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论文优秀9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内科护理论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内科护理论文 篇一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护理本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其一,教学模式单一,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教学内容繁多、学时紧、教学进度快,整堂课呈现“满堂灌”的特点,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少,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意识。其二,由于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少,缺乏大量生动、易于理解的动态音像资料、直观性差,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呆板,影响学习效果。其三,因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经费不足等,教学活动多在教室内完成,没有条件让学生时时到医院见习进行实景教学,学生没有临床护理经验,又要接受本门课程要求的临床实践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3],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学心理。如此种种,均有碍于学生临床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致使其进入临床后动手能力差,团队协作意识不足,不善与人沟通,医护关系、护患关系紧张,“高分低能”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探索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教学模式,来改善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势在必行。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内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包含“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基于此,笔者所在教研室尝试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见图1)于内科疾病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力图还原临床真实场景,以培养和提高护生的创新思维和协作学习能力。本文将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设计教学内容。

(一)分析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明确学习主题及要求。“消化系统疾病”教学目标的确定分两步完成。1.分析整章课程的教学目标。消化系统疾病是内科护理学的重点章节,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大体系。学习该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掌握临床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实践操作,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准确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及团队协作意识。2.确定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以往教学经验,以上述目标为基础,我们对整章课程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将其分为两大不同的教学单元,即消化系统概述和消化系统各论。在教学中进一步梳理出各单元所涵盖的知识点和具体目标。消化系统概述是整章的总述,介绍了本系统的常见症状与体征。消化系统各论是整章的主体,主要阐述临床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疾病的护理。根据护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通过分析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恶心与呕吐、吞咽困难、腹痛、腹泻与便秘、呕血与黑便、黄疸等的定义、病因、临床特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掌握常见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的病因及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及抢救配合原则、常用药物及疗效观察、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2)技能目标———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制订一套完整的护理计划及保健方案。

(二)创设临床情境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环境的设定,而情境创设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最佳方法莫过于让其身临其境。在实际教学中,紧扣教学目的,或请学生列举生活中与疾病相关的案例,或以角色扮演,或应用现代技术将呆板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直观、形象的声音、图片及动画,或组织学生亲临病床等方式,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真实的临床护理情境,激发有效联想,提高学习兴趣,使其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发现和同化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一节时,教师采编医院临床资料进行一定修饰后作为授课案例,应用多媒体形式导入课堂,为教学的深入进行做铺垫。针对所创情境,教师提出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你认为患者是肝硬化,依据是什么”、“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该患者应如何护理”等作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主题,以达到学习任务的呈现。

(三)自主学习与协作会话自主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学生协作会话的基础。在面对学习主题时,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查阅相关信息资料,甄别当前拟解决的问题,经过逻辑推理,初步形成假设制定解决方案。教师在自主学习设计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其自主分析探索,同时给予适时的提炼和概括,以帮助学生依据实施中和实施后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在“肝硬化病人的护理”一节,教师以案例为模板提出问题,呈现出学习任务,启发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书籍、文字资料、音像资料、CAI及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等自主阅读、思考、调查访问,收集与本学习主题有关的信息,进而对肝硬化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若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问题的分析确有困难,教师应予以适当帮助。协作学习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重心,可以是师生间的合作,也可是学生间的合作。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群体进行探索协商,彼此交流,相互沟通。我们将学生分成5-8人一组,组内成员就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诱因、临床表现、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反馈信息、评价,小组内部意见一致后,委派代表演示,进行组间比较、提问、讨论,教师认真倾听每组同学的发言,根据他们的展示及时提出问题并给予引导总结,以进一步完善和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准确判断疾病的能力。

(四)评价学习效果,实现意义建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设计须兼顾全面、主观与客观的原则,且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故该模式可采取个人自我评价、小组对组内成员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可在题库中随机抽取一些测试题,测试学习效果。相关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小组评价为佳,如评判“对肝硬化腹水病人行腹腔穿刺术的护理配合”效果,在模拟病房,由一位小组成员对模拟病人进行操作,结束后由组内集体讨论评价,教师全程参与纠正总结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形式的赞同情况,由教师设计问卷于课后发放学生调查评判。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深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结语

