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最新3篇)

发布时间: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般是在论文最后面写上的,那么要如何编写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3篇《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参考文献的作用 篇一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4、向读者推荐一批经过精选的文献。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

5、节约论文篇幅。在科研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都写下来,有时候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了所引的参考文献,论文中所需表述的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号码即可解决。

硕士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篇二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2] 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3] 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例:[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Berlin: Springer-Verlag,1987.269~298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6] 金 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析论文 篇三

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析论文

1论文评价评分成绩分布

抽取的120份论文的评分成绩为“优”的达到57.5%“,良好”的达到40.0%,“合格”的仅为2.5%,不及格的为0,总体评价结果明显呈现正偏态分布,成绩偏高。作为省属普通医学院校,笔者所在学校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早,但总体实力、科研水平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国内重点大学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而“优秀”学位论文竟占达到了57.5%,这显然不符合笔者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客观水平,这也表明,目前所使用的论文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客观地反映笔者所在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论文评价的成绩与评定结果一致性

其中8份有论文(占总数的6.7%)答辩委员会专家的评定结果和论文评阅专家的评定结果不一致。同一篇论文,有的专家评为“优”,有的。专家却评为“合格”,出现了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专家的评阅不严格。目前,国内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主要集中在4~6月份,多数专家都是研究生导师,在指导自己研究生的同时还要参加其他论文评阅和答辩,时间非常紧张,很难对每一份论文详细阅读,只能通过部分内容而给出评阅结果;另一方面,现在学科交叉非常广泛,研究的内容差别也非常大,几个评阅专家虽然同属于这一学科,但是对某一研究内容不很了解,也就无法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第三,评审标准都属于定性的评价,比较笼统抽象,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作为参照,准确评价的尺度也很难把握。

3临床能力的评价

临床医学专业C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至少在三个临床相关科室轮转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年,轮转培训情况详细记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手册》中,并作为临床能力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60份专业学位论文的作者分别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济南千佛山医院等5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培训,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手册》进行调查发现存在轮转计划不统一、轮转培训记录不详细、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如同一专业不同医院的研究生轮转的三级学科不同;有的研究生在本三级学科培训的时间达1年多,而在其他科室轮转才几个月;轮转记录简单:记录的病种、手术和操作项目等内容少,对培训的收获几句话应付了事,对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指导医师的评语千篇 一律,体现不出各学科的特点。

4讨论

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是对学位论文的整体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3],是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有效监督的主要依据。目前,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评阅来实现的,评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名评阅,另外一种是匿名评阅,但都是采取专家写评语的方法。在实名评阅过程中,部分评审人由于学术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关系,使学位论文的评审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一方面是论文评审人多为导师的熟人或合作者,碍于情面,不好过多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实名评阅从形式上限制了评审人客观、公正发表意见的空间和条件。同时,由于评价标准简单化、形式化,评审意见只能做出一个综合性的定性评价,不能做出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从而造成论文评审中的另一个不公正现象,例如“优秀”和“一般”没有明显的区别。另外一种是匿名评阅,将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相关信息的论文送给校外专家进行评阅。这样在最大程度上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但是由于对学校所有学科实行的是同一个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没有按不同的学科建立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因此在评审论文时会出现不同的专家对论文的评价尺度同专家评审意见相悖的现象。另外,由于匿名评阅的论文不是直接寄送校外专家,而是寄送有关学校或科研院、所学位办公室,请他们送交相关专家。但是现在学科分类比较复杂,研究方向非常广泛,交叉学科很多,因此在评阅过程中就会出现评阅专家对论文论文的研究内容知之甚少的情况。虽然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提出了要求[4]: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但是,目前出台的专业设置方案,只确定了培养目标: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对轮转时间(3年)、科室和考核指标体系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培训工作已经很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来讲,由于临床培养的时间有限,很难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来培养和考核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5小结

以上这些问题表明了部分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出现了偏差,不能准确的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影响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正确认识与判断;同时也表明,学位管理工作特别是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位论文质量,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生培养单位面临的共同问题[5]。根据学位类型的不同,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与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实验研究、临床能力培养、论文撰写以及论文答辩等过程实现全程有效的监督,为学位论文的价值判断、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提供科学的尺度,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动医学研究生教育有好又快发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0 4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