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论文(精选4篇)

发布时间: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科学论文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科学论文论文 篇一

鉴于从四川省第六次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奖中发现,送来参评的论文大都不很规范。我们分析其原因后,觉得有必要让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法则,因此委托林之达教授为此撰写《谈谈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写作》一文,在《西部广播电视学刊》总第73、74、75、78、79期上连载。第七届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后,决定出论文集,觉得林教授的这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故刊载以飨读者。

第六届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共收到论文82篇,是历届收得最多的一次。这说明我省广大电视工作者认识到了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作用并亲自投身到理论研究中来,这是令人非常鼓舞的。理论的充实和提高会带动实践的跃进,它预示着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在不久的将来会上一个新台阶。

这次评奖过程中发现不少好论文,也发现不少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不了解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与普通议论文的区别;二是不了解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些浅显、简要的介绍。

我们通常见到论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术论文或叫科学论文;另一类是议论文。学术论文是论证某一新论点或某一新的总论点极其分论点得以成立的证实性论文;议论文是那些谈自己的观感、意见、主张甚至奇想的陈述、阐释性论文,我们在报上看到的政论、时评以及《古文观止》所收集的那些论文就属于这一类。这两种论文的区别如下:

1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相同或相似于以前已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就毫无价值;议论文虽然也讲究一个“新”,但有时可重复议论。例如,某年如发生洪水泛滥,中央和各省市的报刊都要发表一些强调保持水土,提倡可持续发展之类的议论文章,过了若干年如又遇特大洪水泛滥,全国各类报刊又会而且应当发表一系列同一内容的议论文,以增强社会教育效果。

2学术论文强调论据的确凿、充分、可靠、典型、有力,尤其要强调用第一手材料;而议论文虽然也用论据,但不特别苛求。甚至有的议论文是作者靠思辩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3学术论文的论证及格式讲究规范,而议论文却不拘一格。

由于没有把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与普通议论文区别开来,对学术论文的了解不够,有的同志就自觉不自觉的写成了普通议论文,因而呈现出三个相应的缺点:一是缺乏新意,有的甚至炒陈饭,谈一些人们早已熟悉的观点;二是比较空泛,论据不足,又不典型,没有说服力;三是论文的格式不规范。

所以,我们在写广播电视学术论文时要提醒自己:不要写成普通议论文了,要按学术论文的规范来写。

按学术规范来写学术论文,首先在确定选题上就很讲究。如写普通议论文,其题目常常是自己随意定的,而写学术论文,其题目的确定就不那么随便了。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做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把握广播电视研究的动态。

据我了解,我们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作者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大多数没有做过这一工作,或没有认真地全面地了解广播电视研究的动态。这是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的。

为什么一定要先做这一工作呢?

前面我们说了,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既然要“新”,就要了解“旧”(这里的“旧”不是陈旧的旧,而是表示“已经有了”的意思),不了解“旧”,便不知道“新”,这就要查一查人们在广播电视方面已研究了哪些问题?进行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人写过你正打算要写的题目?如没有,那你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谈新问题,是在开垦广播电视研究领域的一块“处女地”,是通常所说的填补学术领域的一块空白;如已有人研究了并写了文章;那就看一看这些文章的结论正不正确?你赞不赞同?如不赞同,你可写批驳性文章;如赞同,再看一看这些文章的视角、立场、切入点、论据、论证逻辑等等是否有问题,如有,你可写商榷性文章。总之,你在了解、把握广播电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所确定的题目才不会与已发表过的论文在题目、观点上重复,才有新意,才有学术价值。

在我国学术界(这里指除香港、台湾以外的大陆学术界),除自然科学外,发表的千千万万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被引用的很少。诸如哲学、文学、经济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论文观点在国际学术界被引用的近乎零。为什么?不规范,人家对你论文论点的新意性不相信。因为,我们绝大多数论文作者未对论题的研究史进行全面考察,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这个课题,如有,研究得怎样,自己的这篇论文与以前发表过的同名或同内容的论文有什么不同。没有搞清楚自己所写论题的研究史便雄辩滔滔,论点飞扬,似乎是开山之作,一查,早已有人发表过同一观点了。因此,国际上学术论文规范之一就是,要求在论文里辟一大篇幅对论题的研究史作出述评。香港、台湾的学术论文中的这一部分名之曰“文献回顾”或“文献探讨”。学术论文里有了这一部分内容,读者一下子就知道你这篇文章是否有新意,新在哪里,有根有据,可供稽查核实,比起那些无论题研究史述评而又标榜自己“观点新”,“是创见”甚至“填补了学术空白”的论文来,就更可信了。

为了与国际学术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也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承认,被引用得更多,我们的学术论文应与国际学术界接轨,这就要求我们的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要按国际学术界的规范来写。当然,根据中国国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逐步来,有一个过渡。比如,笔者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就没有要求他们对论题的全部研究史进行考察,只要求他们掌握论题近十年的研究动态。对于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业务繁忙,不必十年,但至少要对所选题目近三五年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对自己严格一些的作者或具有查资料方便条件的作者,可多了解一些年限的研究动态,对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程度及其可信程度是有好处的。

如何了解广播电视的研究动态呢?

传统的做法是查《全国报刊目录索引》中的广播电视部分,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新闻与传播》专辑,看看全国各报刊究竟发表了哪些有关广播电视的学术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有哪些论文题目与你打算要写的论文题目相同或相近或相关的?再根据索引所提供的文章出处,把这些相同或相近或相关的文章复印出来研读。

传统的做法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速度很慢,效率很低。如果你们单位资料室能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或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名北京图书馆)订阅每年的“报刊资料库”(光盘)就好了。用电脑在这光盘上查与你打算要写的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就太方便,太轻松,太迅速了。

研读了最近三五年发表的有关广播电视的论文,特别是与你拟写的题目相同或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你不仅把握了最近几年研究广播电视的动态,从中受到某些启发,而且,对你拟写的文章及其论点是否有新意,是否有价值,心里就有数了。三

在研究、把握了广播电视的研究动态后,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根据研究动态、选题原则和主客观条件确定选题。

