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题目与选题方向(最新8篇)

发布时间:

语言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语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学,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桥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语言学论文题目与选题方向》,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语言学概论论文 篇一

语言学概论论文4

韩语作为东方语系的一支,中国邻邦的语言,与英语等西方语系相比,无论在发音和词汇上,都更为接近汉语,对中国人的学习还是很有优势的。下面分几个部分,简单介绍一下韩语的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助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臂之力。

? 词汇

韩语词汇基本由汉字词,固有词和外来语构成。而汉字词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D汉字词‖,顾名思义,就是由汉语转化为的词语(由于中韩两国从古至今的邻邦关系,韩国在语言上受到了汉语的多方影响)。这些词语的特点是,一个韩语对应一个汉字,比如D??‖分别对应D学‖D校‖,

D??‖分别对应D生‖D活‖,那么D??‖就是D学生‖了。这些与汉字相关联的词语,构成了我们记忆词汇的基础,也是让大脑熟悉韩语的最快途径。有了一定的汉字词积累,便可以在遇到一个新词时,通过联想与之对应的汉字,猜测其含义。比如D??‖对应D大门‖,联系我们前面举的例子D??(学校)‖,那么D???‖就是D大学校‖,也就是D大学‖的意思,而D??‖就是D校门‖了。这样的汉字词在韩语的高级词汇中出现的更为普遍,很多韩国本国人和西方学习者觉得很难的词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比如D????‖对应的汉字就是D一举两得‖。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养成记录汉字词的习惯,了解每一个韩字对应的是哪个汉字,虽然在最初阶段会感到有些麻烦,但是你很快就会感受到,这绝对是一个事半功倍,回报多多,举一反三,令你融会贯通的好方法!

除汉字词外,韩语主要由固有词和外来语组成。固有词,就是地道的韩国本土语言,这类词一般都很短,两到三个字,比英语那一长串的单词可好记多了,多读几遍自然就能记住。而外来语是指除中国外,从其他国家借鉴过来的词语。这些词以音译为主,根据英语翻译的居多,因此读起来非常有趣,它们多是些高科技用语和新生事物的名称。这类词的好处在于学习了韩语的同时,还帮你复习了英语,法语,德语……特点是一般比较长,超过5个字以上的词基本上都是外来语了,读音和其他的韩语词有明显的区别。不过别担心,这样的词并不多,见到一个消灭一个即可。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你大可以不必区分一个词语究竟属于哪个阵营,无论采取那种手段,只要将它们背下来就好。但是建议你在入门之后,大概一个月左右,将学过的词进行一下简单的分类,这是第一步,然后努力去探索每一类词语的特点。词汇既然是人发明的,必然符合一定的思维规律。你可以试着自己去总结,或者把自己当成语言的创始人,这样的思考会让你站在一个高度上去看待词汇。会让你在那个看似毫无联系,浩如烟海的词汇世界中发现一条细细的线索,沿着它走下去,前方的道路便明朗的多。即使你在思考之后一无所获,但是这个思维的过程让你对单词加深了印象,至少已经记住了这些单词。

有的同学可能会抱怨单词背了很多遍依然记不住。这在初级阶段非常正常,因为你的大脑还没有适应这套文字系统。其实只要你的大脑开始适应这种新的文字符号,记忆就会开始变轻松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左右。所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啊。

总结: 汉字词占据了韩语词汇的半壁江山,是我们大量扩充词汇,猜测生词含义的基础。固有词短小精悍,多读几遍即可搞定。外来语读起来很有趣,通常可以引起大脑的兴奋,并且可以联系英语等其他外语帮助记忆。

? 语音

韩语为表音文字,也就是说看到一个字,便可以根据它的构成拼读出来,不像汉语一样还需要单独的拼音系统。这种表音文字的好处在于,一旦你记住了音标,那所有的韩语你都

可以读了,虽然你可能一个字也不认识。一个韩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元音,辅音和收音,收音由部分辅音来担任。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共40个音标。它们的很多音与汉语极为相似,个别音标经过一段时期的练习也可以完全掌握。一般来说,一个星期之后,记住所有的音标,读出所有的韩语,是不成问题的。

