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论文精选4篇

发布时间:

养殖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从池塘条件、虾种投放、饲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和起捕等方面介绍了青虾池塘养殖的高产养殖技术,以供水产养殖者参考。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青虾养殖已发展成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养殖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推广效果。但由于有的地区养殖技术不够成熟,单产低,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效益。现就青虾的池塘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为0.20~0.33hm2,形状以长方形为宜,池塘坡度1∶2.5~3,池水深1.2m左右。青虾放养前要清塘,彻底杀灭水体中各类有害生物。先排干塘水,清除淤泥(留10cm左右的底泥),然后用750~1125kg/hm2生石灰进行消毒;清塘后7~10d进水,进水时要严密过滤。

水草是青虾赖依生存的附着物和天然饵料,是净化池水,控制水质肥度的有效绿色种群。虾塘水草以栽培轮叶黑藻、眼子菜类等沉水植物为宜,种植密度要适中,水草进池前均要用药物浸泡,以杀灭草中敌害生物(野杂鱼卵等)及病原体。移栽水草后可向塘中施7.50~11.25t/hm2粪肥作为基肥。

2虾种投放

由于青虾繁殖容易,养殖户多数以放养抱卵虾为主,自繁、自育、自养。这种养殖方式属粗放养殖,虽然方便实用,但是难以控制养殖密度,易导致因青虾上市规格不齐而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养虾产量和效益,就必须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抱卵虾为放养虾苗,改养一茬虾为两茬虾。夏季放养一般在7月左右进行,可投放1cm左右的虾苗60~90万尾/hm2。放养时要求虾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放养时还要注意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8~9月会出现1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cm,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

3科学饲喂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一年中养殖两茬青虾就有两个摄食高峰期,即4~5月和8~10月,其中6~7月为青虾繁殖育苗期,摄食下降,应进行科学喂养。

3.1饲料选择

目前,多种商品饲料都可以用来饲养青虾,但青虾对各种商品饲料的喜食程度和利用率都有所不同,青虾喜食的动物饲料有螺蛳、鱼粉、鱼靡等,植物饲料有豆饼、米糠、麸皮等。大多数养殖户采用以菜饼、米糠等混合糊状饲料投喂,其利用率低,易恶化水质。因此,青虾精养,最好用颗粒饲料,且动物饲料在30%以上为宜。

3.2合理投食

青虾喜欢在夜间沿池边觅食,可以观察青虾吃食情况,一般日投喂2次,早晨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30%,傍晚占70%。

4水质调节

在青虾养殖前期,应当少加水,中期则应多加水,通过加注新水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营养和微量元素,增强青虾食欲,防止池水老化。在注水时,要注意防止青虾的敌害随水进入虾池。养殖中,一般每10d换1次水或加新水,在高温季节时,必须做到每5~7d加水或换水1次,应使池水始终保持在能见度30cm以上。换水时,应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cm深的新水。要勤巡塘,当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时,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尤其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h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适时施肥是保持水质肥活的关键,要在虾苗至幼虾阶段和晚秋的2个接点保证池水足够肥,在8~9月份高温阶段,则要求保证水质清新,以防止缺氧。施肥可用氮、磷等化肥,全池均匀泼洒,一般用量在75kg/hm2。此外,还可以每隔15~20d全池泼洒生石灰150kg/hm2(化水全池均匀泼洒),以改良水质,利于青虾蜕壳生长。

5清除敌害

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的野杂鱼,应通过捕杀和利用药物进行杀灭。若不及时清除,野杂鱼不但与青虾争食,还会消耗水体溶解氧。此外,还要想办法消灭水老鼠、驱赶水鸟等青虾天敌。

6病害防治

每隔15d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mg/kg,第1次用药后可隔7d再用1次。

7适时起捕

青虾长到4~5cm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参考文献

养殖论文 篇二

养虾池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水质清新,无污染,应符合NY5051的规定,其中溶解氧应在5mg/L以上,pH值7.0~8.5,硝酸态氮含量不高于20mg/kg,亚硝酸态氮含量不高于0.1mg/kg,通风采光好,四周无遮荫物,周围3km内无任何污染源的地方。虾池面积为1333~3333m2,长方形,呈东西向,土质为壤土或黏土,塘埂以泥埂为好,应坚固不漏水,池坡比为1∶2.5~3.0,池深1.2~1.5m,池底平坦,淤泥小于15cm,底质符合GBl8407.4—2001的规定。池坡要有较大的浅水滩脚,便于青虾摄食活动。进、排水口要布设2.5cm规格的密网,做好防逃和防止塘外野杂鱼入侵。电力设施完整,高产虾池应配备增氧机、水泵。清整虾池一般在3月上旬排干池水,干塘20d左右,清除过多的淤泥,做好池埂,检查进排水情况。让池底曝晒,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提高虾池的肥力。在虾苗投放前10d,可用生石灰2250kg/hm2,或茶籽饼600~900kg/hm2,或巴豆45~75kg/hm2进行消毒,以杀灭各种病原体和有害水生生物。