如果您从广播电视研究动态里发现,已有人发表过您正打算写的文章及其观点,您就得根据选题原则和主客观条件重新确定自己的选题。选择与已发表的论文在题目上或在观点上或视角上或方法上不重复的论题。

选题的第一个原则是尽可能选自己感兴趣甚至有心要钻研下去的题目。因为对它有兴趣,平时就留心得多,关注得多,接触得多,思考得多,写起来就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相反,去选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心理上的疏远感不仅使自己平时对它留意得少,思考得少,而且影响自己写作时的情绪和灵感的激发。

选题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要选那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或学科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研究,论述。评价一篇学术论文价值大小的指标之一就是看它对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答得如何。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如“广播电视的发展战略研究”、“广播电视的体制改革研究”、“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较小的如“四川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化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给四川广播电视事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等等。广播电视学这门学科近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比如节目分类的科学性问题。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正象一棵树的根系与枝叶果实的关系一样。根深才可能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只有学科自身建设的基础理论深厚扎实,这门学科才有生命力,这门学科指导实践的应用理论才可能硕果累累。可惜,轻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应用理论研究乃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学科的明显倾向,更是年轻的广播电视学界一大倾向。因此,我在此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同志从广播电视学学科发展是否有生命力,是否有充足的后劲着想,在选题时多关心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轻视应用理论的研究,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是广播电视赖以腾飞的两翼,二者不可偏废,只是鉴于有轻视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倾向,才提出上述特别期望的。

选题的第三个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精力和时间来决定题目相应的时空跨度。对于处在时间第一线的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不宜选择时空跨度大的题目,如“东西方广播电视比较研究”、“港台与大陆广播电视运作机制比较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等等。这类大题目涉及的资料浩瀚,非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毕生的精力不可,象北京广播学院的赵玉明老教授把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中国广播电视史”的研究中,对于每天为制作节目而奔忙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是无论如何也挤不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搞这类时空跨度大的课题研究的,只能选一些时空跨度小的课题,挤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选题的第四个原则就是要具备所选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比如赵玉明老教授既具备完成“中国广播电视史”的主观条件:深厚的史学特别是中国新闻史和包括哲学在内的思想方法论功底,广播电视专业知识功底以及长期科学研究的丰富经验;又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条件:北京广播学院拥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方面的全国最丰富的专业资料。北广的学生遍布全国,许多省市局、台的负责人都毕业于北广。赵教授又是《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的编者之一。这些客观条件都保证赵教授能全面、系统地收集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资料。所以,我们要选择那些我们熟悉的又容易收集资料的题目,比如播音员选播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节目主持人选择有关主持人的问题(“主持人中心制、责任制”、“主持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等等),局、台负责人选择有关广播电视事业管理或体制改革的问题,就可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完成起来比较顺利。

以上,我们谈了在确定选题过程中要考虑“新意”、“需要”、“志趣”、“跨度”、“条件”等因素。前两个因素,即“是否有新意”、“是否是社会发展或学科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乃是决定论文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的重要因素。后三个因素乃是关系到课题完成过程中是否有困难,有多大困难的次要因素。一个选题要使这五个因素都满足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选题只要有二至三个因素满足就行了。比如,局、台领导研究决定责成你代表局、台就某个题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你虽然对这个题目不十分感兴趣,这个题目不仅时空跨度有些大,完成它的主客观条件又不完全具备,但它不只是任务,而且是广播电视界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新论题,新见解,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写又值得写,你就要克服困难完成这一任务。在五个原则中决定了论文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前两个原则必须坚持,而后三个原则可以有所取舍或富有弹性地灵活处理。

在确定了学术论文题目之后,我们紧跟着应做什么?又怎么做呢?

“这很简单,确定了题目之后不就是提起笔开始写了么?”也许有的同志认为这种简单的常识问题还值得拿出来讨论么?其实,这个本来重大、严肃而又往往被小看了的问题,恰好是造成某些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缺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不要把学术论文写成普通的议论文了。写普通议论文,只要题目确定了就可以动笔写,而且,可一气呵成。而写学术论文就不能题目一定,便提起笔来信手写个简单提纲甚至连提纲也不写就一气呵成。因为,那样做就违背了学术论文的性质所规定的逻辑了。学术论文本质上是科学研究的结论表述,而结论只能产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之后,不可能产生在研究之前。如果刚确定了题目就一挥而就,那就意味着刚刚确定研究什么,还未进行研究,结论就出来了,正象一个农夫刚刚决定在土地上种什么,还没有松土,下种,施肥,除草就大谈他收获了什么一样,那才是真正违反常识了。当然,也有一挥而就的情况。如有的人特别是专业研究人员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围绕这一方向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有了新发现、新观点、新结论,平时又对如何准确表述这些新发现、新观点、新结论反复思考,成竹在胸,一旦提起笔来,便一气呵成。这种一气呵成的过程所包含的科研逻辑环是完整的,即:

科研逻辑环确定选题课题设计,实施结论表述

(明确对象考察、分析对象论文写作)

