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论文【优秀10篇】

发布时间: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10篇《水污染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水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论文题目:关于污水处理的调查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污染现象、污染事故的发生,大气、水体、噪声等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在各类污染中,水污染和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并遭受着各类污染的侵袭,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水污染问题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污染的发生,有利于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城市的生活污水能够有序的排进处理厂处理,减少受纳河流的自净负荷。一些工厂、公司的生产污水有路可去,减少了工厂的运行负担,使一些小工厂在新的环境要求下能够继续运行下去,有利于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各环节的处理,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保障人们健康生活。该市人口较多,污水处理量较大,水中含氮磷及有机物较多,因此需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市的污水进行处理,并且所选择的工艺必须能够有效解决水中有机物的处理。据此在设计中,应提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处理过程中各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设备及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计算并绘制污水处理厂平面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单体平、剖图。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

1、活性污泥法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普遍采用的工艺有: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或CASS)、AB法、A/O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法(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⑴ 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序批式反应池(SBR)属于“注水―反应―排水”类型的反应器,其操作流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所有处理过程都是在同一个设有曝气或者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混合液始终留在池中,从而不需另设沉淀池。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其工艺系统组成简单;耐冲击负荷;反应推动力大,运行操作灵活;可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易于维护管理。

⑵ 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ST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形,池体内用隔墙隔出生物选择区、兼性区和主反应区三个区域,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其建设费用、运转费用低;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运行管理简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⑶ 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Process)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简称AB法,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共分为预处理段、A段、B段三段,在预处理段只设格栅、沉砂等处理设备,A段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级由曝气池和二沉池组成,A、B级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

⑷ A2/O法

A2/O法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 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二是脱氮,缺氧段由于兼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 作为氢供给体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其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虑,SVI值一般均小于100;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运行中勿需投药,运行费用低。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5和COD为主,则可用A/O 工艺。

⑸ 氧化沟法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深度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内的混合液单向流动。多数情况下,氧化沟系统需设二沉池。在流态上介于完全混合和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有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的效果;可考虑不设置初沉池,原污水经过格栅和沉砂池预处理,已经有效防止污水中无机沉渣沉积,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够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BOD负荷低,因此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产率低,具有较大的脱氮潜力,运行费用较低。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通过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目前所采用的生物膜法多数是好氧工艺,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同其他方法组合应用可实现更高效率的处理效果。

3 UNITANK法

UNITANK工艺是一种三沟式氧化沟的变形,它是由三个矩形组成的,其中两侧的矩形池即可做曝气池,又可做沉淀池,中间一个矩形池只做曝气池。污水可以进入三个池中的任意一个,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在自动控制下使各池处在好氧、缺氧及厌氧的交替状态下,实现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但它的容积利用率低,设备闲置率高,除磷功能差,并且不适用于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4、生物处理法新进展

无论是好氧处理技术还是厌氧处理技术,生物法都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污染物质为营养,实现对污染物质的降解。它的二次污染小,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工艺生产技术的发展,污水中成分更加复杂,有机物质更难降解,这就必然要求进行处理工艺的改革。

⑴ 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

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活性污泥法已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工艺,目前对活性污泥法的改进主要是在曝气方式上的改进,或是朝多功能方向发展,将活性污泥法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提高处理效果。用常规手段很难再生物学上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对活性污泥法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是膜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⑵ 生物膜处理法的新进展

目前在普通生物膜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等。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如生物流化床,活性生物滤池,另外还有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和曝气池相结合、藻类转盘等。由于生物膜法的生态系统中可以生长藻类、后生动物等,甚至可以生长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等,因此可以用来脱氮等。

⑶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新发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技术。由于处理效率低、处理速度慢,且厌氧菌对环境要求严格不易控制等缺点,厌氧生物处理法一直处于污泥处理阶段。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及严重的环境污染,厌氧生物处理由于其产物具有能源物质而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新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相继诞生,如厌氧生物滤池、厌氧转盘、厌氧流化床法,以及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等,厌氧生物处理法正朝着能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能够脱氮除磷,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的方向发展。