与汉语相比,韩语对唇形和口腔肌肉的紧张度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在送气音和紧音方面。这些音读起来并不难,在学习发音的最初几课,每个人都能说的很好,问题在于进入到课文的学习后,对发音规范的意识便放松了。建议大家在三个月之内要时刻提醒自己复习发音规则,巩固发音,如果在初级阶段,有5天没有接触韩语,那一定要从发音开始复习。因为发音一旦定型,以后再改,是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而且不标准的发音对于你的听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在最初阶段辛苦一些,为将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语音学习的方法方面,建议大家准备一面小镜子,一边看着自己的口型,一边对照老师的进行练习。因为你自己感觉的动作并不一定是你真正做出的动作,特别是对于你看不见的嘴唇和舌头。如果在课堂上感到难为情,不好意思照镜子的话,也可以回家打开电视,找一部韩剧,在欣赏优美剧情的同时也请注意一下他们的唇部变化,现在要将你的动作向他们统一了。也可以找韩国朋友帮助练习,建议最好找说首尔(汉城)标准语的女生。因为女生的发音相对清晰,很适合初学,而且女生也比较有耐心。

1. 音韵特点(??? ??)

韩国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共有40个字母,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由单个元音或者辅音和元音构成音节,再由音节构成单词。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发出,而是连续的发出的。这样的韩国语语流中一个语音往往受临近语音的影响,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有连音化、辅音同化、腭化、送气化 紧音化、中间音等音变现象。

2.形态特点(??? ??)

从形态方面来看,首先韩国语的助词、词尾非常发达(??? ??? ?? ???? ??)。韩国语属于胶着语,胶着语是指在词干后添加助词或词尾等语法形态素来表示语法关系或形成单词的语言。例如:

(1) ?? ?? ?? ???. (他吃得很多)

(2) ??? ?? ?????. (哲洙称赞你了)

(3) ??? ?? ??? ?? ??. (1加2等于3)

(4) ? ?? ?? ???? ?? ???. (饿了很长时间,多吃点吧)

(5) ??? ?? ?? ??? ??. (天气好的时候去旅行吧)

在这些例句中?、?、?、?‘等是助词和?、?、?‘等是词尾。如果把这些助词和词尾删去,就不能表达句子原来的意思。韩国语中,词干后所附着的助词和词尾的数量和种类非常多,大部分重要的语法关系,都是靠这些助词和词尾来表示的,这种黏着性特征可以说是韩国语最显著的特点。

其次韩国语中的接头词和接尾词发达。????(长子)、???(老师)、???(不规则)‘等单词中的`??、?、?‘等都是接头词或接尾词。韩国语中此类接头词或接尾词非常多,其中汉字接头词或接尾词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3.句法特点(??? ??)

从句法上看,世界上的语言按照 DS‖(主语)、DV‖(谓语,韩国语称为叙述语)、DO‖(宾语,韩国语称为目的语)的排列顺序的不同大致有六种语序,其中常见的是:SOV、SVO、VSO。韩国语的语序是SOV, 即D主+宾+谓‖。此外,韩国语的语序比较自由。

(1)?? ??? ??? ??.(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2)??? ?? ??? ??.(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3)??? ??? ?? ??.(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4)?? ????? ?? ???.(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5)?? ?? ????? ???.(我在图书馆 借书了)

(6)????? ?? ?? ???.(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这三个句子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语序的自由只是相对的,不能随意调换句子成分的位置。某种句子成分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例如谓语通常出现在句末,修饰词必须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出现等。另外,韩国语的疑问词可以不出现在句首。 例如:

(1)? ?? ??? ?? ??? ( 为什么昨天没来 学校?)

(2)?? ??? ? ?? ??? (为什么昨天没来学校?)

(3)??? ???? ??? ???? (什么时候 开始上课?)

