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优秀5篇

发布时间:

这是一篇电大护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电大护理本科著类毕业文常见问题相关毕业论文。是政治专业与电大护理及参考文献及护理自考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电大护理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护理分析 篇一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6月—6月期间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在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天数,且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中西医结合疗法;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6月—206月期间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所有患儿的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3]。本组患儿中,男46例,女34例,患者年龄为1~1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3.5)岁。患儿的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咳嗽、气促、喘息、肺部哮鸣音等。随机分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如下:发作期小于6岁患者,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发作期大于6岁患者,给予莎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中医治疗方法如下:给予患者祛风平喘汤剂治疗,方剂组成如下:柴胡、黄芩、地龙、辛夷、防风、百部、白术等,用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药6个疗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1.2.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患儿家长讲解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程、预防与治疗措施等;针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方案与临床用药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同时,积极指导患儿家属,使其掌握支气管哮喘应急处理的各种方法。1.2.2情志护理充分运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护理理念安慰患儿、鼓励患儿,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治疗。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价值,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为患儿进行情志护理,调节患儿的心理状态,使其摆脱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消除急躁和自卑等不良情绪,最大限度减少患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确保临床疗效。1.2.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使其通过健康、营养的饮食早日康复。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多饮水,通过饮食的方式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更好的战胜疾病。1.2〖www.chayi5.com〗.4体位护理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体位护理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减少胸部呼吸肌阻力,确保患儿呼吸道畅通,取坐位或半坐位为宜。为了降低小儿患者长时间坐位或半坐位的疲劳感,可在床上放一个小矮桌,并垫上软枕,患儿在疲劳时可伏在枕上休息或睡眠。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检测其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1.2.5雾化吸入与吸氧护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需接受雾化吸入和吸氧治疗,因此,在此治疗环节中,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必要的雾化吸入与吸氧护理,叮嘱患儿家长必要的注意事项:避免因患儿抓脱鼻导管或面罩导致鼻导管或面罩脱落的现象;取坐位或半卧位,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调节好氧流量;雾化吸入后,护理人员应在患儿背部由上至下反复轻拍,从而使肺泡或呼吸道分泌物顺利排出。1.2.6其他应根据患儿的症候评分和症状类型进行特色的中医护理,例如,语音低弱、气短懒言、易外感,哮喘发作前喷嚏频繁、舌苔薄白、脉细无力等症状患者,应采用补肺固表、益气定喘的措施、护理对策。食欲不振、腹胀脘闷、大便不实、舌苔白腻、脉若细缓的患者,应采用补脾益气温中健脾的治疗措施,并辅之以特色的中医护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1.3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结合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为(1.6±1.1)次,急诊次数为(0.3±0.2)次,住院天数为(2.1±0.7)天,对照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为(2.2±1.3)次,急诊次数为(0.6±0.4)次,住院天数为(3.8±1.6)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2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19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中,非常满意15例,满意16例,不满意9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现代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是指由吸入的过敏原或遇到冷空气等刺激性因素导致的患儿气道慢性炎症性病变。支气管哮喘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难以治愈,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咳嗽、喘鸣、气促、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疾病。现代临床中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为解除患者气管平滑肌痉挛、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支气管哮喘发病次数、减轻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尽可能避免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具有单纯西医治疗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不仅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极为安全、有效。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大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断提高,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4]。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如下:小儿支气管患者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并未正确认识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未能够正确使用药物与吸入工具;未能够坚持治疗、擅自停药等。随着对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医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保存生命,应该重点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人们医学观念的转变,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不断完善,从传统的单纯药物治疗逐渐转变为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为辅的综合治疗[5]。护理干预就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并广泛应用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是指由专业护理人员组织实施的对患者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综合护理方法,它的有效实施不仅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且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在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降低急诊次数和住院天数,且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金娟,李淑贞.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5(21):92-93.

[2]范益平,贾睿之.护理干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10(6):513-514.

[3]涂江美.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5(1):150-152.

[4]程义莲.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11(6):269-270.

