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论文【通用10篇】

发布时间: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繁荣,文艺界整体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现代文学的论文我们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10篇《现代文学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论文 篇一

从现代文学最初三十年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作家的价值立场、思维习惯、心理结构和写作经验等与古代文学依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关联或隐或显,或明或暗。

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五四文学革命在否定了传统文学的制度,重建新的文学秩序的时候,实际上发现了小说、戏剧和白话文学的潜在传统”,⑥因为“以口语为基础的古典白话文学,不仅有可能冲破文化等级的语言牢笼,

而且更有可能消除文学等级的语言存在,从而为中国现代的‘活文学’提供从文化到文学的本土传统支撑”。

⑦的确,古代文学历经数千年,出现过无数的伟大作家和经典作品,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必定是“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们几乎从小就与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作品相伴成长,或阅读、或背诵、或研究,耳濡目染,身浸熏陶,这就使得“现代作家们所获取的传统文化已溶化在其灵魂或血液中,

成为其心理结构或艺术机制的组成部分,必然地会给文学创作带来浓郁的传统特色或民族性质感”⑧。

所以,仔细阅读与体察现代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在“文学主题”、“审美风格”和“创作思想”等诸多方面,现代文学“有意”和“无意”地吸收了古代文学资源。

首先,从文学主题看,古代文学一直弥漫着“寓教于乐”的教化传统,崇尚“经世致用”的实用功能,有着“兼济天下”的宏大理想,充满“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这些理念一直是传统文学的创作母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为“正人心”、“淳风物”、“止乎礼”的道德规范,指涉的对象是顽愚不化的下层民众。

现代文学发端于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时刻,在山河沦丧、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启蒙”与“救亡”自然成为了文学的时代主题。

“在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启蒙先驱那里,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公民权利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情”,⑨鲁迅曾说,“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旧的桎梏里,于是觉醒、挣扎、反叛,要出而参与世界的事业。

”⑩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们发现了传统“吃人”的本性,有感于国民的愚昧和麻木,迫切渴望通过文学来“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希望”。

于是,现代文学的“启蒙”就与古代文学的“教化”有了不谋而合的共同指向,即“不开化”的社会民众,而且两者都是以自上而下、居高临下的方式进行的,不开化的民众始终处于社会底层、处于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

这样,现代文学虽然高举“反孔、反传统”的大旗,但“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念却被许多作家潜意识地作为了参与社会的人生规范,古代文学中忧国忧民的传统母题也成为现代作家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解放的创作旨归。

正是现代作家们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认为文学具有“改造人心”的功能,所以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个社团“文学研究会”到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作家联盟”,再到抗战期间的“抗战文协”等,都表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精神,具有强烈的积极入世的爱国情怀。

从这个角度上看,现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精神资源不是“反叛”,而是“继承”。

19成立的文学研究会,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作新文学”,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

輯輥訛现代文学的创作是要在整理中国旧文学的基础上进行,其旨归是“为人生”,可见,“五四”新文学的第一代作家们并没有要“断绝”与古代文学的联系,而且“为人生”的目的与“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古代文学思想有着内在的“基因式”关联。

到了“左翼革命文学”和“抗战文学”,由于“革命”和“救亡”的时代要求,文学的教化功能、救亡主题就表现得极为迫切和明显“,在满怀政治激情的左翼批评家眼中,古典主义艺术的政治性被极度强化”輰訛輥。

这就决定了现代文学在关注现实、表现人生、干预社会的价值立场方面与古代文学中的“爱国、济世”的思想母题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郁达夫在《沉沦》中呼唤“祖国啊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輱輥訛,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渴望一个衰败的民族浴火重生、变得华美和芬芳,闻一多忧愁着祖国的面貌犹如“一沟绝望的死水”,等等,

现代作家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生的拷问,对时局的关切,与古代文人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等情怀是一致的。

试想,如果不是对古代文学中的爱国思想感同身受与自觉继承,现代作家能在他们的作品发出如此真切的爱国声音与忧思情怀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对人性的反思,不是西方式的对人的‘原罪’和纯粹的人性缺陷的反思,

而是对‘文明’与人性、与民族性格关系的反思,体现着中国式的实践理性精神和现实情怀”輲訛輥。

由此可见,现代作家对古代文学资源的吸收和利用完全是自觉和不自觉的,他们身上都遗留有传统文化的基因,对古代文学的有用资源自然无法抵制。

因此,现代文学的现代化绝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抗,而是“现代化、民族化的双向选择及传统与现代交错发展的复杂过程”,輳輥訛是现代意识、现代思维方式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的'渐进过程。

其次,从审美风格看,古代文学的创作繁复多样,《诗经》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则创造了浪漫主义的先河,这两种审美风格如涓涓细流从古至今一直流淌在文学作品之中,为历代的文人所借鉴、所喜欢,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惯用手法。

五四新文学的创作虽然全方位地向西方开放,积极吸纳西方多元的现代创作手法,但是也同时在无意识地继承与转换传统文学的创作样式。

总体而言,五四小说就是一种“悲剧+反讽”模式,它介乎晚清小说的“滑稽+反讽”传统模式和高度教化的政治寓言小说模式之间。

茅盾在19发表于《小说月报》上的一篇宣言中指出,当时的中国文学还介于“古典”和“浪漫”之间,他看清了现代文学的变革并不是完全彻底的,“这期间进化的次序不是一步可以上天的”輴訛輥。

现代文学的核心价值在于追求个性解放、倡导科学民主、张扬理性批判,由此也容易形成注重现实、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品格,以及注重个性、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倾向。

从文学思潮和总体审美特征看,现代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又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等多元审美风格互渗并存,交织发展。

可以说,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和浪漫文学资源是现代文学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还有道家文化关于“回归自然、关怀生命、尊重个体”的传统母题,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孕育一种朴素情感和独特风格的基因底蕴。

不可否认,《离骚》的多情浪漫与象征手法,《史记》的悲剧气氛和传奇色彩,《古诗十九首》的批判精神与感伤情调,以及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等等,这些灼灼生辉的审美风范如同太阳的光芒投射在每一个现代作家的心里,在他们的作品中生根、发芽和绽放。

因此,从创作主张和艺术风格看,现代文学的很多流派特征在古代文学中都可以找到“契合点”,文学研究会的创作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创造社的风格则趋向“浪漫主义”,后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反映出在审美趣味上向中国传统诗歌特征的回归。

就创作个体而言,鲁迅的文章嬉笑怒骂、冷峻犀利,既有尼采个性主义的超脱思想,又有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情怀,还有不畏权贵的“魏晋风骨”,他的辛辣讽刺艺术则直接师承和借鉴了《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他的《故事新编》就是以“古今杂糅”的方法,借古人与今人的相通之处来来达到一种现代性的嘲讽。

郭沫若创作《女神》时火山喷发式的恣情率性、潇洒浪漫,与古代的屈原、李白难道没有精神气质上的吻合?林语堂的独抒性灵,周作人的冲淡平和,沈从文的关注自然,与道家思想中的个人本位、超脱物外有着天然的承继关系。