我们运用新教法在3个本科护理班的“内科护理”教学中实践,并对护生就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进行了调查。护生普遍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能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锻炼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临床思维,培养协作互助精神,表示在学习过程中丰富了不少护理专业知识,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常在课后与老师探讨学习临床课的心得与方法。一方面,笔者也在探索新教法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宗旨,为引导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素质型转型[5]及毕业后自学能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多实行大班制教学,学生人数众多,加之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限制等因素,使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推行困难重重。鉴于此,笔者建议:教育管理层可考虑出台相应政策来控制本、专科招生人数以实施精品教学;增加经费投入充实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教学资源;改革学科课程设置,精简学时、适当合并课程,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开设重要选修课以开拓学生视野;鼓励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学历提升等方式丰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而一线教育工作者则应根据学科特点,在日常教学中选择合适章节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完成教学,逐步积累经验,进而促进新教法的全面实施。

内科护理论文 篇二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4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75.3±2.6)岁;病程4-36个月,平均病程(15.8±2.3)个月。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66-89岁,平均年龄(74.8±2.7)岁;病程5-34个月,平均病程(15.5±2.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有可比性。

1.2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疗法,护士系统向患者宣讲睡眠卫生的基本常识,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让患者做一些睡前运动,例如,太极、散步等,帮助改善睡眠质量,鼓励患者有规律的作息,科学制定作息时间表,逐步形成按时休息的良好生活习惯。观察组患者行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法,具体如下:

1.2.1针灸护理针灸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失眠患者大脑皮质平衡的恢复进度,实施针灸的具体穴位包含:内关穴、三阴交穴及神门穴等。耳穴贴压能起到镇静安神的效果,对大脑皮层的兴奋产生调节或抑制的作用;采用朱砂外敷涌泉穴的方法,促使心肾相交,达到水火相济,帮助患者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1.2.2按摩护理临床研究证明,过度疲劳无助于睡眠,老年人由于体能下降,新陈代谢相对迟缓,通过实施按摩护理干预,可加快血液循环速度,维持阴阳平衡,防范失眠。针对肝郁化火的老年患者而言,护士每日要对患者的天庭、印堂、耳廓背沟及太阳穴进行按摩,30-50次/d,运用自己的手心对患者足心的涌泉穴进行按摩,100次/d。针对痰热内扰的失眠患者,护士要对其中脘、足三里及合谷展开按摩,80-100次/d。

1.2.3饮食干预著名中医论著《素问》中曾报道患者如若肠胃不适,则会无法安寝。因此,护士要特别关注患者的饮食状况,特别是睡前忌咖啡、浓茶与烈酒,远离香烟,可用热牛奶代替。患者平素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切不可选用油腻、辛辣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平日少吃多餐,晚餐摄入量不能过多,多吃玉米、水果及海带等食物,也可把10-24粒酸枣仁炒熟,研成粉末在睡前冲服。

1.2.4心理干预观察组20例患者中,平均病程为(15.5±2.7)个月,治疗时间较为长久,因身体及病症的关系,患者亟需医护人员的关怀与照料。老年失眠病人,其心理相对脆弱敏感,当家属出于工作和家庭等原因无法在旁陪伴时,会加剧患者焦虑、抑郁及烦闷的心理症状,对今后的生活及病症治疗产生不良心理影响。为此,护士要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仔细倾听患者对疾病的诉说,密切关注日常患者情绪的变化,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重塑自信乐观的心态,对于患者在护理中遇到的难题及时给予细致的解答,使其以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减少患者的寂寞感,最终使老年失眠患者消除各种心理症状。