2放养前准备

虾池清整消毒10d后灌注新水,灌排水是进排水口用双层80~100目筛绢过滤。第1次灌水60~80cm。在虾苗下塘前7d,施经发酵的人粪尿或猪粪3~6t/hm2,培肥水质,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为即将下塘的虾苗准备好丰富适口的生物饵料。池中栽种水生植物既可以为青虾提供栖息场所,又可为青虾提供部分植物性饲料。一般栽种品种为空心菜、水浮莲、轮叶黑藻等浮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栽种水生植物布置为条形,1m宽,与池埂平行,用竹竿固定。栽种面积占鱼池面积的20%~30%。

3虾苗培育与放养

采取自繁、自育、自养的方式,选择从江河、湖泊、沟渠等水质良好水域捕捞的野生青虾作为亲虾,要求无病无伤、体格健壮、规格在4cm以上、已达性成熟;或在繁殖季节直接选购规格大于5cm的青虾抱卵虾作为亲虾,亲虾在繁殖前应经检疫。放养亲虾450~600kg/hm2,雌、雄比为3~4∶1。当水温上升至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产卵,移入苗种培育池培育孵化。抱卵虾放养量为120~150kg/hm2,根据虾卵的颜色,选择胚胎发育期相近的抱卵虾放入同一池中孵化。当幼虾生长至0.8~1.0cm时,根据培育池密度要及时稀疏培育。在6~7月放养当年培育的虾种60~75万尾/hm2(规格为2000~5000尾/kg)。放虾前一定要先试水,证明无毒再放。虾种放养时,温差应小于±2℃,坚持带水作业,动作要轻,虾种不宜在容器内堆压。

4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做到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提倡使用青虾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无发霉变质、无污染,其安全限量要求符合NY5072的规定;单一饲料应适口、无发霉变质、无污染,其卫生指标符合GB13078的规定;鲜活饲料应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毒、无污染。1d投2次,每天8~9时、18~19时各投1次,上午投喂量为日投喂总量的1/3,余下2/3傍晚投喂;投喂地点以池边浅水处或池边浅水处的水草丛中为好,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过大,一般以0.2~0.3cm为宜。实际投饲量应结合天气、水质、水温、摄食及蜕壳情况等灵活掌握。在人工放养的条件下,可投喂适量的动物性饵料,如螺蛳、蚯蚓、蚕蛹、死鱼及各种动物的内脏,以避免青虾自相残杀。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色变化、虾活动和摄食情况;检查塘基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青虾靠岸爬行或浮头时,即应加注新水和开启增氧机,生长期间,一般每天凌晨和中午各开增氧机1次,每次1~2h;雨天或气压低时,延长开机时间。每7~10d抽样1次,抽样数量大于50尾,检查虾的生长、摄食情况,检查有无病害,以此作为调整投饲量和药物使用的依据。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定期加注新水,每7~10d加注15cm新水,使池水保持肥、活、爽。虾苗至幼虾阶段和晚秋时节,一般水体透明度为30cm;7~9月高温阶段,要求水质清爽,透明度为40cm,防止缺氧。每15~20d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150kg/hm2,化成浆液后全池均匀泼洒,以保持池水pH值在7.0~8.0。定期给成虾养殖池塘施肥,肥料以猪粪、家禽粪为好,施750~1500kg/hm2,15d施1次。青虾对农药特别敏感,施用新的鱼药应先做好虾的毒理试验,取得安全浓度后再施用。此外,要注意防止逃虾现象和凶猛鱼类进入池塘。

6虾病防治

青虾养殖中常见疾病主要为红体病、黑鳃病、黑斑病、寄生性原虫病等,红体病用二氧化氯0.1~0.2mg/L全池泼洒,或用磺胺甲恶唑100mg/kg体重或氟苯尼考10mg/kg体重拌饵投喂防治,连用5~7d。黑鳃病由细菌引起的用土霉素80mg/kg体重或氟苯尼考10mg/kg体重拌饵投喂防治,连用5~7d;由水中悬浮有机质过多引起的可定期用生石灰15~20mg/L全池泼洒防治。黑斑病发病后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防治(幼虾0.2~0.5mg/L,成虾1~2mg/L)。寄生性原虫病用硫酸锌1~3mg/L全池泼洒,或用高锰酸钾1mg/L全池泼洒防治。