王德威曾指出,“沈从文的家乡湘西既是蛮荒的乡村,又是风景如画充满浪漫气质的地方,尤其还是诞生了两部伟大的古典文学经典:屈原的《楚辞》和陶潜的《桃花源记》。

因此,沈从文充分意识到,他正是在这种杰出的文学传统中写作”輥輵訛。

还有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古文功底特别深厚,其小说创作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创造了一种“新旧交织”、“雅俗共赏”和“古今杂糅”独特文体。

而且,仔细考察现代作家,古典文学修养深厚者非常之多,胡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等都擅长旧体诗写作。

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等至今依然脍炙人口。

郁达夫的旧体诗清新、流畅、意蕴深远,徐志摩与朋友写信惯用文言文,而且写得十分漂亮,凡此等等,不难发现“五四”新文学作家们有着十分浓厚的古典文学情结,承载着传统文化思想的古代文学,其当中的许多元素都成为了现代文学不可忽略的精神资源。

再次,就创作主体的精神气质来看,现代文坛的作家们整体上都具有一种“积极入世”的奋发心态,以及渴求“建功立业”的宏伟理想,与古代士大夫渴望参与社会的精神气质尤为相似。

古代文学作品将士大夫精神的阐释可谓淋漓尽致,对后世的影响不容小觑,比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意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勇无畏,等等,这些积极入世的思想不可能不烛照现代作家的心灵。

无论在民不聊生的晚清之际,还是在军阀混战的民国时代,现代知识分子面对衰朽凋蔽的祖国,往往“以事功为重,既渴望以启蒙唤醒民众,但更希望取得切实且巨大的事功”輥輶訛,这种价值立场和人生追求体现了传统文人思想的延续,

正如学者余英时指出的那样:“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将民主、自由、进步等公共价值原则看成是个体事情,是源自中国古老而悠久的士人传统。

”輷訛輥的确,现代作家们面对颓败凋弊的社会,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主动参与时政,力求干预时弊,“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现代知识分子忠贞爱国、心怀天下的明证。

无论是五四时期的第一代作家鲁迅、郭沫若、胡适、郁达夫、闻一多、茅盾等,还是第二代作家张天翼、丁玲、老舍、巴金、曹禺等,他们身上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以及“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

这种责任意识和献身精神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从而使得现代文学普遍呈现出一种情绪高亢的“焦虑感”和画面低沉的“灰色调”。

当然,“五四”新文学虽然有对民族国家、现实社会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的担当和颂扬,“但它毕竟过分看重文学的启蒙功能和审美意义,远离大众或者对大众真实的生活理想和情感立场隔膜,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就剥夺了‘依然有闲’的中国人亲切有趣地阅读小说的基本权力以及新小说本身的市场号召力”輮訛輦。

现代文学论文参考 篇二

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走向一体已经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前提,只有认真阅读了作品对文本熟悉的学生,才会认真思考,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关于现代文学论文范文一:我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本科阶段更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其基本目标由精英式的“专才”培养转型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通才”培养,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大学本科教学面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必设的专业,同样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接轨。

一、明确教学的总体思路

就甘肃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其中对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培养要求: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和知识,

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本专业方向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备调查研究和协调组织的能力,能适应相邻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实际工作等。

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既强调专业素质,又强调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过程方面都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接轨。

此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由此在教材选择、课时分配和教学方式上都与此目标相符。

在教材上选用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此教材学理性强,文学史的线索清晰明了,授课就依教材的框架进行,对作品的分析教师自行补充,这是教材未展开而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部分,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在课时分配上,明确突出作家作品的教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路,作家作品的讲授占60-70%,而文学运动、文艺思潮、社团流派、文体发展等内容占30-40%。

在对具体文本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重要作家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风格。

温儒敏先生在十多年前谈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时,就已明确提出要“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印象和问题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和分析评判能力”。

由此,教学的总体思路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既要重视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能获得提升。

二、重视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的阅读尤其是对作品的阅读,但是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多数学生的阅读质量不高。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阅读量少。

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大多比较被动,以教师开列书目为主,自主阅读的较少,即便是规定的必读篇目,也存在敷衍现象,少数学生要么简单了解故事梗概,要么翻阅一下简评,要么干脆不阅读,当问及其对作品的理解时,只能是人云亦云,甚至不知所云。

对于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前提,只有认真阅读了作品对文本熟悉的学生,才会认真思考,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所以,可以说,学生阅读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学生收获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阅读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部分学生轻文学原著重影视作品。

一些学生不去读原著,尤其是长篇小说读原著的就更少。

他们通过观看改编后的影视剧来了解原作,而且一些教师也“以名著改编的影视资料辅助教学”,认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

感悟”,这种做法无疑会误导学生,使其以为这是一种快速便捷了解故事情节内容的有效方式,因而忽视了对文学文本本身的研读,忽视了对作品本身的感受和感悟,由此产生的后果可能是学生文学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的'匮乏。

笔者并不赞成用看影视剧的方式代替文学文本的阅读,一方面,影视剧为了观赏的需要,或者是编导根据自己的理解,会对情节作以改动,甚至是与原作大相径庭。

比如巴金的《寒夜》,小说“尾声”的内容是: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民国路的旧居,看到的是一片阴暗和凄凉,丈夫死了,儿子跟着祖母离开,不知去了哪里。

而于1955年拍摄、由吴楚帆主演的香港粤语片《寒夜》,结尾的处理却是曾树生在汪文宣的墓前放上一个金戒指,表示她与丈夫永不分离,在那里她还意外地见到了儿子和婆母,不仅婆媳和解,而且还答应跟着祖孙二人回到家乡去,过农村人的生活。

巴金明确说,“这绝不是我写的曾树生。

曾树生不会向她的婆母低头认错,也不会放弃她的‘追求’。

她更不会亲手将‘花瓶’打碎。

而且在一九四五年的暮秋或初冬,她们婆媳带着孩子回到家乡,拿什么生活?在反动派统治下,要养活一家三口并不是容易的事。

曾树生要是能吃苦,她早就走别的路了。

”这样的改编已经和原作相差太远,如果用电影内容理解原作,岂不南辕北辙。

实际上文学文本和改编后的影视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企图用影视剧代替文学文本。

另一方面,优美的语言文字及丰富的语言内涵只有在文字阅读中才能体味鉴赏,甚至需要反复玩味,文学文本的这种优势是影视剧无法超越的。

所以,关注学生的阅读问题,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原著,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进而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前提。

针对学生阅读质量不高的现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去尝试改变。

首先,应积极引导并督促学生阅读作品。

除了既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提供一些参阅作品,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时间的宽裕度自主选择拓展型阅读。

对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采用课堂提问、讨论、写读书笔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考查,以此督促学生的阅读,并引导其提升阅读质量。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参考书籍和作家作品的研究资料,将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动态、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

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经过学者们的反复研究,已较难发现新意,而邵宁宁先生则认为祥子经历了一个从进城农民到城市游民的转换,他的遭遇及精神危机,固然是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但从根本上说,又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那些进城农民将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文章转换了思路,把对祥子形象的分析与当代农民工进城的现状联系起来,获得了新的启示。

像这种优秀的文章或书籍教师都应及时地介绍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学生尽可能多接触学界的最新成果,从而拓宽视野,获得启发。

再次,采用比较教学法的形式,解决学生愿意观看改编影视剧而不愿意阅读文学原作的问题。

可以选取两到三部作品,要求学生既看文学文本,又看影视作品,然后针对两种艺术形式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所在,从而理解阅读文学文本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效果,紧密关注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三、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写作能力

