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论文【通用7篇】

发布时间:

幼儿教育影响着受教育者在今后的学习行为。如今社会加强了对幼儿园管理监督力度,幼儿园管理的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因而说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教师作为人类进步的园丁,它的成长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以人为本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篇一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以人为本

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工作是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财富,所以要求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科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新的时代下高等学校面临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一方面是个性很强的学生,一方面是社会对教学的要求日益增加。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学生的管理应该科学、高效,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需要。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关键性的重要环节,完善和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面临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在2005年3月重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规定的实施标志着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籍管理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 在学籍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求末。所以才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

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进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人们开始重视对人性的关注,强调人的潜力发展和人的自我实现。学籍管理是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育教学、运行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学籍管理主要包括经过升学考试或是按规定手续被正式录取的学生,入校办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进入学校学习的资格,每学期学生的学业成绩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选专业、转专业,阶段性的成绩不合格的留级、降级,意外事故的休学、停学,犯错误的各种处分,毕业时的毕业审查及发证工作等。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于促进学校学风的好转、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建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学籍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由管理者围绕着学生进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在学籍管理中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籍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地扩大,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已经从以前的"精英型"教育向目前的"普及型"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需求影响高校专业的走向,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这就要求高校的办学需求应该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办学宗旨,因为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向社会自主择业。这样,学生对学习的时间,如何去修完自己的学业,学习什么专业以及用多长的时间去修完,学习哪些课程都要求有更多的选择。因此高校的学籍管理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办学的根本,以人为本的观念也是新时期经济发展对高校学籍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 学籍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学风的转变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九零"后,大部分学生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很差,学习方面缺乏吃苦耐劳的劲头,遇到难题绕开走,纪律松散,缺少自制力。大学里没有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看护,学习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自觉性,有些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他们认为自己终于解放了,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有的上课想来就来,迟到更是家常便饭;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好一点的不耽误上课,但来了也是睡觉,严重的一学期也看不着几次人影,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期末考试不及格,有的补考不及格的课程过多就被学校降级。部分学生步入大学的校园后没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仍旧沿袭着中学的习惯:课堂上依赖教师的讲解,教师"喂"多少就"吃"多少。实际上大学的学习应该做到课前预习,课上思考,课后问题这样积极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还有的学生只重视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它的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修养更谈不上,以自己为中心,语言不文明。

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选择了进入大学后学习的专业,可是很多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一点儿也不了解,更谈不上热爱。有的受到一些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一味的强调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极度悲观。还有些学生学习目的模糊,没有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合理的设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入大学学习,应该学习些什么知识,只是过一天算一天。有的混到最后,期末考试时什么也不会就想着如何去作弊,最终给自己得个"通报批评"或是"记过处分",这一门课程算是白学。以上种种就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学风情况。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会一路下滑。我们要发挥学籍管理的指导性作用,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学校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用好高校的自主权利,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为了转变高校的学风,就必须制定人性化的学籍管理制度,这是学籍管理促进学风建设的基础保障。在制定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真对现在的学风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它产生的根源,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首先,在新生入校后,各个院系就应将《大学生手册》发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让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明确学校的要求,学籍管理的要求。另外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必须持本人学生证办理注册手续,这样有助于学校对学生情况的把握,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学籍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应该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其次,重视学生平时的考勤记录,考虑将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迟到、早退、旷课以及期末考试的作弊等情况与学籍考核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平时教学的督导,另一方面有利于杜绝考试作弊等不良习气。第三,从我们的了解来看其实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勉强能进入高校学习,刚开始学还可以,越学越跟不上,就没兴趣了;有的是将大学看成了"大幼儿园",只要不出事,学不学都一样,等四年过去后有现成的工作等自己做,根本用不上去努力;还有的是对自己当初报考的专业不了解,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从心理上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可见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不都是学生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不应该因为不及格的课程太多就降级或退学,而是允许这样的学生多次重修,直到达到课程的要求。对于那些入学后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学生,给予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学校也要尽量开设足够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灵活的选择学习的课程。另外,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安排,选择入学的时间和完成学业的方式,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校完成学业,这样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解决他们的学费问题,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和社会的接触了解社会需要哪些方面、什么样的人才,更好地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毕业后的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学校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权对违纪的学生作出处分,但是如果当处分失当的时候,学生的合法权利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学校在制定学籍管理规定时应该明确学生的申诉权,充分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 在学籍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措施