(4) ???? ??? ??? ????(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以上的例句都是正确的句子。韩国语一个句子中主格 助词(?/?) 或宾格助词(?/?) 可以出现两次。象 ??? ?? ??.‘和 ??? ??? ??‘这样的句子。 ???‘在意义上直接修饰的是?‘,所 以,可以把 ??‘ 叫做间接主语,把 ??‘ 叫做直接主语。

.活用特点(??? ??)

韩国语的主语、宾语等成分经常省略,有时谓语也可省略。例如:

(1)?? ???? (吃饭了吗? 主语省略)

(2)?? ? ????.(已经都读完了! 主语 宾语省略)

(3) ?? ???????(什么时候回国? 主语省略)

(4) ? ??? ??? ??? ??????(为什么要辞退努力工作的人? 主语省略)

(5) ??? ???? ?? ??? ??? ???.(想来的话先跟我联系一下。 主语省略)

(6) ---- ?? ??(去哪儿? 主语省略)-???.(回家。 主语 谓语省略)

5. 韩国语的敬语极为发达。(???? ??? ???? ??.)

韩国语的敬语按照尊敬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主体敬语法(?????)、客体敬语法(?????)和听者敬语法(?????)。按照尊敬的方式可划分为直接敬语法(?????)和间接敬语法(?????)。

(1)????? ???? ?? ?????. (妈妈把饭给了民浩。 ?????)

(2)??? ???? ??? ???. (民浩把饭给了妈妈。 ?????)

(3)??? ???? ?? ?????.(民浩把饭给了弟弟。 ?????) 直接敬语法是直接对对方表示尊敬,例如:??? ???

??‘间接敬语法是通过尊敬对方的?家‘?时间‘?话‘等对对方表示尊敬,例如? ?? ??? ?????‘

敬语的实现方法也多种多样,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通过词汇的变化,如:??―????(吃) ?―?(家)

②通过助词或词尾,如:???―????(?????) ?/?C?? ??―?等 ③通过派生接尾词―? 等

此外,韩国语中,性和数的概念不严格,这一点与英语不同。韩国语中性的差异没有在语法形态上反映,虽然也有复数表现形式但使用不严格,表现方式也是不规则的。韩国语中,一般在名词或代词后 面

加D?‖表示复数概念,有时D?‖可以省略,但为了强调复数概念最

好还是使用。有些词使用前后并无明显的意思变化。如 D??‖ 和D???‖.

(1)?? ??? ???? ??? ?? ???.(我的妻子正在厨房做饭)

(2)??? ??? ???.(公园里树很多)

(3)??? ???? ???.(公园里树很多)

(4)??? ??? ???? ????.(我们想到韩国留学)

(5)???? ??? ???? ????. (我们想到韩国留学)

例句(1)中的? ??‘不是?我们的妻子‘的意思,而 是?我的妻子‘的意思。例句

(2)和(3), (4)和(5)的意思没有多大差异。

韩国语的时态不明确,虽然现在时态与过去时态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将来时态与两者的区别不大。例如:

(1) ? ?? 3? ??? ????.(那件事三年后可以完成)

(2) ? ?? 3? ??? ?? ???. (那件事三年后可以完成)

韩国语特征

一、句子:

1,韩文是以动词结尾的语言,它的主要句子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 2,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前面.

3,省略句子主语的现象较多.

二、词:

1,韩文是助词,词尾发达的粘着语.

2,敬语系统发达.

3,没有语法方面的阴,阳性区别.

三、音节:

韩文音节分首,中,尾三部分.

1,忌讳词头首音出现闪音或辅音群.

2,对词末尾音节出现的辅音有限制.

四、音韵:

1, 有元音和谐现象.

2, 有松音,送气音,紧音的区别.

五,词汇:

1,词汇的种类:

A,不变词:体词:名词,代词,数词;

修饰词:冠词,副词;

独立词:感叹词;

助词: 格助词,补助词;

B:可变词: 谓词:动词,形容词.

2,词的来源:

固有词:韩语原有的本国词:

外来词:绝大部分来于中国,通常称之为汉字词,是以汉字为基础构成而读音是韩国语读音的汉源韩字,这部分词很多,在现代韩语中占有比例较大.因此,韩国语中普遍存在着固有词和汉字词的双重系统,包括数词.