1.“文本细读”教学法

朱自清、钱钟书、孙绍振、陈思和等学者都意识到文本细读的重要性并付之于实践,陈思和明确指出,“在当下盛行新方法和新观念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学术背景下,细读文本对于以追寻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一直采用文本细读教学法,一方面要求学生详细地阅读文本,通过对场面、细节的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主旨;另一方面教师选择重要的文本详细加以分析,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从文本出发理解文本,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现代文学经典散文 篇三

现代文学经典散文

现代文学是多谱系。有的侧重从认识论角度开展,有的侧重反映论,有的侧重实践论;有的侧重史学视野,有的侧重人学视野,有的侧重美学视野;有的站在本土的立场,有的借鉴西方理论话语体系;有的则主张多角度、多视域的调和创新等等。文化上:因经济发展带来对物质生活的极大向往,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巨大改变;艺术上:理论研究不断拓展、深入,生发出美学、文艺美学等学科的发展壮大;从文化维度看,现代文化状态是复杂多元的,文学理论只有在价值层建立了与主流文化形态相对应的联系,与其他辅助文化形态建立不同方式的联系,才能有效解决理论的现实性、时代性、民族化问题。同时,既要对现代文学转向、审美泛化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的指引,维护艺术的主体性、学科的合法性,又要增强主动性、敏感性,及时发现新的文化、技术语境下艺术因素、审美特征的新变化,对其发生的相对于传统的种种变异、创新进行解释,并把对这一系列新事物的理性认识内化在理论中,使之知识化、逻辑化、体系化,形成现代文学新的理论创新。

笔者认为,现代文学从宏观上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深入的递进关系。主体是一元的,身份是多元的;主体是确定的,由主体到转变既体现出此前主体性研究的缺陷,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路径。通过抽丝拨茧,旨在发现观点之间逻辑起点、论述方式、理论要素、贡献缺陷等一系列或承继、或反驳、或相通、或异质的关系,以观点为切入点观照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的全貌。

现代文学渴望摆脱机械反映论和政治决定论他律的束缚,而转向凸显文学本身应该具有的特性,其中最突出地表现为审美的需要。“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的反映。而自律性和审美性的实现都是建立在文学主体性确立的基础之上的。自律是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基点,文学主体性是自律的实现途径。现代文学整体上呈现出理性精神与合理性冲动的抗衡。合理性是一种开拓性、工具性的理性,它追求确定性、可控性、有效性,功利性,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不合于文学的。对现代文学的合理性冲动提出了质疑,高扬了文学的理性精神。从文学自律性到现在进程中得以集中的体现,同时中国文学主体性研究逐渐拥有了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深化的思想内涵,但同时表现为论述的离散化倾向。在文化研究的视野内,身份成为主体的新表征,为阶级、种族、女性等边缘群体发出声音提供武器,也进而成为新的批评术语。

文学主体性理论是“文学是人学”和人道主义命题的延伸,究其本身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作者主体、对象主体和接受主体。现代化进程的主体性研究出现两个关键词,理性与现代性。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既张扬了主体性,又遮蔽了主体性。主体是受社会、历史、文化、话语等多方因素制约的受限制的存在。主体如何构成是未知的、形而上的、悬而未决的,而主体的存在状态是可知的、具体的。文学主体性研究中应将主体视为一种文本的功能性存在,主体从实体向功能转化,成为文本展示的工具。

文学的写作方式基本采用从“概念”到“现象”到“个案”的思路,无论其广度与深度、故事和叙事,还是篇制、风格,都呈现出多元的趋向,表现激进急迫,以独特的眼光进行筛选和过滤,迎合求新追赶世界潮流的愿望。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逐一分析论证,抽丝拨茧,旨在发现观点之间逻辑起点、论述方式、理论要素、贡献缺陷等一系列或承继、或反驳、或相通、或异质的关系,以观点为切入点观照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的全貌。人文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社会价值观传递的重要支撑点,潜在地规范着个体内宇宙的形成。文学的作用不仅是愉悦还要凸显善与美。

现代文学研究一直保持了不断开拓、时时更新、积极创造的充满活力的势头。对中国现代文学中众多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创作等作了扎实深入的研究现代文学的潮流,在相当宽广的层面上把中国现代作家群推到世界面前,为今后的多向度的研究奠下了学术基础。现代文学样式的追求,在他探索新形式的过程中,面对在中国境遇迥异的两种文学思潮,流露出不安和犹疑姿态,而这种不安和犹疑正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作家在创作上的矛盾心理。现代文学有相当高的起点,它将自己视为文学语境中的一员,能够敏锐地捕捉现代文坛流行质素,同国内的文学创作实践相结合。

现代文学主体性理论可以分为三个研究阶段;文学自律性阶段、现代性阶段与反思现代性阶段;如果从关键词上梳理,文学自律性、审美性、现代性、反思现代性、主体间性、文化研究、接受美学、语言等等共同构成了主体性研究广袤而深邃的理论空间。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中介环节比较欠缺。语言是后现代主义用以解构主体的策略,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使文本的意义发生延异。同时语言的间性特征又使之成为连通主体与主体、文本与文本、主体与文本的的节点,语言是主体与文学之间的中介,如何填补这些中介环节的空缺成为下一阶段主体性研究的重点。

对现代文学活动特性的认识,使文学活动具备了跨学科的视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丰富成果被吸收接纳。同时,由于主体性研究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而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体性,对主体的不同解读影响了文学生产和流通的境遇。主体不是先验的,而是被建构的,主体的生成性使其身受合力的规训,而在这种规训中暗含着文学活动的他律因素。

从现代性尤其是审美现代性的角度思考主体性,中国的现代主体表现为理性的、独立的、无限的主体,而与审美现代性相关的现代派和先锋派成为文学创作实践的尝试,在审美取向上表现为从极端的个人主体确立到非主体、反主体写作倾向之转化。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可以发掘主体间性的因子,传统美学中注重和谐以及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重新焕发了生机。美学和文本间性沟通了主体间性理论和文学批评实践,实现了从主体间性到文本间性的转向,文本间性成为晚近最重要的批评术语之一。充分表达了中国文学主体性研究回归本土和实践的诉求,但同时必须警惕物泛主体化的倾向,而且语言的间性特征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现代文学都属于通俗文学,它由新文学和流行文学组成。现代文学主要面向知识分子,流行文学报刊则主要面向市民,由此出现“大众化”和“化大众”的文学分野。同时又以大众文化的方式直接参与民众的启蒙活动中,并由此形成现代文学作为启蒙的三种方式:知识性启蒙、知识分子公共领域的营造、启蒙主义思想体系的建构。在解放人的同时也禁锢了人,发挥人的个性的同时也消解了人的个性,使人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启蒙是一场平民文化运动,现代文学启蒙运动是一场审美文化运动,对审美的拒绝与排斥。

现代文学的发展成为对传统美学观的解构和远禺。不仅凸现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品格和价值取向,而且也有效地、结构性地规约着其生产动力、运作机制以及主题追求。带来了现代文学语言以及文体类型的现代变革,带来现代叙事方式的变革。以浅显的语言向民众普及启蒙思想,“口语词”和“书面词”的统一,书面语相对于口语的中心位置受到了触动,这与在传统文学格局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小说代替诗文成为文学的核心、文学把一般民众而不是士大夫阶层设定为自己的读者,在要求文学真实地再现社会人生的`同时,也要求文学真实地表现主体的内心情感,体现出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化精神的一致性,具有同样的进步意义。

