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设计论文优秀5篇

发布时间:

电机论文 篇一

YH坝后水电站位于闽粤边界,水库总库容3850万立方米,站内安装一台500千瓦的低压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系赣州电机厂1983年11月产品,型号TSWB143/30-12,定子绕组为B级绝缘,电站1985年5月并入县电网运行。机组经一台800kVA主变升压,“T”接在35千伏线路上。同时发电机母线上还接有一台S7-30/10近区变和0.4千伏直配线路一条。发电机出口设低压自动空气开关,变压器10千伏、35千伏侧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保护。

二、事故经过

⒈事故前运行工况

由于当时水库水位较低,机组仅做调相运行。从电站提供的事故前运行记录分析,机组属正常运行。“设备绝缘电阻记录簿”上记录:电站检修人员分别于2000年7月和2001年3月测量发电机三相对地绝缘电阻,分别为0.6MΩ、0.5MΩ符合规范不小0.5MΩ的要求,但阻值不高且有所下降。此前,发电机运行、试验一切均正常。

⒉事故过程和处理办法

2001年5月18日下午雷雨天气,17:10分左右,一阵响雷过后,发电机出口自动空气开关突然爆炸,发电机过流保护动作,机组与系统自动解列,值班人员立即关机、断开灭磁开关,10千伏、35千伏熔断器均未动作。事故发生后当晚,电站检修人员断开发电机中性点,用量程500伏的兆欧表测量定子三相绕组对地绝缘电阻:A相=0.5兆欧B相=0兆欧C相=0.5兆欧,经仔细检查引出线电缆,绕组端箍可以看到的B相绕组外露部位,均无故障点,初步确定为定子铁芯槽内的绕组主绝缘破坏,金属导体与铁芯之间连通而接地。18:30分起进行5小时定子绕组三相短路烘干;5月19日又进行短路烘干处理后,测量各相绕组对地绝缘:A=6兆欧、B=0、C=6兆欧,初步判断B相绕组绝缘击穿,造成对铁芯对机组外壳接地。现已将发电机出口空气开关更换为DW10-1500/3.从现场查看,发电机定子铁芯两端部绕组肉眼未看到明显绝缘击穿痕迹。抽出转子后,查到了接地点所在的铁芯槽位置,对绝缘损坏的线棒进行局部绝缘处理,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满足要求后,下线就位,装回转子、盘车成功投入使用。

三、事故原因及结论

由于诏安县属沿海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60-80,高压线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侵害的机率较大。依照5月18日下午天气状况,事故发生应是由雷电波沿线路入侵发电机造成定子B相绕组绝缘击穿损坏,形成对机壳接地,由于低压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性点为引出、直接接地运行,B相接地电流通过电机定子铁芯、外壳、大地和发电机中性点构成闭合回路,此时流过该闭合通道到的为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其次,传递到发电机定子三相绕组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使流过发电机出口回路的三相不对称短路电流幅值剧增,发电机出口空气开关过流脱扣器动作,企图断开发电机主回路,但由于短路电流较大,开关遮断容量偏小,无法迅速切断电弧,最终造成自动空气开关爆炸。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雷电波入侵发电机组,造成B相对铁芯击穿,引起单相接地故障。

四、存在问题与措施

⒈这次事故我们发现:电站主变35千伏侧FZ-35避雷器未见放电记录器,可见电站电气设备日常巡视和维护存在严重漏洞,是事故发生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今后要完善全站防雷保护措施,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做好避雷器预防性试验,同时使接地网接地电阻值满足规程要求,保证避雷器动作后的残压低于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允许段冲击耐压值,。

⒉35千伏线路未架设进线避雷线,不符合《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导则》(DL/T5090-1999)的要求,应在进线段架设1~2公里避雷线;0.4千伏直配线未按防雷保护要求设计,建议采用地埋电缆线。

电机论文 篇二

尽管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针对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型人才培养却相对滞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预计到2020年,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等新能源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将达到数十万,而全国新能源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总量却不足1000人。因此,培养适合于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型人才刻不容缓。2007年华北电力大学成立可再生能源学院,2008年10月南昌大学成立了光伏学院,同年,复旦大学成立新能源研究院,河海大学设立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电机学”与“运动控制系统”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始终相互衔接、互为支撑,是培养新能源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对“电机学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群的调整开展了有益思考与探索。