固有词,汉字词

如:国家:?? ??

人:?? ?

5 ?? ?

这些词有些能互换,有些不能互换.

其次是从法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中吸引来的词.如英语,日语等.

如:

电脑:???

韩国人对外来词的态度。外来词, 顾名思义, 不是老祖宗用过的单词。 外来词的范围比较广, 泛泛的外来词可以包括来自中文、英文、日文等多个外语。 但是很多人不认为中文词是外来词, 因为使用的时间较长, 所以早已被普遍接受。而且这个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很多韩国人甚至不清楚哪些是中文词。

外来词产生和被使用都是有历史渊源的。 中国在历史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韩语中有很多中文词。 而日语外来词则要考虑日本在上世纪初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日本不仅占领朝鲜半岛, 还要求朝鲜人学日语、说日语, 禁止使用朝鲜语(韩语)。 3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 无疑使不少日语单词变成了韩语单词。

我今天要说的主要是大量来自英文的外来词。 我们都知道韩美两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英语对韩语的影响也非常大。 韩语和中文,英文有一个区别就在于, 韩语很难创造出来大量新的词汇, 所以往往直接使用音译作为翻译, 这在IT领域非常普遍和明显。 比如computer这个单词, 在中国叫电脑, 但在韩国只能叫computer的音译“???”。 Windows的中文可以是“视窗”, 但韩语中不可称为“??”, 而只能是“???”。 为什么韩语不能创造更有韩国特色的韩语单词呢? 笔者愚见, 中文的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含义, 是一个非常非常“强大”的语言, 而英语则有数量众多的词缀和雄厚的文化基础(中文也一样)。 年轻的韩语则没有这些, 韩语的灵活性和强项在于发音, 所以自然而然选择了音译这条路。

眼下的问题是并非所有的英文单词都找不到韩语, 但年轻人倾向于使用音译的外来语,因为这看起来时髦。 但并非所有年轻人都倾向于使用英语外来词, 因为这在有些人看来是强。奸韩国文字和文化。 比如网络语言“评论”这个词, 在韩语中就有两种, 一个是音译?, 另一个是?。 冷眼看待美国流行文化大一统的人, 如笔者, 倾向于使用后者, 因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韩语。 但有些人则不以为然, 因为这看起来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原则问题是, 不要把韩语说得连自己人都听不懂。

最后, 我们发现大部分严肃的文章倾向于使用固有的韩语。 目前, 虽然外来词流行, 但明智的人都知道流行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不持久。 中文可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基础, 以至于很多老外到中国后名字也变成中国人的名字, 比如马克思、白求恩都是中

式名字。 没有人能改变和影响中国的文化, 只能是中国文化包容其他文化。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二

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

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

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5、普通语言学浅析

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

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

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

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

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

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

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

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

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

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

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

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

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

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

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

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

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

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

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

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

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

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

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

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

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

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

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41、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

42、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

43、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44、普遍语言学下的语言模因研究

45、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

46、网络称呼语“女汉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47、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

48、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学贡献述要

49、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解析

50、形式与功能: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二维统一

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篇三

(一)法语文学

1、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

2、从《忏悔录》看卢梭的灵魂告白

3、波伏娃《第二性》中女性主义分析

4、浅析《红与黑》中德瑞纳夫人的爱情观

5、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的浪漫主义

6、《小王子》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7、《驴皮记》中瓦朗坦的人物形象分析

8、从电影《无法触碰》分析法式幽默

9、《昂多马格》的悲剧性命运分析

10、《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金钱观分析

(二)法国文化,社会生活

1、人口老龄化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2、法国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中法养老保险制度对比

3、法国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或者具体到某个品牌 如香奈儿 LV等)

4、法国失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5、法国葡萄酒文化

6、中法婚姻问题对比

7、法国甜点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8、法国移民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9、中法饮食文化对比

10、法国TGV的发展分析

(三)法语语言学和教学法

1、英语对法语语音和词汇教学的影响研究

2、基于微博公众平台的法语教学模式

3、法语复合过去时与未完成过去时的区分

4、多媒体环境下大学法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5、法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分析