学籍管理中要贯穿学生是制度制定的主体,管理者应该改变行政管理的上对下的命令、指挥,为通过管理为学生服务。我们认为要真正在学校的学籍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学籍管理制度。高等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的人性化学籍管理制度,这是在学籍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学校管理学生的方式对将来学生走入社会谋求自身发展起着示范作用,服务人的管理观念对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是一种促进。所以高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应该成为鼓励学生学习,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依法治校。我们曾经践踏过法律,结果代价惨重。法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它规范人们的行为,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学校在学籍管理中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掌握好学校管理的自主权与学生接受教育权利两者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在学籍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社会培育出合格的人才。

3、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学籍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同时它又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作为学籍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学习,交流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时刻确立以教学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将服务学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目前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高校的学籍管理也实施了电子化、网络化,大部分学校都在实行电子注册,这就导致对信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及时、有效地获得信息、利用信息,不但要求有相应的机制和健全的信息网作保证,而且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完成好学籍管理工作。

现在,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的学籍管理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适应时展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手段,才能使学校的发展有充足的动力,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孙晶言,李杰,浅谈成绩管理与学风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5),67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篇二

1革新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当前环境下,我国各大高校需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改进,具体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管理中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一所高校的生存根本,若没有学生这一教学对象,学校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主要在于为社会培养高文化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故高校教学管理需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管理重点,并实施一系列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措施,在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教学管理中以教师为本。对于高等院校来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和领导者,是开展和引导各项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需注重和培养教师的人本思想,密切关注其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及时帮助其解决困难,减轻其精神负担,并尽量为教师教学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工作环境,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展其创造力,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为高校教学管理贡献自身的力量。

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当前环境下,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偏移、学生课堂学习兴致不高、师生互动性差以及教学培养目标与学生个性发展不相符等多种问题,且人才培养模式固定、单一,整体效果不佳,导致许多学生在结业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针对上述这种情况,各高等院校需及时转变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并通过多种人才培养方法,激发其内在潜能与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围绕“学生中心”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发挥社会与学校的共同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并通过多种不同的运行机制组合,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且该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明确:学生课堂知识学习为基础,素质培养为核心,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素质培养等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学校还需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鼓励社会大众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3建立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师生行为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篇三

一、以人为本价值观念为引导

幼儿园是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机构,以人为本的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而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关键的是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一)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价值观

努力促使教职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本园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树立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把为幼儿教育作奉献作为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同时,要注意教职工个人的精神追求与集体的“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和谐与互动。一方面要鼓励、提倡教师尊重自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主见。有自主、自动、奋发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精神需求。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应该以高尚的、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熏陶年轻一代,成为儿童心目中良好的榜。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实现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幼儿园文化品位的重要条件。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在职培训,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教师根据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发的业余进修,真正落实和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以人文关怀价值为基础

(一)以了解为前提,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要了解教师的需求、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等等,要能切身去感受教师这一岗位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尊重、信任、依靠教师的基础上,重视和激发教师成就感的需要,做到依据教师特长特点,采取扬长避短的管理策略,尽量使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又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力互补、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得到发展。

(二)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在在执行幼儿园管理制度时,要尊重老师,老师有权利找领导反映情况,对某些事情做出解释,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有义务耐心倾听,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听取老师合理化的建议。管理者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批评和指责的同时,也应该有安慰和倾听,给予教师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平息老师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形成正向合力,推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以优质服务来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点,把幼儿园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认识到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要使老师们有主人翁意识、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多挖掘她们的潜能,为她们的发展做好服务。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幼儿园要努力为教职工创造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三、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保障