7捕捞

10月即可进行沿岸滩拖网捕捞,起捕一些大虾先上市,到11月后,可根据具体市场需要,进行排水捕捞。小规格青虾可另转塘放养至翌年6月前起捕。

养殖论文 篇三

市场经济水平的完善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使得人们对于草鱼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在此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提升了草鱼养殖的规模,而使用网箱的形式来养殖草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草鱼养殖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鱼病的出现,不仅能够达到草鱼养殖的高产量、高效率的目的,还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有效提升养殖户的市场竞争水平。文章对网箱养殖草鱼的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草鱼养殖各方面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草鱼;网箱养殖

草鱼是一种喜欢在水域的中层及下层等进行栖息的一种淡水鱼类,通常情况下草鱼在水域上层栖息时间相对较短。而在幼苗期间,草鱼喜食水生昆虫以及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因此在对其进行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域水质的干净,确保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及昆虫的大量存在。而使用网箱对草鱼进行养殖,不仅能够保证草鱼养殖的高效和高产,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可以使用网箱的方式在湖泊以及水库等水域中进行养殖,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快速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

1网箱养殖草鱼水域的确定

在选择草鱼养殖水域时,一定要从以下2个方面上进行注意:首先,要确保养殖水域内没有被污染,且水域中还含有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水生昆虫,保证幼鱼成长时期饵料充足;其次,使用网箱的方式对草鱼进行养殖,要保证养殖水面的宽阔性;同时,水位要相对稳定,还要选择背风且向阳的区域进行养殖。此外,要保证养殖区域水深在3m以上,且周围交通要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而所选区域一定要满足草鱼生长的需求,有效提升草鱼的产量,增加养殖户的实际收入[1]。

2网箱的配置

2.1网箱结构

在对草鱼养殖的网箱进行选择时,一定要选择长方体网箱或者是正方体网箱来养殖草鱼,而一般情况下,长方体网箱能够满足实际养殖需求。通常网箱都是由箱体、框架以及浮力装置等部件构成,而网片通常会选用聚乙烯材质的网片。一般情况下,养殖户所选用的养殖网箱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小型网箱的面积通常在15m2左右,中型箱体面积在30m2左右,大型网箱面积在60~100m2,而超大型网箱的面积通常能够达到500~600m2以上。虽然大型或者是超大型网箱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就能够进行草鱼养殖,实际上草鱼的养殖产量并不是十分良好。选用小型网箱会增加网片的实际使用数量,增加了网箱的整体造价。因此,草鱼养殖规模不大的情况,会选用中型网箱来进行相应养殖。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草鱼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对网箱的大小进行更换,确保草鱼在水体中游动的顺畅性。

2.2网箱的使用策略

在网箱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网箱的有效固定以及网箱实际的下水时间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因此在对网箱进行固定时,一定要保证网箱上纲呈拉直状态;同时,将箱体的角绳固定在鱼排松木板上,之后使用聚乙烯材质的纲绳在网箱上纲的周围进行缠绕固定,在固定好箱体以后,在其各底角处设置相应的重物,重物通常会选择石块或是沙袋,并且要保证重物的质量在3~5kg,进而有效保证养殖箱体不会出现随意挪动等现象发生。而在网箱下水时,要保证网箱中没有任何草鱼鱼种,水体中的藻类植物能够附着在网片上,使网片变光滑,有效保证草鱼外表皮受到良好的保护,有效降低网片擦伤草鱼鳞片的现象发生[2]。

3草鱼鱼种的选择以及养殖密度的确定

在对鱼苗品种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鱼种的品质优良,因此必须要选择体质健壮、鳞鳍完整的草鱼鱼种,如果所养殖的鱼苗是从外地购置和引进的,一定要对鱼种进行相应的检验、检疫,保证鱼苗品质优良且没有鱼病的存在。如果在使用自繁自养的形式来进行研制,必须要保证草鱼养殖水域的规模,提升草鱼的实际成活率,进而达到节约养殖成本的目的。而在对草鱼养殖密度进行确定时,一定要根据草鱼的实际情况,饵料的供应、水域条件及养殖技术等进行考虑,确定草鱼的实际养殖密度。通常情况下,要根据草鱼的生长情况来对鱼种的养殖密度进行确定,草鱼在50~100g时,要保证每平方米内草鱼的质量在15kg以下,放养密度通常在200~300尾;当草鱼生长到200~250g时,每1m2内的草鱼的总质量在30kg以下,养殖尾数在100~150尾;而在草鱼成长到500g以上时,每1m2的草鱼密度要保证在30尾左右[3]。