[5]庞凤伟.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12-213.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 篇二

【摘要】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使科室对“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中心任务得以展现和进行。以护理行为人性化、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制度人性化、环境布置性化四个方面来阐述人性化护理,认为在“护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只有通过人性化护理,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融洽护患关系。

【关键词】护理 人性化 骨科

骨外科病人的创伤,多数是意外所致,这往往对受伤病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痛苦,以至于患者贺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心理造成考验。而这时如果又遭受护士的漠视,则很容易发生“护患矛盾”,对科室和患者均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想生物-心里-社会模式转变[1]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成为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近年来,我院通过对骨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的概念都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护理以及它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科室要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培训,不断深化护士对人性化护理理念的认识。

1.1 人性化护理的内涵

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感觉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

2 人性化护理的开展

2.1 护理行为的人性化

2.1.1 接诊时应态度友好、主动关心患者,仔细认真地回答患者的每一个询问,做到真诚和负责。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和经治医生姓名以及病区环境,住院须知及病房设施的使用。入院后安排好患者检查程序,保证患者及时完成各项检查。[2]

2.1.2 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做到是知道,即姓名、年龄、职业、病情、用药、诊断、心理、护理、饮食、社会因素等。并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知道用药、特殊饮食、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责任护士还应不时地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治疗提供方便。对康复期的患者应及时协助并指导进行康复锻炼,向患者展示护理人员应有的骨科知识,增加病人的信任度。

2.1.3 医生下达出院医嘱后,在护士指导下办理出院手续,对出院所带药品的使用方法做出详细明确的指导说明,对不同骨科疾病给予不同的出院指导处方,告知注意事项,递上一张护患联系卡和一句温馨的祝福。患者出院一周后进行电话回访,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并嘱咐有关注意事项。

2.2 心理护理的人性化

2.2.1 心理护理是采用心理学知识,结合护理工作,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康复[3]。骨科患者心理特征分析:骨科患者意外伤害较多,病程长,往往会出现 “忧虑、烦躁、恐惧、悲观、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常为小事发火、顽固、不合作、逃避甚至有攻击行为”。

这本身是由于骨科患者自身自理能力的下降会强烈表现出烦躁的情绪,甚至对医院的反复检查与治疗丧失的信心和耐性,表现出对医护人员具有抵触心理,从而态度恶劣。此外,当患者无法感受自身病情收到有效控制柄产生的经济负担等,患者就会出现悲观心理,并对自身病情的回复丧失信心。

2.2.2 心理护理的措施: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及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由于年龄、性别、职业等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针对术前患者紧张、恐惧,护士要亲自到床边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治疗。打消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镇静剂。

2.3 护理制度的人性化

2.3.1 护理流程人性化

对新入院的患者给予详细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预防、观察护理的要点,

药物的相关知识,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制定详细的入院、问诊、康复、出院、复诊流程护理,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

2.3.2 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规范

以微笑迎接每一位患者,做到入院有应声、住院有问候声,护士接到门诊电话后应铺好备好床,在每一位患者入院时主动迎接,协助家属将随身带的物品放置到位。在入院2小时内完成患者的入院介绍,以消除患者陌生、紧张情绪。

与患者交谈、询问病史或评估时,护士的目光要求与患者处于同一水平线,要“您好”为先,“请”字开头,“谢”字结尾,不直接称呼患者床号;进行各项操作时要先向患者说明,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准确,操作成功后向患者致谢,操作不成功时向患者道歉;夜间巡视病房时要向患者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尽量减少噪音,不干扰患者休息。还应定期下发意见卡,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时修正护理中的不足。

2.4 环境布置人性化

2.4.1 创建温馨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在病区环境的设计上,考虑到骨科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以关注病人需求为主,进行人性化设计,如病房增设电视机、空调等。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需求,还应特设家庭病房。室内摆放装饰盆景,并设置屏风,保护病人隐私。病区明确标志禁烟区和吸烟区。

每日对病房进行定时的两次清扫,确保环境干净、整洁;每周对患者的床单、被褥进行更换,对染有血污、大小便污渍的床单、被褥及时更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根据骨科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床位,以增加患者的相容性,利于患者间的相处、沟通,从而使患者可以在和谐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疾病的康复。