幼儿园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也只有从以人为本出发来建设制度,才能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

(一)上、下级有效衔接

制定管理制度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工作,它发挥着调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因此,制定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管理者和群众双方的意见,要上下结合,互相理解,共同认可,做到人人有责,事事有制。

(二)具体操作性强

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基本任务制定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搞花架子,制定的制度要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如把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作为基本条例,在服务承诺中使用“不求家长办私事、对晚接孩子家长一个样”等明确要求的语言等。

(三)注重日常工作的细节

幼儿教育工作,看起来是小孩的吃喝拉撒玩学,虽然算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细微、繁琐、至关重要的,只有把细小的事情件件做好了,才能确保孩子在园的健康安全,快乐成长。所以制度中要对涉及安全、饮食、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加以关注。

(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人性化制度应该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制定的,出发点是让老师们快乐地工作,只有老师们快乐了,孩子们才能快乐,才能提高保教质量,所以管理制度一定要从有利于发挥各位成员的积极性出发,在制定制度时,要注意公平合理、一视同仁、奖罚适度,在制定考核制度时,以端正老师思想为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为重点,而不能让制度成为束缚教师的工具。

四、结语

总之,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包含在管理方法、手段、思想、体制等内容中,幼儿园管理者如果能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管理幼儿园,就会极大地发挥幼儿园全体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园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参考文献】

[1]姜素梅。试论人本管理原则在幼教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12).

[2]许明仙。强化以人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

[3]欧阳朝元。现代幼教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J]音乐探索,2007(01).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篇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302-0845(2006)12-0099-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总书记在200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既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新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任务和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指导地位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包涵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一向对阶级社会中那些摧残人、蔑视人的不合理现象深恶痛绝,他在1843年致卢格的信中说:“专制政体的原则总的来说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为人……这种制度的原则就是使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马克思在对其批判和揭露的同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与发展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论述。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就是要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要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既不同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又区别于资产阶级学者的人本主义思想,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不仅是今天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而且坚持以人为本也是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活动,只要有组织和人的群体活动存在,管理就存在。而管理活动又是一项以人为主导的活动,人是在管理活动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在管理活动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科学高效的管理不仅要合理配置好人力和物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协调处理好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内部以及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在管理中突出人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最优配置,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合作协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管理工作,也具有管理工作的一般特性。正如总书记所说,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也是人,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核心。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处处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被管理者在学习、工作、事业、生活、爱情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热心地给予帮助解决,努力营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推向前进。

3.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它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基础之上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资本主义的人本理论虽然含有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内容,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从这些理论出发所提出的“泰罗制”、“福特制”等所谓的科学管理方法,把人变成了“经济的人”、“机器的附属品”,根本谈不上对人真正的尊重和关心,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不仅决定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裸的金钱关系,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平等、团结友爱的同志式关系;而且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导地位,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最终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着物质条件。社会主义进行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依靠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落到实处,不断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坚持以人为本是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一般是指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定型化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有一定指导、参照作用的规范和样式。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经济建设中摸索建立的,曾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它主要依靠管理者个人才识、胆略发挥作用,缺少与管理系统外的信息交流,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撑,难以摆脱经验型、封闭型管理;它过分强调各级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作用,把群众只看做教育的对象,而非管理的力量,有单向性管理的局限;缺乏创新能力,教育方式单一、方法老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思维、新观念、新问题不断涌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加体现人文关怀,重视和增强人的主体性,合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关心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最终解放。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如何落实以人为本

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把尊重人、依靠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为了人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归宿。管理要体现以人为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心,以人为价值取向。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人手:

1.重视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主体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个性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发展也是片面的、畸形的,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又受到个性发展的制约,全面发展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又显示出不同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独特性和自由度。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加强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个性的培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由于过去过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多的依靠单位、依靠组织来进行,人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自己所在的组织,使自己更多地成为一个“单位人”、“组织人”,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却被丢到了无关紧要的位置,严重束缚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应使人们认清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高度重视被管理者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扼杀个性,压抑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水平。

2.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增强管理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一向十分关注人的利益满足的问题。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的思想和利益是不可分割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列宁也曾指出:“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应该善于关心。”因此,时刻关心人们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正当利益和需要是把握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关注人的利益的实现的问题,尤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的今天,这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离开利益去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然是空洞的、缺乏感染力的、毫无意义的,当然也是起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的维护和实现的片面做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克服对待利益的本能性和盲目性,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人们的正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关注和重视人们的正当的利益需求,贴近人们的实际、关心人们的生活、维护人们的权益、解决人们的困难,彻底改变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坚持平等民主,提高人的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实行民主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都越来越重视民主管理,积极引导组织成员平等参与到管理中来。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多的依靠行政命令、组织权威来进行,缺少民主和人们的广泛参与,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作为管理的根本,把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帮助人、宽容人、同情人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坚决摒弃传统管理中那种“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和做法,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被管理者,把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真正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当中去,增强管理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所具有的聚智、知情、服众、顺气、化瘀的优势,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听取来之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学的管理决策。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各种突况,及时地进行正确的疏通和引导。可以采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被管理者广泛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来。通过人们广泛参与管理不断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人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锻炼和培养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收稿日期12006-04-28

作者简介:王永浩(1977-),男,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 篇五

1.1核心人才个人发展空间狭小

目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机制远远落后于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显现不出人才资源的价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在选拔人才时,往往会论资排辈,致使一些高素质的新人因缺乏工作经验而被排挤在外;在人才使用方面,由于企业为个人提供的发展空间不足,无法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大大降低了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无法才尽其用,大大增加了失落感和受挫感。这样做,最终的结果就是核心人才纷纷跳槽。

1.2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如果企业要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关键在于必须充分体现人才自身价值,承认和尊重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于我国许多企业中,企业、部门和项目的业绩与员工的工资并未直接挂钩,其待遇和地位也与个人的贡献不成比例。正是激励机制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制订有效的奖励制度,所以,严重挫伤了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企业员工流失。

1.3企业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如果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一致,就必然会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满意,进而增强其归属感。虽然我国很多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它们片面追求统一化,重形式轻内容,教条僵化,所以,导致企业等级森严,员工的个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最终,因为广大员工无法认同企业文化,不仅挫伤了工作热情,还会降低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导致企业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1.4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由于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内耗巨大,缺乏做大事的合力,加之,在国企中,相当一部分领导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这样,不仅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且还使得管理手段和活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认识、尊重人和“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本质。高速公路运营“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就是把人力资源视为最重要的资源,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搭建好这个平台,才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事业氛围,才能促进其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高速公路运营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未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果企业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快捷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去抢占市场制高点,从而进一步拓展高速公路运营的发展空间。要想实现这一切,就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来完成。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以“以人为本”为首要原则。

2.2重视人文关怀,激励员工工作热情

事业单位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其重视人文关怀方面。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还可以创造温馨和谐、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氛围。将“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并将其与严格的工作制度结合起来,施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才能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员工创造出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事业单位只有管之以法,以德服人,才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2.3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

企业变革首先关注的是观念变革,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在工作过程中,要树立企业第一资本是人力资本的观念,同时,还要摒弃传统的分配机制,尽快建立与企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薪酬管理制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通常采用以激励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目的,其主要具备以下3个特点:①对于个人就业的方向、起点和待遇,关键在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②为了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拉大知识、管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薪酬之间的差距;③员工薪酬由其能力、业绩决定,而不是取决于职务。具体来说,在此过程中,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股金、股权等方式鼓励管理和技术人员以资金、自身人力资本入股企业,从而获取企业发展红利;采取灵活的措施,薪酬按照资本、劳动和效率来分配。