方法筛选优化以归纳为主的多种方法以演绎为主的多种方法

由此可见,刚刚确定了选题是不能跳过研究环节提笔写学术论文的。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结论的表述,因而,学术论文应当有一个科学结论(或新发现,新观点)为前提。至于这个科学结论与确定论文题目的时间间隔,可能存在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早已对这一课题潜心研究,已有了新发现、新观点,现在以这个论文题目为名来表述这些新发现、新观点;第二种情况是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没有研究,而是以这一论文题目为课题进行研究。这第二种情况有可能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不忙撰写,专门以论文题目为课题展开研究,待得出研究结论后再撰写学术论文予以表达;二是边研究边撰写,即把研究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合二为一。对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的撰写,即把研究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合二为一。对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的撰写,这第二种方式是难于做到的。因为,自然科学研究往往要进行实验;对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学术论文(如商榷性,论战性,辩驳性的学术论文)是可以将研究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合二为一的。实际上,大多数非专业研究人员和部分专业研究人员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大都是将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的。但是,将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会产生一些弊病。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件和现象中概括出共性,抽象出本质,揭示出规律,总结出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而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也就是科学结论的表述过程)则相反,往往先说明结论,然后举出典型实例予以证明,即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思维走向,思维方式上很不相同甚至相反。如果同时进行或者合二为一,就可能发生将后一过程的思维走向削弱甚至取代前一过程的思维走向的情况,就可能使学术论文所表述的结论(观点,发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缺乏坚实的客观性,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实事求是的,是老老实实的事业因而也是很费力的笨事业,而凭耳闻目睹的直观判断是很轻巧的事。所以,当把科研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同时进行或合二为一时,就容易用“轻巧”取代“笨实”,也就是不自觉地把“主观”取代了“客观”,从而也削弱了论文论点的科学性。所以,我是不大赞同把科研过程与学术论文撰写过程同时进行的。但是,考虑到本文的读者,确切些说本文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研究人员,都是为制播节目终日奔忙、辛劳的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不可能挤出很多时间进行专门的研究,因而,是可以把研究过程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鉴于广播电视工作者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在这里,就确定了选题后如何把研究过程与学术论文写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在选题确定后要界定选题的研究和论述对象。确定了选题就是确定了

研究对象和写作要论述的对象。但确定了对象并不等于明确了对象。确定了对象就是确定了研究什么,论述什么,而明确对象就是搞清楚这个“什么”的内涵和处延,就是弄明白这个“什么”与它相邻、相似事物及其概念的界限,就是弄清它的范围。总之,要对这个“什么”进行界定。能不能省掉这个工序呢?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这个工序省不得。因为,对象就是研究之矢、论述之矢的“箭靶”,如果“箭靶”模糊不清或晃动不定,就会在考察、分析、论述对象时思路紊乱。某些广播电视学术论文出现跑题,偏题,思路不清,逻辑混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确定了选题后没有对研究、论述对象进行界定,没有揭示它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把它与相邻、相似的事物及其概念区别开来。而界定对象的科学方法就是按形式逻辑学所提供的科学定义方法给对象下定义并对其外延进行科学的划分,最好把对象与它相邻、相似的事物作一简单的比较,揭示出它们的异同。界定了对象,不仅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和论述活动运转起来就有了一个稳定的“轴心”,而且,可避免在科学考察、分析和论述时与对象相邻、相似的事物混淆起来。

第二,按界定的研究对象收集资料。

我们之所以在“收集资料”前冠以“按界定的研究对象”这一定语,是因为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常走弯路:辛辛苦苦收集来的资料大都用不上,适于研究的资料太少,远不够用,又要重新收集资料。厦门大学副校长史学家郑学檬教授的博士生,为研究中国传播史花了很多时间收集的史料,送郑教授审阅,都要不得。究其原因就是事先没有对“传播”进行科学界定,没有把“传播”与“新闻”、“宣传”、“教育”、“传递”、“交往”、“交流”等与“传播”相近的概念区别开来,所收集的资料大都是非“传播”方面的,只有重来。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在选题确定后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在收集资料时要按界定的对象收集五

说到收集资料,照常规要谈谈资料对于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重要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道理,广播电视工作者都知道,用不着再费笔墨来赘述。这里只分析下面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广播电视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都是在接到开会通知后才临时想个题目,匆匆写成交差的,缺乏扎扎实实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因而学术论文不易显出是“研究结论的表述”,而是一种观感。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

第一,工作忙,时间紧。工作在广播电视工作第一线的确是非常忙碌的,根本抽不出大量时间,像科研人员一样从容不迫地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第二,还没有养成严谨的治学的习惯。撰写学术论文是一种治学过程。治学就要有科学精神,就要遵循我们前面说的学术规范,就要抵制浮皮潦草,东拼西凑的浮躁,就要鄙簿只追求入选、发表不讲质量的虚荣心;就要有厌恶抄袭剽窃的道德感;就要养成不按学术规范写作就不舒服的习惯。

如何解决既没有足够时间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又要严谨治学这一广播电视工作者撰写学术论文时遇到的独特矛盾呢?

这里我向广播电视工作者介绍一种解决这一矛盾的做法,不妨一试。

这一做法就是:早定题。定题后,平时多留意,只要见到有关这一题目的资料就收集起来存放在一起,日积月累,有关这个题目的资料就比较丰富了。有空就整理、分析,就会有见解、想法,自己的观点便日渐成竹在胸,需要交论文时就不会“打急抓”了。早定题,不是随便想一想就是,也要象前面说的在充分了解广播电视研究动态之后,根据选题原则,主客观的需要和条件选题。早定的题最好是自己在学术上的定位,也就是这一辈子的研究方向。人生一世要想对广播电视理论有突出贡献,就要有郑板桥崇尚的岩竹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您要研究记录片(以定位于研究记录片为例)就咬定记录片不放。您只要定了位,成了一个有心人,平时就会留意记录片及评论记录片的资料并及时把它们收存起来。一天一点,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一年两年,持之以恒,您收集的国内外有关记录片的资料就比别人丰富,您对记录片的了解就比别人全面,你对记录片的研究动态就比别人更熟悉:谁发表过什么意见,谁的观点中肯,谁的主张偏颇,谁的见解独到——这样,您拿出的论文不仅不会与别人的论文内容重复,而且您就会比别人发现更多的需要改进的问题,您的胸中就会涌现出一系列关于记录片的题目及其腹稿,或抽取其中较成熟的一篇进行加工修改投给学术期刊,或在收到开会通知时就选取适合研讨会要求的一篇加工寄去,而且这样拿出的论文就不会泛泛而论,就会有新意,有深度,有价值。论文集多了,观点多了,您对记录片的长期的系统研究就会形成一个关于记录片的新的知识系统——出一本论述记录片的有创见、有份量的学术专著就比较容易了。

实行早定题(最好是早定位)的做法,广播电视工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工作忙碌与严谨治学的矛盾就好解决了。

以上针对广播电视工作者特点的建议,是把专业研究人员集中收集资料的时间分散到广播电视工作者每日每时的日常生活中去。将集中改为分散,但不能没有。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这一严谨治学的重要环节不能少,更不能缺。将集中改为分散,不是将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时间减少,还有可能分散的时间总量比集中的时间更长。

解决了时间分配问题,我们再来探讨收集资料的空间问题。

“早定题,平时多留意。”留意什么?也就是从何处去发现、收集有用资料呢?