现代文学语言不仅仅只是工具符号,同时还是世界观、思想、思维方式本身;前者既是语言工具运动但更主要是思想文化运动,是语言变革运动,后者主要是语言工具运动,是文艺大众化运动,是语言改良运动,二者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作用和贡献也迥然不同。在语言风格上,一方面这种内心独自式的倾诉性表达给人一种不加修饰、流畅自然的感觉;另一方面,经常出现的由很长的定语、状语或补足语组成的句子,又使它具有很强的书面语色彩。个性主义文学的语言追求,与现代汉语建立之初的修辞理想,构成一种呼应与互动的关系。现代汉语的修辞学理论的修辞观是建立在对语言表达主体思想情感的能力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它不仅反对形式主义地堆砌语言,同时也反对为节省语言而导致表达的含混多义。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充分显示自身思想特色的研究向度,这些指向各异、内涵不同的学术向度各自充分发展、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论述、构成关于历史的互为依据、互相指斥、又互相拆解的“众声喧哗”般的对话情境,共同构成了维度开阔的话语空间。

现代文学语言的雅化、审美化对现代汉语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文学语言大众化转向的倡导者,把这些作为清算对象,是盲目的。文学语言大众化转向中对民族形式的强调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建构意义,但由于对大众化倡导者而言,民族化仅仅是大众化、通俗化的一种手段,在倡导民族化时,只强调对民间形式的利用;相对来讲是人们对语言问题关注较多,现代汉语变化比较明显的一个时期,也是文学对与现代汉语的建构贡献最大的一个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关系的多种可能性其实都已经发生。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当人们对现代文学与现代汉语的前途表现出某种困惑时,往往要回到这段历史当中,去寻找可以使自己走出困惑的启示。对现代文学艺术的行进方向作了细致而有意义的内部调整,促进了文学文艺自身的和谐、成熟与稳定,为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努力,也是现代文学对当今多元化的文化建设也会提供有益的精神资源。

现代文学论文参考 篇四

试论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论文 篇五

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论文

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论文【1】

摘 要:鲁迅身上时代特色鲜明,历史内涵丰富,其作品显现的文化精神与人文情怀辉耀史册,他所坚持的个体自由精神、现实主义与解放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启示作〖www.chayi5.com〗用与借鉴意义。

解析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重温鲁迅先生的文学观,与现实文学进行对照,反思自身,清醒头脑,进而汲取力量,认清方向,对积极推动当代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进行探究与讨论,以期能够对现代文学创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鲁迅;现代文学;精神

人文精神于文学中主要表现为文学精神,从古至今,精神是不断流动、变化着的,而最鲜明的文学精神则主要集中于鲁迅一人身上。

并不是因为他的哪篇文章总结出精神纲领,而是在他的每一篇文学作品中都透露着具有指导意义的现代文学精神,这种精神是先进文化的导引旗与方向仪,为文学建设和发展树立典范。

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主要表现于以下三点。

一、崇尚个体自由的启蒙主义思想

西方国家的斗争运动,个体自由为首要前提,而在我国此原则迟迟没有确立,但是鲁迅却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个体自由。

19发表的文章《文化偏至论》一文中,尊重个性、张扬精神是其主要思想表达,直至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仍在坚持这一主张。

他的启蒙主义思想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而发,要求长期压迫在封建制度,束缚于伦理道德观念中的人们解脱出来,因此,鲁迅的自由主张与西方思想存在不同之处。

一是:西方提出的观念是基于工业革命及科学革新发展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历史条件还十分老旧,因为他所强调的个人主体的主张为要求人们反抗现存制度与统治。

二是:西方提出的个人自由,是个人区别于其他人,而鲁迅则是将个人发展联系民族振兴,个人获得自由才会更好地推动民族主体的发展,而这个道理于现在来讲仍有部分人无法清晰认识。

鲁迅的主张有彻底性,他反对封建制度压制个人发展,同时也对外界所谓的思想权威持怀疑态度,对强势思潮不屈从,对他人思想也不盲从轻信。

他注重事实,独立思考,在现实中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

而且一旦观点形成,就不会像其他“思想家”一样随时变化,事实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他的思想又会不断地完善与发展,既开放又自由。

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反对儒家所倡导的文以载道,无论这个“道”以何种形态出现,具体是什么。

鲁迅认为,文学创作就应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表现生活体验感受,这种创作原则具有个性化,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但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个性化”失去原有意义,成为许多人表达琐碎屑感受的“私人化”方式,这种文化存在狭隘性,与大众隔离,而真正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大众所思所想的作品才是个性化的创作[1]。

二、质朴平等的平民情怀与清醒批判的现实主义

鲁迅真正立足于平民之中,只把自己当做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丝毫没有等级观念与所谓的绅士派头。

而作品中所反映的对于民众麻木的愤懑,绝不是自恃清高,而是一种对于同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沉痛心理。

鲁迅的启蒙,不是像现在某些知识教育群众时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而是通过描写下层群众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精神麻木与生活苦难,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意识,主动为新生活而抗争,如《孔乙己》、《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是体现其爱之深、恨之切。

鲁迅一直主张,不要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失去本土的固有血脉,而且对于外来文化他也不是简单的直接接受,而是让这些思想一同在头脑中激荡,进而确立全新思想,这使其善于抓住事物永久性的本质,因而思想先进超前[2]。

三、不放弃的解放思想

鲁迅总是存在矛盾点,他相信人性本善,但是又不认为没有黑暗的“黄金世界”会出现,这应该与其批判性的思维和经常关注社会阴暗面有关,对未来存在悲观意识。

笔者认为,他所处的时代中那种懦弱、自私、功利的国民弱点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人们的现代意识增强,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中的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群众表现出决不放弃,同舟共济的精神值得世人刮目相看。

但是,现代社会中潜藏的黑暗现象、贪腐行为也说明现代启蒙还没有彻底完成,任重而道远。

鲁迅强调人们意识形态的解放,即马克思提出的“自由个性”思想,但是因其也同时存在根深蒂固的社会心理,所以感到前途茫然。

但是他有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的坚持前行,就像在《过客》中所说,总感觉前方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催促我,使我停止不下。

这种探索精神贯穿鲁迅的全部文学作品中。

结束语:

当今社会,仍有部分作家关怀现实,勇于揭示社会的黑暗,切实表达人们真实的生活情感,但是对人类思想灵魂的深入思索及剖析不够,不能引发人们的解放思想。

鲁迅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斗争者”的典范,他的现代文学精神将激励人们在文学创作中重新发声,讲真话,发真言。

参考文献:

[1]王铁仙。始终如一的启蒙主义、平民情怀和自审意识――鲁迅的现代文学精神[J].理论与批评,(07).

[2]王铁仙。鲁迅的现代性思想与现代文学精神[J].文艺理论研究,(08).

