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论文)优秀3篇

发布时间: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3篇《品德与社会(论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一

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第一部分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

一、品德和社会的含义

这个部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第一、思想品德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 乡、建设祖国的志向。学生应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它是从思想上给人一只标杆。

第二、社会实践是在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后在行动上实践和体现的。一个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好与坏都表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是从行动上给人一条准则。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第二部分

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很多《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教师的难点,在这里,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 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浅谈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1、趣味性的导课形式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课导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也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常见的趣味性导课形式有: 小品导入、讲述故事、音乐渲染等等。

2、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捷径 游戏是儿童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缓冲地区。游戏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它是教师融合特定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教学,要是在课堂上采用了游戏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很快认定目标,进行反馈,并产生感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产生最高程度的快乐体验,使自我教育得以实现。因此,它能较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天性,又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无疑是提高思品课堂效率的一条捷径。

常用的《品德与社会》游戏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扮角色游戏 、擂台赛游戏 等等。

二、扩展课外知识,将课本内的知识贯彻到课内课外

1、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知,使教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思品课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总之,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是个长远的课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一环节是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良好的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大胆实践,就一定能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品德与社会论文07. 篇二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初探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学习愉悦的重要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应该重视让学生“好之”、“乐之”的手段、方式,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愉悦中真正受到高尚的情操、可贵的品格等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感到愉悦,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使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一、巧借多媒体,促学生体悟

现代教学媒体显现出多元化趋势,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容量大的强势优点,巧借“东风”——多媒体技术,使平实的内容立体化,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多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趣味盎然,在愉悦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正面说理,又有反而教训;既有校园内容,又有家庭生活内容和社会广角内容;既有辨别是非的讨论,又有体验生活的实践;既有身边的凡人小事,又有名家的典范等等。这些具体事例和现象,该如何上升为一种道德观念的认识,并理解和同化呢?巧借多媒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四年级(上)的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我该不该这样做”一节中,教材由“评议箱”、“回音壁”及“知识角”三部分内容组成。如果我们就书中内容进行单调地讲解,其效果显然是收效甚微。如果我们把这三部分内容进行形象化、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会甚佳。像“评议箱”中的“去网吧”的教学内容,通过现实生活的真实事例制作成“网吧的故事”,来诱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和评议,易形成鲜明的是非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像“知识角”介绍拒绝的几种方法,学生虽然易于了解拒绝的方法,但在头脑中并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分清场景去具体应用,教师通过制作“拒绝的故事”的课件,让学生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学会在不同场景中正确运用,从而达到教学中的“分清是非、学会拒绝”的目标。

二、妙设场景,让学生参与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心理特征为出发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形成学生良好品德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为目标的综合课程,这一课程的性质决定着教师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心理特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要巧妙设置一些根据教学内容而开展活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愉快或忧虑、紧张或放松的学习气氛中受到教育,得到良好道德情操的熏陶。

(一)活动内容要有适当难度

在活动场景中,只有学生能感受到、观察到值得探究的现象,才能与内心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教师在设置时要有活动目的“隐蔽性”,要让学生有想像,发挥的空间,有质疑、解疑的时间,不能让学生“一眼看穿”,否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会造成流于形式的不良后果。

(二)场景形式多样化

道德情操的陶冶、增强社会活动的应变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和拓展。采用学生适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多样化场景形式,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获得体验和教育。 在设置场景多样化中,要注重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作用,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生理上的愉快,在愉悦的场景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得到知识的增长。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在设置场景时要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正确处理参与过程与参与结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面对不同场景,会产生不同情感,正因为有着不同情感的产生、深化,才会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才会逐步健康地成长。

三、突围“圈子”,让学生实践社会

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养成,不仅要靠校园环境(如校园文化等)的熏陶,而且要靠社会环境来促进和催化。据调查:中小学生的品德随着年龄增长,年级增高反而呈下降趋势,如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勤劳俭仆、文明生活等观念逐年递减;热爱祖国、遵守公德等观念多量递减。其原因有:学生自身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家庭教育原因、社会方面原因等。但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是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开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我们不仅仅在课堂上、在校园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或带领学生突破校园生活的“圈子”,走进社会,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系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

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探究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活动的艰辛与愉悦,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道德品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做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小模范”。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决不是空洞地说教、抽象地叙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让学生在愉悦而有序、愉悦而有效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教育,得到熏陶,形成坚实的道德规范理念,成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合格劳动者,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做学生愉悦成长旅途上的一个“好向导”!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初探

——骨干教师材料

品德与社会(论文 篇三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

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学生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还可以的话,却决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学习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

1.达成课程目标,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

《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按照学校学期的课程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始终如一贯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但教学目标重点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学科教学的精髓,是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的关键所在。以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为例,按照课程设置,教师应该从“温暖的家,快乐的学校生活和生活中的你、我、他”这三个大的教学目标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再分别设置点面,即:从“回忆成长的过程”到“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到“乐于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到“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以这四个点构成教学的面,从而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样就初步形成了在“温暖的家”目标下的良好品德养成框架,其它目标与此相同。教师通过达成课程目标,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并逐渐完善充实相关内容。

2.创设特定情境,身临其境体会感知良好品德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作为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目标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应该重视其不可低估的教学魅力,学生在教学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并感知良好道德品质的价值,学生将会意识到良好品德对其自身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更加坚定地努力学习良好品德并将其实践应用于现实社会生活。这一教学过程中的特定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认识感知良好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体验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没有体会,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从中感悟,从感悟中感知。仍以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为例,在“温暖的家”这一目标下的分目标“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感知的良好品德是“孝敬和尊敬长辈”。为了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感知“孝敬和尊敬长辈”的良好品德的价值,教师就要创设特定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父母”为孩子操劳一天所付出的全部辛苦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父母”,让他们身临其境体会“父母”一天是如此的辛苦:要起早为孩子做自己最爱吃的饭,还要背上孩子的书包送孩子上学,还要担心孩子在校的学习和安全,晚上要陪孩子做作业等,而父母白天也是要上班,晚上也是有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可一天的精力却全花在了照顾孩子身上。让孩子看出“父母”为他们付出太多的辛苦,从而萌发了今天晚上就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意识,不要再惹父母生气等,这就实现了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体会感知良好品德的价值。

3.回归现实生活,内心深处散发良好品德芬芳。

在20世纪初,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则主张“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目标根植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回归于生活,使学生 在形成良好品德意识框架的前提下,在身临其境体会感知良好品德价值的基础上,从内心深处散发出良好品德自然的芬芳。“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理念是新课程对品德学科教学的最深刻的阐述。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取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要让其教育的价值得到最大可能的实现和发挥。

在学校里,教师是最好的启蒙,在家里父母是最好的启蒙,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榜样都是孩子最好的启蒙,同时每一个榜样也是无形的教育者。孩子在从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得到这些有形无形的教育印记后,便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发挥其被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知道了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所以他在乘坐公共场所就会很自然的表现出遵守秩序,包括乘坐公共汽车不拥挤,上车看到老弱病残第一时间给他们让座。再如孩子们尊敬师长,孝敬长辈;节约用水,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等,这其实都是学生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良好品德意识框架的成果,同时也是自然状态的潜意识反应,因为这也是学生在平时课堂创设的情境中经常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所带来的最佳效果,因此这些表现都成为了他们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自然反应,成为了内心深处盛开的最为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也终将散发芬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品德与社会(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3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