二、课程教学现状

1.理论教学

由于本课程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基础知识为一体,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再加上电机学本身的理解难度,使得目前课堂教学更注重讲授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一方面,重点讲授电动机的基本原理、运行特性和控制方法,发电机的基础知识和技术难点课堂教学课时分配较少,针对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知识讲授更是一带而过;另一方面,当涉及到实际工程应用时,均以系统框图为背景,例如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与并网,课堂讲解与工程实际的应用偏差较大,学生普遍感觉比较抽象。总体而言,新能源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更新较慢。

2.实验教学

我院的实验教学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由于现有的实验设备高度集成,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看不到其内部结构,只要对外部端子进行简单接线,然后手工记录数据即可,整个实验过程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的元器件联系起来。考虑实验设备的限制,在系统仿真环节,课程多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大多是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础进行计算机数字仿真,与工程实际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电机学”与“运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传统经典课程,我院在保留课程主干内容的基础上,适度缩减与工程实际差距较大的理论知识讲授课时,着重加大关于发电机运行原理与控制技术的分析和论述,借此进一步夯实学生关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理论基础,并逐步增加“新能源发电技术”、“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车用电机原理及控制”、“光伏发电与微网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调整使新的课程体系能满足新能源人才培养需要。

2.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更多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新能源技术视频展示和项目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工程实际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同时注意增加学生新技术实验与实践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鼓励学生更注重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度降低课程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以避免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我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采用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在授课班级中开展项目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新能源相关课题进行项目构想、设计、实施、改进以及答辩讨论。每个项目小组中的学生都需要至少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提升学生的个人技能和团队写作能力。针对众多新能源相关课题,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题,在课题开始阶段,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数据库及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项目的整体推进思路;在课题推进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对课题进行子课题分解,对课题中的具体工程实现进行设计、实施和改进;在课题答辩讨论阶段,项目负责人将课题进展结果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加以阐述,班级同学均可就其结论和观点展开讨论,最后以指定的论文格式要求上交纸质论文或样机实物,教师对课题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并计入课程总成绩中。

3.实践教学分层次能力提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项目设计—系统实现—实施改进三个层次的渐进过程。在项目设计阶段,学院组织教师结合企业新能源方面的需求和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命题,学生分小组选题,并根据课题进行协作设计。设计完成后,学院组织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设计的评讲活动,学院对于设计成果有创新的进行奖励。在系统实现阶段,充分利用我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专项经费,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利用MATLAB的电力系统工具箱(SimPowerSystem)和Pspice软件,开展了系统仿真,工具箱在元件库中提供的电气元器件能够反映相应实际元器件的电气特性,激发了学生独立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在实施改进阶段,学院组织评审委员对系统的实现进行再评讲活动,提出实施改进意见,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实现成果进行完善性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成果的层次和质量水平。2009年我院购置“电机学”与“运动控制系统”两门课程的成套实验教学设备,2010级电气国际课程实验班的实验内容就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减少数字仿真的内容,增加工程实践训练内容。新的实验指导书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根据实验内容、原理图和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控制系统的具体接线图,列出实验步骤;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能够综合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编写实验报告,实施了从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的一个全CDIO过程,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个人、职业、团队、交流及社会意识与能力。

四、结束语

我院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依托,以培养应用型新能源技术人才为目的,在“电机学”与“运动控制系统”两门课程中实施了教学改革。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经过工程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电机设计论文 篇三

引言

不论社会经济如何飞速,对于电机的控制在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缺少了电机的控制,轻则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重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及损失,从而对电机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满足及时、准确、安全等特性。如果仍然使用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难以保障,由此必须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

目前的单片机广泛的应用在很多的场合,在以下的民用电子产品、计算机系统、智能仪表、工业控制、网络与通信的智能接口、军工领域、办公自动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次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使用单片机控制电路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本文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硬件核心实现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采集电路采集电机的速度信息,并与设定的速度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偏差信号通过PID调节器调节电机转速,保证电机的恒转速运行。

AT89C51单片机温度测控仪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采用双列直插封装(DIP),有40个引脚。该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与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引脚设置兼容。其主要特征如下:8位CPU;内置4K字节可重复编程Flash,可重复擦写1000次;完全静态操作:0Hz~24Hz,可输出时钟信号;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128B×8的片内数据存储器(RAM);32根可编程I/O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有6个中断源,可编为两个优先级;一个全双工可编程串行通道;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具有两种节能模式:闲置模式和掉电模式。

1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对于电机的整流电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可以参考相关的电机设计资料,在本论文中就不做相应的赘述。