3 讨论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病人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4]

3.2 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文化建设。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2]。

3.3 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 消除或减轻手术病人恐惧心理,对择期手术病人来说,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顾虑重重。护士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慰,更进一步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4 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 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护理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但可使住院者得到商品质的护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所形成的护理品牌能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护士服务态度好,已在市内社会各界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出院病人已成为医院的活广告。许多住院病人为享受高档次的护理服务慕名而来。实践证明,护理服务品牌效应已为医院赢得广阔的医疗市场。

4 结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面临严峻挑战,要求护士把患者当成一个“社会人”来看待[6]。不仅要尊重患者的人格,而且所提供的医疗环境和条件符合人性化,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同情,满足其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南丁格尔认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民族、生活习惯等不同,所患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是千差万别的患者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这其中就包含了要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观点。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人性化护理实施的核心,此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整体的护理模式。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对医院、护理人员、陌生环境消除了恐惧;使患者更清楚地了解疾病的治疗及康复锻炼,且融洽了护患关系。护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生化,体现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

患者在骨外科护士仪表美、行为美及精湛的技术中,感受到和谐、温馨。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一句华丽、空洞的口号,也不仅仅是提几条措施,它不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它是护士“用心”在呵护。失去了“真诚”,人性化护理将无从依托,成为一句空话,必将失去生命力和本有的色彩,无法久远[5]。

【参考文献】

1. 吕萍。 中国医学创新。9月 第六卷2期 ,122-123.

2. 张雪莲。 人性化护理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天津护理。

,14(3):173.

3. 宋燕华。 精神障碍护理学[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75.

4. 周霞,张岚,周辉等。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19(5):757-758.

5. 陶成珊,华元元。 人性化护理实施中的五大亮点。 吉林医学,2006,27(6):685.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篇三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愈合后的问题。

高血压病病程长,病程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

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我们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月~10月共管理高血压病患者1051例,男711例,女350例,年龄35~75岁,一级高血压290例,二级高血压312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402例,接近正常47例。

2 方法。内容

2.1 在临床工作中,要求护士必须掌握高血压病的定义。、病因、临床分级、家族、年龄、职业。、环境。、吸烟等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传播者及指导者,只有熟练掌握有关高血压病知识及治疗方法,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发挥护士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2 制定健康宣教计划 针对个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印发成小册子,每人1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2.3 入院健康教育 要求主班护士热情接待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病区环境,设施环境,设施作息时间,并提供科室健康教育资料,简单介绍疾病的一般知识,让患者感觉到温馨和安全。

2.4 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 我们对待患者如亲人般诚恳,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患者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5稳定情绪 当患者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相反,血压则低。

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情绪往往不稳定,但患者情绪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五个环节。

患者愉快、乐观,药物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不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

要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

2.6 环境的调节 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

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7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高血压病是终生疾病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8 饮食指导 饮食宜低盐。、低脂。

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成正比,过多摄入脂肪,是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成人食盐量不超过5~6g/d,勿暴饮暴食,指导患者少吃或应吃动物内脏、脂肪、脑髓、贝类等,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牛奶、鱼类、瘦肉等。

多吃粗粮、杂粮及蔬菜水果,食用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虾类等。

多吃降压、降脂的食物。

2.9 用药指导 大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缺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无症状为血压正常,血压高时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因此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

高血压病其病因复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力又各不相同,各种降压药的性能各异。

因此,应纠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指导其进行“个体话”用药。

讲清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双氢克尿噻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长期服用还可以引起血尿酸、血糖增高、血胆固醇增高,所以要定期监测,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让患者了解体位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如全身乏力、头昏、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等。

不得擅自停药、改药,以免引起血压突变。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除受患者情绪、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外,还因所用药物而波动,掌握合理的服药时间,要根据药物类型和剂型选择。

如短效降压药3次/天,第一次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不应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服用,最后一次应在下午6时之前,也就是在血压高峰出现前0.5~1小时给药效果最好。