鲁迅对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2】

摘要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

中西方文化在中国“五四”时期曾进行了猛烈的撞击,鲁迅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不但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鲁迅在现代文学创作题材、语言、文学体裁以及现代小说理论方面都有一定的论述,所以说,鲁迅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鲁迅 现代文学发展 贡献 文学主张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鲁迅先生在中西方文化进行猛烈撞击时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一 鲁迅对现代文学题材方面的贡献

文学题材,简单来说就是写什么,关于这一问题鲁迅先生曾有明确的论述。

鲁迅先生认为新文学应该对人们各式各样的生活进行描写,所以说题材就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强调文学题材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多样化,所以他特别鼓励作家要对自己的生活天地进行扩大,并且逐渐开拓新的文学创作题材领域。

鲁迅在对台静农的小说进行评论的时候,就特别对题材新颖进行了强调,他说:“要在他的作品里吸取‘伟大的欢欣’,诚然是不容易的,但他却贡献给了文艺;而且在争写着恋爱的季节,都市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可见,他对台静农所采用的新颖题材抱有极大的赞赏。

对于萧红的《生死场》进行评价的时候说:“自然这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鲁迅先生所说的采用新颖的题材,并不是说让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去有意的猎奇,而是对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进行真实的描写。

鲁迅先生不只是提出扩大题材领域这一文学理论,他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实现题材的广泛性和多样化,其小说就开创了“表现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这两大现代文学创作题材。

在鲁迅先生以农民作为题材的小说里,不但对我国乡村里各种各样的农民形象进行了描写,还深刻地挖掘出了他们灵魂中所存在的复杂性和麻木性,把中国人所特有的国民性进行了表现。

他小说中的那些知识分子则主要是“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表达他们在寻求个体生命存在以及寻找社会出路时的那种彷徨、挣扎的心情。

其中,他的《故事新编》就把他对历史题材熟练运用的能力进行了充分的表现。

二 鲁迅对现代文学语言方面的贡献

语言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众多学者和文学家都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鲁迅先生也不例外。

语言是进行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不能只是简单的把它当成进行文学创作的载体。

现代文学论文参考 篇六

浅谈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摘 要: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创作上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发生发展的轨迹,并对鲁迅、郭沫若等人在创作实践等方面所受的影响做了具体揭示。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理论模式;原因

从美学范畴看,中国的浪漫主义是古已有之的,庄子、屈原、李白,一脉相承,创造了伟大的不朽的浪漫主义诗篇,“五四”浪漫主义文学,从精神实质说,无疑是这种深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然而,在文学史上作为文学思潮看,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却来自西方,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它在本质上崇尚文学上的自由主义,主张理想主义,希翼摆脱和否定现实;在创作上重视主观而轻视客观,高扬天才而贬抑理智;在艺术上大量使用夸张、比喻、想象和联想等变现手法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深受西方的影响,并且有一个与西方相似的文化背景,这就是本世纪初发端的思想启蒙运动。以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变法维新失败后,开始在思想领域进行启蒙宣传,在世纪初出国的留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比改良派更为激进的倾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就在这一背景中萌芽,并在随后更为深刻和波澜壮阔的“五四”启蒙运动中迅猛崛起,发展成蔚为壮观的大潮。

“五四”是中国史无前例的“人”的大解放的时期,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思潮,以狂飙突进之势与现实主义文学并驾齐驱,风靡全国的时代。我们知道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红火的开始是在1921年创造社成立之时,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是旗手,他们高扬浪漫主义旗帜,强调主观抒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追求文学的美和全,宣告新文学浪漫主义的诞生,从此现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文学正式登台。不仅是创造社为首举起了鲜明的浪漫主义文学大旗,并且浪漫主义色彩成为了当时文学的普遍特征。正如郑伯奇所说:“在五四运动以后浪漫主义风潮的确有点风靡全国青年的形势,狂风暴雨差不多成了一般青年的日常口号,当时簇生的文学社团多少都带有这种倾向”[1]。鲁迅那冷峻的小说与散文中同样也洋溢着高昂的理想与瑰奇的情思。鲁迅的文学活动中也显示了强烈的个性主义精神。“《摩罗诗力说》不仅介绍西方浪漫主义作家作品,还展露了鲁迅的浪漫主义理想”[2]。他的散文集《野草》在写作方法上就体现出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可以说,从表象上看,鲁迅是现实主义的,但其骨子里也渗透着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的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等也曾由探讨人生而进入“爱”与“美”的浪漫主义探索。其他如浅草、沉钟、湖畔等社团也和着创造社的旋律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浪漫主义创作。崇尚主观张扬个性,热烈地呼唤个性解放打破封建专制和礼教对人的一切束缚和禁锢是五四浪漫大潮的最强音。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郭沫若的在这个时期诗歌创作。《女神》在1921年8月出版,是新诗史上的一座丰碑,是开一代浪漫诗风的代表诗作。总得来说,这部诗集最强烈的表现了反抗一切,否定一切,破坏一切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同时也歌颂了五四创造、创新、开拓的时代精神。那极度的自我扩张以“天狗”为象征的形象,其境界之雄伟,精神之强悍可谓千古之绝唱。这部诗集中如《天狗》、《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脍炙人口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叛逆和破坏的精神,对理想、光明的热烈追求,塑造的开辟鸿荒的自我形象,神奇的想象,嫉妒的夸张和宏大的意境,语言的直白和形式的自由,无不体现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色。当然在一个被压迫民族的国家,个性解放的追求不可避免地是与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呼唤结合在一起的。烈火中新生的不仅是个人的自我,也是国家和民族。20年代初《沉沦》、《女神》的相继出版,“创造”系列刊物的出版标志着这场有理论、有创作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达到了高潮。

然而,只要是研究浪漫主义作品,就必须对浪漫主义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是丰富而多义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中曾对浪漫主义作了极权威的概括,他认为,作为流派运动的浪漫主义具有下列三种特征:“第一,主观性;第二,回到中世纪;第三,回到自然。”[3]无疑,朱光潜先生对西方浪漫主义的归纳和分析是准确独到的,也是具有指导意义和权威性的。但是,也应看到他关于浪漫主义原则的界说主要是针对西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而言的,他阐释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其背景是西方文学和西方文化。但是如果完全以这套理论作为审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尺码就不一定妥当。

在承认中国文学受西方浪漫主义影响的前提下,也需要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和作家写作的情态来进行价

值判断,客观分析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综观20实际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表征,结合中国作家笔下的浪漫主义作品,把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来看,它还是有规则可言的,主要可以从一下角度去把握:首先,主观性抒情:浪漫主义者主张表现自己的主观体验,抒发内心情怀,这一特征在五四作家中表现突出,如创造社作家郁达夫、郭沫若,新月社诗人徐志摩、闻一多等人,可以说,现代文学30年事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自觉的时代。其次,个性化色彩:浪漫主义的原初意义是以人为本,张扬人的价值和意义,即个性主义。受此影响,五四时期创造社、新月社、湖畔诗社的作家和诗人在为人和为文上都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第三,回归自然的原则:回顾现代作假的创作,这一特征十分突出,郭沫若《女神》中的《欲海》、《光海》、《太阳礼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迟桂花》,废名的小说《桃园》、《竹林故事》等。这三个方面即是我们考察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模式。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到“五四”达到高潮。但是,由于社会革命的兴起,不久这场运动就走入了低谷由呼号、呐喊变为低沉的歌吟。之后,也没有这种浪漫主义大潮的再度兴起。自此“五四”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一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二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综观整个中国的现代史和文学史,不难看出,造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特殊命运的原因在于:个性主义思潮并非受到人为的抑制,而是本身在中国基础薄弱;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经常成为时代最迫切的问题;中国文化中重理性、重实用传统的制约以及浪漫主义文学自身发展中的弱点等。

