了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自己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潜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也将不断地及时地向高等农业院校反映生产实际需要,并通过多种联合形式向学校提供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援助及科技成果转让的补偿。据统计,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等农业院校。这为高等农业教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5%,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农民拥有的知识及技术已经很难支撑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缩短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周期,

强化科技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找准产业,依托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科技作为支撑,要让科技成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强村富民的强大动力。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此推出了不少推进科技助农的新举措,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一个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越来越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探索农民致富的新方式。

我国的农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纵横交错,互相补充的农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农业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农业教育处于该系统的顶层,对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龙头牵引和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业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明确定位,找准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xx.(31).

[2] 杨彩霞。关于加强农民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xx,(1).

[3] 周清明,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1-5.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五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一直按照以往的信贷制度执行着,一直是以过去的政策执行着,是以一定的信贷对象为目标,向农村地区、一些乡镇人口和小微企业提供的一种信贷金融服务。由于这种信贷主体比较多元化,信贷的额度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程序化和便捷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当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种信贷服务地根本目的就是消除贫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以及增加就业的机会。特别是20xx年国家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小额信贷业务的大力支持,使得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下

(一)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风险集中在一点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全民创业的阶段,金融机构的信贷一般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这种小额信贷一般针对的都是农村里的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群体,因为很多业务都没有抵押的性质,这就使得在征信体系和保障机制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很多农民因为不能将其按时归还,而造成了部分银行存在着坏账,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二是很多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因为职业道德不够规范,存在着寻租权利,有着个人利益参杂其中,不能按照合理地制度依规办理,使得很多业务都是在不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这就给很多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让农民对其产生怀疑;三是因为很多的业务都是在“三农”的范畴内进行,很多都是用于农业投资,然而这种投资却有自然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弱,甚至出现大量资金不能予以归还,也会给很多金融机构造成损失。

(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没有接续性,有着供求矛盾

农村地区的发展因为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注,使得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逐渐趋向于一种多元化的方向,而且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很多有政策支持力度的金融机构,比如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都因为这种业务的繁琐性和回收效益低的现状,都不愿意将其资金投放于农民这块。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小额贷款供应渠道不足,只剩下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保障来支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再加上很多商业银行都需要一定的抵押或者是财务信息,最终才会给部分民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就使得当前的这种资金保障远远不能满足于农村地区的发展。

(三)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的性质决定了发展的程度

当前,农村地区的小额贷款在其具体的贷款方式上尤其独特的一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特点,比如业务信贷的种类较为单一、信贷时间较短、信贷额度都较偏小等。因为综合其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的信贷资金大多都是投资于这种农业的初级生产上,主要都是一些种植业和养殖业,也就是说这种信贷的最终用途较为单一。而且,在信贷的时间上也存在的着一定的限制性要求,一般农村地区的这种小额信贷都是一到三年,有时候因为产业的周期性较长,往往很没有经过一定的周期循环就到了要还款的时候了,难以使得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最终也就制约了很多农业的产生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因为现在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往往投资都较大,而小额信贷的资金额度一般也就是五万最多,这与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现状严重不符,远远不能满足于当前的农业发展资金的需求。特别是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实行的集约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和深加工等方面,都需要很大地资金链来作为保障。

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六

1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农机化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结构调整需要农机化的支撑才能完成。在农业发达,农机实现现代化的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活50个人;而在中国,8亿农民才能养活5亿人。如何将一个泱泱大国转变为产业现代化的农业大国,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的扶持自然首当其冲,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农机作业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节种、节水、节肥、节药和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如玉米残膜回收起茬机与人工作业相比,提高工效32倍左右,节约人工57个/hm2,机具工作效率0.133hm2/h,残膜回收率97%,根茬起净率95%,新增经济效益819元/hm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农机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靠科技,而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如在临夏州的粮食生产方而,小麦膜侧沟播,小麦机收,玉米双垄覆膜种植机械化;围绕支柱产业、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膜侧‘‘双低”油菜、中药材、豌豆机械化;以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和机械化旱作农机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通过机械动)www.chayi5.com(力,才能达到生产要求。农业机械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逐步改变了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

