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

发布时间: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篇一

在国际范围内事实上对管线形变控制标准较少并且相关标准并不统一,一般是根据当前的工程标准进行编改所得到。笔者结合一些实际工程标准对管线形变标准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1)柔性管道形变标准:若管线直径为D则其最大竖向位移不得超过0.0005D。(2)煤气管线形变标准:煤气管线的沉降位移、水平位移以及变形位移不得超过1公分,而位移速率不得超过0.2公分/日。(3)供水管道形变标准。供水管道沉降位移、水平位移以及变形位移不得超过3公分,位移速率不得超过0.5公分/日。(4)水管接头位移标准。柔性(承插式)接头水管接头间局部倾斜值小于0.25%,刚性(焊接)接头水管接头间局部倾斜值小于0.6%,刚性(焊接)煤气管接头间局部倾斜值小于0.2%,另外允许管线水平变形为0.6毫米/米,倾斜变形为1至2毫米/米。

2管线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管线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管线本身影响。对于管线本身而言管线的承受荷载以及形变抵抗能力是维持管线能否正常工作的基本前提,另外管线的腐蚀情况、渗漏情况对管线的安全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2)施工影响。施工管理是影响管线安全风险的主观原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管线周围的土体平衡状态产生破坏从而使得重力重新分布并造成沉降影响,这就会给管线带来附加压力让其应力出现变化并造成附加形变。(3)土质参数影响。由于管线都是以网络形式存在,即便是在同一个区域内的管线如果土质层参数不同则对管线的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在衡量安全风险的过程中主要以内摩擦角、弹性模量以及粘聚力来作为评定标准。(4)相对位置。相对位置主要是指管线与地铁的相对竖直距离以及相对水平距离,而管线变形情况与距离则表现为反比关系。

结合以上风险因素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安全风险等级评价:1级,管线沉降极小,煤气管线沉降低于5毫米,供水管线沉降小于10毫米,排水管线沉降值小于20毫米;2级,管线沉降较小,煤气管线沉降在5至8毫米之间,供水管线沉降在10至20毫米之间,排水管线沉降在20至30毫米之间;3级,管线沉降正常,煤气管线沉降在8至10毫米之间,供水管线沉降在20至30毫米之间,排水管线沉降在30至40毫米之间。4级:管线沉降较大,煤气管线沉降在10至20毫米之间,供水管线沉降在30至40毫米之间,排水管线沉降在40至50毫米之间;5级:管线沉降极大,煤气管线沉降超过20毫米,供水管线沉降超过40毫米,排水管线沉降在超过50毫米。

3管线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当风险等级在1级、2级时管路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保护即可,对管路沉降进行监控,另外在坑洞内采取一般性保护措施来对管路进行保护。当风险等级达到3级时此时已经较为危险,此时就需要在土体和隧道施工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加强安全监测并对土体进行加固。当风险等级达到4级时需要进行专业性保护,施工前将影响管线的荷载消除,并对管线采取支撑体来进行加固,可对周边的松散土体进行注浆加固。风险等级为5级时除了上述的专项保护措施以外还需要制定出专项性的紧急预案,对管线荷载进行彻底清除,用注浆加固和钢板隔离加固的方式来强化管线,特别需要对施工参数进行密切观察,加强管线固定。(本文来自于《江西建材》杂志。《江西建材》杂志简介详见。)

4结语

地铁施工过程中必然会给地下管线网络带来影响,为了保证施工得以顺畅进行并保障施工安全就需要加强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结合风险因素制定出风险等级评价标准并根据标准来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对于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保证施工处于安全状态下进行。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篇二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处于一个由多种影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当中,它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其潜在的风险隐患,本文将造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根源分为以五个方面。

第一,人为因素。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骑着主体作用,也是造成安全事故根源的最直接因素,人的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有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盲目聘请不懂专业知识的农民工进行危险性操作,并且不对他们进行较为专业的操作技能培训,导致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有发生。