6、法语教学中的的文化引入

7、浅谈法国艺术对法语发展的深远影响

8、法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9、法语联盟语言课堂教学研究及对孔子学院的启示

10、从《巴黎圣母院》看法国音乐剧中的语言要素

(四)翻译学

1、傅雷的《高老头》翻译风格评析

2.《丁丁历险记》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研究

3、翻译美学视角下《舌尖上的中国》英法译版对比研究

4、跨文化交际对法语成语汉译的影响及翻译对策

5、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法语隐喻的翻译

6、法语幽默的翻译

7、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法语广告汉译策略

8、论法译本《红楼梦》的文化翻译策略

9、浅析如何提高交替传译能力

10、跨文化视角下汉法动物词汇比较研究

(五)其他

1、论法语的体系统

2、 法语听力理解常见困难分析

3、对法语熟语属性的探讨

4、中国时政词汇汉法对译(74)

5、“双重目光”下的求真译作--评程抱一、程艾兰的法译本《骆驼祥子》

6、莫言在法国:翻译、传播与接受

7、大型汉外词典编纂设计特色研究--以《汉法大词典》为例

8、唐宋散文在法国的翻译与研究

9、译者的视域:莫言《丰乳肥臀》法译本注释的文化解读

10、法汉电子词典现状初探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篇四

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

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

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5、普通语言学浅析

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

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

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

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

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

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

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

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

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

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

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

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

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

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

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

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

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

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

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

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

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

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

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

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

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

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

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41、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

42、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

43、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44、普遍语言学下的语言模因研究

45、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

46、网络称呼语“女汉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47、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

48、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学贡献述要

49、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解析

50、形式与功能: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二维统一

51、外国汽车商标词汉译新探--以认知语言学为切入点

52、现代语言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

5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和语用解读

54、语言学模因论指导下的多义词研究

55、论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56、乡村社区的社会语言学价值阐释

57、认知语言学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

58、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以陕北说书研究为例

《差异网·www.chayi5.com》

59、生态语言学视阙下的“绿色语法”研究

60、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料库的契合

马克吐温语言学论文题目 篇五

1、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幽默的修辞分析

2、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作品选文研究

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散文风格的翻译

4、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一词多译研究

5、泰特勒翻译三原则视角下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中译本口语化风格再现

6、《小镇艳阳录》与《卡拉维拉斯县的跳蛙》中的幽默对比研究

7、论马克·吐温小说中的“美国梦”

8、《傻瓜威尔逊》中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

9、回归自然回归自我

10、论福克纳小说中的成长

11、巴赫金视角下《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叙事策略

12、论马克·吐温的人文主义观

13、确立与守望:哈克与霍尔顿形象比较研究

14、美国梦的螺旋上升结构研究

15、从文学文体学角度比较《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个中译本

16、马克·吐温的幽默叙事研究

17、简论作为教育小说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8、短篇小说翻译“主调”的把握及呈现

19、架空历史小说研究

20、《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翻译报告

21、19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田园理想及其矛盾

22、伊甸园神话的编织者-美国文学中的“美国的亚当”

23、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24、马克·吐温笔下的密西西比河

25、黑人英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26、关联理论视角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言语幽默分析

27、马克·吐温游记中的欧洲形象

28、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的异化现象研究

29、马克·吐温小说种族叙事伦理

3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乡土特色

31、《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中译本语言的描述翻译研究

32、西方文学中“替罪羊”形象的文化原型解读

33、《亚当夏娃日记》对《圣经·创世纪》的戏仿

34、马克·吐温代表性短篇小说中幽默的语用分析

35、《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本之源

36、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荒野解读

37、幽默理论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应用

38、无尽的求索和虚妄的梦

39、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

40、创新·融合·超越: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

41、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

4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研究

43、马克吐温《傻子出国记》中的幽默文体特征

44、马克·吐温笔下的中国形象研究

45、联合视角下的马克·吐温言语幽默分析

46、论马克·吐温对美国现实的批判

47、功能翻译策略在马克·吐温幽默翻译中的运用

分析语言学外事翻译论文 篇六

分析语言学外事翻译论文

一、禁忌语(taboo)