三、对本课题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说明

(一)、原始资料

(1)污水水质

CODmg/L BOD5 mg/L SS mg/L 总磷 mg/L pH 色度

处理前 420 220 200 8 6~9 ≤ 30倍

处理后≤ 60≤ 20≤20≤1.56~9≤30倍

(2) 基本资料

某城镇现有常住人口90000人。该镇规划期为十年(-),规划期末人口为10人,生活污水排放定额为250升/人・天,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预计规划期末镇区工业污水总量为20000吨/日,同时,要求所有工业废水排放均按照《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执行。现规划建设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000吨/日,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气象及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00mm;地下水位,地面下6~7m。年平均水温:20℃。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19~21m左右,平均地面标高为20m。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二)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1)污水以有机污染物为主,BOD/COD=0.52》0.3,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2)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BOD、COD、SS值都比较低,属普通城市污水;(3)进水中总磷含量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需添加除磷工艺。针对以上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由于总磷超标,处理工艺尚用除磷。根据处理规模(5万吨/天),进出水质p出水质要求,污水处理厂既要求有效地去除BOD5,又要求对污水中的CODp磷进行适当处理。本课题可供选择的工艺:如A2/O 工艺,A/O 工艺,SBR 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

四、有关参考文献资料

1.高廷耀,顾国维,周琪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自杰主编。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圭白 张杰主编。水质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金兆丰 余志荣主编。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实例。北京:化学工艺出版社,2003

5.组织编写(第二版)。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6.南国英 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艺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8.娄金生主编。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北京:海洋出版社,

9.王凯军主编。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0.谢新民,张海庆,尹明万主编。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实践。郑州:黄河水利 出版社,2003

11. 程杰,周琪,蒋文举主编。环境工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 鞠兴华,王社平,彭党聪。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4):35一44.

13张波。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系统的几个重要问题[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1(1):16~19

14张波,高廷耀。倒置A2/0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中国给水排水[J],2000,16(7):11~15

浅谈水污染 篇二

浅谈水污染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水污染并没有因我国的高速的发展儿得到有效地遏止,本为将从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污染带来的后果浅谈水与人类及社会的关系。作 者:高樱梅    石小蒙    安莲花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期 刊:中国科技纵横   Journal: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18) 分类号:X5 关键词:水污染

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护研究论文 篇三

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护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系统地研究了东北地区水资源污染及其防护机制。通过分析东北水资源污染现状、特点与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水污染防护的对策,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为指导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污染;防护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在东北地区,水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受到政府,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切实有效地创建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东北水资源现状与特点

东北三省土地肥沃,植被丰富,水资源的分布以松花江为主,伴有少量的湖泊与湿地。东北降雨一般集中在每年的六、七、八、九月份,降雨量曲线呈钟形分布(统计上称为正态分布),七月中旬到八月末是汛期。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地区以及吉林的长白山脉冬季白雪皑皑,每年春季,冰雪逐渐融化,汇成江河。由于没有相应规模的蓄水设施,只能通过疏通使洪水及冰凌安全通过。近些年来,东北地区水资源问题日渐严重,它不仅表现为水总量的短缺匮乏,而且还表现为严重的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利用价值。水资源问题日益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3 水污染的成因分析

3.1 工业废水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污染程度超过生活污水。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对工业污水不加处理就排放到江河里面。工业废水成分极其复杂、不易净化、毒性大、处理难,已经成为水污染防护的一个重大难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以及城市化步伐,使东北三省的工业废水量呈现出巨增趋势。

3.2 农村污水

农村污水是水资源污染源之一,它的分布广、收集难、治理难。其中,主要包括农业牲畜粪便、污水、污物、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农村污水有2个特点:

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

二是因为使用农药、化肥时,大约会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进入水体,所以,化肥、农药含量高。

有些农民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增产增收,而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水污染。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如小工厂、矿山等发展很快,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垃圾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水里,也加重了水资源污染的程度。

4 对策机制研究

4.1 水污染防护的指导思想

水污染是制约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根据东北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们的对策是以治理松花江水为主线,同时,推动东北三省其它支流、湖泊、湿地的水污染防护和治理。松花江及其它水系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工农业不达标污水的排放。小企业、小业主受利益驱动,不能自觉地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水资源污染。为了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政府要通过严格立法执法和鼓励引导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从经济学上看,政府要与业主、企业主等(以下简称业主)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议”来实行水资源污染的防护和治理。

博弈论认为,一个协议必须构成纳什均衡,才是有效的。根据这一理论和思想,政府与业主必建立“有效的协议”。这一博弈的。特点是政府先出战略(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及惩罚等,以下简称水法),业主后出战略(守法,或违法)。