鉴于每个广播电视工作者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有关广播电视的书报刊的单位拥有和个人拥有情况不一样:有的齐全,有的短缺而且短缺的程度也不一样;在个人掌握电脑的情况方面就更不一样。因此不能只就某一境况来谈如何发现、收集资料,只能谈普遍规则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作选择。

收集资料有订做和自己做两种方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中心”都承接专题服务。交了费,它就按您的选题或定位的研究方向收集资料邮寄给您。订做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收集资料的工作人员不是干您这行的,对资料是否适用,是否有价值的鉴别力当然就比您这位内行差,这就难免会发生漏掉有用资料甚至漏掉宝贵资料的情况。所以专业性很强的选题资料由自己来收集最放心。

自己收集资料又分传统的手工方式和现代的电脑方式两种。传统的手工方式一般是到图书馆:要找书就查《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或书目分类卡,查到要找的书就去借;要找文献就查《全国报刊目录索引》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的《新闻与传播》、《电影、电视艺术研究》专辑,按查到的文章题目及出处找出原文;如果已做了查书目、索引、专辑的工作并已收集到了近几年或近十年、二十年的资料就用不着每次重复这一查找工作,只关注新到的有关书报刊,不断补充新资料就行了。这一工作贵在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无论研究什么,“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传统的手工方式常以作读书笔记的方法筛选、储存资料。这种方法不便于把筛选的资料分类,所以一般采用卡片摘抄法。每抄一条资料您就按其内容把卡片归入某一类中。例如摘抄了一条谈“记录片的内涵外延”的资料就把它归入“记录片的定义”类。摘抄一条谈“记录片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挖掘文化内含”的资料就把它归入“记录片的手法”或“记录片的风格”类。每条资料都要注明其来源和时间(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或作者,文章名,刊名及哪年第几期或作者,文章名,报纸名,版次,日期),以便引用时好注释。卡片摘抄多了,分类细了,每类的内容丰富了,您就可按其中的任何一类写一篇或几篇文章,而且写起来得心应手。正如史学家吴晗说的:“只要抄上一万张卡片,就不愁没有文章写了。”正是在我国一批前辈学者的指引和激励下,二十年前笔者也制备了一个有50抽屉的卡片柜,抄了几千张卡片,,也应验了吴晗先生所说的好处。但自从我掌握了电脑和扫描仪后便毅然淘汰了它。因为,我利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利用扫描仪摘录资料,一天收集的资料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一个月甚至三个月也完不成。因此我建议,最好采用电脑、扫描仪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收集资料,效率特别高。

用电脑、扫描仪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查资料,最好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名“北京图书馆”)去查。为什么?

第一,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的前提就是这个图书馆的资料的数字化程度很高。要使资料数字化需要一大笔资金,全国很多图书馆资料的数字化因缺乏资金而进展缓慢,只有中国国家图书馆受国家特殊保护,因而它的绝大多数资料(特别是报刊、摄影和电子出版资料)都已数字化,可供读者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去查找。

第二,它馆藏宏富,种类齐全,名列世界图书馆的第五位。要查书,它是国家图书总书库,有2000万册,而且建有“全国图书信息网络中心”,应有尽有;要查文献,有2160万件,而且建有“全国文献资料共享协作网”(与全国124家科研院和大学的图书馆联网协作)。也就是说,全国124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图书馆中数字化了的资料都有可能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里查到。

第三,以前要到北京图书馆查资料非到北京去不可,所以,人们要查资料只好就近到本省、本市甚至到本单位的图书馆。现在有了互联网就排除了空间距离的障碍。要到中国国家图书馆查资料就方便了,这种方法甚至比到本省、本市、本单位图书馆还方便。既然这么方便,不妨每天或每周或每月挤点时间在电脑上通过互联网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与您的定位或选题有关的新书、新文献、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新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摄制、编辑、导播经验和评论方面的材料,如有就及时下载收存。

第四,由于国家的特殊资助,中国国家图书馆有条件开设了不少公益性的服务项目,如:在“数据库检索”中免费检索、咨询的就有10个项目。

尽管使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很方便,但某些资料查起来就不如身边有本工具书方便。例如:要了解“2001年我国有多少电视台,减少或增加多少电视台”的数据,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去查找,就不如从自己书架上取下一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查阅方便。所以应自备一些必要的工具书和重要的参考书,如《新闻学大辞典》、《传播学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学》、《世界广播电视史》、《传播学概论》等等都是撰写学术论文时需要常常翻阅的。

在我们确定了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题目,并完成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学术论文的撰写了。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撰写原则、撰写技巧由学术论文的本质所决定。学术论文本质上就是研究结论或科研成果的表述。下面我们谈谈为什么和怎么样按学术论文的本质来撰写。

一,紧盯着目标,不要误入歧途。

表述科研成果,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用语言符号向世人公布科研成果。表述的目的就是把躺在实验室里或书斋里或藏在研究人员心里的科研成果传播出去,为世人所重用。要使世人重视、应用您的科研成果,您的论文就得在以下这几个问题上说服人:第一,您的科研成果具有创新性即是最新产品而不是仿制品更不是窃来品。第二,您的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至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具有指导广播电视事业并提高其效果的应用价值。第三,您的科研成果很可靠,论点根基牢,立得稳,结构严,不易驳倒。

让您的科研成果(研究结论、观点、原理、规律等等)为世人所重用,这是学术论文撰写过程中应紧紧盯着的目标,也是撰写论文时思维活动为之运转的隐形轴心。我们不少同志在撰写论文时因缺乏这种目标意识、轴心意识而误入歧途。最常误入的歧途有:

第一,混淆文艺作品与学术论文在征服人方面的区别,按文艺作品的仪容去打扮学术论文,想使学术论文具有文艺作品的魅力。文艺作品的力量在于以情感人,以美动人;学术论文的力量则在于以理服人。理,就是道理,就是真理。要用道理、真理去征服人,用道理、真理中的内在逻辑和准确反映这一内在逻辑的论文的结构逻辑的力量去征服人。我们常见一些论文作者的心思不是去把握、表现这一内在逻辑,而是带着“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心情,把心思用在运用什么样的美妙词句上,致使一篇论文花花哨哨,把内在逻辑冲淡、冲乱了。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学术论文与文艺作品在征服人方面的区别。如果知道学术论文不是以情感人,以美动人而是用真理服人,而真理是朴实的,它的力量就在于它的朴实,您用美妙的语言把它一打扮,装模作样,它就不实在。一不实在,它就很难取信于人,很难服人了。所以,一些著名的学者(如广播电视史学家赵玉明教授,新闻理论界德高望重的甘惜分教授等知名学者)的论著都是很朴实的。

第二,用表达的故弄玄虚来代替理论的深刻。人们崇尚理论的深刻、深厚而鄙视其肤浅。但是,不能为了显其论文的深奥,故弄玄虚,用晦涩、空洞、生僻、模糊的语言,弯来拐去地表述,使读者如坠雾海,不知所云(如“单纯的语言文字铸造的审美殿堂,又往往由于意义之间的空白太大,而造成审美接受之间的距离疏隔”)。(1)结果就是与你的目的背道而驰。因为,你的目的就是要让世人重用你的理论成果。你的理论成果要得到世人重视,就先得让人理解它,为此,你就得把你的理论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不能用晦涩,空洞、生僻、模糊的语言,而要用准确、通用、明白的语言。要懂得这个道理:理论越深刻越好,而表述理论的语言和方式越简洁明白越好。这就是所谓的深入浅出。深入浅出才能最好地达到你的目标。

第三,生造新词句代替理论创新。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是原创性研究,最有价值的理论是原创性理论。但是,不能认为在论文里生造一些很不规范的新词句,玩弄一些生蹩蹩的外来词句就是原创性理论。所谓原创性研究,就是别人从来没有研究过的内容的研究,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所谓原创性理论就是提出了别人从来没有得出过的研究结论,是一种里程碑性质的理论。而生造的词句,生蹩蹩的外来词句只是表述科研成果的语言符号,不但不能代替原创性理论,相反,由于这类词句不是把原创性理论表述得清楚明白,反而弄得糊里糊涂,面目全非。因此,我们在写论文时应当尽力不要使用不规范的新词句和生蹩蹩的外来词句。

总之,我们在写论文时要紧扣的目标让世人重视你的理论成果,用最准确、最简洁的语言把你的观点、理论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

二,思路·逻辑框架·提纲

不仅论文的语言及表达方式要紧扣的目标来选择,就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即论文的思路、逻辑框架、写作提纲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运转。

(一)思路。这里的思路是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什么问题?就是读者的问题。你写论文不就是向读者阐释、论证你的观点、主张以说服他们吗?你要说服他们,你就得把他们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估计到,并把这些问题化解在阅读过程中,否则他们就不服。他们不服,就意味着你的论点让读者置疑而站不稳,立不起来。即使你论文中的观点、理论没问题,你的理论让人置疑也说明你的表述有问题。所以,写论文时事先估计到读者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呢,乃是关系到论文成败的大事,不可不注意。如何估计读者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呢?假如你要发表《应重视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章,好,读者就可能问:难道广播电视学的应用理论就不该受到重视?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是不是因为你个人偏爱基础理论?是不是你的志趣在于基础理论?或者是因为你承担了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才如此主张?要化解这些问题就必须说明:A,你的观点是“广播电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广播电视学应用理论研究乃是广播电视学赖以腾飞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目前广播电视学界普遍轻视基础理论研究”。B,广播电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广播电视学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既不是你个人的偏爱和志趣,也不是因为你承担了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才提出这一主张的。关于A,你只要简单声明和陈述一下就行了。而关于B,则是重点和难点,因为要证明:广播电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广播电视学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就不是简单几句话甚至不是简短的几段文字就能说清楚的。找准并解答好读者对您论点的问题,这就是这篇论文的思路。

(二)逻辑框架。也可以称为逻辑布阵。因为这是论文要说服读者的策略支架:说什么?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哪些重点论证,哪些点到为止?所说的内容之间如何相互呼应?总之,要把说服的各“兵种”布成一个说服阵势,也就是论文的逻辑框架。

(三)提纲。提纲实际上就是把逻辑框架的表述顺序排列一下,或者说是把“战略部署”中的各“兵种”的出击顺序编排并给每一“兵种”命一个名罢了。

三,前言·正文·结论

在中国大陆社会科学论文暂时还没有流行开辟“文献回顾”或“文献探讨”专栏的情况下,前言就承担了简略介绍论题研究动态的任务。不要小看了这个任务,读者是否认为你工夫下得深,你的论文是否有新意,有价值,就要看你对论题研究动态的把握程度。所以,在前言里要认真交代论题的研究动态,让人从中看出你论文的新意、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此外,前言一般还要交作背景(即选择研究这一问题的原由)、目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考察视角。有的还对论文的某些缺陷的客观原因作解释或针对读者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化解。总之,前言没有固定的格式,这里只介绍一般情况。作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在读者阅读正文之前作一些必要的交待。

正文就是按提纲的顺序,把逻辑框架结构各个构成一一展开来阐释、论证。根据笔者八十年代初编辑学术期刊、论文集、丛书过程中的心得,请作者在撰写正文时注意如下几点:

(一)论据是论文的基石,是论文的力量之所在。不仅总论点、分论点要有充分的依据,就是行文中的判断也要尽可能摆出论据,没有论据不要轻率判断。如“网络媒体引发的媒体竞争愈演愈烈”。(2)电脑普及率还低的今天,断言激烈的媒体竞争是由“网络媒体引发的”,根据何在?文中没有摆出。没有论据就作出令读者稍动脑筋就觉得是不正确的判断,怎能达到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呢?翻开有些学术期刊,像上面这种没有论据就妄加判断的例子还真不少。

