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论文最新3篇

发布时间:

幼儿园大班论文范文 篇一

关键词: 幼儿教育园本课程目标制定幼儿围棋活动

园本课程的开发是当前幼教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所谓“园本”源于“校本”,“本”乃基础、条件、现状之意,是对课程性质的限定,表明了“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为基地,依据幼儿园自身的特点、条件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

园本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内园本课程力图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还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准则。然而,从园本课程研究的现状看,多是从宏观的层面研究园本课程的意义、条件、流程、原则和策略,很少有根据幼儿园实际的园本课程案例对园本课程目标的专门研究。本文结合我园两年多的幼儿围棋活动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尝试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从幼儿终身发展的角度审视园本课程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园本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从促进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强化幼儿的主体性,为其一生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品质。

因此,在遴选幼儿围棋活动园本课程目标时,我们注意从幼儿终身发展的角度衡量课程目标对幼儿的长久价值和深远意义。幼儿围棋活动园本课程实施的精髓在于,借助于学习围棋这个载体和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围棋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充分受到文化围棋和艺术围棋的熏陶,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沉着冷静、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态。幼儿期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良好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1]

事实上,这也是符合围棋学习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的。正如我国围棋大师陈祖德所言:“围棋是最狭窄的,又是最广阔的。一方面,全世界学习围棋的人有成千上万,但是能成为职业棋手乃至一流棋手的却少之又少,更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聂卫平、李昌镐。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学习围棋是为了放松精神、陶冶情操,则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康庄大道,我们便能尽情享受所带来的好处。”[2]

二、从幼儿学习特点的角度理解园本课程目标

幼儿的学习方式和成人差别很大,他们喜欢游戏,学习目的性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难以理解抽象晦涩的知识,“幼儿的学习又是整体的、未分化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他们经常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理解学习新经验”[3]。所以园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幼儿学习的特点,必须是幼儿通过适宜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的。

针对这种学习特点,围棋活动园本课程强调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组合。游戏和教学“虽然不可相互替代,但是却具有互补性,这两者最优化的结合,会使幼儿园教育变得更为完善,会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4]。课程内容的安排,首先是通过我园自创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将基本的围棋知识传授给幼儿,接下来留有大段时间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两对弈,尽可能地给予幼儿动手实践下围棋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在围棋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感觉到,幼儿不易理解老师言语讲解的内容,但是他们非常喜欢实物,自己愿意下围棋,在操作、感受、体验中学习,建构自己对围棋知识的独特理解,体验围棋的魅力,感受围棋的无穷奥妙。

三、以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制定园本课程目标

幼儿的年龄一般在3—6岁,心理上正处速发展的时期,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制定园本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我们分析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围棋学习本身的特点,最终确定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围棋活动的课程目标框架。

(一)小班幼儿:会下围棋

小班幼儿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的水平仍然很低,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较为薄弱;在思维发展方面,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动作和感知是思维的工具,活动过程即思维过程;情绪情感的冲动性强,稳定性差。综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如果安排过多过难的围棋课程内容就显然有悖于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课程目标是“会下围棋”。这样的安排可能比较契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在他们快乐地和别人下围棋的过程中,强化对围棋的直接体验和感受,体验到下围棋的乐趣,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班幼儿:巧下围棋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无论是注意力还是记忆力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进步,尤其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方式,能够初步依赖事物彼此的联系进行思维。因此,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学习围棋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会下围棋,懂得围棋规则的基础上,而是“巧下围棋”。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常用的围棋技巧非常必要,一是因为在小班,幼儿通过和别人下围棋,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围棋实战经验;二是因为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已经能够学会这些基本技巧,而学会这些技巧,可以大大增加下围棋过程中的乐趣;三是因为学会这些技巧,可以为大班幼儿围棋战略方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大班幼儿:善下围棋

大班幼儿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5分钟,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情绪的冲动性更少,稳定性更高,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更强。由于大班幼儿初步具有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加上在中班,幼儿在学习了围棋的技巧之后,对围棋棋理的认识更深刻,实战经验更丰富,因此,大班围棋学习的课程目标是“善下围棋”,幼儿可以学习围棋战略方面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大局意识,促其从整体着眼,对棋盘上局势的变化有比较敏锐的观察,有比较缜密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戴自俺,龚思雪。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29.

[2]专访围棋大师陈祖德九段:棋如人生。

幼儿园大班论文 篇二

纯真、稚嫩是儿童情感和思想的特点。他们对待一切事物都与成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观点。丰富的想象、奇异的幻想,常常是儿童们思维活动的主要特点。

1. 情感在儿童画中所产生的作用

儿童的画在同龄伙伴中极易引起共鸣。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经常会看到他们在临摹同伴的画面,并且加以自己的想象及创作。幼儿利用这种方式相互学习,并把自己的情感世界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儿童画表现出“眼中的真实”是主要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生活内容,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就给儿童选择绘画的题材,提供了极为宽广的天地。儿童的现实生活,儿童的梦想,儿童所感兴趣的童话寓言,自然景物中的花鸟鱼虫、山水风景,以及童幻世界中的一切,都可以绘成画,相互交流。儿童的情感多是对事物的一种好恶的倾向,从而产生不同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如愉快、愤怒、伤心等。儿童画所表现的人物情感鲜明,是喜,是怒,是哀,是乐,一般不会含糊不清。象由心生,境由心造。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地作画,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心情浮躁、急躁都是不好的现象,因为用浮躁的心来画画会马马虎虎。所以我们要培养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心平气和、凝神专注笔尖出现的效果,这样就会有良好的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就有良好的画面。