1.3农机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方略。自2004年以来,国家设立了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既扶持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又有效拉动了农机市场需求,加快了农机工业振兴。10年来,临夏州共投入补贴资金17723万元(其中,国家补贴15333万元,甘肃省补贴资金1710万元,州级累加68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878万元),带动农民投入39018万元,投入总量达5.76亿元,全州125个乡镇73442户农民收益,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积极热情,对发展农业机械化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农机化的快速发展既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又富裕了农民。实践证明,要加快城乡化一体化进程,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离土离乡,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1.4农机化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机化发展的主体也是农民。农民生活要富裕,就要有宽裕的收入。发展农机化,将直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一是通过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转移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发展。二是农机化发展给农民开辟了与农机化相关的就业新门路,如农机维修、农机燃油供应站及农机交易市场等。三是通过开展农机技术培训,组织农机科技进村进户,使农民掌握新技术,增强致富技能。四是发展农机大户,创办农业合作钼织,引导农机户走向市场,创业致富。

1.5农机化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保护农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实践创新是农机化科技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在农机化发展中推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撑。如通过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不仅避免了秸秆乱堆乱放,而且消除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火灾隐患。通过机械化灌溉,可减少干旱给农民带来的损失,确保稳粮增收。通过大型农业机械进行土壤改良,坡改梯,深松深耕及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通过膜侧沟播、全膜覆盖技术,可增加干旱地区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产量。这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节能减排,增收增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新农村建设如何大力发展农机化

2.1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机化长效工作机制和农机服务体系

公益性农机推广体系和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加快科技入户和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科技技术普及的新型服务体系。各级农机管理、鉴定、推广、监理、维修及教育培训等部门和单位,要适应新的期、新阶段要求,健全职能,完善手段,加强建设,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引导发展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

2.2抓住机遇,努力推进农机化跨越式发展

目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发展农机化的社会氛围、经济基础、法律法规、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等条件已经具备。要把握机遇,积极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减免税,免征拖拉机养路费和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等措施。

2.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园区

根据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农机化技术和机具。重点探索和示范推广经过试验、示范,不仅符合农艺要求,安全可靠,而且非常适宜农业生产的农机化新技术,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及农机化种植基地。如在临夏州以东乡、永靖县为重点,抓好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以康乐、和政和积石山县为重点加大膜侧中药材、油菜等经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以永靖县为重点,切实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等。

2.4建立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资金扶持保障体系

一是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机化的引导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二是加大对农机推广、培训机构等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并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加大对农机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四是对农机合作组织绐予优惠信贷支持;五是对农机作业用油给予补贴政策。

2.5加大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农”的原则,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宣传和培训力度。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和行业商报,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多层次、多角度和全方位开展农机宣传工作;二是利用“科普之冬(春)”、送"农机科技下乡”等活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机具调试和维修服务;三是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对农机操作手、农机服务钼织和农机大户开展技能操作培训。

2.6加强安全监管,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机驾驶操作员的守法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h,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将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七

一、引言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总是与劳动力流动相伴而生的。近二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人口流动也随之增加。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xx年底全国有1.32亿农民工,其中2644万举家外迁(国家统计局,20xx)。农村劳动力流动,无论是否携同子女外出,都会对他们子女的教育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也会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提出新的挑战。

本研究试图描述和分析由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有关数据估计农民工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规模和区域分布;第二部分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决定的因素;第三部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概况

(一)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界定

由于农民工所采取的对待子女教育的方式不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类基本问题,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农民工子女的失学问题。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主要源自农民工子女与其父母一起流动到家乡以外的地区上学所面临的种种不适以及流入地政府或社会对外来儿童入学的包容和接纳方面的约束。它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

(1)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流入地后能否继续其学业或能否进入流入地小学就读;

(2)流动儿童能否与流入地当地的儿童同等分享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3)流动儿童能否在学习上跟上所入读的流入地学校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并在心理上适应新的环境。通常这些问题会更具体表现为三个选择性问题,即:流动儿童是在流入地继续上学还是被迫辍学,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就学还是去学习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类似的私人学校就学,以及在公立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能否受到公平的对待。有许多因素影响和决定流动儿童的教育选择,这些因素包括:

(1)流动儿童的父母承担子女生活和教育的经济能力和时间;

(2)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为流动儿童所提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有关支持或限制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4)流入地政府和居民对待流动儿童教育的态度。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关注的是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民工子女失学主要是指农民工义务教育学习年龄段的子女因直接或间接受到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完成义务教育。在实际中,农民工子女失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从来没上过学;二是上学后未完成9年义务教育就辍学了;三是延迟入学(即在较正常上学年龄更晚的年龄入学和上学)。