1.3护理效果判定标准实施护理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运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其中,<4分为失眠消退;4-6分为疑似失眠;>6分为失眠;患者失眠程度与评分高低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失眠出现率=(≥4分的例数)/本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经t经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中,<4分者8例(40.0%),4-6分者3例(15.0%),>6分者9例(45.0%),失眠出现率为75.0%;观察组患者中,<4分者14例(70.0%),4-6分者4例(20.0%),>6分者2例(10.0%),失眠出现率为30.0%。观察组的失眠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中医著作《内经》中记载了阴阳的消长与出入是造成失眠疾病发生的重要基础,机体阳盛阴衰,阴阳无法交合,或阳气过盛、阴气衰弱,均能造成失眠。老年人肾阴相对虚弱,睡眠程度较轻,易醒,表明老年失眠患者于肾阴的虚弱有密切关系。对于老年患者而言,长期失眠会使精神不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损害自身健康。为此,要对失眠原因进行系统干预。本研究显示,对观察组患者行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失眠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老年失眠患者行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护理内科论文 篇三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10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5±2.3)岁;高血压12例,冠心病16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力衰竭1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8±2.5)岁;高血压13例,冠心病15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力衰竭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症类型等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基本常规护理法,操作相对简单,主要包含药物变更,维持病房卫生整洁有序,物品整齐摆放等。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8±2.5)岁,大都为老年群体,不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均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老年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极易出现更复杂的精神反应,产生抑郁、焦虑及高度紧张等消极情绪,严重时脾气易怒,极可能发生患者顶撞医护人员的事情。鉴于老年患者对入院治疗较为排斥,护士要始终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位患者,与其主动交谈,尽早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状况及主治医师的治疗方案,弄清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护理或治疗中的每个问题,使患者逐步驱散疾病所带来的心理阴霾,端正患者的心态,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

1.2.2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对于心内科患者而言,良好的住院环境会加速病症治愈及康复的进程。医院方及护士要千方百计搞好病房内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更新,同时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护士每日定点彻底打扫卫生,做到病房内一尘不染,保持室内外通风及空气畅通,完成室内的灭虫及消毒任务,为患者创设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

1.2.3药物护理

心内科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记忆力每况愈下,常会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的问题。为此,护士要严加管理患者的用药,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要做好相应的服药监督及服药护理工作。例如,服用降压药物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则要提醒患者起床及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服用催眠类药物会造成头晕或精神不振等症,护士就需让患者卧床休养,切忌运动。另外,护士要依照每位患者排便的时间特点,科学安排泻药的服用时间,避开夜晚排便,防范患者晚间病情突变。

1.2.4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人性化护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护士态度要随和,语气要柔和,话语要平和,所选用的时机还要恰当,以尽快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与患者将心比心,提供更优质的人文关怀,使护患融洽相处。

1.3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的指标包含: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5±2.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9±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1例(22.0%),满意28例(56.0%),不满意11例(22.0%),护理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8例(36.0%),满意31例(62.0%),不满意1例(2.0%),护理满意度为98.0%。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内科护理论文 篇四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21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58)岁;其中,糖尿病13例,高血压11例,脑梗死7例,其他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22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12)岁;其中,糖尿病14例,高血压10例,脑梗死9例,其他6例;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的审核和批准,且均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医院制度的讲解以及基本的生活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树立人性化护理的理念,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病房环境:医院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医护人员人性化护理的意识及理念;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整齐、安静及明亮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在各个床头张贴疾病的类型、治疗的原则等;并在病区范围内设置健康宣教栏以及便民区。(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内科患者多是迁延不愈的疾病,加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内科患者的平均年龄偏大,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悲观等情绪。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并鼓励患者重新树立起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3)做好对患者的用药护理:内科疾病多需长期坚持服用,护理人员应及时提醒患者服药的时间,服药后,还应密切记录用药后患者有无出现不适;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讲解服药的重要性,避免患者漏服。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开展专家座谈会以及医患之间的交流会,积极采纳患者提出的合理性建议。

1.3效果评定

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具体包括:服务的态度、操作的技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住院环境等,实行百分制:比较满意:≥85分,满意:60~84分之间,不满意:<60分;满意度=(比较满意+满意)/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时P<0.05。