通俗地讲,所谓纳什均衡就是博弈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n=2的情形)。

现在我们给出纳什均衡的正式定义。

定义: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

G={S1,S2,…Sn;u1,u2…un},战略组合S*=(s1*,s2*,…si*,…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s2*是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S-i*=(s1*,s*i-1,…s*i+1,…sn*)的情况下第i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即: ui(si*,s*-i)≥ui(si,s*-i),?坌si∈Si,?坌i,其中si为第i个参与人的战略,si*为第i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ui为第i个参与人的收益(也称支付)i=1,2,…n。

根据纳什均衡理论和思想,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等(综合地记为si*),如果业主遵守(记为s2*),那么业主的收益u2(si*,s2*)将取最大值,如果业主不遵守(记为s2*),那么业主的收益u2(si*,s2*)就严格小于u2(si*,s2*)。只要u2(si*,s2*)与u2(si*,s2*)之差很大,则业主就会主动自觉地选择战略而不会选择战略s2*。

通过分析,如果政府与业主的协议构成了纳什均衡,那么,业主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执行协议,反之,业主不会自觉遵守协议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水污染防护和治理中,国家要严格立法执法,使得违法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遵守者将获得较高的效益。从而,使政府制定的水污染防护法与业主的守法构成纳什均衡。

4.2 具体措施

4.2.1严格立法执法

科学严密地制定保护水资源法律,并且严格执法,依法对那些污水排放不达标的各种厂矿单位勒令停业整顿。

4.2.2使用管道

根据东北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状态,使用管道,实行专线管理是水污染防护的有利措施之一。可以按行政区负责管道的施工安装,也可以尝试运用市场机制手段实行谁开发谁受益的方式。

4.2.3大力推广中水回用

所谓“中水”是指水质介于城市给水与排水中间的可被利用的水,它主要是指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东北地区的4大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及大连可以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厂,大力推广中水使用。每个城市应选择适宜的地区建设中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水质达到中水标准的水可用于城市内的工厂、车间、建筑、机关、学校、车站以及下游的农田灌溉等,中水的推广回用将会有力地缩减城市自来水的需求量,而且还会大幅度地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因此,积极开展城市中水回用是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护的必要补充,也是东北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污染防护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语

东北地区水资源的治理与防护任重而道远,需要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逐渐有所成效。政府严格地立法执法,业主及其它参与者严格地遵纪守法,再配合以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使用策略,相信不远的将来,水资源污染问题会得到明显缓解,从而实现东北地区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家铮。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问题[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姚汝。水资源系统规划与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3]王华东。水环境污染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许明。关键时刻――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27个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6]王春泽。资源性水危机加重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1).

[7]陆渝蓉。地球水环境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水污染与治理论文 篇四

一、河流污染形式

河流污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点污染;另一种形式就是面污染。所谓点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染。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大范围内污染物由于降雨等造成的污染。这两种形式的污染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污染原因的研究就显的非常必要。

二、河流污染的原因

经过对河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就会发现河流污染基本上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农田土壤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目的,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的家居,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当前人们虽然对工厂废污水的处理保持一定程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被排到河里,这是导致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三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河流污染的关键。

三、物理方法

针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我们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四种措施:一是调水,二是机械除藻;三是曝气复暖;四是底泥疏竣。所谓调水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清洁水来改善污染水质。通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利设施调动附近清洁水源来进行清洁。

所谓机械除藻主要指的是通过专门机械来去除水中的蓝藻以降低河流污染。在河流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水华蓝藻。这些蓝藻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去除水华蓝藻能够有效地降低河内磷、内源氮的负荷,这对于提升河流水体质量很有帮助。

曝气复暖。通常意义上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河内溶解氧降低造成的。我们对河流的保护就可以从提升河内溶解氧的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曝气复暖就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水体的。曝气复暖技术通过向河道充入氧气,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增加水体好氧生物的活力,最终达到提升水体水质的目的。当前主要是通过移动式充氧平台和规定式充氧平台实现这种技术。

底泥疏浚。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有许多污染物都淤积在河底泥土中。为了有效提升河水水质,人们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来治理。把底泥挖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河里的污染物,从而减少河流污染。

四、生物方法

所谓生物方法主要指的是生物促成法,生物强化法和生态修复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技术。所谓生物促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把解毒剂,降解污染物,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到河流中以降低污染的技术。生物促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河流污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土著微生物的目的,从而能够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有效缓解河流污染。

