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技术论文(优秀3篇)

发布时间:

asp技术论文范文 篇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电子政务等级保护基本安全要求是对各等级电子政务系统的一般性要求,分为五个等级,从第一级至第五级,对应于五个等级的电子政务系统。对特定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护,以其相应等级的基本安全要求为基础,通过对安全措施的调整和定制,得到适用于该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电子政务等级保护基本安全要求分为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技术和安全运行四个方面。第一,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是为了指导和规范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工作而制定的安全方针、管理制度、规范标准、操作流程和记录模板等文档的总和。安全策略具有层次化的结构,包括整体安全策略、部门级安全策略、系统级安全策略等。第二,安全组织,安全组织是为了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而建立的组织体系,包括各级安全组织机构、岗位安全职责、人员安全管理、第三方安全管理、安全合作与沟通等方面。第三,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指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安全技术功能要求和安全技术保障要求,包括网络与通讯安全、主机与平台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物理环境安全等方面。第四,安全运行,安全运行是为了保障电子政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而制定的安全运维要求,包括风险管理、配置和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日常运行管理、技术资料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通过网站用户管理模块的功能抽象的讲,就是通过编程实现对用户数据表进行基本的增、删、改、查操作功能。

1.1用户登录

程序运行后显示的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单击“登录”链接按钮,程序能判断是否为合法用户及用户级别,并通过弹出信息框显示出来。为提高程序安全性,笔者用DES加密和输入验证码的形式,把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邮箱和安全问题答案、手机号的数据,以明文变成密文保存在数据库中。由于验证码是随机生成的,所以要使用到Random类。Random类提供了随机数生成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生成所需要的随机数。验证码一般都以图片格式输出,这需要用到Bitmap类,需要使用Graphics类来建立画板对象。为防止验证码被某些机器人程序识别,还需要在图片上画噪音线和点,所用到的方法在Bitmap类和Graphics类中都有提供。单击“返回”按钮可跳转到用户登录页面。

1.2注册新用户

在用户登录页面中单击“注册”链接按钮,将打开界面新用户注册页面。在页面中填写完整的注册信息后,单击“提交”链接按钮可像数据库中添加一条用户级别为user(普通用户)的新用户记录,通过本页面注册的所有用户,管理员级别用户需要在用户管理页面中进行设置。数据库中用户名字段(uname)为表的主键,不允许有重复数据,故单击“检查用户名”或“提交”链接按钮时,程序会首先检查用户名是否存在。此外,如果用户填写信息不完整(有任何一个文本框为空)或两次输入的密码不相同,程序都会给出相应的出错提示。

1.3找回遗忘的密码

在用户登录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单击“忘记密码”链接按钮打开如图7所示的找回遗忘的密码页面。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在页面中显示注册时填写的安全问题,如用户能正确回答安全问题答案,程序将弹出一个新密码,这个新密码为临时的随机密码,使用该密码登录后可进行重新登录。如果用户输入的用户名不存在或者安全问题答案错误程序均能给出相应的提示。我们也可使用手机绑定短信找回密码,用户输入注册时的手机号码,随后系统会发给您一个验证码,需要输入在找回遗忘的密码的手机验证码一栏,最后程序也将弹出随机的新密码。单击“返回”链接按钮可返回到登陆页面。

1.4修改用户信息

根据用户级别不同,具有的管理权限也不同。普通用户可修改自己的密码、电子邮箱数据。管理员用户除具有普通用户的权限外,还可以删除用户,可以提升某用户为管理员或将谋管理员降级为普通用户。在用户登录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修改用户信息”链接按钮将打开用户管理页面。管理员用户可以使用页面中的所有功能,而普通用户则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电子邮箱信息。

2结语

asp技术论文范文 篇二

关键词:服务端动态网页技术;ASP DLL;代码分离;对象封装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612-02

ASP是应用普及度非常广泛的Web数据网关技术( CGI ),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ActiveX组件技术的服务端动态网页技术,可以在目前使用的所有版本的Windows系统上运行。搭建ASP网站的成本非常低廉,也非常容易。尽管在大中型Web应用开发领域,ASP已逐渐被PHP、JSP、等更强大的服务端动态网页技术所取代,但在小型Web应用开发的领域,ASP仍旧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技术潜力进一步提高ASP的性能。

1 ASP技术的特点

1.1 ASP的最大优点是“轻”

ASP是基于VBScript或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程的技术, 在Windows系统中由IIS Web服务器提供支持,IIS的核心功能文件仅有10MB多的容量,更有一些小巧的Web服务器软件,比如NetBox和Baby Web Server,仅用300KB的超微型容量,就可以提供与IIS兼容的大部分ASP功能。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服务端动态网页技术可以与ASP比“轻”。