2结果

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中,研究组比较满意23例(58.97%)、满意14例(35.90%)、不满意2例(5.13%),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比较满意17例(43.59%)、满意13例(33.33%)、不满意9例(23.08%),满意度为76.92%;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护理的质量。内科作为医院最为主要的一个科室,其内科护理的质量关乎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的水平。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种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而给予患者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其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4.8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满意度76.9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洁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较为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内科护理论文 篇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干部内科拥有床位45张,护士16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8名,助理护士1名。本次研究开展于2014年1月以后,干部内科开始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制度,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与研究,因此,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干部内科护理工作作为观察组,以2014年以后至2015年1月的干部内科护理工作作为实验组,将两组的护理工作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明确严格的干部内科护理流程。

具体的干部内科护理流程包括:(1)护理人员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减少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感;(2)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疏导;(3)主动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护的能力;(4)提升护理人员的文书书写水平。

1.2.2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具体的绩效考核标准包括:(1)护理日常工作管理方面,通过采用"分层定岗"]的方式进行护理工作的层层管理与监督;(2)职业技能方面,对护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并对其护理技能进行考试打分,确保工作者的护理技能合格,减少不当的护理操作;(3)职业道德方面,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使其端正工作态度,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4)服务质量方面,熟悉护理流程及具体的护理措施,落实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

1.2.3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机构。

绩效考核机构的设立,能够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绩效考核机构的构成:护士长1名、护理质控员1名以及民主推举的护理工作者1名,根据《绩效考核制度》的各项标准对干部内科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并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打分,60分为及格,70~79分为中等水平,80分以上为优秀,对于不及格或处在及格边缘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及时督促与警醒,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1.2.4实施奖金的绩效分配。

奖金绩效分配能极大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更好的护理服务。具体的奖金绩效分配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奖金",固定工资是基础工资与岗位工资的结合,绩效奖金以考核小组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作为奖金发放依据。

1.3评估指标

自行设计两套问卷,包括《护士对当前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和《干部内科患者对当前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别用来评估干部内科护理工作者对护理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分析护理不当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来评估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部内科护理工作者对护理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分析

在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在个人能力提升、工资待遇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方面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

2.2干部内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在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68.33%,护理绩效考核实施之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到85.2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2.3干部内科护理服务水平的分析

通过对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医疗事故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较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前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3.讨论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对加强护理管理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护理绩效考核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到提升,转变其服务理念,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提供;其次,护理绩效考核在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完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方面,我们要注意考核内容的合理性、层次性,在制定护理工作标准的同时,努力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不断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篇六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风湿内科就诊的患者,从中选取20例发生护理伦理问题的个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41.2±3.5)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理疾病或意识障碍,排除他因导致的护理伦理问题。且征得患者同意,将其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同时选取我院40例护理人员,以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其伦理护理能力,其中护士25名,护师13名,副主任护师2名,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2±5.2)岁,其中中专学历21名,大专学历8名,大学及以上学历11名。

1.2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病例资料、护理内容,统计护理伦理问题的类型,并进行原因分析。以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受调查护理人员对伦理护理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结果

通过总结分析近些年风湿内科护理伦理问题发现,其中13例是由于对患者隐私部位护理不当引起的,4例由于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引起的,3例是由于人文关怀程度不够引起的。而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显示,其中19例护理人员对基础伦理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占47.5%,13例护理人员面对伦理问题时做出错误选择,占32.5%,另外还存在护理人员对患者合并的感染性疾病存在恐惧心理,对患者未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未遵患者家属合理护理需求进行针对性护理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风湿内科护理的效果。

3、讨论

风湿内科作为临床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科室,在临床各个科室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相关研究显示,在其他各个科室普遍存在的护理伦理问题,在风湿内科也同样存在,而且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不仅仅会对风湿内科的日常护理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就医情绪的恶化,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医疗纠纷。因此,本组探究通过选取我院风湿内科的相关护理病例,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3.1护理伦理问题的主要分类及原因分析

