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论文范文(优秀6篇)

发布时间:

摘要:新自然法学对古典自然法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不再寻求先验和永恒的绝对基础、不再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以及具有融合和综合的倾向。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我论文范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我心中孔子论文 篇一

你可还记得这样一人?收徒三千,达者七二; 你可还记得这样一人?周游列国,著书立说; 你可还记得这样一人?教书育人,万世师表。你可还记得他?我们尊敬的孔老夫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读书人都在寻找一个救国复兴的方法;就在这时——孔子诞生了。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学有所成,他在母亲的悉心关爱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志向远大、勤奋好学的青年。由此可见,志向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我心中的孔子有才能。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正式出来做官,官职越做越高,做到了“代理总理”,帮助鲁定公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序,齐国侵占鲁国的几块地还给鲁国就是孔子的贡献。司马迁用八个字形容:“路不拾遗,男女分途。”这样的管理才能卓越的人,不正是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么?

我心中的孔子坚韧不拔。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可是春秋时期,天下大乱,正是各国以大欺小,夺取天下的良机,谁肯采纳孔子“不要战争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继续周游推荐自己的思想。如果换成咱们中的一个,肯定是早就退缩啦!

在我眼里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推行的教育政策“有教无类”,让平民也能上得起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正是因为孔子的思想,独创私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有了后来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今天我们能在学校里开心的生活!

记得在我们五常一中的后花园中心有这样一座雕塑:孔子手捧一册竹简,肃穆地矗立着,下面的台子上四个楷书金色大字“万世师表”。在我看来,那大概是孔子在教他的学生做人之道吧,而这只是代表孔子么?只是为了表示我们对孔子一人的敬畏么?显然不是,这还代表我们的恩师啊!多少年来,他们别无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有出息,而他们甘愿只做红花下面的绿叶,难道这不伟大么?

一本《论语》道不尽孔子对我们的教诲,孔子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孔子这一伟大的形象都会永恒不变地烙在我的心上。

我习作我快乐论文 篇二

我习作我快乐论文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快乐导入,激发习作兴趣;循序渐进,引发习作热情;互相评价,学会修改,分享习作的快乐,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各种快乐的体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快乐习作导入兴趣热情评价快乐

读书时候,同学口中常常会说这样的话:“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习作真的是件那么困难的是吗?这就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的原因所至。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应多花心思,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愿意协作、热爱写作,化难为易,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他们感觉到我习作我快乐。

一、快乐导入,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1、游戏导入。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大家可知道,在孩子踏入小学阶段的第一篇“习作”是什么吗?是“有趣的游戏”。在第一册的语文课本中,孩子第一篇的口头习作就是在《语文园地一》里,题目是“有趣的游戏”。本题中出现了三幅图画,分别是“老鹰抓小鸡”“贴鼻子”“丢手绢”。从图上的小朋友的神情让学生觉得这些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我觉得如果就凭这几幅图来让孩子介绍,他们可能是难以开口。因此,在让他们讲之前,我就让他们分组来做这些游戏,做完以后,在让他们讲。果然,他们真的说个不停。用游戏的方式导入,使同学们玩中觅趣,激发了他们说的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说,说中再现玩趣,口头作文也就成为最稀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习作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篇口头作文是“有趣的`游戏”,而第一篇的习作是“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些都是有趣的事、高兴的事,都是让我们的孩子愉快习作,轻松习作。

2、激情导入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节习作课,其中的片段是: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的家乡在哪里?

生:好。

师:我的家乡风景优美,还诞生了许多革命先驱。

生1:广西。

生2:河南。

生3:湖南。

师:对!湖南。我离开家乡半年,现在真的很想念家乡的亲人,很想给家乡的长辈写一封信。

你们也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吧!

(激情,越说越想家。)

生交流。

(二)、导入

1、边听歌,边留意歌词及格式

(播歌《一封家书》)

(这时候,全班寂然无声,都被歌曲所吸引。)

2是否想起亲人→书“长辈”。

3认识长辈。(板书:长辈)

4把你的快乐、烦恼告诉他们。(板书:给长辈写一封信)

5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同长辈讲。告诉他们你是多么的想念他们。心中有说不完的事情。

6学生交流。

(没有学生自愿回答,指名一学生说说,可惜,讲了几句,激动得哭了起来,再也讲不下去。课堂就这样停顿下来。)

1、师:相信大家已经很想动笔了,但我们要注意几点。(板书)