(二)不同类型农民工学龄子女总量估计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xx年全国农村有外出劳动力1.1823亿,另有700万6~14岁的流动学龄儿童和2200万的留守学龄儿童。这一估计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出来的。由于样本大、抽样和调查方法科学,其估计结果应该基本可信。但是由于国家统计局的农村住户调查采取记账方式获取数据,在抽样时举家外出的农户一般多被排除在外(样本确定以后举家外迁的农户会包括在样本中),因此根据农村住户调查结果估算的举家外迁农户数据和流动儿童的数量会被低估。

除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之外,还有一些研究也对全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总量做过估计。段成荣和周福林利用20xx年全国人口普查中0.95%样本数据估计全国农村14岁以下儿童中有8.05%是留守儿童,根据同一调查的年龄结构估计,20xx年全国留守学龄儿童1496万。假定在20xx~20xx年流动人口的年龄、婚姻状况结构和城乡分布不变,20xx年全国留守学龄儿童为2880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1944万,这一数字仅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留守学龄儿童总数少256万。这一差别可能由于全国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比例上升所致。可以相信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xx年的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数字是可信的。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xx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为1.3212亿,如果假定20xx~20xx年留守学龄儿童与没有举家外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比率(23.52%)保持不变,20xx年全国农村留有学龄儿童为2486万人。

为了更准确估计全国农村流动学龄儿童的数量,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相关的估计。据四川省统计局的一项研究,该省每一万名外出农村劳动力就会产生4000名留守学龄儿童和1000名流动学龄儿童(四川省统计局,20xx)。这个比例大大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年全国流动学龄儿童的数字。由于四川是全国农民工数量最大的省区,该省农村留守学龄儿童和流动学龄儿童的比值对全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还有不少其他的研究也反映出国家统计局估计的农村流动学龄儿童数字偏低的情况。我们在广东的调查获知:20xx年作为全国农民工流入绝对量最大的广东省有2300万外来劳动力和180万流动学龄儿童。广东流动学龄儿童和流动劳动力之比值为7.82%。一项关于上海的研究显示20xx年上海有外来务工人员400万,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32万。两项关于北京的研究显示20xx年和20xx年北京分别有外来务工人员300万和357万,周期流动学龄儿童分别为22万和50.4万(王璐,20xx;段成荣,20xx)。江苏省农民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字显示20xx年全省有900万农民工和56万流动学龄儿童(江苏省农民工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浙江省统计全省20xx年有流动学龄儿童65万,相当于全省同期农民工总数的6.2%。综合这些研究,保守估计农村流动学龄儿童应不低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7%。根据国家统计局基于对全国7100个村的68000样本农户的调查估计,20xx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为1.3212亿。以7%比值估计,20xx年全国农村流动学龄儿童有925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xx年全国农村有2644万举家外迁的劳动力,按估计的劳动学龄儿童推算每两个举家外出劳动力平均带出0.7个学龄儿童。由于举家外出劳动力中包括家庭中其他成员,如小孩的叔叔、婶婶、爷爷、奶奶等,这一数字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八

__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山区农业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正确认识我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清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对于促进我县农业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客观评价我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__农村科技组织已初具规模,全县共有农机维修点60个,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110个,农机专业户17户,农机作业协会3个,农技推广服务组织47个,从业人员105人;林业服务组织31个,从业人员60人。高级工程师3人,初级工程师19人,技术员级专业职称7人,未评聘专业技术职称28人,技术工人3人。农村科技推广取得一定成效,全县新建上流式浮罩沼气池7340个,水压式沼气池2260个,“两省灶”10486个,建成沼气保鲜库5个,太阳能220个,推广“猪—沼—菜—果”生态农业模式近万亩。全县31个乡镇都建立了农村能源服务站,项目区建立了农村能源后续服务小区,配备后续服务技术员23名。

二、认真分析我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科技服务人才短缺。全县367名农业技术人员中,仅有28人具有本科学历,占总数的7,专科以下的有20专业不对口。且农业科技人员大部分集中在县直部门,乡镇一线农业科技人员短缺,农业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作用辐射面窄。特别是乡镇一级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工作重点倾向于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时间相对较少,科技服务职能难以发挥。农业科研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低。全县共有27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856名会员,覆盖率达87,但人员素质低、管理混乱、桥梁纽带作用不强。