2.4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

一旦拥有了人才,还必须对其进行长期的培养,以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要打造高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实现系统化和多元化,就必须将培训与项目结合起来,用工作带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可以采用异地交流、岗位轮换、学校教育、职务和内部、外部培训等方式。为了降低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实施培训赔偿机制,与员工签订协议,明确其接受培训后的服务期限和违约补偿。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设立初级、提高和晋升等类别。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人力资源所需成本。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获得应有的回报,不仅储备了优秀人才,还使企业得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力。

2.5培养员工的情感,实现情感的升华

员工的创新能力来源于情感的创新,其行动往往取决于情感的信号和调节机能。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就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管理者应时刻以员工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这样一来,员工才能从服从管理者转变为信任、认同管理者,并实现自身优化。对于高速公路经营,应着重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理念,树立“服务为中心”的意识,想司机之所想,急司机之所急,真诚服务,在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同时,净化自己的情感。

3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 篇六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而在当前的“以人为本”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主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谈论“以人为本”。从我们党的事业来讲,“以人为本”是我们要贯彻的发展理念和党的执政理念,所以从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谈“以人为本”是必须的。但马克思主义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以人为本”中的“本”首先应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当然也就不会有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从理论上说明白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一、实践范畴的引入使“以人为本”具有了本体论意义

哲学上的本体论,主要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是一切哲学流派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本源,它固守旧哲学的思辨传统,幻想达到对世界的绝对完满的解释。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与一切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抽象地谈论一般本体论问题,它反对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提出“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8。当然,他所要消灭的哲学只是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即思辨哲学,而不是整个哲学或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1]67“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73-74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对世界之本的追寻应该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2]598,而人们所能看到的或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实物。因此,哲学必须抛弃那种宗教神学式的思辨传统,面对人的现实世界。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讨论这种世界之本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范畴的引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相比,在哲学形态、对象、性质、功能和方法上都实现了根本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它内在地包含自然本体论的哲学前提,即承认和坚持自然存在、物质存在的优先性,但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归结于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54在他们看来,对于世界物质性的最终确认只有通过生活实践的不断延续才能够完成,因为“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3]。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不是从思维和存在抽象对立的意义上去总结自己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对立,而是从实践的观点来总结这种对立,用它去解决以往哲学中抽象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因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6“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4]127。

一旦理论视角转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人作为世界之本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1]57。正因为马克思所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类世界”,所以哲学就要“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5]161-162,就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6]443。当然,我们承认“以人为本”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并不等于说“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这与我们说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也不是实践一样。对于现实世界来说,人及其实践活动是本,没有实践就不会生成人,反之,没有人也就没有实践,因而也就不会生成现实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社会历史都是如此。当马克思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1]77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道出了一个最深刻的道理,即人及其实践活动乃是世界之本。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人本思潮并不乏见,费尔巴哈就是一个著名的人本主义者。费尔巴哈重视人,把人和自然视为哲学的最高对象,但是他不理解自然,不理解人,更不理解人和自然的真实关系。他用生物学的自然主义眼光来看人,和18世纪旧唯物主义者一样,局限于对自然界的直观而缺乏能动的原则,把人仅仅看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理解人的实践和感性活动在自然和人的生成中的本体地位。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说:“诚然,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之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爱的关系。可见,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1]77-78。可见,被费尔巴哈当做出发点的人,仅仅是一种具有抽象的理性和欲望而又为宗教感情所笼罩的人,这种人一被放进历史,他的局限性就立刻暴露出来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只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7]240要克服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就必须把能动的原则归之于物质的自然界和人,这在历史领域中体现为人的实践,即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