内容具体真实

用语贴切得当

格式正确

2、回顾书信格式。

3、学生自由写作。

从上述课例可见:开始,这位老师用了一首令人感动的歌曲《一封家书》,帮学生明确了这次写作的目的,带着学生走进了一个感人的情景,有的甚至哭了起来。可惜,她只引导学生走那条向长辈“诉心声,说怀念”的路,缩窄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不起他们的写作兴趣,令他们感到不知写什么。其实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心中有无限的快乐,生活中有无穷的新鲜事、新奇事,我们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从体验入手,学会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表达。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开发学生的思维,不要用一个圈把学生的思维“套住”,那他们就“无话可说”了。其次,这位教师没有考虑到,她所借班上课的学生,并不是像她平时上课的寄宿学生一样,这里的学生都是走读生,长辈大多都在身边,何来有思念之情?因此,他们都不知应怎样下笔。记得当时,课堂上毫无生气,非常沉闷,同学们个个垂头丧气,紧皱眉头,难以动笔。我想,如果这位教师能因地制宜,抓住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说说感兴趣的事,再指导他们用书信的格式与长辈分享,那效果就肯定不一样。

要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教师的“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多从培养兴趣入手,在教学实践中,以动机激励兴趣作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努力培养新世纪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我能小议论文 篇三

我能小议论文

这是一声高昂的宣告,这是一曲心灵的赞歌,这是一个不羁的灵魂,这是一个怒放的生命。

当一个人走出襁褓,看到大千世界的坎坷,看到成功之路的漫长,看到命运未卜的未来,但仍然能高喊出一声我能,他便拥有了超越平凡的灵魂。

也许这一句“我能”不能够冲破人生中的种种困难,不能为多变的人生指明方向,不能为晖暗阴霾的未来打开明灯,但这是一种自信的力量,一种勇于梦想,成就希望的奇伟力量。

有自信,越王没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楚项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

人生好似一场战争,时而平稳顺利,时而坎坷残酷;时间的枷锁捆绑着无限的理想,但我们不能够冲破枷锁,解放生命吗?不能对自己的梦想高喊一声我能吗?不能让有限的时间绽放出无限的价值吗?

多少人的心灵中,“我能”充盈着他们的血肉,羸弱的躯体,奇幻的梦想,一个坚信我能的人可能迷茫吗?那远古的猿人,千千万万的成功者,书写了一个个传奇,好似飞翔在广袤天空,伫立于七彩彩虹,奔腾于无边平原,遨游于璀璨星空。

yes,i can。李阳曾这样勉励自己。而今日的我们呢?我们其实已经成为“我能”的铁杆执行者,回想幼时的呀呀学语,逐步走向自立的过程……

蓦然回首,难道这不是人的一种良好品质吗?今日的你我如何来实现美好未来呢?

我能!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 篇四

【摘 要】大学生作为新世纪文化新生代,这个社会亚群体具有独特的交往心态。探索与研究大学生交往心理,把握与遵循大学生交往心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之提高交往素质,增强交往艺术,是培养新世纪有用人才的重要环节,使新世纪大学生的交往心理在探索中推进,在互动中整合,在交往中和谐,在运作中成熟。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交往困境;交往原则

新世纪大学生要与人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对人际关系有一个比较健康的科学态度,自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交往科学素质。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交往与人际交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认识到它在自我内在人格力量发挥中的作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特征的陶冶、文化艺术修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借助于社交来实现。所以,作为现代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交友八方”。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心里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成败。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前进方向,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但在现实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这一问题的形成,而这些因素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又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和影响因素