如上文中结果所示,13例是由于对患者隐私部位护理引起的,其中11例为男性患者,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面对女性护理人员而产生遮羞心理;而3例是由于人文关怀程度不够引起的患者均为女性,这与女性患者心思细腻也存在一定关联。而综合分析,可以将伦理护理问题分为三方面:其一是基于患者遮羞心理而存在的隐私护理问题,这是临床护理一大难点,而且由于护理人员多为女性,护理男性患者时难免会进行护理,因而引发伦理问题;其二是基于患者合并疾病的传染性而存在的恐惧心理,进而导致的消极护理问题。但是由于风湿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重点并不是对传染性疾病的护理,因而容易因自身的恐惧心理而造成消极护理,引发伦理问题;其三则是基于人性化护理而引发的人性化伦理问题。

3.2影响风湿内科护理人员伦理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

首先,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伦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比如不明白什么是护理伦理,不知道如何辨别可能存在的护理伦理问题等等;其次,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自身护理水平与素质不高,对待伦理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也不甚相同,如存在消极护理、护理恐惧心理等等;最后护理人员面对护理伦理问题时没有准确的辨别能力,比如在医师未到场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无法独立进行判断;护理人员面对两难选择时,无法有效贴合护理伦理理念进行最佳选择等。

3.3解决风湿内科伦理护理问题的积极对策

结合我院风湿内科护理实践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予以改善:首先,要培养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的意识,开展伦理护理强化学习班,对个别伦理护理意识较为薄弱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其自身伦理护理意识,也可以在新老护理人员带教实习中,融入护理伦理的带教实践,使新入门的护理人员可以快速掌握护理伦理的精髓。其次,要引导护理人员在伦理问题面前做出正确选择,鉴于一些护理人员自我抉择意识较为薄弱,可以在临床带教中以突出护理实例为教学点,侧重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单纯进行护理伦理培训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风湿内科伦理护理现状,因此制定有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也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想改善并提高风湿内科伦理护理质量,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以人为本”护理观念。目前我院所采取的相关对策就是从“以人为本”护理观念出发,进行一系列改善护理模式的措施,且就施用情况来看,显著降低了护理伦理问题的发生率,而且护理人员的伦理意识也有了极大提高,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内科护理论文 篇七

1.1基本资料选取

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的的平均年龄为(47.9±13.5)岁,患者多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将这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病因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呼吸内科的护理要求并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基础护理以外,还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追踪和监察,工作的重点为呼吸频率和深度,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比如咳痰、咳血等症状做好详细的监察和记录;(2)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及时清理患者的呼吸道;(3)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过敏药史,合理用药;(4)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院方的治疗;(5)环境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对于环境的要求相比之下要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具体应该在日常中定期为患者清理病房,对病房进行全面的消毒,保证房间的通风换气以及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1.3疗效判定标准治疗

效果分为四个等级:(1)痊愈:病情得到遏制,患者开始恢复;(2)好转:患者在接受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后,病情有了明显的减轻;(3)未好转: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没有明显的变化,且有加重的迹象;(4)死亡。

1.4统计学方法运用

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根据我院的研究治疗,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有40例患者痊愈,25例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13例患者的病情无好转迹象,2例患者死亡。

2.讨论

随着医学水平的整体发展和模式的转变,最大程度的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改善患者护理干预的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受疾病及自身身体情况的影响,普遍存在反应能力和活动能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水平,以外事故的发生几率较之常人或其他疾病的患者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1心理护理组呼吸

内科重症患者,往往是年龄较大的老者,我院的研究中有很多这样的患者由于病情加重,生活自理情况就受到了影响,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进行心理疏导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躁、偏激等负面情绪。心理护理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沟通,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相对的来看,心理护理的效果不及机械护理。但是,我认为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应该在其中加入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信心和良好的治疗氛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环境护理

前文已经提到了,呼吸道疾病相比于其他疾病来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环境护理就是要保证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治疗和恢复的环境。

3.总结

综上所述,观察组的护理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方法,治疗效果更佳明显;其次,观察组中具体使用到的方法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方法,它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的整合,这样治疗效果将更为明显;结合我院对患者的实例研究结果来看,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展开科学的护理方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并推广。