生物强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中接种污染降解菌,通过污染降解菌来激活水中微生物并使他们迅速繁殖,继而来抵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生物强化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受污染水体中的黑臭和硝化底泥很有帮助。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利用浮岛技术,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水生植物等形式来降低河水污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受污染或受破坏、胁迫的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2]浮岛技术,是通过在受污染区域搭建辅导,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最终形成生物链来进行水体恢复,运用浮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模仿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渗透性能的物质。通过使用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一般可以分为垂直湿地,潜流湿地,表面湿地三种形式。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3]生物膜法是通过天然河中的生物膜来起到净化与过滤的技术,生物膜一般是由人通过填充填料来供细菌絮凝生长,最后生成的。生物膜具有表面大,附着微生物多等特点,应用人工湿地可以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显著增长。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在上海的应用有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修复技术、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等。

五、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里放入各种化学剂,例如铁盐,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一般意义上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藻以及絮凝沉淀两种方法。化学除藻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对于解决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和水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方法要适度应用,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动植物的再次污染。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入混凝剂来缓解污染的。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污染非常严重的地表水体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源磷负荷。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污染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而后深入论述了河流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必须要结合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治理。“多个城市治污实践证实。河长制”确实是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5]要慎重科学地选择治理措施,这是有效缓解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2]张乾铄。生物-生态措施修复治理河流污染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3]房立新。小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

[4]王翔。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浅探[J]。城镇供水,2010(5)。

[5]李瑞生,段龙飞,王新星。天津市河流污染现状及治理建议[J]。海河水利,2012(2)。

水污染倡议书 篇五

曾经有人说,地球应该叫做水球。因为当一个人在太空向地球了望时,他将看到一颗巨大的蓝色球体,因为他看到的是覆盖地球大部分的海洋,因而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因为在表面积为 5.11×108平方千米的地球中大部分都是海洋、江河、湖泊只有 1.49×108平方千米是陆地,因而科学家得到了一个结论: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因此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上的水有那么多,浪费一点也没有事,反正地球上的水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全球虽然有71%为海洋,但是供人类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在全球71%的海洋中,约有97%为海洋水,即咸水或其他人类不可用的水资源,而人类所需的淡水却仅占全球水量的2.5%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水平的1/4排在第110位之后。缺水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而且又不断加剧的趋势。以城市供水为例,全国大约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

200x年1月30日,罗马尼亚境内一处金矿污水沉淀池,因积水暴涨发生温漫坝,10多万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并顺流南下,迅速汇入多瑙河向下游扩散,造成河鱼大量死亡,河水不能饮用。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了国际诉讼。

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195x年,在日本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大批精神失常而自杀的猫和狗。1953年,水俣镇发现了一个怪病人,开始时步态不稳,面部呆痴,进而是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1956年又有同样病症的女孩住院,引起当地熊本大学医院专家注意,开始调查研究。最后发现原来是当地一个化肥厂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采用成本低的汞催化剂工艺,把大量含有有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鱼中毒,人和猫、狗吃了毒鱼生病而死。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有汞中毒者283人,其中60人死亡。

195x―197x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198x年位于莱茵河上游的瑞士一座叫做桑多兹的化工厂仓库失火,有10吨杀虫剂和含有多种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水流入莱茵河,其影响达500多公里。

200x年,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泄漏出氰化物废水,流到了南联盟境内。毒水流经之处,所有生物全都在极短时间内暴死。流经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联盟的欧洲大河之――蒂萨河及其支流内

80%的鱼类完全灭绝,沿河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这是自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欧洲最大环境灾难。

这些现象足以证明水污染的严重性。我们的力量是微小的,所以我们要大声呼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珍惜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以便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可爱!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从小就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思想、好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要注意节约用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不要认为做这种小事无意义而懒得去做。节约用水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行动起来吧!广大的群众们!