不要在睡前或更晚时服用降压药;长效控。缓释制剂1次/天,应清晨醒后即服用。

经研究发现,这种服用方法对防止上午血压升高有重要的意义,既能使白天的血压的到良好的控制,有不使夜间的血压过度下降,起到稳定24小时血压的目的。

2.10 运动指导 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躯体状态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游泳、气功、太极拳等有氧活动。

尤以简便散步开始为好,随后逐渐增加每次运动的时间,遵从运动的三步骤:即5 ~ 10 min热身运动后开始适当运动;5~10min凉身运动后停止运动(热身及凉身运动是指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

每周运动≥3次,30min/次。

初开始运动者可以从1次/周做起,15 ~ 20 min/次,适应后在斟酌增加运动次数和时间。

2.11 生活方式指导 吸烟,酗酒,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都会影响血压升高,所以,正确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3 体会

通过对1051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解除了心理压力,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达到了最理想的护理效果。

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错误认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加大高血压病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要求患者定时、定量、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篇四

这是一篇电大护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电大护理本科著类毕业文常见问题相关毕业论文。是政治专业与电大护理及参考文献及护理自考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电大护理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4结果方面存在问题有掺杂其研究结果以外的内容。例如《喉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的效果》一文“结果”中阐述“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据国内外报道约占7.6%~65%”。这些内容属于研究背景内容,显然不应该出现在“结果”中。存在问题有内容不完整的情况。例如《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一文,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xx年4月~8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其“结果”中的全部内容如下:“本组1例术后伤口裂开、胆道大出血死亡,1例发生肺部感染,无低血糖休克病例,7例伤口愈合良好,按期拆线”。其中,“1例发生肺部感染”、“7例伤口愈合良好”,但却没有阐述有关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即这些病例是否痊愈?应将这个

电大护理方面有关论文例文 问题在“结果”中阐明。存在问题还有:在“结果”中未列出的内容,却出现在“摘 要”中。例如《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一文,回顾性总结分析了“外科急腹症326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在其[摘 要]的“结果”中阐述到:“本组308例痊愈,2例出现手术并发症,16例出现严重的继发病变(其中10例出现休克,6例出现化脓性感染),经治疗痊愈”。但是,这些重要内容却未纳入其正文的“结果”部分。

3.5讨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掌握常用的讨论步骤。例如《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一文“讨论”中仅仅阐述了护理方法,缺乏对论文内容关键问题的讨论。而正确的讨论思路大致是:对于“循证护理组便秘发生率较传统护理组低”的结果,国内外是否有相同或者不同结论?便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循证护理在预防便秘中的作用机制怎样?存在的问题还有:讨论内容缺乏与试验数据及其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与陶红等[9]研究结论一致,即护理函授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存在的共性问题之一是讨论部分常常比较空泛,与前面的资料、方法和结果缺乏内在联系,少有自己的分析评价和逻辑推理。为此,一定要根据试验数据及其结果进行讨论。只有掌握真实的数据,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讨论也才有价值,才能指导临床实践,论文才有说服力。例如在《新生儿四肢静脉与头皮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一文的讨论部分,其作者认为对于新生儿静脉置留置针部位,四肢静脉优于头皮静脉,理由是“用时少”,但是又提出其缺点有“患儿四肢易动,容易脱落”,那么脱落情况如何?这在论文中没有数据说明,如果脱落情况严重,那么其结论就靠不住。存在问题还有:对于讨论的问题,“结果”中没有出现。例如《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及效果观察》一文的“讨论”中阐述:“行PCI开始术者操作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口时,若导管进入过深或操作不当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严重的各型心律失常,应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及时告知术者调整导管位置。本组有5例发生室颤,经非同步电除颤后复律成功”。其中,“本组有5例发生室颤”的内容在“结果”中没有出现,应当先将其内容在“结果”中列出,如此方可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电大护理本科毕业生论著类毕业论文常见问题较多,反映了对论著类论文体裁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论著写作专题讲座,使其逐步加深对论著体裁的认识和理解。电大护理本科毕业生论著类毕业论文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良兰,陈星玲。电大护理本科毕业生综述类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xx,50(31):115-117.