4网箱养殖技术的注意事项

4.1分箱注意事项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草鱼生长情况来对其进行换箱,而在换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草鱼死亡的现象发生,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实际原因就是因为鱼群缺氧或者是受到惊吓而导致的死亡。因此在进行换箱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进行换箱前就要停止对草鱼的喂食,通常情况下在停喂两天以后,增加相应的添料,如,维生素C粉等,添料喂养3d左右即可[4]。其次,要将网箱进行适当提升,通常选择早晨或者下午时段进行提升工作,2次提升时间保证在9h左右;同时,要将草鱼提升到潜水层中,连续提升2d就可以进行换箱。最后,在换箱时,要对草鱼鱼体进行相应的消毒,然后按照草鱼生长的大小进行分类,最后将规格相同的鱼放置在相应的网箱内。

4.2饵料投喂的注意事项

在选择草鱼喂养饵料时,要选择最为合适的膨化颗粒饲料,保证饲料质量的良好。饲料粒径的大小要根据草鱼生长情况进行调整,草鱼单尾质量在200g左右时,就要保证饲料粒径在3~3.5mm,而单尾质量在750g左右时,饲料粒径要在4.5mm左右。而对饲料投喂数量进行确定时,一定要按照草鱼的情况来进行确定,并且还要充分对养殖水域温度、鱼类健康水平和水体质量等进行考虑,而投放饲料数量要保证网箱内70%左右的草鱼不在进行抢食即可,通常情况下在早晚各投放1次饲料,保证鱼体生长的实际需求[5]。

5结论

想要保证草鱼养殖质量和产量的良好,就可以运用网箱养殖技术来进行养殖,不仅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便捷性,还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效率和产量。此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尽可能科学地选择养殖水域和网箱,提升草鱼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作者:潘朝敏 单位:广西武鸣县城厢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1]邓小红。超大网箱与普通网箱养殖草鱼对比试验[J].科学养鱼,2015(1):20-21.

[2]熊占山,胡国宏,张家松,等。标准化网箱草鱼成鱼健康养殖技术[J].黑龙江水产,2015(1):37-42.

[3]熊占山,胡国宏,张家松,等。标准化网箱草鱼育种技术[J].黑龙江水产,2015(2):33-38.

养殖论文 篇四

关键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

畜牧养殖技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有了显著提升。在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下,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普遍认可,畜牧养殖技术的绿色化发展也成为时代要求。在大环境驱使下,积极进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有重要意义[1],但在目前推广中,还存在力度不足、人员缺乏等方面问题,所以深入分析问题并探讨具体的推广措施有较为显著的现实意义。

1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1.1推广力度不够

推广力度不够是目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存在显著问题。就此问题的表现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推广中,基本的力量运用不完全。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基层单位是重要力量,通过他们可以对新技术起到宣传[2]。但目前的推广力量运用中,对于基层的利用较少。第二是范围拓展进行不够。由于范围拓展不够,所以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群众基础较少。在技术推广方面,群众力量需要重点依靠,但目前推广因为群众范围较窄,基础薄弱,所以力度提升无法进行。

1.2推广人员存在问题

在人员推广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人员数量存在严重的不足。技术推广需要进行效果强化,推广人员的责任范围应该细化。但目前人员较少,所以责任范围化严重,具体推广的效率会大打折扣。第二是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弱。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推广中的方法利用,目前的工作人员都表现出相对不足,所以效果提升不明显。总而言之就是人员问题成为了目前技术推广效果提升的一大阻碍。

1.3推广的专业性不强

专业性不足有两方面影响:第一是技术作用发挥受到限制,技术价值有所下降。第二是养殖户对技术优越性产生怀疑,阻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2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措施

2.1深化基层推广,扩大推广范围

深化基层推广,扩大推广范围是目前绿色养殖技术有效推广的基本策略。在畜牧技术推广中,基层推广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基层对于养殖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更加详细,另一方面是通过基层推广可以进一步确定范围推广的有效策略[3]。众所周知,基层与群众的接触面是最广的,对于群众情况的把握也是最清楚的,所以在进行推广时,积极利用基层力量,不仅可以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基层当中得到广泛认知,更可以通过基层使技术宣传到养殖户群体当中[4]。

2.2重视推广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推广效果

重视推广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推广效果对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有重要作用。就人员队伍建设而言主要指两个方面:第一是进行人员数量的扩充。通过人员数量扩充,人员队伍的规模会迅速壮大,而人员数量的增加会使得推广工作的范围细化有进一步提升。第二是进行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在能力提升前提下,推广工作的有效性会明显加强。畜牧养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建设的一个方面,强化畜牧养殖技术的绿色化有重要意义。为了在畜牧养殖中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的应用,积极进行技术推广作用明显,所以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推广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5]。

作者:郑绍雄 单位: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畜牧工作指导站

参考文献:

[1]李学良。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策略研究[J].当代畜牧,2015(29):18-19.

[2]吐尔逊•阿不力孜。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274.

[3]刘永生。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4):25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养殖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00 4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