禁忌语是在某种文化中特别是礼貌场合不被使用的语言。禁忌语言与各国风俗以及其对事物的看法有关。在英美国家里,由于宗教信仰问题,在非宗教场合不适宜使用带有上帝称呼的感叹句(Oh,myGod/Lord;ForGod’ssake);咒诅语(curses,如hell,damn等)也是避免使用的语言,因为该类语言被认为有神秘力量。英文中常见的禁忌语还有bloody。在中国文化里,禁忌语更是比比皆是,例如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不宜谈论或提及不吉利的事情;此外,在许多文化当中,有关性、性器官以及身体排泄、代谢方面的词语都是禁忌语。

二、委婉语(euphemism)

委婉语是相对于禁忌语而存在的,目的是除掉禁忌语所带来的惊恐感和不愉悦的感觉。其中,人们对死亡的委婉语可以说是委婉语之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在表达死亡时,都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委婉语相对于禁忌语而言,大多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多被社会上层人士使用。总而言之,禁忌语和委婉语往往由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决定。

三、语意场(semanticfield)

语意场理论(semanticfieldtheory)(Lehrer,1974)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某一语言词汇的词义并不是简单独立意义的总和,与此相反,某一词的。词义除了表示所指之物外还要依附其它具有类似语义功能词的词义存在。在不同语意场中的同一词语,词义可能有所不同,真正决定其词义的是它在语意场中的所在位置,例如“好”(good)字在描述酒店等级时如果与“firstclass”,“luxurious”和“superior”相对,就是“一般”(最低等级)的意思。不同的文化中,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都是类似的,这使语言翻译成为可能;然而,某一文化对某一事物可能有自己特别的理解,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解释和状况介绍。例如,不用文化中表示颜色的词汇大部分都不完全对等。日常使用的词汇通常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需要,所以出现专业词汇,其意义可能与日常使用的意义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外事翻译时要注意同一词语在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文化下意义上的差别。

四、词外延

在进行外事翻译时,对目标语中一些带有文化色彩(culturalreferences)(袁彩虹等,2000)的词汇进行正确使用和理解亦是外事翻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目标语词汇可能涉及到某一事件、某个地点、人物和机构。例如:下面的对话需要对Waterloo一词的文化外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翻译出来:A:IhearJohndidn’tdotoowellonhisfinalexam.B:Yeah,itturnedouttobehisWaterloo.可以看出,如果单纯将Waterloo作音译的话,知道Waterloo这个地方的人未必能理解该词的文化外延。需要知道Waterloo这里被用作表示一场对失败者而言巨大而悲痛的溃败,就能翻译出“这次考试成为他一次惨痛的经历”。

五、修辞手法

外事翻译员对目标语中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往往不能单靠字面含义或者语法结构作出的正确理解。目标语中的各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使用场合及其引申出的概念和形象都与其所处的文化息息相关。下面举几个常用修辞手法的例子:1夸张Icanthinkofamilliongoodreasonsfornotsmoking.我能想出戒烟的种种理由。2惯用语It’sajungleoutthere.这世界纷纷扰扰。3明喻It’swaterunderthebridge.这是顺理成章的。4暗喻TheriversweatsOilandtar.出自艾略特的《荒原》(TheWasteLandbyT.S.Eliot)。长河流汗,流油与焦油。(赵萝蕤译)

六、词汇变异现象(lexicalvariation)

词汇变异指的是:不同文化中指代同一事物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国人用pants指代内衣,用trousers指代裤子;美国人却使用underwear表示内衣,用pants指裤子;人行道美国人说sidewalk,英国人说pavement等。进行外事翻译时显然要针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选用不同的词汇。

七、结束语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外事翻译中,文化因素是一道屏障,这种“屏障”效应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信息的完整性(葛志宏,1994)。“屏障”效应的消除需要翻译员增强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理。外事翻译员对文化因素的驾驭能力直接反映其业务素质。为此,增强对各国文化及其生活方式的了解是外事翻译员业务培训中的必修环节。在日常的业务培训中,外事翻译员必须从目标语言中发掘其隐含的文化因素,才能不断提高语言翻译能力。

