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论文优秀5篇

发布时间:

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英语翻译论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论文 篇一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论文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理论偏多,实践偏少;重结果,轻过程;课堂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经验,笔者拟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作探讨。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翻译课堂,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满堂灌输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然后学生通过文句案例进行相关翻译训练,这些文句往往是为了迎合翻译理论讲解而设置的,缺乏实际应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又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翻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与学生未来的工作任务很大程度上是割裂开的,这点与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是相悖的。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设计思路

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的'多方面调查,我们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包括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货代、国际物流、涉外机构、商业服务公司等,从事的工作岗位十分丰富,有外贸业务员、商务文员或助理、文秘、货运代理、涉外销售,等等,涉及的翻译工作任务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如果针对每个翻译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则必然导致教学内容过多,教学安排无法实施。因此,我们对已经毕业并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邀请了商务企业的专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筛选,确定和描述其详细内容,确定了十个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最常用的翻译工作任务,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学习载体,选取了真实的企业翻译素材进行课程教学。

(二)课程教学实施

1.课程组织形式。课程打破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用教学场所模拟工作现场,引导学生围绕典型翻译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基于商务英语翻译能力训练这一核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形成既贴近企业实际,又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企业意识,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任务型教学法,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成就动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工作任务;其次,教师呈现工作任务;第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工作任务,了解相关商务文本特点,找出翻译难点;第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完成工作任务;第五,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第六,学生进行互评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有机结合,讲解相关翻译理论及商务文本翻译技巧要点;最后,学生再次进行翻译实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课、被动地接受翻译理论知识,而是课堂的主体,主动地接受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比较、去练习,从而熟悉自己未来工作岗位中常见的翻译任务,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词汇的发展趋势,贴近实际工作,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同时,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教学手段更丰富科学,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从而有效配合任务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商务英语翻译方面论文 篇二

浅谈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信达雅

摘要:商务英语信函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翻译商务英语信函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准确、通顺、得体地再现原文的信息,以促进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主要从“信”、“达”、“雅”三个方面来浅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 信 达 雅

我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是影响最为深刻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现在普遍认为,“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用通顺易懂的译入语表达原文的全部信息,“雅”则指译得有文采。

“雅”,是继“信”、“达”之后的对好的翻译的更高要求,也是译出好的译文的必要条件。

因此,翻译应在保证“信”与“达”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雅”。

“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其高度的理论概括性赋予其广泛的实践意义,因此适用于任何翻译,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亦包括在内。

虽然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和一般的翻译一样需要依据“信、达、雅”这个翻译标准,但是商务英语信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其翻译又不同于一般的翻译。

本文将从“信”、“达”、“雅”三个方面来浅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一。商务英语信函翻译中的“信”

翻译应当忠实于原文,这是翻译最基本的要求。

因为若译得不准确,轻则就会招来内行人笑话,或产生误解,引起对方不快,重则就会误事,给工作带来损失,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商务英语信函作为涉外商务活动中传递信息和洽谈业务的主要手段,其翻译更应遵循“信”这一标准。

1.内容准确完整

在翻译商务英语信函时,译者应当准确、忠实地再现原文信函的内容,翻译时不要漏译,要完整地把信息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明白信函的真正意图。

商务英语信函与商务活动相关,涉及的是诸如建立贸易关系、询盘、报盘、订货、付款方式、合同、装运、保险、索赔等具体的商务操作,必然牵涉到很多的商务知识,这就要求译者既要熟悉商务流程,又要掌握基本的商务知识。

这样,译者才能准确把握原文的信息,翻译时才能更好地遵循“信”的标准,才能准确地传递各类商务信息。

2.用词严谨专业

商务英语信函是在商务活动领域使用的公函。

经过多年的发展,商务英语的语言表达已经打下了深深的行业印记,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就形成了商务英语信函的套语和习惯表达法。

商务英语在用词方面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和常用的词汇。

一些普通的英语单词,在外贸中可能有着特定的意思,如enquiry(询问、查问)在商务英语中则为“询盘”的意思。

商务英语信函用词专业性强主要体现在大量的专业术语、行话、缩略语等上,如:FOB(离岸价)、CIF(到岸价)、insurance policy(保险单)、B/L(提单)、L/C(信用证)等。