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中后期,从其心里发展水平来说他们是正在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边缘人”。这个阶段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一方面,人际交往时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展现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交往能力本身就是生存的智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安全等的需要,增强价值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减少孤独,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我国有关研究报告:由于交往能力较差,交往方法不当,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63%的同学们感到“交往困难”、“知心朋友难觅”,只有25%的同学感到“有知心朋友”。可见,大学生整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国内心理学界在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时发现如下几个特征:交往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的整体性特征;互动性与开放性的时代特征;交往需求迫切,但主动性不够,以同龄人交往为主,如其同室、同班、同乡的交往;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由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决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大致分为三情况:其一,人缘型。这类学生与人交往积极主动,交际面较广,大约占20%。其二:孤僻型。这类学生平日沉默寡言,不善交往,在人际冲突中自我调节能力差,大约占3%。其三:中间型。这类学生占大多数,其特点是出于前两者之间,一般表现不突出,人际交往范围较窄,行为上随大流,不爱显露头角[2]。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主要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又分为学校、家庭、社会观念以及信息网络化等方面,而主观方面也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人格及个体能力等。首先,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忽视了无法因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了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其次,家庭因素对于年轻一代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任何在家庭中生活的人,几乎都无法摆脱家庭对他的熏陶。理论上说,家庭的优点会成为促进子女成才的积极因素;其缺点,则会成为子女成长的障碍。第三,依据调查发现,43.6%的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原因在于经济,习惯等问题。激烈的社会竞争蔓延到大学校园,引起大学生之间的利益之争,更加导致了大学生人际沟通网络的狭窄与人交往的缺乏。目前大学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是否是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党员,是否获得过各类奖学金是大学生参与就业竞争和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资本,为此,很多大学生在暗地里展开各种较量。最后,有专家认为由于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比较重,网络极易成为许多人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上网成瘾不仅响学习,还会让人缺少交往,忽略现实的人际关系[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关系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需注意克服以下几方面:晕轮效应,首应效应,近因效应以及社会刻板效应等,另外,我们要全面审视自己,存在的不足,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要建立一种和谐的于己于人均有良好效果的健康的人际关系,其关键要素是需要运用并发展人的交际魅力和人际生命力。每一个人都是通过自我和周围世界的关系而生活的,不管大学生所寻求的是哪种需要,自我的意义都存在于人们与外围世界的相互关系中。

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守以下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真诚原则。马克思把人们之间真诚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语说“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说法都是对真诚及其作用的高度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列出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大学生指出他们所喜欢的品质。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们评价最高的性格是“真诚”,在八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竟有六个与真诚有关。真诚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二)信任原则。管理学家戈登・希尔曾说:“信任是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没有外形、没有内质,但却指挥者我们的行为。而且其存在与否将决定我们的行动,仿佛它是一种有形的力量”。在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彼此都要讲求信用。人与人之间要是缺乏信任,生活也会处于无序与恐惧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差异网○www.chayi5.com(关系式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保证。

(三)热情原则。美国教育家卡耐基在《积极的人生》一书中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情。没有它,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追求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兴趣广泛,是建立良好个性品质和交往心理的关键时期,学会以一种热情直率的态度对待别人,也必然会获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从而将愉快与友情长久地系于身边。

(四)理解原则。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是至理名言。只有理解,才能消除人际关系发展中的某些隐蔽因素,如猜疑、嫉妒等,使人际关系不至于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收获真心。

(五)尊重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尊重”放在人们的高级需要中。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所有人,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个性、习惯和隐私。只有做到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六)交换原则。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指出:社会是一种商品交换,不只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是诸如赞许、荣誉、声望之类的非物质交换。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交往的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回报,这样双方的关系才能继续发展,在交换中互利性越高,双方关系越稳定、越密切。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是每一位大学生必学的人生课程。作为一个具有卓越才能的新世纪优秀大学生,不仅要德才兼备、身心素质良好,而且必须具有一定的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能力,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未来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生存技巧与艺术。

【参考文献】

[1]存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2]聂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3]张生。大学生心理健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xx.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论文 篇五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论文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论文

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我被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动着我。它首先不只是一部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书,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创新性教育、教学思想的一部力作。其中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人性至上的教学理念。通过“案例呈现” 使困惑、迷惘、问题、难点逐一浮出水面,我在教学中的谜团渐渐释然。这本书与以往枯燥的教学理念不同,它是以案例和感悟为主,从中我们能够感受一些东西。

1.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热爱数学。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不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而从字里行间更能看出华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从而他也换回了同学对他的爱和信任。

2.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并积极实践。就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1)采取活动的形式。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探究。(2)采取把知识趣味化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为了一个简单的导入,苦思几个星期,最终找到小猴滑滑梯这一情景。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3)采取好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持续发展。教师的评价要根据差异原则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个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有针对性、导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题方法新颖,就能批上:“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有的孩子学习进步了,可写道:“看到你的进步,我非常高兴,这说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会有所收获。”对个别同学还能写上:“最近怎么了,为什么错题比较多?应该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师。”这样,把作业作为媒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通过评价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体验,以利于增强自信心。