ASP默认使用VBScript脚本语言编程(如果用户需要,也可以使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而Basic语言是最大众化、最容易使用的编程语言,VBScript使用BASIC语言语法,这使得ASP编程非常容易学习和掌握,同时VBScript也提供了许多高级编程机制,比如对象封装编程机制(不过VBS不是完全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所以,ASP的轻巧和易学易用,成就了ASP的“非常流行”。

1.2 ASP弱点是“慢”和“乱”

与ASP、PHP、JSP、这几种应用广泛的技术进行的横向比较,不得不说,ASP确实是其中综合性能最低的一个,它的弱点集中表现为“慢”和“乱”两个字。

“慢”,当然是指性能较弱,ASP脚本代码运行速度慢;“乱”则是指ASP没有提供模板技术、MVC框架等用于实现程序控制代码与网页界面HTML代码分离的技术,而PHP和JSP都提供了这些代码分离技术,微软在中也有提供。不使用代码分离技术,会使ASP网页中脚本代码与HTML网页界面代码混杂在一起,这在ASP程序员和网页设计美工师合作设计较复杂的网站时,会导致严重的问题。这样说来,当你对网站的性能有较高要求,且网站规模比较大时,ASP的两个弱点可以说是致命的。

2 抛弃ASP是不明智的

尽管ASP有上述的弱点,要说抛弃ASP,却绝对是不明智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使用ASP开发动态网站的用户群,让他们突然改用PHP、JSP、是不太可能的。另一方面从因特网上的服务资源的统计数据来看,ASP在如此多的比他强大的对手面前,仍然保持了相当大的占有率,众多的虚拟主机和网页空间都提供ASP支持,众多的中小型网站依然使用ASP技术设计和开发,仍旧有许多优秀的基于ASP技术的商业网站系统不断涌现,比如著名的动易文章系统(参见/)就是一款基于ASP技术的成功的整站架构软件。

事实上,微软设计的ASP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ASP的“轻巧”源自Windows操作系统中精巧而强大的Com组件技术。如果充分利用Com组件技术,就可以使ASP网站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而运用VBScript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特性,充分挖掘ASP编程的潜力,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代码分离,使ASP网页的代码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3 挖掘ASP潜力的技术方案

3.1 使用ASP DLL 实现ASP性能的终极加速

这里的ASP DLL指的是可供ASP网页脚本加载和调用的DLL(动态链接库)的简称。

有许多提升ASP脚本程序的方法,比如使用缓存,比如遵守一些特定的脚本编程规范,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ASP网页的执行速度,当然,这些加速ASP的技巧(只能称之为“技巧”)对ASP性能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而这里提到的“终极加速”方案,却是彻底跳出了ASP网页脚本编程的范畴,可以使ASP网站的速度带来质的飞跃。

下面的文字就是这个加速方案的原理分析:

从最底层来看,ASP的核心是六大内置功能组件――Server、Application、Session、Request、Response、ObjectContext,这些组件在ASP脚本程序中表现为一系列可以不需要定义即可直接使用的对象实例,它们综合提供了ASP网页与客户端的交互、对服务器资源的存取使用、ASP应用程序运行状态的存储等关键性的功能,因为这是任何一种服务端动态网页技术都必须提供的基础功能。但还有另外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比如数据库访问、文件系统访问等, ASP不直接支持这些“更多”的功能,而是通过Server组件对象加载Windows系统中现成的相关功能组件,比如当ASP脚本程序需要访问文件系统时,可以使用如下语句:

Set objFSO = ("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这个语句将加载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FileSystemObject组件,将之实例化为对象变量objFSO,ASP脚本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对象变量方便地访问文件系统。

仔细回味ASP技术这种特殊的功能实现策略,就不得不惊叹微软公司的精巧构思――将Windows系统中的Com组件技术作为ASP的基础,充分运用代码复用、功能重用的技术思想,不在ASP中重复提供Windows系统中已有的功能,让ASP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融合为一体。这就是为什么ASP会成为“最小巧”的服务端动态网页技术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ASP只能专用于Windows系统的原因。