1.1功率驱动模块

功率驱动模块是电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的电机控制系统中,采用的是IR公司的IRAMS10UP60A,这款集成电路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并且稳定性和安全性、可靠性高等特点。在这款电路中具有自举电路和过温过流保护,这样能够保证闭环速度控制系统的功能。

1.2检测电路

在本篇论文中采用的是无刷直流电机自带的霍尔元件式的位置传感器,霍尔元件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磁传感器。用它们可以检测磁场及其变化,可在各种与磁场有关的场合中使用。霍尔元件具有许多优点,它们的结构牢固,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安装方便,功耗小,频率高(可达1MHZ),耐震动,不怕灰尘、油污、水汽及盐雾等的污染或腐蚀。霍尔线性器件的精度高、线性度好;霍尔开关器件无触点、无磨损、输出波形清晰、无抖动、无回跳、位置重复精度高(可达μm级)。采用了各种补偿和保护措施的霍尔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宽,可达-55℃~150℃。

通过遮光盘的齿部的遮挡与不遮挡,使霍尔元件产生高、低电平信号,从而提供了电动机的转子位置信息。当电机转轴逆时针转动时,遮光盘的齿部进入霍尔传感器定子内,此时由于永磁块的磁力线被齿部所短路,磁力线不穿越霍尔元件,霍尔元件输出为“1”(高电平);当齿部离开时,磁力线穿越霍尔元件,霍尔元件输出为“0”(低电平),这样,根据这三个霍尔元件的输出状态,就可以准确地确定转子的磁极位置。

1.3电流采样设计

2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结论

随着性能高的微处理器的出现,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可以简化系统的设计,同时还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根据这种方法设计的电机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电机控制系统相比较在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利用ATMEL公司的AT89C51的单片机,设计出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在系统的软件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这种芯片式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简化了设计的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能够很好的实现系统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白雷石,杨华。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2).

[2]唐妙然,苗世洪,刘沛。基于dsPIC30F处理器的一种新型保护装置平台的研究[J].继电器,2011(4).

电机论文 篇四

1.1由于电机本身密封不良,加之环境跑冒滴漏,使电机内部进水或进入其它带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电机绕组绝缘受到浸蚀,最严重部位或绝缘最薄弱点发生一点对地、相间短路或匝间短路现象,从而(差异网☆www.chayi5.com)导致电机绕组局部烧坏。

相应对策:①尽量消除工艺和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②检修时注意搞好电机的每个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兰涂少量704密封胶,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时在接线盒等处加装防滴溅盒,如电机暴漏在易侵入液体和污物的地方应做保护罩;③对在此环境中运行的电机要缩短小修和中修周期,严重时要及时进行中修。

1.2由于轴承损坏,轴弯曲等原因致使定、转子磨擦(俗称扫膛)引起铁心温度急剧上升,烧毁槽绝缘、匝间绝缘,从面造成绕组匝间短路或对地“放炮”。严重时会使定子铁心倒槽、错位、转轴磨损、端盖报废等。轴承损坏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轴承装配不当,如冷装时不均匀敲击轴承内圈使轴受到磨损,导致轴承内圈与轴承配合失去过盈量或过盈量变小,出现跑内圈现象,装电机端盖时不均匀敲击导致端盖轴承室与轴承外圈配合过松出现跑外圈现象。无论跑内圈还是跑外圈均会引起轴承运行温升急剧上升以致烧毁,特别是跑内圈故障会造成转轴严重磨损和弯曲。但间断性跑外圈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轴承温度急剧上升,只要轴承完好,允许间断性跑外圈现象存在。②轴承腔内未清洗干净或所加油脂不干净。例如轴承保持架内的微小刚性物质未彻底清理干净,运行时轴承滚道受损引起温升过高烧毁轴承。③轴承重新更换加工,电机端盖嵌套后过盈量大或椭圆度超标引起轴承滚珠游隙过小或不均匀导致轴承运行时磨擦力增加,温度急剧上升直至烧毁。④由于定、转子铁心轴向错位或重新对转轴机加工后精度不够,致使轴承内、外圈不在一个切面上而引起轴承运行“吃别劲”后温升高直至烧毁。⑤由于电机本体运行温升过高,且轴承补充加油脂不及时造成轴承缺油甚至烧毁。⑥由于不同型号油脂混用造成轴承损坏。⑦轴承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例如滚道锈斑、转动不灵活、游隙超标、保持架变形等。⑧备机长期不运行,油脂变质,轴承生锈而又未进行中修。

