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提纲【优秀4篇】

发布时间: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毕业论文提纲》,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地球化学博士论文写作提纲 篇一

摘要5

Abstract5

详细摘要6-9

DetailedAbstract9-16

第一章引言16-28

1.1选题来源及意义16-17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7-23

1.2.1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事件17-19

1.2.2研究区晚二叠世煤层及夹矸的地球化学特征19-20

1.2.3煤岩组分的古环境意义20-21

1.2.4煤中矿物的成因与物源指示意义21-22

1.2.5煤中常量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22-23

1.3研究内容23-24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4-25

1.4.1资料收集与整理24

1.4.2实验方法24

1.4.3技术路线24-25

1.5完成的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25-28

1.5.1完成的工作量25-26

1.5.2主要研究成果26-27

1.5.3论文的创新点27-28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28-48

2.1滇东黔西区域地质背景28-33

2.1.1大地构造背景28-29

2.1.2含煤岩系29-30

2.1.3含煤岩系沉积环境30-33

2.2研究区地理概况33

2.3研究区区域构造背景33-35

2.3.1背斜34

2.3.2向斜34-35

2.3.3断层构造35

2.3.4岩浆活动35

2.4研究区区域地层35-38

2.4.1地层发育特征35-36

2.4.2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36-38

2.5对照点区域地质背景38-42

2.5.1宣威乐丰煤矿38-40

2.5.2威信玉京山勘查区40-42

2.6煤层概况与样品采集42-46

2.6.1宣威雁塘矿42-43

2.6.2乐丰乡乐丰煤矿43-44

2.6.3威信玉京山勘查区44-46

2.7本章小结46-48

第三章宣威C1煤层的年代学证据48-56

3.1SHRIMPU-PB同位素测年方法48-49

3.2SHRIMPU-PB同位素定年结果49-53

3.3成煤时代对比与分析53-54

3.4本章小结54-56

第四章宣威C1煤层的碳同位素记录56-58

4.1测试方法56

4.2有机碳同位素含量变化特征56-57

4.3本章小结57-58

第五章煤质特征与煤的显微组分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58-70

5.1测试方法58-59

5.1.1工业分析、全硫和各种形态硫及镜质体反射率58

5.1.2显微组分定量统计方法58-59

5.2煤质特征59-62

5.3显微组分特征62-66

5.4显微组分的古环境指示意义66-67

5.5本章小结67-70

第六章煤的矿物学特征70-86

6.1矿物测试方法70-71

6.2矿物的产状和成因分析71-80

6.3矿物的种类和含量80-83

6.4矿物的物源指示意义83-84

6.5本章小结84-86

第七章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86-152

7.1测试方法86

7.1.1常量元素86

7.1.2微量元素86

7.2常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86-95

7.2.1常量元素含量特征86-87

7.2.2常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87-93

7.2.3煤中常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与矿物的共生关系93-95

7.3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95-124

7.3.1微量元素含量和富集特征95-106

7.3.2微量元素垂向分布特征106-112

7.3.3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112-119

7.3.4微量元素的影响因素119-124

7.4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24-145

7.4.1稀土元素含量特征124-125

7.4.2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125-135

7.4.3稀土元素分布模式135-140

7.4.4稀土元素垂向分布特征140-141

7.4.5稀土元素的来源与赋存141-145

7.5夹矸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45-148

7.6研究区煤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P/T界线事件的关系148-149

7.7本章小结149-152

第八章主要结论与展望152-156

8.1主要结论152-154

8.2展望154-156

参考文献156-172

致谢172-174

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样本 篇二

题目:商业银行居民产品研究

目录

摘要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概述

1.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定义

1.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特点

1.2.1从产品实质上看,个人理财产品是风险定价和金融创新的结合体

1.2.2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个人理财产品是价格竞争与规模竞争同在的业务品种

1.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分类

1.3.1根据币种不同,理财产品一般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两大类

1.3.2根据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1.3.3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及QDⅡ型产品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分析

2.1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分析

2.1.1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庞大

2.1.2预期收益率逐月攀升,固定收益类产品仍占主导

2.1.3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优势明显

2.1.4投资者认购人民币理财产品踊跃

2.1.5挂钩产品频繁新出,信用挂钩和股票挂钩产品尤为突出

2.1.6中小银行意愿支付的产品收益率高于大型银行

2.2外汇理财产品分析

2.2.1外汇理财产品发行量激增

2.2.2美元理财产品成外汇理财重头戏

2.2.3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较大

2.2.4外汇理财产品类型多样化

2.2.5挂钩产品发展迅速,股票挂钩产品最为突出

2.2.6中小银行发行数量最多,外资银行创新能力最强

2.3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分析

2.3.1QDII业务取得实质进展

2.3.2QDII产品发行总体趋于缓慢

2.3.3QDII产品各有特色

3、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商业银行主动营销意识缺乏

3.2产品目标市场细分不足

3.3理财产品层次亟待提升

3.4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3.5产品信息支持系统不适应业务发展

3.6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3.7缺乏高素质的理财队伍

4、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对策

4.1从宏观环境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4.1.1提高整体国民的理财知识水平及理财意识