护理内科论文 篇八

护士从事着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内科护士所面对的都是长期患病的患者,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危机,突发及多变的情况涉及到护士与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护士等。面对日益增多的压力源,她们十分渴望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而护生做为护士的前身,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否承受住各种压力,并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为医护一线输送新鲜的血液和补充优秀的人才,是对医护工作的一个支撑,同时,也是对医护教育的一个考验,更是对护生的一次自我挑战。本文能过对护生在内科实习的压力源和压力进行辩别探讨,以期对护生以及医护工作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支持。

2.相关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

2.1.1压力源

是指医护人员在接诊、施救过程中应对偶发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泛指医护人员应对病危病人及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及至死亡的心理应对,并由此对医护人员心理产生的抵触及排斥。

2.2遇到的压力因素

2.2.1紧急的工作性质

医护临床工作性质所接触的病患状况不一而足,无法预知和不可逆料性极强,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依据病情变化做出应反映和采取具体措施,以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为目的,紧急的工作性质给医护人员造成了较大工作压力。

2.2.2医患的目标取向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技术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挽救病患的期待程度有所增长,与此同时,病患的患病原因和患病性质也随之变化且呈增长趋势,医护与病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医患之间的目标取向不同,往使患者及其家属迁怒于医护人员,这对医护人员也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2.2.3差异的病患状况

护士所要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救治,而是情况各异的患者,患者中有的饱受疾病折磨,有的突发危急疾病,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教育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带给护士的就是频繁的应对患者及其家属愤怒、恐惧、悲伤、喜悦等快速的情绪变化,患者的差异性对护士的心理也能造成直接的压力。

2.2.4高危的医护风险

护士不同于其他职业,有缓和的余地,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微末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高危的风险,责任完全由护士承担,护士虽然只是医生的助手,但患者却把护士当做救命的直接人,工作的高危性对护士的心理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2.3压力综合表现

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技术操作多,责任大,工作不规律等诸多压力的影响,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长期过度紧张和高强度压力使她们对工作产生疲惫感,甚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syndrome,BS),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或抑郁不良心理反应。

3.心理素质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对护士的关爱行为较为不满意的方面涉及护士的心理素质、情感能力、创造力,以及在工作中表现的主动灵活和独立性等。患者的这些忧虑又正是护士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基于此,对于护生的内科实习压力源的判别和压力研究应从压力因素的成因入手,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帮助护生在内科实习过程中消解心理压力,培养心理素质。

3.1搭建承受缓台

所谓的承受缓台,是指在护生内科实习前留有准备阶段,通过全方位的护理理论分析和护理实践指导,强化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对复杂的护理工作有一个初步和完整的了解,并预先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承受的抗体,提高护理心理障碍的免疫能力。

3.2做到循序渐进

护生实生是学业的规定科目,也是对护生能否适应岗位的一次检验,因此,在实习前要充分征求护生的意见,可采取分批次、分层次的操作实践培训形式,让护生循序的进入实习场景,接受实习内容,并在护生间适时开展讨论和座谈活动,分批次的组织护生对护生进行指导和帮教,最终实现全体护生实习科目的完成。

3.3加强后续疏导

护生实习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要对护生的实习心得和体会以及产生的心理障碍加强后续的疏导,帮助他们做好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化解工作,不能让护生无止境的承受超负荷的压力,而打消他们承受的信心。

护理内科论文 篇九

1.1设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肝硬化的病因及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治疗及抢救配合原则、常用药物及疗效观察、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2)技能目标———使护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制订完整的护理计划及保健方案。基于此,进而梳理出教学重点: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常见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诱因、表现,肝功能检查结果,休息饮食护理及腹水护理,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护理细节等;教学难点是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抢救配合。

1.2教师备课,明确教学主线

教师备课是教学准备阶段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策划和准备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真实性和启发性的相应课题;另一方面,还需就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准备中,主要包括2个方面任务,即临床案例的选择与编译及确定授课流程。课程组教师深入病房,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医院典型临床资料,适当加入干扰因素进行一定修饰,作为授课案例,并设计与本案例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课中讨论之用。整个授课流程围绕教学主线开展:温习疾病相关知识、引入案例、病情演变的分析及处理、讨论总结与效果评价。