相应对策:①卸装轴承时,一般要对轴承加热至80℃~100℃,如采用轴承加热器,变压器油煮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②安装轴承前必须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清洗,轴承腔内不能留有任何杂质,填加油脂时必须保证洁净。③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轴机加工及电机端盖嵌套工作。④组装电机时一定要保证定、转子铁心对中,不得错位。⑤电机外壳洁净见本色,通风必须有保证,冷却装置不能有积垢,风叶要保持完好。⑥禁止多种润滑油脂混用。⑦安装轴承前先要对轴承进行全面仔细的完好性检查。⑧对于长期不用的电机,使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解体检查,更新轴承油脂。

1.3由于绕组端部较长或局部受到损伤与端盖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导致绕组局部烧坏。

相应对策:电机在更新绕组时,必须按原数据嵌线。检修电机时任何刚性物体不准碰及绕组,电机转子抽芯时必须将转子抬起,杜绝定、转子铁芯相互磨擦。动用明火时必须将绕组与明火隔离并保证有一定距离。电机回装前要对绕组的完好性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诊。

1.4由于长时间过载或过热运行,绕组绝缘老化加速,绝缘最薄弱点碳化引起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等现象使绕组局部烧毁。

相应对策:①尽量避免电动机过载运行。②保证电动机洁净并通风散热良好。③避免电动机频繁启动,必要时需对电机转子做动平衡试验。

1.5电机绕组绝缘受机械振动(如启动时大电流冲击,所拖动设备振动,电机转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绕组出现匝间松驰、绝缘裂纹等不良现象,破坏效应不断积累,热胀冷缩使绕组受到磨擦,从而加速了绝缘老化,最终导致最先碳化的绝缘破坏直至烧毁绕组。

相应对策:①尽可能避免频繁启动,特别是高压电机。②保证被拖动设备和电机的振动值在规定范围内。

2三相异步电动机一相或两相绕组烧毁(或过热)的原因及对策

如果出现电动机一相或两相绕组烧坏(或过热),一般都是因为缺相运行所致。当电机不论何种原因缺相后,电动机虽然尚能继续运行,但转速下降,滑差变大,其中B、C两相变为串联关系后与A相并联,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A相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为Y接法的情况:电源缺相后,电动机尚可继续运行,但同样转速明显下降,转差变大,磁场切割导体的速率加大,这时B相绕组被开路,A、C两相绕组变为串联关系且通过电流过大,长时间运行,将导致两相绕组同时烧坏。

特殊情况下,如果停止的电动机缺一相电源合闸时,一般只会发生嗡嗡声而不能启动,这是因为电动机通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会在定子铁心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但当缺一相电源后,定子铁心中产生的是单相脉动磁场,它不能使电动机产生启动转矩。因此,电源缺相时电动机不能启动。但在运行中,电动机气隙中产生的是三相谐波成分较高的椭圆形旋转磁场,所以,正在运行中的电动机缺相后仍能运转,只是磁场发生畸变,有害电流成分急剧增大,最终导致绕组烧坏。

相应对策:无论电动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缺相运行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电机一相或两相绕组过热甚至烧坏。与此同时,由于动力电缆的过流运行加速了绝缘老化。特别是在静态时,缺相会在电机绕组中产生几倍于额定电流的堵转电流。其绕组烧坏的速度比运行中突然缺相更快更严重。所以在我们对电机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同时,必须对电机相应的MCC功能单元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验。尤其是要认真检查负荷开关、动力线路、静动触点的可靠性。杜绝缺相运行。

电机设计论文 篇五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用电设备对电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开关电源正逐步向着高效率、大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低电磁抗干扰、无噪声、维修方便等方向发展。瞬时同步整流技术由于实现简单,响应速度快和具有自然限流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地应用。

本文在分析DC-DC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用Buck电路,运用MAX767系列芯片研究一条简洁的途径实现DC-DC直流变换,即应用同步整流技术控制方法,来实现变换器高效工作。该变换器主电路结构简单可靠,可以实现输入:DC4.5~5.5V,输出DC5V/3.3A的设计。

分析其系统工作原理的过程,为该变换方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同步整流技术的方法和应用MOSFET管的设计,较理想的实现了DC-DC变换器的设计要求。

最后,运用这些设计成功的设计出DC-DC直流变换器。

本文主要介绍Buck电路和MAX767系列DC设计,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的设计,并对系统的外特性和稳定性作了分析。

关键词:DC-DC直流变换;同步整流技术;MOSFET管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theelectronictechnology,thehigherrequirementofPowerSupplyareraisedincludinghighefficiency,highpowerdensity,lowEMI,andrapiddynamicresponse.Ahysterics-bandinstantaneouscurrentcontrolPWMTechniqueispopularlyusedbecauseofitssimplicityofimplementation,fastcurrentcontrolresponse,andinherentpeakcurrentlimitingcapability.