(二)引文尤其是有关新观点、新创见的引文一定要加注。现在不少论文尤其是非专业研究人员的论文引文时不加注或极少加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便于读者、编者查找、核实原文。有的甚至在使用别人的成果时不用引号,也不说明是某某人的观点。这是违反科研道德的。别人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就是别人的,不能含糊,应当注明。注明就是尊重别人的成果,也表明自己无掠人之美的不道德的意识。

(三)文章写好后最好搁置一段时间再检查、修改、补充、定稿。为什么要搁置一段时间?因为文章过程中容易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势。束缚思维,不容易跳出来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过一段时间,那个相应的定势减弱,思想获得解放,加上看一些新材料,再回过头来检查,就会发现一些缺点甚至错误需要纠正,修改;就会发现一些片面,缺失之处需要补充、完善。世上一些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大都把自己的论文放一段时间才发表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哥白尼,他把他的关于太阳中心学说的论文放了9年才拿去发表。

至于论文最后要下结论乃是常识,本不应在此赘述。但我看到一些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正文之后无结论,他的观点分散在正文里。这样做会使读者开卷了然,闭卷茫然,不利于实现你的目的。所以,在正文之后最好把论文的总论点、分论点整理、归纳成简明扼要的文字,便于读者把握、记忆。

最后,我还要谈谈论文幕后的人格问题。也许有读者觉得奇怪,你谈学术论文写作怎么扯到人格上去了?这是因为,做学问先要做人。科学是踏踏实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表述过程(即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是一丝不苟还是马马虎虎?是刨根问底还是浅尝辄止?是严谨还是浮躁?是实事求是还是主观武断?是追求贡献于人类而刻苦钻研还是追求虚荣而抄袭、剽窃别人的成果?这一切都是由人格左右,由人的科研道德所决定的。所以,要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要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定要加强科研道德修养,注意高尚人格的提升。(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注释:

科学论文论文 篇二

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类问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作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需要借鉴这一评估标准,以提高论文质量。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要求论文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获奖、来自较高的课题级别等等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1、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2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3“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J.S.Mill)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其他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林学谛著《环境、交往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

(4)M.尼尔。布朗《走出思维的误区》,张晓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涛、刘青峰《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科学论文论文 篇三

关键词学术论文评估标准

近年中国大陆招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数量急遽增长,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与本科生相当;而研究生导师,即使破格提拔,增长也是有限的。初带研究生的生手导师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谈常见的论文写作中问题,以及评估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交流一下,供同行们讨论。

新闻传播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九种问题

我近年评阅硕士和博士论文近百篇,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九种:

一,将论文写成教材或普及读物。虽然处于学习阶段,但硕士、博士论文无论如何属于学术论文一类。而现在一些论文,有的很像教材,将某一论证对象从定义、重要意义开始说起,方方面面都讲到,讲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的很像普及读物,对某一别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外国的),方方面面做了介绍,介绍完全了,文章也就结束了。有一篇关于探险报道的硕士论文初稿,从什么是探险、什么叫探险报道、探险和探险报道的历史开始写起,然后是详尽的关于探险报道的写作要领、注意事项,直至采访时要穿什么衣服等,全写到了,相当全面。写完了,文章结束。另一篇关于世界性通讯社的博士论文,叙述了各大通讯社的历史,只在各章最后有一数百字的段落“论证”几句,论文就算写完了。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发现,也没有研究的新视角。这样的论文每年所展比例不小,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J.S.Mill)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1]参见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参见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其他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林学谛著《环境、交往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

(4)M.尼尔。布朗《走出思维的误区》,张晓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涛、刘青峰《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科学论文论文 篇四

二,将论文写成了工作经验总结或理论宣传文章。可能有的作者在读研前是做宣传工作的,或者担任领导干部的文字秘书,这种工作经历使得作者写的论文,文字流畅,话语是成套路的,诸如:在……形势下,在……领导下,为了……,以……为基础,以……为指针,做到打实几个重点……、突出几个……、落实几个……等等。读了文章,好象在喝白开水,除了有些词句漂亮外,实际上并没有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视角。例如有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论文,作者为了在第一章显示论证的理论性,三个小标题分别是:舆论监督是……生命、舆论监督是……旗帜、舆论监督是……保证。但是舆论监督本身到底是什么,反而没有说出来。因为作者真心诚意地以为,这就是“理论”论证,报纸上理论版确实尽是这类“理论文章”,有些还是级别较高的党政领导人的文章。有一篇论述某报纸论文,本来是可以写成学术论文的,但是作者陷到这个媒体里太深,进去出不来了,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用学术眼光来观察问题,当谈到这家媒体存在的意义时,小标题是“……的理论意义”,内容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为该单位的题词。作者误以为,高级领导人题词,就是“理论”。

这种情况与中国大陆的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宣传、商业公关与新闻报道混同有关,每年在论文中这种类型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除了学生的问题外,这与部分导师本身就在具体的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对于学术研究不够熟悉也有关。因此,需要强调区分学术研究论文与政治宣传、企业公关文章,有时它们都叫“理论”,但所指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三,论文中缺乏基本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一些论文,分析太缺乏本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仍然在使用诸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中学时代学的大众哲学常识,来“分析”问题。不能说他们说的不对,但是实在没一点学术研究的味道。这种情况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再纠正,已经晚了。这反映出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理论教育较为薄弱。从入学就应加强学术理论思维的训练,将文科的基础知识打牢,真正懂得什么叫“研究”。

四,论文的理论前提不可靠或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行文、具体论证和结构不错,由于论文的立论不成立,全盘皆败。例如一篇论述古代文论对现作启示的论文,将韩非谈到“文章”如何的一段文字作为“纲”,展开来写。显然,作者误将引文中的“文章”的概念理解为现在的“文章”(先秦文献中的“文章”是“文采”之意)了。这个理论前提一错,后面再怎样写都没什么意义了。另一篇论文,阐述舆论学的发展历史,谈到18世纪西方第一部使用现代“舆论”概念的著作,根据别人的介绍,将作者对舆论的划分(“公意”与“众意”),抄写中误为“众意”与“民意”,没有再看原著,就论证起这两个抄错的概念含义如何不同。一开头就出现这种理解错误,后面的论述自然跟着错。