2教学实施与评价总结

2.1温习疾病相关知识

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课的主题,并发放预先设计的相关问题,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如书籍、文字资料、音像资料、CAI及多媒体课件、Internet信息等,要求学生于课外自主阅读、思考判断。以课堂小结或教师提问的形式对肝硬化相关理论知识,如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的诱因及特征、一般护理及抢救配合注意事项、健康保健指导等进行简要温习回顾。

2.2引入案例

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采编的临床案例制作成PPT引入课堂。教学初始仅提供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为病情的演变及深入展开讨论奠定基础。在讲授“肝硬化及并发症”时,案例选择如下。病史:患者,男,55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近1年来常感乏力,进食较油腻食物后易出现腹泻,对自己的病情忧心忡忡。近1个月来腹部鼓胀不适并日渐加重,于2周前开始出现下肢水肿,因水肿加重而入院。查体:体温(T)36.8℃,脉搏(P)90次/分,呼吸(R)18次/分,血压(BP)10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面色灰暗,巩膜轻度黄染,肝掌征(+),上胸及颈部各见1颗蜘蛛痣。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膨隆,质软,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及剑突下未触及,脾肋下4cm,质韧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辅查:血常规:白细胞(WBC)3.6×109L-1,红细胞(RBC)3.5×1012L-1,血红蛋白(Hbg)95g/L,血小板计数(Plt)80×109L-1;肝功能:A/G为0.8/1。

2.3病情演变的分析及处理

情景演变的创设以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为线索,力求在课堂上尽量创造一个真实的临床氛围,让护生亲临其境。此环节需将护生分成5~8人1组,教师引导组内成员就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协商、讨论,通过分析辨别当前拟解决的护理问题,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正确总结出目前主要的医疗诊断、护理诊断,进而完善护理抢救计划的制订,最终将小组商讨的结果填写于《病情演变表(学生用表)》中。病情演变示例如下:情景1:患者入院当晚晚餐后约2h出现腹痛,突然呕吐暗红色液体,约300mL,解黑色稀大便1次,伴头昏、心慌。查体:T37.5℃,P110次/分,R24次/分,BP80/55mmHg,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肠鸣音活跃。急查血常规:WBC7.8×109L-1,中性粒细胞(N)70%,Hbg76g/L,Plt125×109L-1。患者恐惧不安,家属倍感焦虑。情景2:经医护人员予止血抢救后,患者头昏心慌感好转,面色渐转红润,四肢皮温逐渐升高,P95次/分,BP98/60mmHg。情景3:患者入院后3周内病情基本稳定,睡眠、精神、饮食、二便尚可。情景4:患者入院第4周因进食红烧鳝鱼后出现烦躁不安、淡漠少言、昼睡夜醒,次日渐出现意识不清。查体:一般情况差,呼之不应,呼气中有鱼腥臭味,面色黝黑,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脑电图示:脑电波节律变慢。情景5:患者众多家属赶至病房探望患者,情绪异常焦虑。情景6:经医护人员抢救后,患者意识逐渐转清,一般情况逐渐恢复。情景7: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前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指导。

2.4讨论总结与效果评价

教师在情景模拟中起指导分析及总结的作用。《病情演变表(教师用表)》增设“得分”与“评价”两列评估护生的护理行为。评判时对护生在相应进程的每一步骤给予一定分数,以此定量评估护生的护理处置能力。同时,每小组委派代表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处理意见做演示,之后进行组间比较、讨论、评价,教师认真倾听,适时根据其展示情况对护生的处理措施、语言表达、沟通技巧、应变与解决问题等综合表现予以总结评价,并告知相应结果,以加深护生对该疾病护理程序的印象。此外,课程组还配套设计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于教学完成后发放学生,以不记名形式就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是否提高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是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培养了综合能力(如团队协作意识、评估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交流技巧)、是否加深了对护理程序的理解与应用等问题予以调查,综合评判授课效果,并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访谈,收集其对病情演变情景教学的感受与建议。

3小结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内科护理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4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