水污染调查报告 篇六

一、调查目的:

让住在河边的居民和所在的单位注视“护河、爱河”这一点。

二、调查时间:

xx年3月9日

三、调查对象:

秦淮河等几条南京的大河

四、调查结果:

1、南京龙潘中路通济门桥(原九龙桥)上一幅贯通南北的巨大公益广告牌气势宏伟,广告语也十分温情动人——让南京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但刚刚绕过广告牌,一阵恶臭便扑鼻而来。

30多米宽、50多米长的河面已被密密麻麻的生活垃圾掩盖,许多蚊虫飞舞其上,阵阵恶臭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

附近一家酿酒厂的一根直径达40多厘米的排污管,正在排放夹杂着酒槽的黑色污水。

“这河里的酒槽足有3米厚。”住在这里60多年的沈大妈说:“臭气熏得我们这里的住户白天也不敢开门。

2、东水关是外河与内河的交接口,外河的河水污染严重已是不可争论的事实,这些污水从东水关进入内河,造成内河东水关附近水质较差。中华门城堡外的秦淮河河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污,乱七八糟的漂浮物,翻肚皮的死鱼随处可见,而长干桥下一粗大的水泥管正向外河排放污水。目前秦淮河主要靠疏泥和引玄武湖水冲洗来治理。每天8万吨的自来水看来还不够用,导致秦淮河目前主要出现段落差异:即越靠近玄武湖,水质越好,而鱼类也会越大越丰富。在东水关段,则只能见到野生的鲫鱼、杂鱼,在水中不平游,而是仰头游动,这正是水中缺氧的标志。

五、调查建议:

希望市政府能真正正视这些问题,使用职权去封住那些排污口,让它们不要再去伤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浅谈辽宁省水污染及防治对策论文 篇七

[论文关键词]水污染 防治措施 辽宁省

[论文摘要]文章利用近5年个省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从变化趋势分析辽宁近期水污染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并提出防治水污染的对策

1水文水资源状况

全省卞要水系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小凌河等,大中小河流有2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干支流45条。全省有大中小型水库896座,其中大型水库22座。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87mm,70%-80%降水量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量324.7亿m3,加上地卜水量后,水资源总量为362.9亿m3,水资源量在地区、年际、年内分配也很不平衡。辽宁省水资源知缺,人均水量不足900m3人均为全国的1/3左右,是北方严重缺水的省份。

2水污染现状

依据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的水质资料,得出全省河流水污染严重。其中以位于中部城市群的下辽河(包括辽河中下游、绕阳河)、浑河、太子河(包括大辽河)水污染最为严重,其次,辽西沿海(大小凌河等)污染也较严重。

(1)废水排放量。全省监测260余个排污曰,有50.4%排污口直接排入干流,49.6%的排污口排入支流,间接流入干流。排污口下辽河约50个,浑太河100个,(其中有抚顺三宝台,沈阳细河2条最大排污沟),辽西沿海50多个,鸭绿江39个,辽东沿海20多个。

全年各河流接纳废污水排放量29.5亿t,其中排入浑太河17.2亿t,占全省排污量的58.3%,排入下辽河2.70亿t,辽西沿海3.18亿t、辽东沿海3.94亿t,鸭绿江2.51亿t。

(2)接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省共接纳污染物排放量177.97万t。其中生化需氧量29.8万t,氨氮5.32万t,悬浮物56.3万t,高锰酸盐指数86.5万t,挥发酚486t。

(3)水质评价。20全省监测29条河流,57个河段,评价河长2356.1km,污染严重的V类水质及污染极严重的超V类水质河长为1294km,占评价河长的54.9%,其中,下辽河评价河长476.6km,有河长367.0km为V类及超V类水质,占评价河长77%,是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浑太河评价河长822km,有河长624km为V类及超V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75.9%,也是污染最严重河流。

辽西沿海评价河长650km,有239km为V类及超V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36.4%是污染严重河流。

辽东沿海评价河长290.5km,有64km为V类及超V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22%为重污染河流。

鸭绿江评价河长111km,均为III,11类水质。

全省主要污染物严重超标,有的河段最大超标倍数较大,其中:生化需氧量以排入大凌河的海州为26.7倍;氨氮海州为24.9倍,浑河黄腊佗38.1倍;高锰酸盐指数海州7.0倍;挥发酚以小凌河锦州147倍为最大,下辽河马虎山55.6倍、太子河木溪56.6倍为次大;总汞大凌河沈家洼子为8.2倍;氯化物以大辽河营曰23.3倍为最大。