Thedesignofthefoundationofupper,withbuckcircuit,handlemax767serieschiplookintoaslipofcompactavenuerealizedc-dcdirectcurrenttransform,namelyapplicationsynchronousrectificationtechnicalcontrolmeans,camerealizeconvectorhighlyactivewroughtofthetextatanalysesdc-dctechnologicaldevelopment.beone''''sturnconvectortrunkfeederstructuresimplicitycredibility,couldrealizeimport:DC4.5~5.5v,outputdc5V/3.3A

Boththatofanalyseshissystemprincipleofoperationcourse,forbeone''''sturntransformmethodandapplicationsupplyknowclearlyrationale,throughthemediumofsynchronousrectificationtechnicalmeansandapplicationMOSFETtabledesign,compareidealrealizeknowclearlydc-dcconvector''''designrequirement.

Atthelast,handlethesebedesignedforwrought''''thoughtoutdc-dcdcconverterto.

Thedesign,combineversussystemicexternalcharacteristicandstabilitydidknowclearlyanalysesofthebothtextmostlyintroducebuckcircuitandmax767seriesDCdesign,principleofoperationandmajorparameter.

keyword:dc-dcdirectcurrenttransformsynchronousrectificationtechnologymosfettube。

主电路的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是以电力为对象的电子技术,它在主要任务是对电能进行控制和交换。现在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重要接口、弱电与被控强电之间的桥梁。

从SCR、IGBT、SITH;从相控整流电路及周波变换电路到脉宽调制和高频斩波电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正逐渐向集成化、高频化、全控化、电路弱电化、控制数字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本文所讨论的充电机系统就是现代电子技术的产物。

2.1整流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由三相整流桥、充电电阻R、短路开关S和滤波电容C1构成。

当电路加电时,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电网通过整流桥和充电电阻R向电容C1充电。电阻限流作用,防止加电时产生冲击电流。

当电容充电结束后,开关S闭合,将限流电阻R短路,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开关S的动作是由控制电路中的软启动电路实现的。

由于整流滤波电路所使用的是不控制元件,对电网影响较少,同时,以软启动过程所实现可防止潮涌电流的产生。

2.2主电路的选型

开关电源的电路拓扑结构众多,其中正激式、反激式和半桥型适合小功率电源使用,全桥型适合大功率电源使用,其中正激电路又可以分单管正激和双管正激等多种。电路形式的最终确定,需要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实际应用场合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功率很小的电源(1-100W),采用电路简单、成本低的反激型电路较好;当电源功率在100W以上且工作环境干扰很大、输入电压质量恶劣、输出短路频繁时,则应采用正激型电路;对于功率大于500W、工作条件较好的电源,则应采用半桥或全桥电路较合理;如果对成本要求比较严,可以采用半桥电路;如果功率很大,则应采用全桥电路;推挽电路通常用于输入电压比较低、功率较大的场合。充电机的核心部分是DC/DC功率变换电路。DC/DC变换器一般可分为自激式和他激式两种。自激式变换电路输出功率较小,频率不易控制,只用于较小故在此只介绍他激式变换电路,在他激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控制信号是由可调频率的震荡器给出的。下面对它激式变换电路的组成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绪论1

1.1PWM技术历史和现状1

1.2高频软开关逆变式充电机2

第二章主电路的设计3

2.1整流滤波电路3

2.2主电路的选型4

2.3软开关技术的基本概念6

2.4软开关技术的提出与发展7

2.5工作过程分析9

2.6全桥型电路的主电路元气件参数的确定12

2.7输出滤波电路的设计16

第三章滤波电路和主电路的计算18

3.1滤波电感18

3.2滤波电容19

3.3开关器件的设计20

3.4主电路设计的具体计算22

3.5驱动电路的设计27

第四章控制电路的设计及保护电路的实现31

4.1控制方案的确定31

4.2PWM信号的产生33

4.3移相及互锁电路36

4.4开关信号的产生38

4.5恒流控制电路的设计39

4.6调节器电路的设计41

4.7保护电路设计4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电机设计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00 4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