第二,机械设备落后。建筑工程一般都会用到各种规格与型号的机械设备,高层建筑由于实际需要,更是会采用大量不同的施工设备与机械,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贪图眼前利益,采用陈旧落后的设备,加之操作人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第三,施工技术水平不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层建筑,但是从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现状来看,依旧采用传统技术及方法的施工企业还有很多,殊不知技术进步在保证施工安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工艺和工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可预知性,很可能造成更多的安全事故。

第四,环境因素。高层建筑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并且不固定,项目的主体结构施工大多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很容易受到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和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施工中还可能会给过路行人和车辆造成安全威胁。

第五,管理因素。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对人、对物及对管理工作本身三方面的工作。如制定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提前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等,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和物进行明确的规范。

2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2.1建立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构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多种因素,本文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指标分为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

2.2做好安全管理缓解工作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风险缓解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减小施工风险,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安全,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安全管理缓解就是提前预测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前着手进行风险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的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用于风险缓解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工程法,即在合理规范施工工序,以及加强技术管理等方面降低安全风险。此外,对施工人员来讲,谨记要佩戴安全帽,以免伤害事故发生之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伤害;二是程序法,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要能够有章可循,制定相应的规范与制度,从而保障工人能够在一种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施工作业,一旦有意外发生,也能根据制定好的政策进行及时处理,同时还可以祈祷防微杜渐的作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在影响项目安全的各种因素中,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教育,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2.3做好安全风险转移工作

风险转移就是项目管理者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将风险结果转移到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的其他经济单位,从而减轻自己的风险压力,通常包括保险和担保两种方式。建设工程保险就是施工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在保险公司进行投保,通过保险公司的理赔转移施工风险;建筑工程担保是由第三人遵循平等、公正、自由协商的原则,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担保。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保险与担保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也是当前众多施工单位进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篇三

铁路中间站的管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铁路中间站对铁路运输管理的现场把关不到位。对铁路运输的现场把关要求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依照铁路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铁路工作的交接,认真填写巡查日志,根据实际情况调车指令,一切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但是在铁路中间站的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负责铁路运营管理的工作人员在签署重要文件的过程中不经查阅便任意签署,导致铁路运输故障频发;工作人员随意离开工作岗位,造成铁路运输故障不能及时被发现,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严重拖延了铁路运输的效率;调车计划代签代审,铁路中间站管理人员对铁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掌握不充分,造成铁路资源的浪费与拥挤。

第二,铁路中间站对铁路运输的重点控制不到位。这表现在部分中间站对铁路运输的关键作业、关键人员和关键点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或者虽然有管理办法,但是执行起来严重不到位,导致铁路运输的重点控制不到位。

第三,规范化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工作人员着装随意、精神面貌不佳。

第四,考核机制不到位。铁路部门的考核机制走后门现象严重,起不到激励职工为铁路运输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铁路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我国铁路运输是陆地运输的主要方式,运输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客运,另外一种是货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每年运输的旅客不计其数,做好铁路客运中间站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保证我国旅客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国资源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却以东部和南部为翘楚,做好铁路货运中间站的安全风★WWW.CHAYI5.COM★险管理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怀仁站主要负责货物运输的管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怀仁站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1.完善中间站的基本管理制度

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怀仁站处于我国煤矿生产的大省——山西省,每年运输的煤矿数量不计其数,完善中间站的基本管理制度是保证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有效措施,是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完善中间站基本管理制度的具体方法有: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职工守则,杜绝一切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发生。第二,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职工给予奖励,对工作中有严重过失行为的职工给予相应的处罚。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俗话说“上行下效”,只有铁路部门的管理人员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才能对基层工作人员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2.提高铁路中间站职工的综合素质

职工安全运输意识不强是导致铁路运输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应提高铁路中间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为:第一,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只有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工作人员在中间站管理中的责任感。第二,加强职工的操作技能培训。铁路中间站的工作内容涉及面较广、重要性较高,应有专业的技术作为保障。第三,对职工进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职工面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是对铁路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文章针对中间站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太原铁路局朔州车务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安全风险管理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0 47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