3水污染变化趋势

依据省水利厅一年水资源公报中水质资料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3.1用基木资料统计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1)全省河流接纳废污水排放量。5年来在28.1-29.7亿m3之间变化。2001年29.5亿m3略有上升,其中辽东沿海、鸭绿江排入污水量略有上升,浑太河稳定在17.0-17.4亿m3,下辽河在2.60-3.30亿m3之间。

(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用-2001年资料分类统计排放量。,2001年分别是166万t,177万t,较207万t,245万t,每年偏少70万t左右,分析原囚是对水污染较轻的悬浮物排放量近2年减少50万t左右,还有生化需氧量也减少10-20万t所致。挥发酚排放量从19的1300万t,下降到2001年的486万t。

(3)河流水质评价。以枯水期及全年污染严重的V类及超V类水质为例。枯水期评价河段58个,河长2441.1km,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1292km,占评价河长52.9%。1998年评价河段60个,河长2396.1km,枯水期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1208km,占评价河长50.4%;全年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1204km,占评价河长50.2%。19枯水期评价河段58个,河长2396.1km,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1374km,占评价河长57.3%。20评价河段57个,河长2356.1km,枯水期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1399km,占评价 m.niubb.net河长59.4%;全年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1554km,占评价河长66%。2001年评价河段57个,河长2356.1km,枯水期V类及超V类水质1395km,占评价河长60%;全年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1294km占评价河长54.9%。5年中水质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是下辽河,年枯水期评价河段10个,河长476.6km,仅有开原一个河段为1}类水质(囚上游清河水库放水),其余为V类及超V类水质,V类水质1个河段,超V类水质8个河段,河长417km,占评价河长87.5%,几乎达到全流域水质极为严重污染。还有污染最严重的浑太河,年枯水期评价河段22个,河长822km,V类及超V类水质河段19个,河长658km}占评价河长80.0%,这两河系枯水期的水己丧失了使用价位。丰水期河水污染受洪水稀释形响,小于枯水期,5a的V类及超V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30.6%-38%之间波动。从以上资料看出,严重污染的V类及极为严重污染的超`i类水质河长明显呈上升趋势。

综上5年资料分析,表明辽宁省水污染明显呈上升趋势,虽然废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量变化不大,也是上升趋势,其污染浓度在增大,由于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使排污量中浓度加大,导致河流水质类别上升,V类及超V类水质的河段数及河长增加,水污染程度加大。

3.2用肯达尔检验法进行趋势分析

辽宁省河流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且水污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等原因,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进行趋势分析。其方法是将历年各月主要水污染物数据进行比较,其特点是不考虑相对值的数据排列,统v量几乎不受漏测值或小于检测限等的影响,减少奇异值对趋势的影响。 选用全省29条河流50个站点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3种主要水污染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如下:

(1)化学需氧量的趋势分析。分析计算50个站中,有27站呈上升趋势,占54%;21站无趋势,占42%;2站下降趋势,占’4%。

旱上升趋势的27站中,从河流分布来看,辽河干支流监测111站,有6站呈上升趋势,其中4站呈。显著上升趋势;太子河干支流11站,有7站旱上升趋势,其中5站旱显著上升趋势;浑河干支流8站,只有抚顺站呈上升趋势;大小凌河12站,有8站旱上升趋势,其中7站旱显著上升趋势;辽东沿海诸河6站,有4站呈显著上升趋势。

(2)氨氮的趋势分析。分析的48站中,有15站呈上升趋势,占31%;有7站呈下降趋势,占15%;有26站无趋势,占54%。

呈上升趋势的巧站中,有辽河沙宝台、工宝庆,大辽河二岔河,太子河唐马寨,浑河抚顺、浑河大闸,大凌河沈家洼子、上窝堡、海州等9站,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余6站是大东山堡、海城、东洲、沙里寨、桓仁、梨树沟呈上升趋势。

(3)挥发酚的趋势分析。分析49站中有4站呈上升趋势占8%;10站呈下降趋势,占20%,35站无趋势,占72%。呈上升趋势的4站中有营曰、上窝堡、哈巴气3站旱显著上升趋势,沙宝台一站呈上升趋势。对以上3种水污染物趋势分析成果,采用叠加法统计法分析后,50个站中有34站旱上升趋势,占68%(其中呈上升趋势的有7站,呈显著上升趋势的27站),呈下降趋势一站,无趋势15站。可以明显的看出,水污染呈上升趋势。