现在,基于上面的原理分析,我们反过来思考:如果我们需要在ASP网页中实现某种特殊的编程逻辑,除了使用ASP VBScript脚本编写程序实现之外,可不可以干脆将这个编程逻辑用Visual Basic或Visual C++ 来实现,并将之编译成ASP DLL。就像ASP网页需要访问数据库时,我们在脚本程序中使用加载Windows系统中的ADO组件成为一个ADO对象实例,然后通过ADO对象访问数据库的道理一样。

考虑到Visual Basic在语法与VBScript的相似性,用Visual Basic来编写ASP DLL会更加自然和方便。特别的,ASP网页中使用VBScript编写的脚本程序,这些程序代码只需要非常少的修改,就可以移植到Visual Basic中,从而转换成相同功能的ASP D\www.chayi5.com\LL组件。

这种转换思路的好处是显然的:由于ASP DLL是编译成二进制可执行代码的功能库,其执行速度将会远远超越以翻译执行方式运行的ASP脚本程序的执行速度。所以说,使用ASP DLL这个方案将给ASP网站的速度带来质的飞跃!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与JSP、相比,ASP DLL的执行速度肯定会更快一些,因为ASP DLL是编译成直接由CPU执行的二进制可执行代码,而JSP和技术却是构建在一种框架平台的VM(虚拟机)上的,虽然这JSP和也是编译执行方式,但编译产生的仅仅是VM上执行的所谓“字节码”,当然无法与真正的二进制可执行代码相比。当然公正地说ASP DLL仅在速度一项上超出JSP、而在功能丰富程度、编程方便性等许多方面,却还是无法与这两种强大的企业级技术相匹敌的!

3.2 ASP编程实现代码分离的方案――使用对象封装技术

ASP网页编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网页中出现一段又一段的 脚本代码块,而且这些脚本代码块与网页中的HTML代码混合纠缠在一起。这种形态的网页将很难修改和维护,特别是在工程化开发模式下,专门负责ASP程序业务逻辑的程序员会因为夹杂在ASP脚本代码块间的HTML代码而受到严重干扰,反过来,专门负责网页界面设计的网页美工师,则会受困于HTML代码中参杂的ASP脚本代码(网页美工师通常并不精通ASP脚本编程,甚至可能根本不了解ASP)。

所以,在大规模的网站开发工程中,通常会要求用某种方法将网站的程序业务逻辑与网站的HTML界面代码分离开,简称为“代码分离”。有一些ASP技术爱好者模仿PHP模板技术的实现方法,在ASP中实现了模板技术方案的代码分离,但由于ASP文字处理能力的限制,ASP的模板技术方案通常会导致网页文件的多次装载解析,因此执行效率非常低,至于实现MVC,就更加没有条件了。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没有办法实现ASP的代码分离了呢?当然不是!ASP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当然不乏优秀的IT人才,他们使得ASP应用开发中实现代码分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解决方案就是――使用对象封装技术。

ASP使用的VBScript脚本语言提供了Class语句,可用来定义“类”,通过“类”将程序代码封装成为对象,当然,VBScript并不是完全的面向对象语言,它所提供的“类”仅有代码封装的特性,并没有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语言所要求具备的特性。不过,有了这项功能就足够了!

结合Web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端包含文件的功能,我们可以将一个ASP网页中所有的程序业务逻辑集中起来,用“类”的形式,将相关的功能代码收集在一起,这样,所有的程序业务逻辑都将表现为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所有这些定义在“类”中的程序业务代码都集中保存在一个包含文件中。

另一方面,负责显示网页界面的网页文件也保存为ASP文件,在文件开始处用Include指令包含程序业务代码文件,并使用set MyObj = new Myclass 形式的语句,将程序业务代码文件中定义的“类”实例化成为可供调用的实例对象,这样,HTML代码的中需要调用程序业务逻辑的地方,则可以使用非常简单的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的调用来实现。可以看到,这种调用方式的代码其实已经与模板技术中的模板变量的形态非常相似了,而同时由于这个方案是利用服务器包含文件的方式来连接程序业务逻辑和界面HTML代码的,这种自然的连接方式不会产生多次装载解析文件代码的问题,有很高的执行效率。

另一方面,这种代码分离方案可以很自然地与前面提到的ASP DLL性能加速方案结合在一起使用。通常,可以用ASP脚本中的“类”来封装比较简单的程序业务逻辑,这样可以方便地进行业务逻辑的修改调整。而在在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时,我们就可以使用VB中的ActiveX DLL工程来创建ASP DLL组件,将这些复杂的代码封装在VB的Class类模块中,编译生成ASP DLL组件后在ASP网页中装载并实例化成为相应功能的对象,供界面HTML代码页调用。

4 小结

以上论述的ASP DLL技术和对象封装技术这两种提高ASP性能的技术方案,可以一定程度的克服ASP的“慢”和“乱”两大弱点,对那些使用ASP来开发动态网站的用户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卞志强。Visual Basic网络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 Rogerson 技术内幕――微软组件对象模型[M].杨秀章,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asp技术论文范文 篇三

关键词:ASP;CGI;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ASP Application in Web Design

Rao Wenhong

(Chengdu Electromechanical College,Chengdu 610031,China)

Abstract:ASP is an interactive web design in a dynamic server-side scripting environment,can greatly reduce the burden on the appropriate browser,it is simple,fast and has a varied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SP in the Web application.