(三)农业科技和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农业生产方式仍以种养和人畜力为主,农机利用率仅35。全县3951台排灌机械,有355台不能使用,825台带病作业,分别占的9.9、23。拥有水电站26处,电灌站169座,水轮泵56处83台,完好率不足30,制约了科技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

三、努力探索我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

(一)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一是搞好实用技术推广。政府要把握产业导向,充分调动农业科技组织、农民专业协会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积极性,大力倡导跨区域、专业性的科技推广合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组装配套。大力培育、宣传和推广典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参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逐步形成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延伸科技载体服务。采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工作。加快技术市场建设,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技术交易活动,繁荣技术市场,完善技术合同登记,规范技术交易活动,优化技术交易环境。

(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选拔一批高素质农业科技专业人才,采用异地学习、短期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培养专业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综合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选拔一批紧缺、急需的域外高层次人才,提升、优化科技干部队伍结构。树立农业科技典型,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加大农业科技宣传力度,使农业科技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农业科技普及、创新意识,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

(三)营造农村科技服务环境。一是抓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育工程。规范农业协会服务功能,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引导发展。特别要加强对已有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的支持和规范,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主要农产品专业技术经济协会。二是抓好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服务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三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立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区域特色,集中引进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项目,提升自主培育水平,带动周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打造__特色农业支柱产业。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九

一、民生科技的内涵

从字面意义理解,民生即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民生包含了劳动者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等所有涉及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民生还涵盖了民众的基本发展能力和权益保护的状况。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民生问题,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演变。因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对生存、生活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旧需求的解决伴随着新需求的产生,不同的社会出现不同的民生问题成为新常态。在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如何拓展民生空间与提升民生质量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因国情、党情和民情而体现出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核心围绕建设怎样民生和怎样建设民生,取得了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巨大的民生实践成效,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现实启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政府把改善民生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推进社会建设的关键。“民生科技”的提出及其功能正好满足了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民生科技将“民生”与“科技”相结合,使自然科学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也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民生科技进行界定,广义的民生科技泛指一切与解决民生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指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以服务好和改善好人民的生计为根本宗旨。这一范畴几乎可以涵盖到人民生活相关的所有领域。而狭义的“民生科技”要从“民生”一词来理解,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即改善民众的生存、生活状况,积极增加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和民众权益的保护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的政策体系。

二、新农村建设中民生科技的功能

(一)民生科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投资和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手段。推进农村民生科技发展不仅可以拉动城乡消费,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还无形中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过渡。农村一直是我国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民生科技可以根据农民的需求来研发各种实用性的产品,涵盖农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到农机产品,进而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全国经济稳步的提升。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农业依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新农村建设首先解决的是如何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为农业发展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加高效的生产资料以及更先进的生产工具。民生科技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稳步提升。

(二)民生科技推进农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从农村社会稳定层面上讲,推进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之间、不同区域农村农民之间的科技资源配置公平的实现,增进社会和谐。众所周知,公平待遇是持续有效维持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命线,民生科技从农村的教育、医疗、生态、公共安全等层面出发,以惠民利民为导向,切实缩小城乡差距、缩小不同区域农村农民之间的差距,努力使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都能得到保障和改善,从而使人与人之间有心情、有条件、有时间和谐相处、和谐交往。历史证明:在人民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容易出现,导致社会出现动荡不安的状态,那就谈不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所以,民生科技的广泛应用是推进农民之间和谐相处的有力保障。

(三)民生科技促进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由于制度建设滞后或者对科技的不当应用等原因而引起的科技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自然生态危机日益严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人口规模庞大,保障“三农”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对环境无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农村建立种植—养殖—加工—沼气—肥料等各个生产环节相关联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其中每个环节均离不开民生科技的支撑。通过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在农村应用、推广相关的民生科技,或是大力倡导无土栽培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垃圾回收技术等,或是在农村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能资源,实施能源循环模式,进而发挥物流和能流的最大潜能,从而使农村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谐整合。不仅推动了农村社会生产的发展、资源的节约,而且促进了农村的生态建设,促进了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民生科技增进农民的幸福