商务英语信函的涉外性决定了其专业术语或缩略语必须约定俗成、国际通用,不能任意更改替换,且这些专业术语意思明确、内涵特定。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首先准确地了解这些专业术语、行话、缩略语、套语、习惯表达法的涵义和固定译法。

商务英语信函属于合同的附件之一,用词准确严谨。

相应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做到准确严谨,特别是信函涉及货物的价格、重量等时,有关数字的翻译必须准确严谨,毫不含糊。

时间日期也必须准确具体。

3.避免歧义

在进行贸易往来的信函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使句意不清而产生误解和歧义。

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写函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晦涩、会产生歧义的词语。

相应地,在翻译商务英语信函时,译者必须清晰地表达出原文的含义,避免歧义的产生,以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例如:It is stipulated that L/C should be opened two weeks before shipment. 此句的意思是“信用证应在货物起运的两周前开立”。

若译成“应在货物起运前两周开立信用证”的话,就会引起歧义,读者会质疑:信用证到底是在货物起运之前开立还是在起运之后呢?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注意避免歧义的产生。

二。商务英语信函翻译中的“达”

翻译应当用通顺易懂的译入语表达原文的全部信息。

译者在保证“信”的基础上,还必须译得通达、通顺,让读者、听众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没有感到别别扭扭或晦涩难懂的情况。

如果一篇译文句不成句,词不成词,读起来不通顺不流畅,甚至让人看后完全不知所云,那么这篇译文就谈不上是好的译文。

例如:

The payment shall be made within 40 days after deliver of the product to customers.

A:付款应在40日内支付,在产品送达消费者之后。

B:款项需在产品送达消费者40日之内支付。

If you can go a little lower, we’d be able to give you an order on the spot.

A:如果你走得稍低一点,我就当时给你下订单。

B:贵方如能把价格稍微降低一点,我们可当场订货。

很明显,译文A不如译文B通顺规范,因此B翻译地更好些。

三。商务英语信函翻译中的“雅”

所谓雅,就是要译得有文采,使读者从译文中得到文字美和意境美的享受。

作为公文性质的函件,商务英语信函无论是在文体上,还是在遣词造句上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一般来讲,商务英语信函的书写遵循“7C原则”,即correctness(正确)、conciseness(简练)、clarity(清楚)、completeness(完整)、concreteness(具体)、courtesy(礼貌)、consideration(体谅)。

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对这七个原则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译文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法律英语翻译研究论文 篇三

法律英语翻译研究论文

摘 要:针对目前国内法律英语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律英语的基本特征,法律英语翻译需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介绍了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一些因素,如文化的差异、法系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的法律英语翻译的整体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法律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法系差异 心理思维差异

法律英语,是以英语为基础,用以表述法律科学概念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它是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法律英语特点鲜明,在词汇使用上庄重规范,书面语多,句法结构纷繁复杂,大量使用祈使句、被动语态、综合复杂句以及虚拟语气等。法律英语目前已经成为法律与英语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社会上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对法律英语翻译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够对法律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一、法律英语的特征

法律英语就其文体来说属于职业专用英语,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是应用语的一个分支,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语种。其行文庄重、结构严谨、表达准确。作为一种专用英语,法律英语在词汇的使用、句法的安排、文体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具体来说:

1.句法特征

句法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包括惯用长句,分词短语使用普遍(为了清晰地表达句意,法律英语往往更多地使用分词短语来代替从句做定语、状语或宾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使用频率高,条件从句使用率高。法律英语句法的这些特征是我们研究和对其进行翻译时所必须深入考虑和分析的。

2.词汇特征

词汇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分为使用法律专门术语(法律英语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法律语言);拉丁语频繁被使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拉丁语在英美法律实践中频繁被使用);相对词义的词语大量涌现;普通词语被赋予法律含义,如Party在法律英语中被理解为“当事人”等。

3.文体特征

法律英语属于书面英语。在起草法律文件时,严密准确是法律英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只有严密准确的法律英语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才能更好地反映立法意图并体现立法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便于对法律进行解读和≤www.chayi5.com≥执行,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水平。

