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论文范例(精选5篇)

发布时间: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的特点。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差异网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国学经典论文范例》,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国学经典论文 篇一

关键词:文学经典 解构 思潮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现代文学史”、“给文学大师重新排位”的呼声不断出现,类似的现象在其他国家也有过。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对各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有的文学史系列的质疑,其根本就是以解构的眼光审视传统的文学经典,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学史的片面性。

一。文学经典解构的理论背景

20世纪是一个文艺理论蓬勃发展的世纪,自从解构主义诞生以来,反传统的理论精髓成为20世纪文论的一大特色。

解构主义的创始人雅克・德里达的《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语音与现象》等著作奠定了解构主义理论体系,德里达将矛头直接对准西方的传统哲学,体现了强大的颠覆性力量。对自柏拉图以来的以语音压制文字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或语音中心主义发起挑战,逻各斯中心主义设置了种种二元对立,如主体/客体、现象/本质、真理/谬误、理性/感性、言语/文字等等。而德里达认为二元对立中的两个对立项并不是平等的,甚至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他认为这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打破或颠覆这种长期形成的二元格局。他说:“传统哲学的一个二元对立中,我们所见到的唯一一种鲜明的等级关系,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其中一项在逻辑、价值等方面统治着另一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针对这种二元对立的非天经地义,他极力主张的一项策略“便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①在这里,德里达鲜明的举起了反传统的大旗。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几部著作中,颠覆主次、反传统、质疑权威,成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核心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在美国得到了热烈响应和长足发展,通过耶鲁学派学者的努力,解构主义在二十世纪得以广泛传播且影响深远,成为一股强大的理论思潮。

解构主义的重大意义在于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使反传统的思想渗透到很多领域,政治、哲学、艺术、教育等都深受其影响。当然,解构主义对文学的影响最为明显,使文学在二十世纪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十世纪后期所兴起的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等,无不显示出解构主义的思想痕迹,都表现出明显的反传统、解构传统的倾向,形成了巨大的反传统的理论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使人们固有的文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学固有秩序产生质疑,发出了解构的呼声。文学经典无疑首当其冲,被置于解构的境地。

二。文学经典面临的解构

1.文学经典确立者面临的解构

文学经典是文学历史中的优秀代表,但文学史中的文学作品千千万万,到底哪些应该划入优秀的经典行列?谁来评判呢?当然,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任何时代,都没有固定的人和团体来进行文学经典专门的评定工作。事实是,当一部作品得到了一个社会较长时间的高度评价后,它就可能进入优秀行列进而被奉为经典。在这个过程中,谁拥有权威的话语权呢?从历史来看,一个社会中的知识精英阶层,无疑掌握着决定文学经典的话语权,如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文人;西方的贵族、骑士阶层、作家、评论家;当代的作家、评论家、大学教师、研究者等等,他们无疑是文学经典的主要决定者。他们的文学观、文学评价观,无疑对文学经典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文学经典真的是由他们决定的吗?他们发出的就一定是自己的声音吗?透过表象可以看出,知识精英阶层的文学评判是要受到统治者的控制的,甚至他们就是统治者的代言人。掌握了一个国家政治命运的统治者,为了有利于对政权的掌控就会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他们很自然的要把权力意志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而对引领民众精神道德走向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文学经典,就成了他们极力占领的阵地。哪些文学作品被平庸化甚至被妖魔化,哪些文学作品被经典化,就以是否利于凝聚民众人心、加强统治为衡量尺度的。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曾被称为诲盗诲淫之书而被列为禁书,这就是统治者对文学的强力干涉。如同四书五经成为经典,就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明显经历了的政府干预。195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高等教育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其中的《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忠实贯彻的《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这也是当时出版的王瑶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的编写指导原则。现今我们通常提到的“鲁郭茅巴老曹”的大师排列也在此时逐步形成。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文科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周扬的主持下全面展开。先后有《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唐主编)、《欧洲文学史》(杨周翰主编)、《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主编)等教材问世,这些教材先后成为全国各高校采用的“统编教材”。这些教材虽几经再版,但它们成为几十年来中国高校的必选教材,直到90年代后期,它们的神圣光环才逐渐消褪。但是,就是这几十年的影响,使这些教材中被高度评价的作品,成了众多民众心目中理所当然的文学经典。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人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鲁迅、郭沫若、赵树理、茅盾、周立波、丁玲等人的作品;外国文学史中托尔斯泰、高尔基、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歌德等人的作品。