真正的浪漫主义杰作是作家的主体精神高扬的产物。他们独立不羁的人格,源自生命内在的情感爆发天马行空式的想象驰骋创造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屈原、李白、吴承恩就是这样的精神伟人。五四一代浪漫主义作家强调自我重视创作主体的个人化重视自我的生命体验。后来社会革命运动高涨,要求作家投身革命运动,深入大众生活和人民群众相结合,以文学服务于革命这本来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在强调树立阶级意识、群众意识的时候却忽视了作家自己的主体意识;强调作家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的时候,忽视了作家仍然是群众的启蒙者、教育者,应该吸收人民的营养,把自己的主体精神变得更强大,而不是变成大众的随声附和的附庸。主体精神萎缩,当然也难以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浪漫主义之作的出现。今天我国又经历着一个新的深刻变革思想的解放也给作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敞开了广阔的天地时代期盼着新一代浪漫主义伟大作家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郑伯奇:《国民文学论》(上),《创造周刊》第33号

[2] 赵瑞蕻:《鲁迅<罗摩诗力说>注释。今释。解说》前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现代文学论文范文一:现代文学复仇神话重写意义 篇七

摘要:复仇是重要的文学原型,但是受传统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复仇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并不发达。

近代以来,在外族入侵、民族救亡的文化语境中,复仇的文学情绪再次被激发起来。

作为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神话复仇意味着文化复仇,更有助于激起民族成员的内在复仇情绪。

鲁迅以基督耶稣之死和黑衣人、眉间尺、王的同归于尽来表达对阴冷人性、黑暗社会的拯救。

夸父追逐太阳向权威者宣誓的果敢和参孙报复非利士人的复仇行为,都表达了被欺凌的弱者不甘示弱的反抗情绪。

在民族救亡的高涨情绪中,复仇神话的重写承担了作家自我、环境、时代和文学传统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现代文学;复仇;神话

在远古先民的世界里,有仇不报是难以容忍的耻辱和失职,愤怒和痛苦的折磨似乎只有通过酣畅淋漓而又血腥残忍的复仇才能得到解脱。

因此复仇作为人类早期记忆的一部分,是在远古先民争取生存过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大到部落的沦陷,小到家庭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都通过复仇的方式加以回击。

复仇作为原型也是文学的永恒母体之一,它是传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持久的亮点。

但是,中国本土文化追求圆融、悟性,排斥情绪愤激、敌对鲜明的复仇,因此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创作中,复仇不是传统中国文学的主要看点。

但是自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民族主义情绪的复苏、中国文化现代性的追求、对个性自我和国民性的批判的启蒙要求,加之西方复仇文学的影响,尤其是九一八和七七事变之后,中国文学也掀起了复仇的一角。

众所周知,鲁迅的作品中就弥漫着一种复仇的情绪,有研究者发现东北作家群的抗战作品中也表现出复仇精神,其实复仇情绪在抗战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现代文学以神话题材表现民族复仇目的,使复仇具有了深层的文化意义,从而激起受压迫的人民的原始反抗激情,使复仇具有了合情合理的文化心理基础。

佛克马说:“所谓重写并不是什么新时尚。

它与一种技巧有关,这就是复述与变更。

它复述早期的某个传统典型或者主题(或故事),那都是以前的作家们处理过的题材,只不过其中也暗含着某些变化的因素———比如删削,添加,变更———这是使得新文本之为独立的创作,并区别于‘前文本’(pretext)或潜文本(hypotext)的保证。

”[1]由此,我们看到重写的前文本多是读者熟知的神话或历史故事,同时,他指出重写比前文本的复杂之处在于重写必须在主题上有所创造,因此重写应该是对主题的改变。

现代文学对复仇神话的重写就是承继文学传统前提下的时代反应。

一、先知式的文化复仇

1924年12月29日《语丝》周刊第七期同时刊发了鲁迅的《复仇》和《复仇》(其二),关于《复仇》一般都认同是对看客心里的批判和嘲讽。

一对裸身男女执剑立于广漠的旷野上,四面赶来的如密密麻麻的槐蚕般的看客们伸长脖子要鉴赏他们将“拥抱或杀戮”的风景,永久的站立而无行动的表演,终于使看客们无聊而走散,从而使复仇者“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复仇》(其二)是继《复仇》的“极致的大欢喜”后更具体的酣畅淋漓的复仇抒发。

这篇短文的复仇重点主要表现耶稣被钉杀的痛苦过程: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悯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

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钉碎了一块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诅咒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

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疼痛从掌心、脚背开始蔓延,直到心髓,痛楚从肉到骨再到心,疼痛成为身体最真实的感觉,疼痛使他清醒,疼痛使他在场,当疼痛达到极点时,便是灵魂之痛了。

疼痛中,他看到竖起来的十字架“悬在虚空中”,在这则对宗教神话的重写中,鲁迅让读者深切地领悟到上帝对神之子耶稣的离弃,人类因钉杀“神之子”———一个先知而陷入精神的虚空。

但我们知道耶稣之死是自我毁灭与对麻木无痛感的同胞的拯救。

鲁迅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顽疾,人性的麻木和人性之恶都通过耶稣被钉杀的情节暴露。

在《两地书》中他也说过自己怀着几分恶意站在对手面前,“为敌人活着”,他要在对手的不痛快、不舒服、不圆满中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

但是在经历了鲜血淋漓的疼痛后,他不得不独自直面残酷、直面虚空,他要独自与一个烂熟的古老文化传统对抗,这是一个现代文化精英与古老历史的对抗。

复仇的蛊惑,催促他更直接地创作了神话复仇小说《铸剑》。

早在《杂忆》中他就写到“不知道我的性质特别坏,还是脱不出往昔的环境的影响之故,我总觉得复仇是不足为奇的,虽然也并不想诬无抵抗主义者为无人格。

但有时也想:报复,谁来裁判,怎能公平呢?便又立刻自答:自己裁判,自己执行;既没有上帝来主持,人便不妨以目偿头,也不妨以头偿目。

”[2]比之自我损伤,这是更积极的复仇。

于是,在《铸剑》中出现了悲壮的与仇敌同归于尽的复仇场面。

黑衣人是一个比眉间尺更具有复仇理性的复仇者,他以一副“严冷”的形象出现:一团漆黑的黑衣,“声音好像鸱鸮”,两粒磷火似的眼睛。

眉间尺在感激他的同情时,黑衣人冷静地回答:“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

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

”“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待到眉间尺的头颅落地,冷冷地尖利地笑着,对着那热的嘴唇吻了两次,扬长而去。

仿佛他就是为复仇而生,他就是复仇的化身。

复仇情节的高潮是眉间尺的头与王的头在水中酣战,二十个回合后,眉间尺只有招架之功,黑衣人也伸颈头落,三头在沸鼎中撕咬搏斗,直到王的头已彻底断气,于是眉间尺和黑衣人四目相视,微微一笑合上眼睛了。