4.1.2加快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4.1.3加快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

4.2积极宣传和主动营销银行理财产品

4.3加强对产品目标市场的细分

4.4提升理财产品层次

4.5增强产品差异化程度

4.6提升产品信息支持系统

4.7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

4.8加强理财人员的培养

4.8.1引进和培养产品研发人员

4.8.2建立有效的客户经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毕业论文提纲 篇三

注释52-54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5

一、引言9-13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1.问题的提出9

2.选题的意义9-10

(二)国内研究综述10-11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11-12

1.研究思路11

2.研究方法11-12

3.研究主要内容12

(四)创新与不足12-13

二、基础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的理论13-18

(一)有关教育资源的概念13-14

(二)有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概念14-16

1.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性14-15

2.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15

3.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15

4.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属性15-16

(三)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16-18

三、九原区基础教育资源城乡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8-27

(一)经费配置的城乡差距19-23

1.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21-22

2.生均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22

3.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22-23

(二)师资力量的城乡差距23-26

1.农村教师学历明显偏低24-25

2.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25-26

(三)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26-27

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因分析27-30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城市中心"取向27-28

(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排他性28

(三)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体制薄弱28-30

五、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的对策30-47

(一)采取多种途径,力促教育经费均衡配置30-36

1.均衡国家财政对整体教育的投入比重30-31

2.提高投资主体重心,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31-33

3.实现教育财权与事权的统一33-34

4.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34-35

5.完善公共教育预算管理制度,使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法制化35-36

(二)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师资力量36-41

1.均衡区域内教师地位待遇,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36-37

2.严格执行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7-39

3.理性对待教师流动39-41

(三)促进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持续改进与提高41-44

1.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41-42

2.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42-43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43-44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44-47

1.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形式44-45

2.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45-47

参考文献47-50

致谢50

论文提纲 篇四

一、提纲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理论与来自广东省的经验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思路

1.4 内容及结构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研究

2.1 交易费用测度的困难与尝试

2.2 考虑了交易费用的农户农地流转决策模型

2.3 农地流转中交易费用的构成及根源(不知道这个要不要呢?)

2.4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作用机理(自己觉得这里很难写,但又想让文章有所升华)

2.5 小结

3 实证分析:基于广东省xx的农户调查数据

3.1 交易费用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总体分析

3.1.1 调查地的选择及农地流转概况

3.1.2 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及计量处理(先用信度检验再用因子分析)

3.1.3 计量检验(用logistic或probit回归分析)

3.1.4 简短结论

3.2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不同地域的实证

3.3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同一地域不同农户类型的实证

3.4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实证

3.5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二、逻辑思路:

三、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存在以下疑问,望高手指点:

1、 题目是用“行为”还是用“决策”?

决策是不是要用至少两年的数据才能做,我们现在只有一年的数据。

2、 有关研究(刘克春。农户资源禀赋、交易费用与农户农地使用权的流转行为。统计研究,xx第5期)用计量检验证明了交易费用的影响作用很小。

而本文在交易费用的计量处理方面想主要借鉴他的方法,即先对影响交易费用的几个因素进行信度分析,再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后得到用来衡量交易费用的因素。

所以,我不知道如果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是跟他的一样的话,对后面的写作会不会有影响?

3、 对交易费用的计量相关中文资料很少,英文方面不知道能不能介绍几篇?

4、 提纲中的3.2和3.3及3.4部分,即从三个方面对交易费用与农地流转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这三个方面选择样本的依据是什么?还有这三部分写作的结构和用的计量方法是不是完全一样?

5、 计量部分,由于我们得到的变量很多(附件上传了我们的统计结果),我想把他分成:社区变量,家庭变量,户主个人变量及交易费用变量四个部分。具体变量不知如何取舍?

6、 第2部分的交易费用测度要不要单独列出来做文献综述?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因素的讨论要不要写个综述与之放到一起?

7、 照这个提纲,我还感觉文章好大,如果照这样写似乎要写很长,望指出写作轻重部分。

8、 阅读文献中,总感觉把握不了理论的前沿,不知道哪篇文章比另一篇文章相比创新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2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