近些年来,这些作品被奉为经典受到人们的质疑,并非完全由于其中某些作品名不符实,而主要是人们质疑经典确立过程的单一性――几乎完全由政府或其代言人决定文学的等级,他们拥有的是一种文化霸权。而文学的受众,那些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文学消费者,却完全处于评判权利的劣势地位,很难有足够的话语权。

传统文学经典的确立者面临的解构实质是对文学经典确立的民主性呼声,希望文学经典的确立充分体现广大受众的情感意志和审美追求。虽然,文学评判的绝对民主是不可能的,但这个评判过程的自由度是可以扩大的。那些以前被边缘化的非文学经典,可能被遮蔽了太多的价值,淡化了应有的关注点。

2.文学经典确立标准面临的解构

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情感的结晶,是人类艺术才华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技巧的精妙结合,对其中任何一方的轻视,都不可能成为文学经典。所以,对文学经典的评定,应该从思想、艺术的层面进行全面把握。但在文学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做到客观全面的评判文学经典,常常出现评判标准的偏僻,导致对文学经典确立的失衡,也最终导致文学史书写的不公正。

中国现代史上,曾经历了政治对文艺的过多干预,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文艺的艺术性、审美性。50年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学思想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就是政治对文艺的强力干涉。《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等作品,因其表现了较为明显的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政治追求,而被奉为经典。而钱钟书、沈从文、徐志摩、戴望舒、张爱玲等人因其作品缺乏足够的政治思想高度而曾长期被打入另册。而当时海外文学史家笔下,却让这些人具有较高的地位。美国华裔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评价《围城》,因其“博学的妙语和尖刻的讽刺”②成为40年代最佳小说。

对一个对象价值的评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判者的立场和所持的标准。当仅用政治性、思想性的标准来评判文学时,得出的结果是不会得到普通读者的承认的。《中华读书报》曾于20世纪末举办一次“‘20世纪百部文学经典’调查评选活动”,“调查情况反映了读者朋友们相当宽广的读书视野,总共有900余部作品得到提名;同时也表明广大读者对于经典作品存在共识,”③其中钱钟书的《围城》排名第6,沈从文的《边城》排名第25,这是以从前的评判标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到的结果。

当然,传统经典遭受质疑,并非一定就是废此立彼,而是要打破那种经典确立过程中的一言堂,消解确立标准的偏颇性,用宽容的、多元的眼光审视经典之外的作品,赋予它们更多的生命力。正如解构主义所认为的,对中心的颠覆,并非一定要建立新的中心,关键是要用无中心的视野审视文学。

注释:

①转引自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3页。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5页。

国学经典论文 篇二

关键词:国学传文化;德育;现代价值

一、德育进程中国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高校国学课程设置缺失。目前,高校德育教育除了大学德育课程,如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课程外,国学传统文化教育多集中在文科学院,文史哲等学系涉及较多,而理工科等专业多半只有《中国文化概论》等通识指定选修课程,原先国学经典的不少篇目也被逐渐取消。即使文科学系的教学内容也往往是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不能做到对国学经典的充分挖掘。国学选修课程门数相对偏少,学生选课热情不高,造成了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目前,中小学阶段,系统的国学教育渐渐成熟,并且有了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实验教材》,而在大学阶段则缺乏国学系统教育的组织管理,更谈不上充分融入德育教育中。