这与学术研究存在不同意见是两回事。不同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但是基本的事实,包括事实本身和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公认的原因,总要正确。理论前提起码能够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成立”,不然就没有共同的讨论基础了。

五,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理论依据。不少作者在讨论论文的基本概念时,并没有理论根据,常把字典、词典作为论据,试图证明什么。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不是小学生学习一个字词时查字词典那种情形。为了理解一个概念,论述中可以涉及这个词汇的语法构成和意义解释,但这只是这个基本学术概念的技术性解释,读者将等待着关于这个概念的真正学术性阐述。然而,常常查了字词典后,关于基本概念的解释就算完成了。现在新闻传播学文章中常出现“××性”的概念,创造和使用很随意,缺少科学内涵,这是造成论文学术价值评价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不会写绪章。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是现在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七,忽视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往往有这种情况:论文的“参考文献”没几篇,但是文章却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说得头头是道。这是由于知道得太少,胆子越大的缘故。这样的论文中通常矛盾很多、别人(但是作者不知道)已经论述过的东西较多(但是往往有明显漏洞),可是作者自己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不是论文的形式主义的部分,而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考察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看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否本学科的代表作,也可以从侧面考察学生的治学态度是否严谨。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没有开列出几篇东西,已开列的也不是代表作,而且编排没有规范,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这篇论文的水平高不了。

八,非必需地引证和论述自己导师和可能评议论文的老师的论著。如果恰好论文涉及导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导师确实在这方面有独

到的观点,学生引证是正常的。但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即不少论文的选题与导师或其他相关老师的研究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他们的论著并不是学界的代表作,学生却千方百计要引上几段,有些引证的内容就是大白话,谁都会说,甚至连导师论著中的“俗话说……”都引上了。

关于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是复杂的,F.索恩(Thorne)曾归纳了六种非正常引证的动机,情况如下:为阿谀某人引用;以自诩为目的引用;为相互吹捧而带有偏见的引用;为支持某一观点牵强的引用;为维护某一学术研究派别利益的不正常引用;因迫于某种压力的引用。[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类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与研究对象的真实联系,最终影响论文分析结果的客观性,玷污学术研究

九,写作中缺少“假设论敌”的意识。于是,写作时只考虑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面,有意无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这很容易被别人抓住作者论证中的缺口。如果每论述一个问题,自己多想想,别人会就这个问题给我挑什么毛病,如果每一个问题在写作时都这样自我提问,文章就会论证得较“圆”,逼着自己治学严谨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建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采用“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2],对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若了解了其结构要素,我们在写作论文时就会有一种学术标准进行自我衡量,以保证论文至少像个论文,多少有些创造性。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首先考察论文的规范性。这里的规范性,不仅指引证的规范,而是指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占有、分析深度、遵循学术引证规则这三方面的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占有资料,这本身就是论文的最大规范问题。不充分占有资料,特别是不占有最新的资料,无法保证观点的创造性,有些结论可能是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的了;或者造成论文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情况下当然仍旧可以写上许多话,但这无论如何算不上有水平的论文。

这三方面的论文“规范”,从一开始就将那些不占有研究资料而拍拍脑子随意想出若干“××性”,或随意地从个别事例推出整体的文章,从学术论文中予以排除。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实质上是要求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或对现实有所了解,防止研究者因某些局限而忽略必要的事实,疏漏某些可能的逻辑关系。当然,这些关于论文的规范性考察,并不等于论文就具有科学性了,但是它会影响到论文结论的科学性;而且,规范的论文也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清晰的学术发展脉路。

第二,对论文的难度作出评估。假如第一关过了,可以认定算是学术论文了,那么马上就面临第二个问题,即这篇论文实际付出的精力有多大?一般地说,付出精力大的研究,其成果的质量也较高。这里的指标有两项,一是论文的规模,一是论文的复杂程度。

这里的“规模”,不是指参与人数的多少,而是指研究本身所要操作的概念、事实要素或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等的多少。需要处理的因素越多,规模越大;反之越小。这是考察作者研究能力的一种指标,并非文章越长规模越大。有时一篇论文并不长,但是需要很多论据,必须论证得当,它的规模就属于较大一类。例如关于北京“新疆村”的研究论文,涉及人口、经营规模、材料来源、语言和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系统、雇佣关系、同胞关系、家庭、生育、宗教、民族政策、法治、饮食等等,必须处理这样多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该项研究的规模较大。

这里的“复杂程度”,不是指涉及面大(有些选题涉及面较宽,但是逻辑关系简单,分析起来并不困难),而是指需要处理的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复杂。有些看起来不大的选题,如果其中要说明的各种关系较难把握,那么应当说其复杂程度较高。例如“我国的地下色情产业”这个社会学选题,它似乎算不上重大选题,但是真正研究起来,要处理的各种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关系越复杂,需要运用的知识量、知识深度、研究能力等的要求就越高。

第三,对论文的研究成份进行评估。一篇论文,不一定完全是研究性的,有些成份属于是在普及某些知识,或者仅仅提供了一些资料。根据智力对材料加工程度的差异,研究性质成份是指论文中提供了新的认识的那部分。

因此,需要先对论文的研究成份的多少下一个判定,这里提供了四种选择:25%、50%、75%、100%。看来还是简单了些,但重要的不是划分研究成份占多少的讨论,而是要在观念上学会区分研究、普及、资料这三种不同的成份,努力使自己的论文增大研究成份。一般地说,硕士论文如果有50%属于研究成份,可算是相当不错的了。这里需要说明:并非只要属于研究成份就好,同样属于研究成份的部分,水平高低差异很大,这里还要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第四,考察论文的科学性,即可靠性。这需要根据对论文研究性、普及性和资料性成份所作的划分,分别评估。如果确定成果全部或部分属于研究类,就要首先对成果研究部分的科学性进行评估。这里有五项标准。

1,基本理论依据或前提的可靠性。提出这一对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于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论文中具体概念没有发现不成立,论据也颇有力,论证不能说不严密,方法也有效,但是由于理论前提不可靠,实际上一切皆不能成立。例如若有人提出“太阳黑子活动决定经济发展”的假设,这完全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假设成立,而且在统计学上确有明显性。但是这在经济学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错就错在没有可靠的理论前提。