最新汉语言本科论文题目 篇七

1、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自然”书写与局限

2、丁玲小说的女性书写与性别政治

3、论台湾图像诗的艺术特点

4、论金子美铃童诗的抒情性特征

5、论圣野童诗的诗教内涵

6、论童诗的精炼美--以林良童诗为例

7、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的“儿童本位观”

8、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删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9、论林焕彰童诗的情趣美

10、《论童诗的逻辑趣味》

11、略论上海道台吴煦

12、于漪写作思想初探

13、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

14、中国古代史方向题目:

15、明初少数民族家族汉化探析

16、晚清瑞安孙诒让家族学术变迁

17、赵孟頫人生经历与其艺术成就的关系

18、元代江南地区海运与天妃信仰的传播

19、浙江银元铜元史研究

20、明嘉靖时期倭乱与浙江城防建设

21、元代江南社会研究

22、东佳书院述论

23、南宋绍兴地区茶业探析

24、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天妃信仰研究

25、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述论

26、宋代绍兴官学述论

27、从《夷坚志》看宋代妇女婚姻上的自主性

28、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借鉴

29、从“丧葬祭祀习俗”看客家文化的特质

30、浙江文化世家个案研究

31、明代义乌兵探析

32、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

33、《徐霞客游记》衣食住行研究

34、抗战时期金华报刊文化述略

35、大禹文化研究

36、驼峰航线与美国对华援助

37、浙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38、论江浙地区元代旧官吏与朱元璋政权的合作

39、论《全唐诗》中的怨妇形象

40、海禁背景下的海商反抗--以王直为例

41、汉末至东晋时期佛教在浙江的发展

42、清代科举中的冒籍现象

43、两汉与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44、魏晋志怪小说中体现的社会生活状况

45、试论严子陵归隐的原因与影响

46、明清漕运与水次仓

47、明代军士月粮折银制度浅析

48、孙中山对蒋介石的信任过程和原因探析

49、明清赋役货币化与财政体系研究

50、明清自封投柜与基层社会

51、从《夷坚志》看宋代科举梦兆

52、宋代沦落女子研究

53、抗日战争时期金华的书店、出版社述略

54、宋代文人士大夫与沦落女子的交往

55、从婚嫁角度看唐前期妇女的地位

56、《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南宋妇女婚姻问题研究

57、板凳龙仪式中的文化内涵探析--以群联桂花明堂村灯会为例

58、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

59、浅谈二战期间美国妇女就业及其社会地位概况

60、宁波书院的近代改制研究

最新汉语言本科论文题目 篇八

1、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自然”书写与局限

2、丁玲小说的女性书写与性别政治

3、论台湾图像诗的艺术特点

4、论金子美铃童诗的抒情性特征

5、论圣野童诗的诗教内涵

6、论童诗的精炼美--以林良童诗为例

7、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的“儿童本位观”

8、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删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9、论林焕彰童诗的情趣美

10、《论童诗的逻辑趣味》

11、学科教学论题目:

12、于漪写作思想初探

13、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

14、中国古代史方向题目:

15、明初少数民族家族汉化探析

16、晚清瑞安孙诒让家族学术变迁

17、赵孟頫人生经历与其艺术成就的关系

18、元代江南地区海运与天妃信仰的传播

19、浙江银元铜元史研究

20、明嘉靖时期倭乱与浙江城防建设

21、元代江南社会研究

22、东佳书院述论

23、南宋绍兴地区茶业探析

24、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天妃信仰研究

25、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述论

26、宋代绍兴官学述论

27、从《夷坚志》看宋代妇女婚姻上的自主性

28、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借鉴

29、从“丧葬祭祀习俗”看客家文化的特质

30、浙江文化世家个案研究

31、明代义乌兵探析

32、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

33、《徐霞客游记》衣食住行研究

34、抗战时期金华报刊文化述略

35、大禹文化研究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8篇《语言学论文题目与选题方向》,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0 4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