2.高校国学师资力量薄弱。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1]。高校德育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国学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又通晓国学传统文化知识。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2005年增设的,归属于法学门类,目前下设6个研究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中,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的思想品德、政治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本质和规律,以期教化和影响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下,思政课教师大多是中青年教师,辅导员系列的专业背景更加纷繁复杂,自身的成长环境缺乏国学教育背景,又因为高校教育评价体制重科研轻教学,大多数德育课教师侧重于写论文、申报科研项目,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德育和国学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上。

3.高校国学活动鱼龙混杂。大学国学教育活动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很多浮于形式,局限在团委、学工部门举办的各种学生活动中。一些高校模仿央视“诗词大会”“成语大会”,往往跟风扎堆,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国学文化,但触及国学文化精髓的少之甚少,更谈不上德育教育的实际成效。当下,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国学方面的社团组织,一些高职高专也都开始考虑成立此类组织。甚至一些省市的民间组织也把此类活动列为社会公益事业组织。虽然活动频繁,内容丰富,如古典诗词吟唱、赠送国学书籍、教授传统礼仪等,但对于国学经典的作家作品、探究国学传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影响的内容还远远不够。学生们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也往往是出于浅显的爱好,甚至噱头成分更多。不能否认汉服之美和古典礼仪的优雅有度,但是在国学教育的形式之下,更要充分挖掘国学传统文化对当下学生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深入影响,这样的国学教育才能长久深远。

二、国学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路径构建

1.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应该重视德育和国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重视国学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避免雷声大、雨点小,即中央高层重视,具体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的现象。台湾地区从1956年开始,高中课程中安排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属于高中国文科教科书之外,列为必选的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现场的使用相当普遍。该教材选取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中的经典章节,涉及做人、处世、内政、世界观、群体观等各方面内容。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将“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重新纳入孩子们的课本,国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占到德育、语文教材的50%以上。正因为国学传统文化蕴含了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优良资源,我们必须重视国学教育的德育价值。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从专业划分到科研选项,国学教育都应该占据一定的比例和位置。台湾等地区积累的经验做法非常值得大陆高校德育教育学习和探究。他们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的各个阶段,一直坚持国学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

2.形成国学教育环境的有效合力。国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道德范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普世性。在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立足于现代语境给予的新的阐释,赋予与时俱进的新鲜内涵。因此,这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合作。任何一方的不尽责都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当下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高校德育教育应及时正本清源,应用国学传统文化进行道德引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氛围。其中,不能把国学传统文化的宣扬当成博取众人眼球的噱头,要真正沉下心、静下身、学下去。

3.善用新媒体技术的有用途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网络道德越来越受人关注。网络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同于传统的纸媒,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易于接受和传播。手机媒体快速发展,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接收信息、学习知识甚至接受教育的现状越来越普及。道德教育在新媒体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显得尤为重要。微信、微博、QQ群、微信公众号等将新闻消息第一时间传播转载。淮阴师范学院采菊诗社自2007年成立以来,代表学校多次参加海峡两岸古诗词吟唱交流,2014年又开通了“采菊诗社”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社团活动动态。随着媒体影响的逐渐扩大,还吸引了淮安当地民间组织国学社的加盟,强强联合、友好合作,加大了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甚至城市之间国学组织的文化切磋,吸引了更多的国学爱好者积极投入其中,继承弘扬国学传统文化。

4.打造德育教育的有力队伍。教育部发文,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资源。高层重视,高校落实,社会关注,家庭参与,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的投入。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任何理论规定都必须转化成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亲身师范。国学传统文化中挖掘德育价值内涵,关键是打造一支既懂国学经典又精德育教育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目前,从事高校德育工作的教师除了思政专业教师外,辅导员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其各式各样的专业背景制约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辅导员工作本身而言,从事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需要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将国学文化内涵融会贯通于实际中,转化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在因素,才可能更好地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首先让教育者成为复合型教育人才,掌握国学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原理,做到能把两者相融相通,深入浅出地点拨学生的思想与心灵。

参考文献:

国学经典论文 篇三

【关键词】经典诵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29-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也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辅导员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当前,许多大学生消极厌学,沉迷网络,贪图享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观念淡薄。然而,现行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收效甚微,许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未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为此,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十分必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可见,中华传统经典思想深刻,具有丰富的人身修养和爱国主义思想,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将国学经典作为切入点,利用诵读经典的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将国学经典加以渗透和运用,可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经典晨读”活动为例,探索经典诵读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学校,是培养广大中小学教师人才队伍的摇篮,培养一批对国家、民族和人民负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中小学教育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于2013年9月开展“经典晨读”活动,旨在从传统经典中汲取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及责任意识,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一、经典略论

传统经典,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必诵之书,然而近百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渐渐连古文都读不懂,更不用说如“四书五经”一类的经典了。无论世事如何诡谲,人间如何颠沛,人性始终如一。经过历史涤荡流传下来的经典,它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只是古人的,更是现代的,乃至是未来的。北宋理学家程伊川曾说:“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只《论语》一书,即可陪人一辈子。而要接近乃至于了解《论语》,用诵读的方法可谓事半功倍。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先生曾为大学生开出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必读中国书目数十部,并认为“《论语》为二千年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希望大学生能“熟读成诵”。文化教养是人生必须涂抹的底色,经典是滋养人生德性与才情的源头活水。经典的诵读与学习只是生命启发的开始,而这个开始,不限于文史、政经、艺术、理工各门专业的学子。

一名大学生能把任何一本经典熟练诵读,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大学生是时代之骄子,未来之希望。大学阶段,是一个个体生命最容易彷徨、失落、沮丧、孤独的岁月,也是一个个体生命寻求方向、激发志气、砥定人格的关键时机,而一个个体生命能否挺立自我、畅明笃定地航向人生旅程,端赖当下一念之自觉。通过经典的学习,每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海洋中汲取活力,拥有独立思考的胆识;每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光明中引发生机,走出坚实的每一步,不惧怕,不彷徨;每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都能够发挥他的创造力,肩负起对这个时代应有的责任。

二、经典诵读活动形式甄选

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将诵读经典教育与现代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辅导员亲自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使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古圣先贤精神,开启内在心灵的真、善、美,培养爱国意识,抒发爱国情怀。同时,从传统教育的理念及模式中推陈出新,探索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将晨读与班级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实行“学――思――行”三步规划:

第一步:学――诵读经典

利用晨读(7:00―8:00)时间,辅导员亲自带领学生诵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每学期读一部),使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明白仁、义、礼、智、信等做人处世之学。

第二步:思――解释经典

在熟悉经典的基础上,参照古代注疏,梳理文意,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每位学生每学期写2―3篇读书心得;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将传统经典思想与大学生活相结合。

第三步:行――践行经典

积极实践传统文化精神,将文化涵养与为人之道融入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成立经典教育支教团队、文化进社区服务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教育与现代幼儿教育的探索研究,为幼儿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三、经典诵读实现路径探析

(一)理念宣导

组织大学生进行经典教育理论学习,为学生接受经典诵读做好思想铺垫。学习内容包括:《人文教育从经典导读出发》、《: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

(二)晨读经典

每天7:00―8:00,组织学生诵读经典1小时,诵读书目的顺序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诵读形式:辅导员领读―全班齐读―学生自读。

(三)经典读书交流会

举办经典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的感悟与收获。学院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次读书会:《大学》读书交流会,《论语》读书交流会,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了有效平台。学生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分享读书的经历与感悟。

(四)国学大讲堂

邀请国学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对传统经典进行现代性诠释。学院目前已举办两期国学讲座。第一期:《礼记・大学》解读;第二期:做人做事与创业的根基――国学文化魅力探析;第三期:学习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国学讲座,将传统经典思想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相结合,砥砺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做人处事的智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

(五)传统文化公益行

鼓励大学生践行传统文化精神,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学院目前已先后组织10个班级,近500人次到玉林市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中得到提高。

四、经典诵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成效

(一)对经典文本的熟悉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现已有500多名学生诵读经典,其中《大学》诵读过100遍,《论语》50遍,部分学生已将《中庸》诵读100遍,现阶段正在开展诵读《孟子》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大学生们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明白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为人之道。