综合以上两种趋势分析结果,说明辽宁省水污染呈上升趋势,顶测近期将继续呈上升趋势,水污染形势严峻。

水污染与治理论文 篇八

一、河流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经过科学的调查与分析,河流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分为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农业污水的排放。

1、生活污水的排放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污水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污水排放并不能同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河流,不但影响了河流的水质,还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更为严重地是影响了水体的安全,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受到了严重损害。

2、工业废水的排放

工业废水的排放是城市河流水质受到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仍是城市河流目前的重要污染源。近年来,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但是还有许多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产生的工业废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偷排、漏排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没有经过处理含有有毒物质的工业废水直排放入河流,河流水质污染进一步加重。

3、农业污水的排放

农业污水的排放主要是指在农村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体表现为化肥、农药的流失,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尿和废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河流,成为日益严重的污染源。

二、河流水污染防治的措施

1、对生活污水的控制与整治

1.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各地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全力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对于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要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当地政府要发挥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1.2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

各地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兴建能够有效地治理和控制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实行区域综合集中治理。这样可以节约进行分散治理的水处理设施费用,还能够有效减少二次污染。

3、加强工业废水的控制与整治

工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大且污染比较集中的特点,它的排放是当今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源,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控制与整治,以防止工业废水排放对河流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1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监控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针对排污比较严重的企业,政府应该强制其建立健全生产监控体系,通过制定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操作规程,将污染治理设施管理纳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对企业生产实行全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擅自停运治理设施、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另外要鼓励企业参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得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实现清洁无污染生产。

3.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利用技术发展

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域布局,要加快现有企业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更新与改造,从源头上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关掉达不到治理标准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无污染的企业,积极开发无毒、无污染产品,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3.3加强对农业污水的控制

对于农业污水的控制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3.3.1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施用,这是防止农业污水对河流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为此,各地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强对人们的教育,促使人们提高对农药、化肥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以便进行有效的防范。第二,要严格规范农药、化肥生产流通的管理,确保农药、化肥品种与质量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避免违禁和不合格产品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加强科学技术指导,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施用。第四,研究开发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无公害和无污染的农药、化肥。

3.3.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开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各地要树立大环境生态观念,加大农、林、牧、渔环境污染源管理力度,大力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开发和生产有机食品,推动种植结构的改变。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土壤污染,

三、结语

河流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上提出的防治措施只是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水污染的问题。各地具体加强对河流水污染控制盒治理的时候,应该首先根据河流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应用,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加强对河流水污染源头的控制,从而保证控制和治理后能够有效的保持城市河流的水体的长期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影。浅谈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1)。

[2]江红梅,王正中,王东刚,曹满,任鑫。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3]黄淑玲,张勇,职绚绚。宿州市沱河段水质污染防治对策分析[J]。 宿州学院学报。 2009(06)。

[4]李纯洁,王丽芳。城市河流水污染防治技术综合应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9(08)。

[5]宋庆辉,杨志峰。 对我国城市河流综合管理的思考[J]。 水科学进展。 2002(03)。

浅谈化学中的水污染论文 篇九

水污染与化学 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还会因石油漂浮水面,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引起火灾。

废水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据不同来源分为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据污染物的化学类别又可分无机废水与有机废水;也有按工业部门或产生废水的生产工艺分类的,如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废水等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截至 年底,全国 600 余座城市年排水量为 353 亿立方米,处理量为 83 亿立方米,处理率仅 23%。城市市政系统年纳污水 209 亿立方米,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 153 座,集中处理量为 23.8 亿立方米,处理率为 11.4%。尽管全国每年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3 亿立方米,但仍以每年处理能力缺口 21 亿立方米的速度在不断增大。到了2050年,城市市政系统年纳污水为1385亿立方米,21将达到2435亿立方米这相当于长宽高都是61813.8米的正方体,若平铺为高1CM的长方体,底面将覆盖将近2537个中国。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 年远景目标》要求,到 年,全国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万吨/日。集中处理率达 25%。据测算,仅处理厂的配套管网投资将达 850 亿元,至 2010 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将达 40%。预计将新增城市污水处理厂 1000 余座。

根据统计,中国有3.2亿农民没有饮用水;大约有1.9亿农民是喝受到污染的水。此外,灌溉农田的水散发着恶臭,而且漂浮着一些污染的泡沫。而这样条件下生产的食物,却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中国目前没开展农业方面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据调查,19中国生活污水排放量184亿吨。

中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19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世界自然基金会3月19日发表报告,将长度与水量均为世界第三的长江列入世界面临干涸的10条大河之、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3)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目前,人们已意识到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中国已提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战略,对整治水域污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我们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了拥有洁净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当从现在做起。不然的话,将会爆发一场可怕的灾难!