2. 如何更好地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情感来创作儿童画创作指导是一门学问,一味地灌输各种技法不一定是好的途径

指导者应根据每个儿童不同的特点,加以恰当的启发,步定框框。儿童画不能速成,应该保护幼儿的创造力,注意对儿童≤www.chayi5.com≥画创造的自由发挥,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兴趣与热情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儿童每天都在感受着时代的脉搏,指导者应从这些变化中,找出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东西,努力指导儿童从中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的儿童画作品。

常见到儿童画中,有的物体夸张变形而使之妙趣横生,这些儿童的天真、天趣是自然年龄所特有的,在画中显示独具的稚拙也是自然的,并非是刻意追求。在儿童画创作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独具的想象力。他们喜欢幻想,喜欢把不可知的东西变成现实。我班的妙妙是一个短头发的女孩,可是在她的作品里的女生都有着好长好长的头发。他们的画中充满着童趣的天性和强烈的变现冲动,随意性很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一张儿童画的产生,是儿童真实思想的写照,是儿童思维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儿童情绪气质的外在表现。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是他们探索的目标,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画画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当作一种游戏,把各种色彩作为一种媒介,尽情的挥洒。

儿童画中对色彩的运用是大胆而毫无顾忌的,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随意涂抹,有很多违背自然的色彩,如太阳可以画成绿色、小羊可以画成红色。色彩鲜艳的暖色如红色、黄色、橙色和大紫、大绿、鲜蓝是儿童画中常见的色彩,因为鲜艳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要比暗淡色彩强烈的多。绘画对儿童就像是做游戏,使幼儿着迷。画面上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形象,有五光十色的绚丽多彩,使他们兴致勃勃,有种奇魔幻的童话世界,令他们神往。儿童在涂涂画画中发挥自己的天性,用他们自己美妙的幻想,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幼儿园大班论文 篇三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77-02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具体是指幼儿园在幼儿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小学教育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方法、评估方式以及教学规范等应用在其中,使小学教育的内容在幼儿教育中趋于常规化、状态化、普遍化的教育现象。人在每个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以及发展规律是不同的,与之相应的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也应是不同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趋势,不仅不利于幼儿基础知识的培养,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未来发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1.教学内容“小学化”。《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的,可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五个领域,可有的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为书写拼音、汉字、念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如有的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是不相符的。

2.教学形式“小学化”。有的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成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1.家长对幼儿发展的错误评价。自古以来,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比他人的儿女聪明、优秀。基于此,家长的愿望以及需求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于儿女教育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加之受“早期教育决定论”观点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幼儿教学越早越好、教学的内容越多越好。因此,习惯以幼儿在幼儿园认识多少字、会数多少数来判断幼儿园办园质量。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许多幼儿园的教学任务主要强调在一学期要教给孩子多少个汉字、多少首古诗、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幼儿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也主要对幼儿掌握上述内容的多少、好坏等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功利化观念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催化剂。

2.幼儿园大班化。公办幼儿园办园相对规范,收费又低,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但是公办园数量很少,规模也不大,大家又都想上。君不见,到了幼儿园招生的时候,幼儿园门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结果幼儿园多招了好多孩子,造成幼儿园大班。按标准,每班幼儿数不得超过35人,可一些幼儿园招生数竟达50人以上。这样的大班,做游戏都非常困难。一些教师怕担安全责任,省事省心,让学生坐在座位上,按小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有的民办幼儿园为了节省成本,每个班只配一名教师,只有一位教师的班级,实施“小学化”是最省劲,也是最安全的。

3.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经笔者调查,幼儿教育的师资构成主要分为几类:第一类,招聘一些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人来任教,或是由于紧缺幼儿教师,很多院校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在未毕业就被人招聘,这部分教师占了幼儿教师师资中的较大比例。近来,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这类教师人员的教育观念及业务素质长期得不到改变和提高。第二类,小学教师转岗的幼儿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的是小学教育,当他们来从事幼教工作时,进行“小学化”教育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第三类,从不是幼教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少部分人员来担任幼儿教师。这些年轻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没有许多实践经验,已会有一些“从众”心理,会自然而然地步入后尘,走到“小学化”教育的队伍里来。

4.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不少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优质教育资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在这些入学压力面前,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

三、对策与建议

1.家长需要调整教育幼儿的教育观念,要从幼儿成长的长远发展考虑。科学的幼儿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儿童观的基础上。作为家长,要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通过网络、书籍、幼教专家讲座等方式,学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从而淡化“望子成龙需尽早”的功利心态。同时,幼儿园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参与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科学的、适合幼儿的教育。第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第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地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三,不定期地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态度和长远的眼光,使家长和幼儿园达成对幼儿教育的共识,使幼儿园改变小学化教育的做法得以持续进行。

2.加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对防止幼儿园课程的小学化倾向有着积极作用。幼儿教师要改变陈旧呆板、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要大胆尝试创立新颖奇特、直观具体、趣味式激励式的方式方法。各地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培训,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对于小学或是其他专业转岗的新教师,因为新老师们难免会遇到困难不知该如何进行下去,这时候就要给他们以专业上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是来自本幼儿园的园长、教学主任等管理者,也可以是来自园外的专家同行。通过发挥幼教骨干教师作用,以点带面,帮助新教师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方法上,都能适应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幼儿园还应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岗位练兵的基地,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从观念和实践上,克服幼儿小学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指导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幼儿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幼儿园大班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4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