3.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把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是《我就是数学》贯彻的精神,同时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终生追求的教育目标。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因为这不只在教和学,而是感受课堂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我就是数学》是一本好书,它教给了我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转变和进步,这种向上的感觉真好。

我的职业道德观论文 篇六

我的职业道德观论文

摘要: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立足学情,从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调查分析入手,阐述了树立中职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观的若干举措,旨在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观;职业素质

一、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观调查分析

当前的中职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信息高速发展、改革全面深化的特殊时期,他们一方面追求独立,思想前卫,个性张扬,喜欢接受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叛逆性,另一方面,他们从小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里,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通过我校的一次调查问卷发现,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职业道德观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具有显著的自我独立意识,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浇灌,更加关注课外和自我能力的培养;敢于评价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重视个人价值,发挥个人专长和作用;自我权利保障意识增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处理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项事务。

但其中也不乏幼稚、片面和消极的做法,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不善于运用恰当的方式缓解和释放压力,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其二,超过半数的学生心态不稳定,对就业前景和人生前途比较悲观,他们不了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认为中职教育不正规,与大学生比起来感觉“低人一等”。此外,中职生的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表现在自私任性、集体观念淡薄、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方面。其三,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个人特长突出,富有创造性。

二、立足学情,树立中职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观

1.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情感。职业认识也称职业价值观,中职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的职业有足够的认识,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为社会做贡献。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更新其就业观念。同时,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走工学结合道路,身份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基本条件,通过企业文化,学生对企业和学校的凝聚力以及归属感可以得到加强。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双向互动,将这样的职业价值观内化,实现从内容向过程、从认知向评价的转变,使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知上升到情感认同的程度。据一份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入职新鲜感对促进低频次社会实践学生的职业情感具有显著效果,并且随着低频次社会实践的增多,职业情感不断加强;职业倦怠感阻碍中频次社会实践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职业效能感可以显著促进高频次社会实践学生积极职业情感的塑造。结合不同程度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情感培养的影响和作用,社会实践应当纳入“理论教学+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社会实践“中频次阶段”学生职业情感降低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使命、人生价值探讨,指导人际沟通技巧,鼓励挫折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锻炼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目前中职教学虽然一直都致力于强化实践教学的分量,注重学生显性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习得,却有意无意淡化甚至漠视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和严谨态度,不能适应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职场文化和职场规则不了解等。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被提上日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最终实现其职业理想。专业课教学不仅要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工作严谨意识以及职业责任感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努力探索课上与课下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并将职业意识培养融汇其中。

据我校的一份关于职业理想的调查问卷显示,许多学生对职场和自身都缺乏了解――34%的学生只了解1~2种职业,了解6~10种职业,甚至更多的学生不超过10%;当问及是否考虑过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时,22.5%的学生回答没有考虑过,50%以上的学生表示会偶尔考虑,只有25%的学生回答会经常考虑;此外,33.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18%的学生认为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大部分学生认为对自己了解不多,而在预计工资待遇时(起始工资),学生们的选择都偏高,70%以上的学生预计在3000以上。由此可见,学生们的职业理想还是很模糊的。对此,中职院校应当构建以职业理想为核心的中职人文教育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通过具体的职业理想引导和实施“人文教育”,例如,通过“职业理想”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人文学科的强化,帮助学生形成最高层次的伦理道德、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一言概之,就是将职业理想逐步贯穿于人文教育体系的每个环节。

3.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要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执业行为习惯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中职院校应当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结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行为习惯养成规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体系,将学生的一般行为习惯与职业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其次,要建立中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训练模式,将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成三个阶段:一年级的职场认知、二年级的职场体验和三年级的职场实践。在每个阶段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及职业行为规范,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职场行为训练项目,以乐观自信的职业心态习惯接纳任务,以创新的职业思维习惯分析项目及设计自我,以严格规范的职业行为习惯完成项目。最后,要创新开发职业行为习惯训练的校内外平台,包括校内的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校外的社会活动实践和校企实习基地,通过各种校内外平台,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安全规范操作规程,促进学生职业思维、职业心态和职业行为的各项任务。

总之,树立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观,需要教师和学校联系学生实际,立足学情,树立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并通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促进其职业道德观的树立。

参考文献:

[1]肖树伟。试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现代交际,,(3).

[2]罗玉琳。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与职业情感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13).

[3]赵莉。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校内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

[4]崔春。以职业理想为核心的高职人文教育体系构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我论文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0 3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