人民幸福不仅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心理保障。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共安全和经济收入。我国政府本着提高人民的生计,增强人民文化素质、惠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大力促进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进而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各个领域的资源配置公平。经验证明,民生科技能够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在此物质基础上推进人民大众自由全面的发展,持续增进人民的幸福指数。根据我国农村农民的医疗教育水平、居住环境以及公共安全相对薄弱的情况,我国政府借助民生科技极力拓宽人民大众的就业创业空间、增加民众的经济收入以及推进民生科技产品在农村广泛应用,不断优化了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性能。例如,同步影像在公共场所的应用,防爆防火设备的推广等,都极大提高了民众的安全指数,增进农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三、新农村建设中民生科技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建设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农村存在的民生问题多种多样,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必须从国家富强和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由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所以政府制定农村民生科技发展战略时必须抓住主要问题,解决农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问题。首先,必须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民生科技在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重点民生科技工程是农民健康相关科技、农民公共安全相关科技、农村生态环境相关科技以及农村防灾减灾相关科技,政府通过确定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而积极地引导和支撑民生科技重点领域的发展,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民生科技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对于农民急切需求的重点领域的民生科技,应该引导乡镇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积极研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对于一些风险大、收益周期长、成本高的民生科技项目,有的企业考虑到自身发展的原因不愿意涉足。这些项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基础性作用,理应由政府出面,制定相关的资金优惠政策激发、引导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推广,进而保障农村民生科技相关领域的稳步发展。

(二)加强民生科技及其理念的传播力度

发展民生科技旨在以人为本,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同时民生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也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农村发展民生科技,农民是关键因素,能否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民生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是决定民生科技能否在农村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民生科技的传播力度,弘扬科技服务农村民生的理念。首先,政府应通过深化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民生科技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促进农村民生科技的广泛传播:积极构建科研人员与农民的交流平台,利用现代传播媒介(电视、网络、手机等),介绍相关民生科技的特性和功能,促使农民了解民生科技如何服务民生,进而提升农民推广、传播民生科技的积极性;积极在农村开展公益性科普讲座,极力营造科技改善民生的良好氛围,进而凸显民生科技在农业以及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其次,从事民生科技研发的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农民代表参观民生科技生产的流程,提高农民对民生科技的理解程度,进而让农民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掌握、运用相关民生科技;同时农民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使得科研人员知农民之所需,进而为科研人员提供下一步科研的方向。最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民生科技在农村传播的主力军,政府通过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拓宽民生科技在农村的传播空间,加大对广大农民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管理能力,进而为民生科技在农村的传播、发展以及科技软实力提升奠定人力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民能切身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福利,深刻意识到科技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图1),与1978年相比,20xx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了近66.6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由1978年的67.7%降到20xx年的37.7%,足已显现出农村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些变化让农民切实的感受到科学技术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中所起的作用。然而,中国存在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及其家庭经营的传统农业,使得小农思想根深蒂固,要转变农民的旧思想并非易事。因此,各级政府要弘扬科教兴国、科技服务民生的理念,加大科技服务民生的宣传力度,极力营造科技改变生活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支撑和引导力度,使民生科技在农村有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三)健全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大的经济体对于提升民生质量,拓宽民生空间起到强有力的保障。然而,若没有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完善的资金政策,民生科技在农村的发展就根本得不到资金保障,因为民生科技发展的供给机制、运行机制以及实现途径等都需要政府资金投入作支撑。所以,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激发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农村民生科技的研发和推广,还能有效刺激民生科技在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极大推动民生科技在农村的发展。另外,公平合理的法规是民生科技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根本保证。制定民生科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能够保障民生科技发展过程中的运行效率,而且还能保证政府在采购以及企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发展民生科技保民心、得民心的目的。总之,民生科技的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以及成果转化再到民生科技服务农村,这一系列复杂的工程都需要政府制定详细严密的政策和法规,进而保障民生科技从科研开发到服务农村在阳光下高效运行。

(四)提高农村民生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犹如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运行一样,涉及较多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使整个过程中断。”[6](P86)农村民生科技从研发、中试到转化为农村应用性产品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0%左右,与美国80%的转化率相比相差甚远。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我国民生科技的转化率也非常低,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而且抑制农村民生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民生科技的转化率是推进农村民生科技建设的关键。首先,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地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把握不同地区的农村对民生科技的现实需求,才能有效提高民生科技在企业中的转化率。其次,有些科研项目虽然能满足农村需求但经济利益不高,不能有效驱动企业积极进行技术转化,进而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再次,国家应从全局角度对各地区的企业进行统筹整合,避免重复研究,避免浪费宝贵的科研资源。最后,各级政府要制定税收和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帮助,进而激发企业对于一些基础性强、风险大的科研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只有积极提高企业在农村民生科技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才能为农村民生科技的高效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驱动力。