与费尔巴哈不同,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视野中,“现实的人”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而唯物史观这个科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7]241。“现实的个人”就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也就是把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作为出发点。可见,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观点与他的实践观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唯物史观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这种前提既不是任意想出的,也不是教条,而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1]73当然,作为历史前提的人也是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马克思说:“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且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8]545“现实的个人”的生成要受到客观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而这些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本身就是人类实践的结果。马克思说:“人使自身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实际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人类的全部活动,只有作为历史的结果才有可能”[4]163。“现实的个人”的生成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实践,正是由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才得以展现。

二、“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体现在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上,体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上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所关注的应该是社会实践意义上的现实的自然,而不是逻辑思辨意义上的抽象的自然,“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4]131马克思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完全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在他看来,“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4]92。但是,与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相比,马克思在自然观上实现的哲学变革绝不是为了指出自然界的外在独立性,他要倡导的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由于费尔巴哈离开实践去考察自然界,以至于“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1]97,所以他所把握到的自然界仍然是“抽象的自然界”,是“自然界的思想物”[4]179。对此,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观时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76。至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那个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1]77可见,马克思哲学世界观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对此,马克思作出了明确的表述:“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4]178这个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本质上即人化的自然界,它是人的实践改造活动的结果。

人化自然观的提出,使得马克思始终是从人类社会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自然。在他看来,包括人类史和自然史在内的整个世界历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交互产生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4]128自然史与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撇开二者的联系,孤立地研究自然史是错误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把人类历史与自然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指出,“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1]93“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66在马克思那里,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对立才真正地被消除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本身,既是一部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同时又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历史。

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意味着人以实际的、感性的对象作为他存在的确证,作为他生命表现的确证,并且,他只能借助实际的、感性的对象来表现自己的生命,证实自己的存在。现实对人来说不仅仅是对象性的纯粹客体、直观的现实,而且是人的对象化着的现实,是人的本质的力量的表现。“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1]125“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4]168人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其实就是人通过自然界而实现的自我确证的活动。“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为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4]119这样,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成与现实自然界的生成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即历史。从历史作为人的产生过程来看,“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备的发展史。”[4]128“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地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应的。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但历史是在人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因而它作为产生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4]169从历史作为现实的自然界的生成过程看,“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4]128。这样,人化自然观的提出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既克服了脱离人类实践而谈论自然的抽象自然观,又凸现了人对自然的本体地位。

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上,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上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社会”或“历史”不是与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抽象的外在实体,而是人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马克思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118-119“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131。

在唯物史观看来,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历史发展动力。然而社会结构的形成、社会历史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人。马克思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71社会结构的形成与社会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它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社会关系的形成当然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正像社会和社会关系创造人一样,人也创造社会和社会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个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关系“来自自觉个人的相互作用”[9]145。“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1]80。列宁也指出:“我在研究实际的社会关系及其实际的发展时,也正是研究活的个人活动的产物。”[1]370就历史发展的动力而言,人的活动更是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没有人的参与,也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7]247而所谓历史规律,不是什么外在于人的活动的规律,它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3]634。

既然人在历史发展中具有本体地位,那么人的发展的程度势必会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没有个人的发展,社会也不可能得到发展。马克思说,“人本身是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11]300,“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12]226。马克思之所以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在他看来,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失;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共产主义所倡导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共产主义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扬弃私有财产,使劳动者能够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可以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也就意味着对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占有,个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也就是全面地占有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不仅如此,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还是人的发展的题中之义。马克思说:“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12]219。由此看来,就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而言,它们并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制约力量,更是一种主体的能动的因素。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力量发展的真正源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个人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机器体系的使用和生产的自动化,使生产越来越不依赖于原先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劳动者日益从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而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媒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而“在这个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统治,总之,是社会个人的发展”[12]218。“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12]225“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12]222。这样,“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305-306

以往学术界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常常是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把个人的发展消解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而没有看\www.chayi5.com\到人的发展本身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不能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上来考察人的发展。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对“人”的本体地位的漠视,没有把人的发展提到应有的高度,结果只能是忽视人的发展。以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3]179“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3]180在这里,强调指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因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必须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充分协调起来,不能只见物而不见人,也不能只见人而不见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真正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不仅是对“以人为本”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的全面落实,更是对“以人为本”本体论意义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3].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以人为本论文范文 篇七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员工;共同发展?