(二)集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不仅培养了阅读经典的兴趣,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从经典中懂得了做人为学的道理,切实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内在心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摒弃惰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尊师重道,课堂出勤率和旷课率逐渐降低。学生集体意识增强,学生之间建立起感恩、诚信、互助、互爱的集体精神,同时,他们也学会打开自我的内心,释放自己的正能量,学会积极正面地面对生活。大部分学生摆脱了迷茫的状态,树立信心,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五、经典诵读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学生需要的道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因此,将国学经典作为切入点,利用晨读经典、国学讲座等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基于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实施“经典晨读”活动的实践与经验,本文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可行性与创新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总结出了新的实践经验:

(一)高校辅导员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搭建晨读经典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利于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将传统经典与学生活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滋养心性,提升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意识。最后,辅导员不仅要鼓励学生成长,更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以诚待人,培养民族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国学经典论文 篇四

【关键词】国学经典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关系 必要性 途径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华夏民族的主体意识,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根基。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把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创实践教学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式,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学的内涵

《辞源》中国学的定义为:“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广义上的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为主体文化,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科技等,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狭义上的国学可以分为三类: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流派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以目录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系

国学经典涵盖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育原则和方法,可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理论资源和方法借鉴。将其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所在。

(一)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国学经典凝聚了华夏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例如国学经典家国一体、心忧天下、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宽厚仁德、诚实守信、浩然正气的德行修养,奉养令其身安、尊重令其心安、孝要推恩及人的孝道教育,见贤思齐、和而不同、信义为重的人际交往原则,自强弘毅、学而不厌、知行合一的为学思想,进退有度、顺应自然、得失自如的人生境界等,都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可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国学经典里汲取充足的养分,通过继承、转化国学内涵并赋予时代性,才可以给予传统文化绵延的生命力,赋予思政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

(二)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国学思想涵盖了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两者的相同之处)。国学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引导、规范、教育等,尤其在德育原则和方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学思想主张的立德树人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榜样示范法、家校共同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都可以融入当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三、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呈现信息多元化、社会开放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各种思潮的交汇交锋,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交流碰撞,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发生各种冲突和选择,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稳定性,强化了他们的功利性,弱化了或消解了他们的主体性。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大学生克服多元文化的冲击,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精神迷惘和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问题,如何进行国学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国学魅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又一新的教学难点。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对国学经典的传承,要让国学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才能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知程度,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政理论课,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堪忧。将国学融入思政理论课不能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

一是国学经典本身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与价值。要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国学对思想的引导、教化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净化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立足于国学经典开展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精神,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是国学经典能够极大地改善传统思政理论课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灵活地将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当中去,让国学真正入脑入心,使大学生从本质上陶冶性情,提高个人修养。