Keywords:ASP;CGI;Database

一、ASP技术概论

ASP技术是活动服务器页面技术,其英文全称为(Active Server Pages)。ASP技术可以简便地同数据库以及其它程序交互联接或使用,是一款优秀的编程工具。它使网站的开发者可以用任何脚本语言来进行脚本的编写,并执行相应的逻辑应用程序,ASP技术还可以调用终端服务器的Activex相关组件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包括数据库的存取,文件系统的相关访问,实现动态网页的编程制作,创建交互模式的Web站点,并且完成以上任务不需要进行特别复杂的编程。

ASP技术在网页设计上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一)ASP技术可以突破静态网页的功能限制,使其实现动态的网页技术,使用各种浏览器均可以正常浏览ASP技术所产生的网页。

(二)ASP文件代码包含于HTML所构成的相关文件中,便于修改和进行测试;由于服务器将ASP程序执行的相关结果用HTML语言的格式传输回客户端的浏览器,使用者无法看到ASP所编写的原始程序相关代码,可以防止ASP代码程序被人窃取。

二、ASP技术是如何实现工作的

当网页用户通过终端浏览器发出一个ASP网页的请求指令后,终端WEB服务器就接受到这一请求,并且调用相关的ASP网页程序,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因为Web服务器能够完成所有的脚本处理程序工作,所以用户们并不用担心浏览器是否可以执行相应的ASP代码,而站点服务器则会自动地将ASP程序码等内容解释为标准的HTML格式的主页相关内容,并且送至用户端的浏览器上面显示出来。用户端的浏览器仅仅只要使用可以执行的HTML码的浏览器就可以浏览,并且生成ASP所设计出来的相关主页内容。ASP运行的相关具体流程见图1中所示。

三、动态的网页设计过程中的数据访问方式比较

在Windows平台上,ASP技术比CGI和API的应用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CGI程序的响应速度以及在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API技术可以占用较少的系统资源,且运行的效率和速度也比较高,但是它的编程比CGI程序要复杂得多。ASP技术中访问数据库通过ADO(Active Database Object,活动数据库对象)和事务处理语句来共同实现,ASP技术不仅仅可以读取Access和Sql Sever数据库,还可以读取其它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联)中兼容的数据库。ADO是一个Microsoft支持的数据库使用方法,ADB主要提供了9个相关对象和4个集合部分来完成对于数据库的相关管理,包括Command、connection、Property、Field、Properties、Fields、Parameter、Error以及Recordset、Parameters、Errors。是一个容易使用而且可以扩展的数据库访问形式,能够添加到Web页的技术。使用ASP等一系列的对象,便可以简便完成对数据库等相关内容的复杂操作。

四、ASP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中的相关应用

在电子商务当中,ASP通过交互动态式的网页技术给商家和客户之间的通信联络建立起了有效的手段。ASP操作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构造数据库的源名(DSN)。通过打开Windows中的“控制面板”,双击“ODBC”图标,选择“文件DSN”属性页,单击,接着再选择数据库的相应驱动部分,再点击“下一步”,按照屏幕上的相关指标链入数据源的相应名称。再单击“下一步”,单击“完成”创建好数据源。

(二)构建数据库相关链接。利用ADODB的成员函数Open以及事先设定的相关DSN与数据库连接。

(三)构建ADO里的数据对象,一般保存的是相关的查询结果。

(四)继续操作数据库。利用Execute工具简捷地执行数据的插入和修改操作,以及删除功能。

(五)最后关闭数据对象以及链接。在使用过ADO相关对象以后,需要关闭数据对象以及相应的链接。

五、结语

ASP是交互式动态网页设计中的一套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可以大大减少浏览器的负担,它简洁、迅速并且具有多变等诸多优点。随着计算机和Web技术的迅速发展,ASP在网页设计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薄小志。ASP入门与实例演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asp技术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4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