1建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

内部营销理论是建立以人为本企业的理论基础,它诠释既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内涵,又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实施提供技术和方法。

内部营销的起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下:“满意的员工产生满意的顾客,要想赢得顾客满意,首先要让员工满意。内部营销理论的实质是强调企业要将员工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

内部营销理论对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转变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模式。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雇佣雇员,雇员只有接受工作而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企业对雇员进行管理,雇员必须在组织各种制度的管理和制约下为组织目标工作,雇员处于从属地位。内部营销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像对待外部顾客那样对待员工,即坚持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从员工的需求出发,对员工进行管理,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向员工占主导地位转变;使企业的目标必须与员工的目标相契合,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贡献应保持平衡。

2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方式

以人为本的重点在于企业对员工各种需要的关注和满足,在企业与员工相互投资中企业应居于主导地位,即企业应主动针对员工的需求进行投资,而不是期待员工做出贡献后才给予相应的报酬。运用内部营销理论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于如何运用营销调研、市场细分等营销组合策略实现以人为本。

2.1内部营销调研是实施以人为本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了解人。关注员工的需求不等于理解员工的需求。传统管理是依据管理者对员工需求的假设来确定员工的需求。而假设代替不了现实,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求个性化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运用营销调研技术,准确了解员工的情感和需求,这是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前提。各种外部营销调研技术都可用于理解员工的情感和需求,如可运用一对一的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技术去了解员工的动机、情绪、信仰、价值观、潜在的恐惧和反抗,只有真正理解了员工的需求和情感,以人为本才能得以实施。

2.2内部市场细分是实施以人为本的基础?

员工需求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对员工管理的柔性化和精细化。在分析员工需求的基础上,要根据各种变量如人口统计特征、心理变量等对员工进行细分,即在招聘、培训、使用、沟通、激励等活动中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及情感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群体,然后对不同的细分群体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如对员工的培训按不同职位、职能分别进行,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适合员工个性和知识特点的职业生涯设计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希望员工将拥有的知识资本奉献给企业,但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程度取决于员工的需求、情绪、信仰和动机等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即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程度。

2.3内部营销理论是建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手段?

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还需要对提供给员工的产品——“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根据内部营销理论,需要用整体产品观念来看待“工作”这一产品,其中管理制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沟通为期望产品,企业形象、员工培训、发展机会构成附加产品。要吸引、激励员工,必须致力于为员工提供整体产品,特别是在期望产品和附加产品层面上让员工满意。企业要致力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培养合作和沟通的氛围,还好做好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工作,在员工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产品的价格——薪酬,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企业可运用定价策略中的方法和技巧,使薪酬制度对内更有吸引力、对外更具竞争性。 ?

3建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

3.1实现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协调一致?

人的价值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主体的综合素质,更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环境。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辨证关系。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往往存在许多差别和矛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目标整合来达到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员工的个人目标必须服从于、服务于企业目标,将个人价值的实现溶入企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找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

3.2实现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双赢发展?

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就要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把企业效益的提高与个人收入的提高相结合。企业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福利待遇保护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用热情和智慧保障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3.3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

追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就要有知人善任的本领,要尊重员工的愿望和要求,让员工在为企业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要合理使用人才,达到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领导者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要有知人善任,驾驭人才的能力,要有慧眼识才的眼光,要有容人之短的气量,要有起用贤能的胆略。不仅要知人所能,知人所长,而且要知人所爱,知人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心全意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以人为本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0 4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