四、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与思政理论校园实践活动相融合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校内实践教学形式通常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阐发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实际开展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操作的活动。例如国学经典中的家国一体、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道生法、唯公无私的道家法治思想等,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块内容相契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红赏析、道德法制剧表演、历史人物故事分享等实践活动。在教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教师可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实施以“中国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经典著作,查找重要文献,整理分析收集材料,撰写研究论文,制作汇报课件,师生课堂讨论交流一系列环节,深刻认识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课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独自或合作完成这些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每一个学习环节。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国学经典还可以渗透于课外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政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国学讲堂、汉字书写比赛、知识抢答、征文比赛、国学读书会、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此外,思政部门可以与其他部门联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文艺节、学生社团协会活动、党课团课培训学习、板报展示、橱窗宣传栏、文化艺术墙、校训、校徽、校歌、学校精神等都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我院开展的狮山讲坛之国学讲堂、经典红歌咏比赛、经典诵读、传统节假日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阅读经典校本德育读物――《国学之美》等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极大地提高了思政教学质量。我院还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媒介,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国学氛围,让学生深度领会国学思想精髓。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相契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常见形式,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将国学经典融入社会实践,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可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外实践教学中,开展具有地方人文内涵的活动。例如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地域人物寻访、地方红色教育基地考查、地域历史文化学习活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展追溯文化源头、重走文化古道、寻访民间艺术、考察民俗文化等活动,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另外,我院组织实施的德育实践项目、志愿者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慈善一日捐”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融入了国学文化。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国学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素材,从而化教为学,化学为思,化理为情,化知为行。这样既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视、喜爱、守护和践行,又进一步提升了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国学经典与校园新媒体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时空的限制、覆盖面窄的局限被打破,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影响力日渐深入。而且,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信息化技术手段日益成熟,“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开始普及。这一切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丰富形式和新媒体的特点,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与校园新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思政理论课专题网站、世界大学城空间、微课、MOOC、QQ、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进行国学课程的开发和共享,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技术,结合视觉与听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教学效果。网络视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观看,国学讲座视频也可以运用其中;APP游戏可以在好友之间进行竞争排名,国学经典也可以融入其中;选秀比赛可以吸引选手参赛和粉丝目光,国学知识比赛也可以吸引大众学习。因此,运用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可以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形式,从单一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到融合吸收在线互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提升,增强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W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骆建彬。卓越领导国学讲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秦凯文,刘璐,王赵h.新媒体环境下国学经典的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44,43.

国学经典论文 篇五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外国文学:领悟与阐释”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近百所学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外国文学经典作品阐释、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研究史综述、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研究、外国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等话题展开探讨。

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熊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正润在开幕式上致辞。同时,还举行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第四届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颁奖仪式,学会秘书长张冰宣布获奖名单。

对外国文学经典的研究与阐释一直是外国文学学界关注的重点。经典文学作品常读常新,能经过时代的淘洗给人以滋养。在本次会议上,很多学者阐述了对不同语种文学经典的解读。作家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对作家的创作动力和作品增值等有深入影响,北京大学教授刘树森就论述了庞德在惠特曼从边缘回归美国文学经典历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虽然庞德坦诚自己由于思想和艺术上的幼稚曾厌恶惠特曼,但同为美国诗人的庞德最终意识到自己与惠特曼同根同源,共同拥有美国民族身份与诗歌创作指向,因此主动提出打破精神上的隔膜与壁垒,建立彼此“交往”。文化试错和文化反省是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角度,文学研究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反省过去,许多杰出的作品中都有作者的反思,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借鉴格雷马斯符号学的矩阵图,分析《罪与罚》中体现文化冲突的主人公犯罪和救赎的叙事轴,同时分析其他人物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抉择,将拉斯柯尼科夫文化抉择的叙事深层结构,解读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及俄罗斯民族对西方文化的“试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林精华论述了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四种阐释。复旦大学副教授戴从容认为,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通过有意识地选择田园乡村生活,建立了观看和表述日常生活的特殊叙事方式。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同样引发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四川外国语学院的李兵、陈燕红从《建筑大师》解读易卜生剧作的“妖性”,认为其剧作中所呈现出来的“现代性”在今天仍不失为戏剧创作的典范;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建军认为,易卜生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剧作中反映了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的冲突碰撞;复旦大学教授孙健所提出的“易卜生主义在当下是否要有新的发展”引发与会者的深度思考。

外国文学史的研究、教学同样是与会者热议的话题。厦门大学教授王诺谈到,外国文学研究应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东西方世界的模糊,也是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我们在与国际话语相对接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以何种态度进行国际化。而在文学批评理论的应用方面,王诺强调了生态批评的审美性和艺术原则,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在寻求理论支撑时须注意对理论的整体把握,避免只言片语的拼凑和引用,无论女性主义还是生态批评,都应注意其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南开大学教授王立新、三峡大学教授李小驹分别在主题发言中论述了书写20世纪外国文学史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以及外国文学课程应该自觉承担的新启蒙的历史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坤则论述了文学史书写的圆性,认为变幻和变形是文学史编写的依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晋凯在闭幕词中说,本次会议对新世纪头十年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也为今后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国学经典论文范例》,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0 4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