二、法律英语翻译

1.法律英语翻译的一般原则

法律英语是一种应用性比较强的语言类型,法律英语翻译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①词语使用的庄严性。法律英语由于其直接鉴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对用词的准确性要求相当高。这一点是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牢记的。②准确性原则。在对法律英语进行翻译时应当表达清楚具体,并尽量摆脱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注意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的差异,避免因使用错误的词语而使翻译失去准确性。③精炼性原则。翻译法律英语除了准确外,还应遵循精炼的原则,即用少量的词语传达大量的信息。精炼性原则要求应尽量做到舍繁求简,避免逐词翻译、行文拖沓。④术语一致性原则。为了维护同一概念、内涵或事物在法律上始终同一,以免引起歧义,即使同一词语多次重复,一经选定就必须前后统一等。法律英语的这些翻译原则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法律英语翻译是国家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英语翻译的目的就是克服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民族差异性的障碍,促进国家之间的法律交流。根据笔者多年的`学习、观察,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①选择内涵最接近的法律词汇进行翻译。在中西法律文化之间,有些词的含义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在这两种文化之间会存在内涵最为接近的词汇,这时可以采用而不会导致太大的误读。

②创造新的法律词汇。很多的情况之下,译者们在面临一种文化中有而另一种文化中无的事物时,会采用音译的办法,翻译法律英语时也需要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加工和想象,如罗马法系中的“legal person”最初被译成“法人”,“due procedure”译成“正当程序”等都是一种建设性的创新。

③必要的解释。由于中西方诸多法律理念的基本差异,法律英语中有许多的词汇如果直接翻译,就会使它的意义非常不明确,此时,在忠实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做一些人为的增减就非常必要。法律英语以上的一些基本翻译方法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中可以采取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1.语言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一,在行文结构、遣词习惯及句法层面上相去甚远。英语句子重分析,故造句多形合。而汉语句子则重意合,是靠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实现意合、流动、气韵三位一体的横向铺排的。由于两种语言特征各异,再加之法律语言的措辞要求严谨,故在翻译时往往不能正确遵循各自的语法要求,从而不利于表达。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包括法系在内的法律文化差异

王佐良先生认为:“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之词,面对的却是两大文化。”法律英语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对译,恰恰相反,由于法律英语涉猎范围甚广,包括各部门法以及诸多法律边缘学科,故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人士须熟悉中英有关的法律知识,如果缺少相应的法律文化底蕴尤其是一些法制史方面知识的了解,稍有不慎就会谬以千里,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错误。法律文化的差异目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3.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方由于语言文化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他们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同样存在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一方面将影响到其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将影响到其理解、翻译语言的方式。因而,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样是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法律英语是法律与英语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非常强的学科。法律英语翻译之难就在于翻译的过程要实现法律与英语的双重要求。区别于其他的英语翻译,法律英语由于其准确性要求高,法律知识面要求广,因而法律英语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这既对他们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希望本文对法律英语翻译的有关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能够对我们认识和把握法律英语翻译,并进而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质量和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邱贵溪。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载。中国科技翻译。5月。

[2]苏珊。法律英语及其语言特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3]陈水池,罗孝智。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特征。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月。

[4]谢燕鸿。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载。双语学习。9月。

[5]李慧。文化差异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载。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1期。

[6]沈春华。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载。武汉工业学院学报。9月。

[7]王建。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载。中国科技翻译。202月。

浅析论文摘要英语翻译错误 篇四

浅析论文摘要英语翻译错误

论文摘要是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目前很多公开发表的论文都要求有英语翻译的摘要,但通过对众多论文摘要翻译的仔细阅读,发现其中存在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词语使用不当等严重错误,需要作者和刊物出版单位引起高度重视。

作 者:曾祥发 张洁 ZENG XIANG-fa ZHANG JIE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610081 刊 名: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英文刊名: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年,卷(期): 6(6) 分类号:H3 关键词:论文摘要   英语翻译   错误

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汉译论文 篇五

摘要:研究小组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20xx-20xx级150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样本, 调查其对商务英语翻译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程度, 初步发现其普遍对商务英语中多义词的商务词义理解尚有欠缺, 翻译亦不够准确, 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自身对商务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掌握一般或觉得有困难。文章主要以商务英语词汇及翻译为例, 力求详细描述其基本义与专业词义之间的联系。最后, 针对商务英语汉译, 文章提出“定语符”方法建议, 即一定 (判定专业领域) , 二语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专业词义) , 三符 (翻译符合专业表达惯例) 。旨在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商务英语词汇, 提高其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一词多义; 认知语义学; 隐喻;