(五)确立适合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评价原则

科学合理的民生科技评价原则,必须在实践中站得住脚,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评价民生科技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推进新农村民生科技持续发展。首先,农村民生科技的评价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民生科技以改善民生为宗旨。民生科技从研发、中试到产品的应用,如果不考虑其经济效益,则不仅达不到改善民生的效果,反而给农民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从农村有机物循环利用技术到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再到农机产品开发等等,无不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农村民生科技产品只有达到性价比高,方便耐用,以较小的物质消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时,才能达到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目的。民生科技产品如果失去其经济性,就不利于民生科技在农村的发展。所以,农村民生科技的科学评价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要抓住最本质、最重要的经济效益因素,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其次,民生科技的评价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民生科技的评价除了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其研发、中试到产品应用的评价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要求产品简洁、方便、安全、宜人、耐用、以较小的物质消耗获得方便、快捷的效用。设想民生科技产品如果失去了基本的实用特征和功能,那么其可靠性、方便性以及改善民生的目的也就无从谈起。另外,还必须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于我国地域宽阔,南北方农村地区的情况差异较大,对民生科技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国西北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对民生科技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一些日常应用上的科技服务,而较发达的东南农村地区,对科技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居住环境、公共文化产品方面的科技服务。因此,农村民生科技产品必须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因地制宜,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而物优价廉、方便实用的民生科技产品必将受到农民的青睐。最后,民生科技的评价必须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民生科技的评价如果不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起不到促进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作用。所以,农村民生科技的评价应尽可能地简单易行,评价指标必须科学全面、易于测量,以保证评价方法和措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民生科技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要求遵循简单性原理客观分析评价对象。各个评价对象在各个层次和角度都有某种潜在的关联,所以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兼顾评价对象的各方面关系,透过现象揭示、把握本质,避免大而宽泛的、单一的评价指标。同时,要确保农村民生科技评价相关数据的来源真实可靠,保障评价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检验性。

由于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民生建设受到较多的约束。农村发展一靠政策支持,二靠科技支撑。当前,积极发展民生科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推进我国“三农”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改善农村民生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和新动力。民生科技从研发、中试到产品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撑,更需要广大科技人员的研发和推广;不仅需要众多社会机构组织的广泛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的大力配合。总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宗旨,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民生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着力建设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服务民生理念的传播力度、提高农村民生科技成果转化率、确立适合农村民生科技发展的评价原则等措施,实现民生科技的功能。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 篇十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提出,新时期建设生态环境离不开园林植物规划。文章对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园林植物规划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园林植物规划的规则进行研究,为园林植物规划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园林植物;规划;新农村建设;要点

园林植物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过园林植物规划可以改善农村人民居住的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1、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意义

城镇居民园林绿化意识不断地增强,促进了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建设新农村不仅要设计规划园林植物,还要把农村的文化与经济相结合。通过建设新农村,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建设事业全面发展。想要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必须进行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开展园林植物规划,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体现出新农村的文化气息。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并大力推行园林植物规划。

2、新农村园林植物的类型

在新农村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过程中,适合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就有200多种,以某个沿海城市举例,常绿乔木包括刺柏、广玉兰、雪松、云杉等20多种;常绿小乔木包含石榴、金叶女贞、南天竹等10多种;灌木类的包含栀子花、月季、牡丹、杜鹃等;藤本类的包含红皱藤、葡萄、爬山虎以及蔷薇花等;观茎类的包含佛肚竹、光棍树、仙人球、虎刺梅、紫薇等。对于不同的园林植物来说,在适应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差异性,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园林植物要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用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园林绿植,为园林植物规划提供科学性的保障,推动新农村建设[1]。园林植物规划不仅要选择植物的类型,还要从生态学以及生物学方面对树种进行选择,需要符合经济价值,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村庄绿化工程越来越重要,但是农村地区缺少专业性的绿化人才,很多农村在进行绿化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绿化前的准备,没有设计和规划农村园林植物,导致出现各种问题,绿化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开始绿化前,必须进行园林植物规划。