中国水环境的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多年来,中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中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32.2%(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28.9%,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38.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中国河流长度有67.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可见中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中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

中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金传良等,1996)。

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14.5%,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1.9%,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 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22.0%,符合Ⅳ和Ⅵ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31.2%,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

为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浅谈化学中的水污染论文 篇十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学 生 姓 名

论 文 名 称

院(系)名 称

专 业 名 称

年 级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 1

Key an life, animal and plant growth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dispensable substances. Nowadays many water is polluted and increasingly severe, can say to endanger human lif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sons and chemical pollution source, then based on our water pollution phenomenon puts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reason sourcepollution control method

前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但比较容易被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等地表水和人类可利用的地下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 34%。因而,就全球而言,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在这种淡水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的增长、工业规模的扩大、商业活动的频繁使得人们在对水的需求量扩大的同时对水的污染也加重了, 鉴于世界水资源短缺加上水体污染严重状况,让我们通过有效的行动,从我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吧。

1化学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说明, 水污染即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放射性等特性的改变, 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污染可分为化学型、物理型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化学型污染是指由于向水体中排放酸、碱、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泥沙、悬浮性固体物质、有色物质、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水造成的水体污染; 生物型污染指随污水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水体染[1]。2化学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来源

化学水污染的污染杂质是化学物品造成的水体污染。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 类: (1)无机污染物质(2)无机有毒物质(3)有机有毒物质(4)需氧污染物质(5)植物营养物质(6)油类污染物质。

(1)无机污染物质:水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天然水的pH 值常为6.5~8.5, 当pH 值小于6.5 或大于8.5 时, 表示水体受到酸类或碱类污染。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无机盐类。酸碱盐类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无机盐。 水中酸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制酸、农药、化工、人造纤维等工厂的含酸废水, 冶金、金属加工的酸性工序以及矿山排水和酸雨等。水中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制浆厂、碱法造纸厂、制碱厂、印染厂、制革厂和炼油厂等的含碱废水。

(2) 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 主要有汞、镉、铅、砷、铜、锌等元素。重金属污染物一般具有潜在危害性, 水中的微生物难于使之分解消除, 经过“虾吃浮游生物, 小鱼吃虾, 大鱼吃小鱼”的水中食物链被富集, 浓度逐级加大。而人正处于食物链的终端, 通过食物或饮水, 将有毒物摄入人体。若这些有毒物不易排泄, 将在人体内积蓄, 引起慢性中毒。重金属污染物的毒害不仅与其摄入机体内的数量有关, 而且与其存在形态有密切关系, 不同形态的同种重金属化合物其毒性可以有很大差异[2]。

主要来自:a、矿山排水和运输途中落下的矿石 b、冶金、化工、化肥、机械制造、电子仪表、涂料等工业废水c、地表径流 d、农田排水e、大气中降落于水体的无机粉尘。

(3)有机有毒物质:大多数为难降解有机物。在水中的含量虽不高, 但因在水体中残留时间长, 有蓄积性, 可造成人体慢性中毒、致癌等生理危害。例如有机氯农药, 毒性大, 化学性质稳定, 残留时间长, 且易溶于脂肪、蓄积性强而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 其浓度可达水中的数十万倍,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繁衍, 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 需氧污染物质:是来自于城市生活污水及食品、造纸、印染等。工业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碳氢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有机物质, 本身无毒性, 但在分解时需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故称为耗氧有机物。大量耗氧有机物排入水体后, 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 水体出现恶臭,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对渔业生产的影响甚大。

(5)植物营养物质:植物性营养物主要指含有氮磷等植物所需营养物的无机、有机化合物, 如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的有机化合物。含氮的有机物中最普遍的是蛋白质, 含磷的有机物主要有洗涤剂等。

一旦这些污染物排入水体, 随着蛋白质在水中的分解, 氮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减少, 而氮的无机化合物不断增加,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 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称为水华, 在海洋上则称为赤潮。藻类聚集在水体的上层, 一方面发生光合作用, 放出大量氧气, 使水体表层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 另一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水污染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3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