《铸剑》主要以《列异传》和《搜神记》为前文本,在《列异传》中,干将用三年时间铸成天下闻名的雌雄两剑,将雌剑献给楚王,雄剑自己收藏,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

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

”果然楚王杀了干将。

有一天“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

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

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

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

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

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三王冢。

”[3]简单的一段传说,经过鲁迅的铺排渲染,“客”的形象异常突出,他不再有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依赖,“仗义,同情,……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

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正因为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束缚,黑衣人的复仇不再是简单的替眉间尺复仇,而是指向了幽深的人性和社会的黑暗,人性的麻木、迟钝和社会的黑暗造就了更严酷的冷漠和阴暗,因此黑衣人的复仇是向阴冷的人性和整个社会的复仇,他表达的是自我解剖式文化的复仇。

二、孤胆英雄的血泪复仇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内政治局面的动荡,国民党统治的严酷,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日益高涨,于是借助神话传说表达反抗和复仇情绪的政治倾向也更加鲜明。

汪玉岑的长篇叙事诗《夸父》表达了与强敌对抗到底的决心。

全诗共分九部分,自第一部分开始夸父不再是那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逐日英雄,而是一个受高高在上的太阳欺负的小人物,“自从老天爷把我送出了娘胎后,

基于教学改革的现代文学论文 篇八

借助这些现代的媒介形式,风起云涌的大众文化产品正在全面地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娱乐一切的文化工业面前,他们已经丧失了对严肃问题思考的热情,不断沉溺于平面化、碎片化的精神幻象里,在虚无主义泥潭里怡然自得。

最后,教学体制的改革也给现代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1990年代末开始,在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

在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的浪潮中,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又面临了新一轮挑战,专业培养计划在重通识、实用、素质、技能以及更加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原则指导下,又不得不进行大的调整。

在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同时,又增加了通识教育类的课程。

另外,在学校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育类的课程又进一步加强。

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比例看,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大概是三分之一强点,具体到现代文学的课时数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根据调查,80年代许多开办“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院校,那时除了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外,一般为144学时,还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40-72学时不等。

此外,通常会设置了一组专业选修课5-7门,每门大概40学时左右。

近年来,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课时安排及开课时间方面明显存在着不平衡、不一致的情况,但是,课时数量则明显的比以前有很大的下降,最少的仅54学时,多的有126学时,大部分大概在72-90学时之间。

我们学校开设两个学期,共108学时,相对较多一点。

近十几年来的教学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应当说具有一定的合理必然性,然而,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并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专业加通识的思路只能让我们的课程体系越来越庞大,但是,现有的教学体制又非一时一地,一人一力可以改变,所以,改革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成为的重要课题。

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学教育立场,重建对文学的信心,重建文学和人生的联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文学教育立场应该重建对于文学的信心。

王国维曾经说过:“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

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以精神上之利益。

夫精神之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

”文学如果说有所谓的永恒的价值,正在于此,在于对永久性的精神的重建。

但是在新的媒介越来越普遍的时代,画面和图像似乎比文学能更直接地诉诸人的感觉,从而带来审美的快感,文学逐渐被边缘化。

在当今时代,坚持文学教育的立场意味着必须建立文学和人生的联系,直接诉诸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世界。

实际上,对现代文学而言,这也是现代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现代文学就是表现现代中国人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

从五四文学开始,现代文学就以表现人生和社会为己任,进而试图指导人生。

鲁迅对人性弱点的洞见,郁达夫关于青春的压抑和苦闷,冰心的单纯和理想,沈从文对人性美的赞颂,钱钟书的机智幽默等。

通过对诸多作家作品的阅读回味揣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当代大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不断开阔自己的人生境界。

坚持文学教育立场,也意味着必须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美感教育的原则,把培养文学审美鉴赏的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坚持文学教育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在日益知识化制度化的时代,重新回归文学的本体价值,重新思考文学的意义。

文学在今天丧失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文学教育忽视了美感教育,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都更注重文学历史知识的讲述,我们的文学研究也更加强调理论的使用,框架的建立,历史史料的考证。

当然,作为文学研究,理论的使用,材料的考证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中,如果过分的强调这些,则会导致文学本体的丧失。

在对现代文学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很多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存在重知识,轻审美体验的现象。

文学的根本要义在于它是对人的经验世界的感性再现,黑格尔说,美就是理性精神的感性显现,文学的阅读则会使我们进入富于美感的世界,获得美的享受,尤其在这样一个功利化和浮躁的社会中。

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必须从作家作品入手,使学生对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作品有比较切实的阅读和感受,获得起码的审美体验。

近年来,为了解决教学内容和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教师在梳理文学史主要线索的基础上,淡化了对文学史的处理,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对重点作家作品的讲授。

我们平时也会督促学生阅读相关作品,要求学期中间写2-3篇2500字左右的作品阅读鉴赏的小论文,在期末的考试中,也把作品的阅读鉴赏评论作为考察的重点,比重占到50%左右。

尽管如此,但是学生阅读作品积极性并不高,对文学作品阅读还是非常有限,缺乏最起码的阅读体验和不愿意阅读作品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文学课,在坚持进行美感教育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注意发掘现代文学的思想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现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这些理念和价值在今天依然有它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日常生活。

现代文学课程既是文学课,也是历史课。

某种意义上,现代文学课的挑战就是来自它的历史性,因为,在许多学生的认识中,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东西,甚至是已经死亡的东西,它是外在于我们的存在,对它的学习更多的则依赖于知识的记忆。

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受当代戏说历史风潮的影响,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可以任意调侃的对象,其实,所有这些现象都是非常要不得的,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有明确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学习历史,认识历史,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或者流于任意戏说历史,甚至歪曲历史的倾向,而是要努力激活历史,把历史从刻板的印象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历史,触摸感受历史的温度和态度,进而感受历史的风貌,感受特定历史语境中文学的价值意义,体会历史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建立历史和当代的联系,换言之,就是努力挖掘出现代文学的当代性。

科林伍德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不但要进入历史,而且要思考历史,使现代文学成为我们思考当代人生和社会问题的一个场所,一个起点,一次经验。

我们一定要努力使现代文学成为教育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课堂。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改革还必须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

时至今日,基础教育的改革如火如荼,相较而言,大学课程改革感觉有些落后,授课方式还是比较传统,以教师讲授居多,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动的接受者。

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当代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多采用探究式、启发式、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实现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另外,就教学实践而言,现代文学教学应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多方面全方位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鼓励学生多听取学术报告,开阔视野;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训练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进行诗歌朗诵、话剧演出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近年来,我们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曾举办“西部文学论坛”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和西部文学的现状,还组织学生参与了中国作家进校园、中国当代文学高端论坛等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当代文学的氛围,近距离接触当代文学大家,领略他们的风采,激发了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一方面与教学环境的变化有关,其中包括文学地位的式微、学生状况的变化,教学体制的调整等;另一方面,也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现状有关,随着文学地位的变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越来越凸显其历史性特征,材料考证和理论的使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趋势。

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考探讨论文 篇九

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考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现代文学课程对于提高青年人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甚至是价值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文章分析了当前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言

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著名作家作品,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而随着现代文学作品的不断丰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多元化环境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则成为当前现代文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