3、园林植物规划存在的问题

3.1整体规划不合理

当前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园林植物的规划与设计,但是从整体方面看,并没有起到作用,设计水平也比较低。首先,大部分农村在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时候,使用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结合当地的特色,甚至有些农村地区直接复制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没有体现出乡村的特色。农村建筑物的布局大多数使用整片排列的方式,每一家的房屋都统一排列,这对园林植物规划产生了影响,降低了美观性和绿化效果。而且,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工业区、商业区以及住宅区不断增加,在建造时分布散乱,没有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以及农村道路建设的不合理对园林植物设计和规划产生一定的制约,从而在整体上对园林植物规划造成了影响[2]。

3.2没有突出自然特色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园林植物规划逐渐向城市园林绿化的模式靠拢,没有从整体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考虑,忽视了农村景观的特殊性,满足不了农村人民的发展需求,了实际的发展情况,无法体现出农村环境的特色,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于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园林植物规划来说,其有效性被很大程度降低。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既具有休闲性又可以兼顾农忙,不可以过度追求城市园林绿化效果,需要科学规划农村园林植物。

3.3没有长时效的景观性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个地区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的园林植物规划,并且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是,对园林景观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农村人民保护意识不强,使园林景观没有受到有效的养护,出现了园林景观被破坏的情况,导致园林景观实效性不长,也没有将园林景观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4、解决新农村园林植物规划问题

4.1进行统一规划

为了解决新农村园林植物规划混乱的问题,各地区政府要规划统筹,在规划农村园林植物的时候,严格遵守长远性、系统性的原则,综合考虑林业、环保、园林等部门的建议。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园林植物规划,对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地方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充分展现出农村的特征[3]。除此之外,园林植物规划不仅要发挥环保、审美功能,还需要遵循便民的原则,合理布置基础设施,例如蓄水池、浇灌管网等,结合新农村的地域特征,进行园林植物规划。

4.2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绿植

农村园林绿植规划要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优先选择抗病虫害性能高、抗逆性强、易存活、后期易管理的树种,并且可以引进性能优良的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合理搭配观花和观叶植物,展现出农村园林景观的丰富色彩。在选择树种时,结合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草乔灌等,使新农村的园林景观种类丰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4]。

4.3增加园林景观的时效性

我国大部分农村在园林植物规划完毕后,没有专门安排人员对园林景观后期进行养护,管理方面不到位,影响了园林景观的时效性,没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规划的价值,对于追求可持续发展而言,必须整合农村的园林植物规划,防止经济方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园林植物规划不仅要考虑前期的资金投入,还要考虑后期的养护,在创建良好的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减轻农村人民在经济方面的负担。

4.4展现农村特色

因为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在进行农村园林植物规划时,要满足农村人民生活、生产等实际的需求,协调动物与植物、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结合具有农村特色的自然景观、农村的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规划,实现园林植物的休闲功能以及生活功能。同时,要遵守生态的重建、保护等规则,防止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尽可能保留农村原有的地貌、植被,在新农村建设完成后,确保生态系统可以快速恢复[5]。

4.5进行立体绿化

园林植物规划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建筑布局,对于布局排列紧密的,要尽可能地利用角落、庭院与庭院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区域,使用植物造景技术立体绿化,也可以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农村开阔的地带。而农村中水库、河流的边坡可以种植藤本类的植物,进行绿化覆盖,用来美化风景。在进行园林植物规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村内,也要考虑到村郊,与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相结合,在农村周围生态薄弱的地区进行育林工作,提升森林资源,在青山绿水中体现出美好的农村景观。

4.6加强绿化的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植物规划的综合性比较强,各个地区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同,在进行园林植物规划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各地区政府部门要主动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引导学者和有关机构对园林植物规划展开研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园林植物规划工作。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带领农村人民自觉进行绿化[6]。充分体现出林业部门的优势,对园林植物规划的质量把关,保证园林植物规划可以有序实施。同时,还要成立专业的养护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农村绿化制度,使园林植物得到良好养护,在净化农村空气的同时,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还要提升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保证农村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5、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园林景观,农村地区的园林植物规划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园林植物规划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升园林景观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枫。园林植物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xx(22):70-71.

[2]彭晓丹,梁秋亮。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贵阳市亚热带园林植物资源应用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xx,40(9):109-113.

[3]罗利河,黎凤林。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与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xx(16):158-159.

[4]韦妍媚。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J].神州,20xx(7):255.

[5]颜富。分析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11):1216.

[6]左乾乾。园林景观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方法探析[J].中外企业家,20xx(2):69.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新农村建设的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1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