商务英语涵盖贸易、法律、财会等领域, 覆盖面广, 专业性强。而作为语言的常态, 一词多义是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之一。而商务词义往往专业性较强, 与其一般词义之间的联系较不明显, 就成为商务英语学习者在习得商务词汇或进行商务翻译时的一个难点。理解商务英语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引申机制, 能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商务词汇, 提高其商务翻译的准确性。

1 研究背景

为了解商务英语学习者对商务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情况, 研究小组随机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20xx-20xx级商务英语专业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33份。问卷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为闭卷测试题, 分为英译汉选择题与填空题, 统计结果如下:

客观选择题正确率:

如图1所示, 20xx级至20xx级客观选择题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5%, 65%及67%, 总平均答对率约为62%。而汉译英填空题的总平均答对率仅约为17%。在调查对商务英语中的多义词理解不准确的原因时, 大多数受调查者表示其受商务词汇本义或其他常见义项的影响太大, 对其商务专业词义不熟悉。

为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商务英语词汇, 文章将以金融英语词汇及翻译为例, 力求详细描述其基本义与专业词义之间的联系。

2 基于范畴理论对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

一词多义 (polysemy) 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 (Lyons, 1977) 。一次多义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理论就是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认知语言学认为, 一个词的多个词义所组成的范畴, 就是该词的语义范畴 (Rosch, 1973) 。在该范畴中, 有一个核心义项或典型义项, 而其他义项是以核心义项为认知参照点, 通过某种认知机制 (如, 隐喻、转喻、抽象化、具体化等) 关联起来, 其中, 隐喻和转喻是语义延伸最常见和基本的机制 (卢烈宏, 20xx) 。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转喻是在同一个概念域中进行的映射。李福印 表示, 通过隐喻和转喻思维来扩展词义是人的普遍认知能力, 也就是说, 多义词词义拓展的理据性可以通过隐喻和转喻来解释。因此, 学习和掌握这种认知机制对商务英语学习者理解与记忆商务词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分别以“balance”为例, 阐述义项间的认知机制。

2.1 Balance各义项间的认知机制分析

在牛津词典中, “balance”有以下义项:

作名词时:

(1) A situation in which different things exist in equal, correct or good amounts均衡;平衡;均势

(2) The ability to keep steady with an equal amount of weight on each side of the body平衡能力

(3) The amount that is left after taking numbers or money away from a total余额

(4) An amount of money still own after some payment has been made结欠

(5) Instrument for weighting天平;秤

做动词时:

(6) Keep steady保持平衡

(7) Be/keep equal (使) 相等

(8) Compare比较

(9) (finance) to show that in an amount of total money spent is equal

to the total money received结平(账目)

在上述义项中, (1) 具有原型性, (1) 属于状态概念域, (2) 和 (6) 属于身体概念域, 因此 (2) (6) 的引申属于隐喻映射。而 (5) 属于物理概念域, 因此 (5) 也是通过隐喻拓展而来。 (5) 和 (8) 之间存在性质的相似性, 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因此属于通过转喻的词义拓展。 (7) 属于行为概念域, 因此也属于隐喻映射。而 (9) 属于经济概念域, 因此其与 (7) 存在隐喻映射。而 (9) 中结平(账目) 与 (4) 实际上分别等同于 (3) 中余额为零与余额小于零的假设, 因此 (9) 向 (3) (具体到抽象) 与 (3) 向 (4) (部分代整体) 都属于转喻映射。综上, 可得出以下语义范畴散射图:

Lakoff强调, 散射范畴并不是解释各个不同义项是如何从原型义项“生成”, 而是表明各个意义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义项是如何在语义记忆中储存的 (Evan et al., ) 。通过学习语义范畴散射图了解词义的引申机制, 能让商务英语学习者发现基本义或常见义项与商务英语专业义项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帮助其理解、记忆与巩固商务英语专业词汇。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英语翻译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4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