1.兴趣入手。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有意无意接收到的能够吸引兴趣的广播电视等作品众多,其中以视频、游戏为主的符合青年学生爱好的网络资源吸引了众多青年,因此,十几年前学生们业余时间在图书馆读书的场景越来越少见。以往学生们都会在图书馆排队借阅文学读物、在自习室抢占座位认真苦读,而当前图书馆的馆藏越来越丰富,自习室越来越宽敞,而以往的场面却已不见。当然一部分学生在寝室内通过互联网也在阅读文学作品,而大多数学生则因为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而走上了娱乐路线。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在课上让学生学会几篇名家名篇那么简单了,这门课程担当着重拾学生阅读兴趣的重任。因此,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就应该放在兴趣培养这里,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同学们对现代文学主动阅读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驱动其自愿自觉的进行阅读,从而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并让这种阅读习惯伴随终生。2.开拓视野。就文学作品而讲文学作品有时会显得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整合各种各类资源,让文学课上的知识含量丰富,让学生在阅读文字的本身还能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让学生期待每一节文学课。3.融入价值观教育。文学作品鉴赏不仅仅是知识的融入,更应该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潜移默化的融入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了价值观的教育,要让现代文学课程承担起引导学生健康思维的重任。所谓教书育人,教师不能忽略了育人的重要职责,而当代青年当中,价值观混乱的越来越多,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解、作家的分析,要让学生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激发起青年人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意识。4.注重综合素质训练。如果说价值观教育是一种融入教育,那么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一种需要训练才能提高的能力。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组成家庭等,因此,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思维等融入教学中进行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对于现代文学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不同小组,然后在小组内实施任务驱动、讨论法等具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讨论中进步。2.研究型教学法。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很复杂的课程,很多问题是作家自己的思考,已经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然而,由于现代文学本身就具有的。启蒙性,使其创作和接受都很艰难。因此,运用研究型教学法给学生思考研究作品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型教学法是通过研究学习知识的具体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并提高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在现代文学课程中运用研究型学习可以逐步开展,最初教师会给定研究的每一个主题和具体研究任务,让学生针对一个个任务去研究。逐渐演变为教师给定主题和框架,不给定具体任务。最终演变为教师只给定文章,各小组自己确立研究主题。这样,逐步开展、层层深入,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3.展示汇报。现代文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自愿主动自觉的过程,如果培养起学生的这种自主动意识,也需要采取具体的手段与方法。如通过展示汇报的具体手段,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意识。教师可以安排每节课前10-15分钟做文学欣赏展示。这种展示不是由教师进行,而是由学生进行。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全班同学展示一部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读后感,还是故事梗概讲解,再或是作者分析等形式不限。同时,还可以配合音乐、图画等其它艺术形式。实践中每个同学对于这样的展示机会十分重视、充分准备,并且讲解的清晰流畅,较平时有很大进步。四、小结当前现代文学课程对于提高青年人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甚至是价值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同时也要积极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如积极的运用音乐、视频、动画、图片以及微课等资源。

参考文献:

[1]付金艳。师范院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1).

作者:王书英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辽源分校

中国现代文学论文 篇十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主要是发现理解人和人性,不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义,还具有不同的风格,为读者提供丰富阅读体验。但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因此同其他国家和时代关于蛮性书写书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来寻找蛮性同启蒙、文明以及人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蛮性题材美学价值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蛮性

前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基于作家的经历、创作思想和思想资源各不相同,同时,加上环境和文学语境的不断变化,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内涵复杂多样,不仅是对启蒙和救亡的诉求及焦虑,还承载着作家对人和社会的乌托邦理想,为作家们提供特殊的现代性审美价值及体验,并且能进一步探索人性和人的深层次心理状况。

1、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类型及特点

1.1植根乡土―书写“蛮性”之美

在中国新文学开始时,乡土农村就出现蛮性这一特征,作家对故乡和农村的风俗习惯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并揭示和批判农村的蛮荒愚昧及落后。早在乡土文学第一个十年时期就出现了“蛮性”书写作品,但数量不多,且立意和宗旨同乡土小说较为相似。研究显示,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蛮性”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中,东北和西南为两个浓墨重彩的版块。不管作家是东北的还是西南的,其笔下的地域不仅为故事的发生地,同时,还为作品提供复杂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作品的感染性及可读性。且作家能通过特定地域,让人们认识蛮性和人性理论,合理的批判道德等,最后将“蛮性”的生存及生命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1.2触碰心灵―对个体解放的意义

研究显示,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是表现中国农村边远地区的野蛮生存状况及原始旺盛的生命力,还希望通过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来窥探人性及心灵深处的隐私,便于很好地理解人性内涵,观照人生存困境的诗性和质询人为解放自身的途径方法。说到蛮性的这个特点,很多作家便会提高曹禺先生的《雷雨》,该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最高成就。事实上,曹禺先生的创作也很好地将关于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事实折射出来,该事实为“蛮性”书写的大量出现同当时政治文化之间具有直接关系,在发展中受到政治、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为政治、地域文化,其对大多数作品艺术风貌和思想水准起到决定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潮流前一些成就比较高的作品,试图超于潮流,他们不仅辨析整合伦理,不依赖于抒写特定地域风情,同时,还用一定方法碰触人性深处,寻找“蛮性”的无限可能,最终摆脱概念束缚。

1.3转向革命―“蛮性”的升华及纯化

早在上世纪代初,部分作家的眼光便转向乡土中国的蛮荒,在人们生存的蛮荒中具有一定的力量之美,但没有人能明确这股力量的来龙去脉。直至20年代中后期,人们发现蛮性同乡土联系暂时被分割。“蛮性”为一种让人们在受到迫害或是不公时自发发出的殊死反抗力量,该种力量已经被纳入到革命视野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变革和阶级革命。

2、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价值

2.1连通“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

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特点为启蒙和救亡双重变奏,换言之,启蒙和救亡二者一会相互促动,一会又相互压倒。同时,启蒙和救亡还相互交缠渗透,出现了像“蛮性”书写这样的钮结点。通过上文所述,便会发现“蛮性”作为一种书写题材,不仅是启蒙者借用的“辟人荒”和“立人”途径,同时,还是救亡者号召“革命”及“反帝”的方式。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指明对感情和人性国民性的思考,同时还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将“蛮性”书写放在钮结点上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蛮性的价值。

2.2新的审美品格极端体验

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限于思想内涵上,“蛮性”作为一种写作题材,在现代文学发展后两个十年中,该种题材承载的启蒙和救亡内容有限,钮结点为主要贡献价值。在促成审美风格多样化上,“蛮性”书写具有一定的成就和价值,并且该种成就及价值是其他题材作品难以替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蛮性”书写逐渐深沉博大凝厚,呈现出摄人心魄的“极端体验”之美以及雄健壮阔的“力之美”。

3、总结

“蛮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为一种创作题材,并不是只有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是当时中国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关于“蛮性”创作风貌较为独特。不管是启蒙诉求还是救亡迫切需求,作家均将眼光转向“蛮性”,逐渐深入认识“蛮性”,并探索和尝试表现内容及方式,为创作提供多样化新质,代表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成就。

参考文献:

[1]章敏。典妻习俗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J].湖南社会科学,(1):199-202.

[2]黄晓艳。上海――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的地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07):103-104.

[3]叶永胜。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老人”书写[J].文学评论,(1):62-68.

[中国现代文学论文]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现代文学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0 3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