2,概念使用的科学性(明确、严谨、有效)。概念是任何论文的基本单元,将概念的“明确、严谨、有效”要求联系在一起,是针对这样的情况:概念需要很好地反映特定事物的范围或本质,仅仅做到“明确”是不够的。有的很明确的概念,不具备处理、解释其定义范围内事实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说明结论。一些文章中常见的脱口而出的一连串“××性”,就属于这种情况。

3,论据(理论或事实)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这里的“可靠、充分”是对论据说服力的衡量标准。“权威人士”的话,可以作为辅助的论据,但不宜单独作为论据,就在于它虽然通常是可靠的(这里是指真实),但不能作为“充分”的论据。

4,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标准,一是具体论证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一是论证的整体充分,没有空缺。

5,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里的两个标准,前者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例如考证某一事物为历史上的第一,方法上就要保证是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检索和分析,而不是只依据部分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证调查的推论,则不能超越原抽样的总体范围,否则便不可信。所谓“有效”,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正好能够说明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显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在于它是否复杂和新鲜,而在于能否有效地说明论点。

当然,并非每种研究成果都适用于这五项,前四项一般适用于理论型论文;实证型论文需要重点考察第五项,而前几项可能不全适用于对它的评估。

第五,对论文的价值进行评估。这里也包括五项标准。这是对该论文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学术价值、论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社会价值。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行专家组可以对论文的学术价值提出若干评估的衡量标准,

但是社会价值是难以具体分解的,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不是“社会价值”需要的“主体”。因此,这里涉及学术价值的前四项较为具体,关于社会价值的后一项相对抽象。

1,问题提出或选题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某个学科的学术发展,提出问题本身如果带有启示作用,常常有力地推动学科整体的发展。为什么说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原因也于此。

2,所提供的新事实、新知识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某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的,它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事实或提供新知识,例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学的论文中,有一部分也需要用这个标准衡量。

3,所获得的新认识新结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这是针对另一类论文的,它们主要在观念领域有所创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世人和学科有启迪作用,例如哲学、文论、政治学、法学、方法论等方面的论文。新闻传播的论文中,有一部分需要使用这个标准。

4,所提供的分析角度或研究方法对学科建设的贡献。这是针对所有论文的。我们很难要求每篇论文都能提出新观点、新事实、新知识。但不少论文的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或者研究方法与众不同,给人以启示,那么这类论文也应该肯定它对学术发展的贡献。

5,论文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论文所取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作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判断。这只适用于纯应用性的论文。

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在以上五项中有一项能够作出一些贡献,应该是很成功的了。因此,在衡量自己成果的价值时,要有自知之明,感觉在某一项可能作出些贡献,就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争取有所收获。全面追求“贡献”或追求很大的“贡献”,很可能结果是完全没有“贡献”。特别在自我感觉非常好时,更需要正视这五项衡量的标准。

第六,关于论文中普及性成份和资料类成份的评估条件。普及性知识和资料类成份,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应在学术论文中占主导,不然,就很难说是论文了。如果自己的论文中有普及性和资料类内容,也要尽可能使之可靠和严谨。下面是关于这两方面的评估标准: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对原成果概括和转述的准确性。2,介绍阐释的清晰性。

对论文普及性成份的价值评估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解决某一具体学术问题的贡献。3,论文普及性成份的社会价值。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科学性的评估条件:1,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2,资料选取的必要性和充分性。3,资料处理的科学性。

对论文资料类成份价值评估的条件:1,对开拓学术视野的贡献。2,对满足学术研究需要的贡献。3,论文资料类成份的社会价值。

“核心期刊”发表、评奖、课题来源能否作为论文的衡量标准

现在中国大陆有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对教师的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的衡量标准中,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或者评委成员大多认为达到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水平,或者发表的东西获得了什么级别的奖,或者研究本身是某一级别的课题的一部分,会在论文的评价上给予特别看待。有的学校硬性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够作为毕业、晋升的条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往往也会加重对论文评价。这些衡量标准,在现在中国的国情下,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据。

由于现有的国情,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新闻报道或评价,以及课题来源等不一定来自科学共同体(指本学科最具权威的专家组)的判断和决定;目前中国大陆的学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并不是科学共同体公认的,它们的认定受到较多的非学术因素的制约;学术评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非学术因素,某些有价值的论文,恰恰可能存在争议,而评奖通常给予了争议较小的;课题来源和级别只反映政府管理机构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和导向,难以证明论文的学术价值;媒介的报道或评价不能反映论文的价值,因为记者的评价是非专业的。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这一评估体系,暂时不采用这些间接指标。

学术同行引用频率本应当成为评价论文的重要标准,但鉴于目前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界尚无社会科学引证系统(例如美国有《社会科学引证索引》),并且研究者尚未普遍遵循研究规范,现在暂时也没有将同行引证作为评估标准。

既然现在不少大学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求获奖、要求较高的课题级别和媒介报道等等评价要素,论文的作者很难不去追求。但在舆论上,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至少在认识上要清楚,这些标准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证明论文的价值。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体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对论文的评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这要以社会环境整体宽松、人们的心态较为正常为前提。如果只允许一种意见存在并且人们都一致赞同这样的做法,或者人们普遍地处于某种激昂和偏执的状态,再完美的评估方案也会评出十分荒谬的结果,因为可能会出现密尔(J.S.Mill)所说的“多数的暴虐”现象[3]。另外,为了保证这一评估体系的公正,需要评委的数量相对多些。如果委员人员太少,每个评委的权重就会过大,自然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1]参见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参见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其他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林学谛著《环境、交往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金观涛、华国凡《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版。

(4)M.尼尔。布朗《走出思维的误区》,张晓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5)金观涛、刘青峰《论历史研究中的整体方法/发展的哲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6)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李银河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柯惠新等《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李茂政《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相容性及内在联系性》,《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169-180,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编印。

(9)陈力丹《硕士论文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科学论文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00 4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