[2]巩淑惠。护理论文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xx,21(6):559-560.

[3]颜巧元,曾娜,张永平。护理科技论文被拒类型及其原因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xx,26(11):10-14.

[4]薛淑好。自考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xx,23(18):6-7.

[5]薛淑好,谷丰,刘桂平。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J].医药论坛杂志,20xx,26(20):45-46.

[6]朱宁宁。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全科护理,20xx,7(11):2902-2904.

[7]李晓敏,金爽,姚秀钦。护理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回顾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xx,6(2):89-91.

[8]卢小焕,李坷娜。护理学术论文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9(11):28-29.

[9]陶红,庹焱。301篇护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分析和思考[J].上海护理,20xx,1(3):36-37.

护理方面毕业论文 篇五

护理毕业论文什么格式

一、文题

文题要求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供其选择是否决定阅读该文。文题必须简明、扼要、醒目。中文文题一般在20~30个字范围内,英文不超过10~15个字。

二、作者署名

三、内容摘要

简称摘要,一般排列在正文之前,其作用是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意义。通过摘要使读者能很快了解全文的主要观点,以决定是否再精读全文。摘要应列出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不列图表,没有引文,尽量不用缩略语,不分段落,不可写得过于繁琐。

四、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一般是把文章的摘要部分译成英文即可。

五、关键词(key word)

关键词是通过分析论文的主题,找出若干个代表性的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名词或词组。按统一规范选取的关键词,称主题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有的'可3~10个)个关键词,可从文题、摘要、正文中特别是小标题中选择,也可参考主题词表。

六、正文

论文中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以小标题区分,标题一般用1,1·2,1·2·1,1·2·2·1,①五级即可。

(一)前言

前言又称导言。位于论文之首,主要包括对文章内重要名词和理论框架的介绍,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扼要提示所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

前言按顺序可有如下内容:

1、提出问题:文章的第一句话说要开门见山地引出文章所涉及的问题。

2、说明选题依据:引用文献查阅的资料的信息,用前人的研究的情况,说明本人为什么选此题。

3、阐述论文的价值和意义

4、点题收口:前言结束时一般常用本文的直接目的再点出论文题目收口。

(二)材料和方法

也可称资料来源(临床资料)与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的条件、抽样方法、观察项目、研究步骤、收集资料的场所、选用的量表和仪器、研究工具的信度和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处理方法等。

对于实验性研究,如果研究方法是通用的,则只写明名称即可,如果受试者和处理因素的情况比较复杂,则应分别叙述。包括如何设立对照、如何随机分组、如何控制实验条件等。

(三)结果

结果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如何,是否有新的创新和发现,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是将收集到的所有原始材料和数据,经过整理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后,用文字叙述和各种图表的形式报告出来。

(四)讨论与分析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阐述和推理,从理论上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丰富和提高对实验结果的认识,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讨论中引用文献内容,除特殊情况下,一般不成段、成句地列入文中,而是摘其观点和结论,并在文句文字的右上角标上上标。

(五)结论

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把研究结果和讨论分析后的认识,以简明的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人概括地了解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有许多杂志用摘要的形式代替结论部分,目前一般科研论文中均取消结论部分。在毕业论文中,因实验内容和讨论内容较多,为了给读者一个结论意见而增加结论部分。

七、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的科研论文一般列5~10篇,文献按主次排列,先列对本研究有较大帮助的文献。毕业论文不受文献条数限制。文摘、内部刊物、内部资料、通信及非全国性刊物等没有正式发表的文章,一般不应列入参考文献中。

正文中若有引用文献处,则在引文最后句号的右上角,标注一个带阿拉伯数字的方括号角码,角码号与后面参考文献列出的文献序号相对应。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1、期刊

序号 作者名 文章题目 杂志名称 年,卷(期):页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作者名,超过者只写前3位,后加等字。

2、书籍

序号 作者名主编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版次 年:起止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00 3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