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大学生活在不经意间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优秀的毕业论文是什么样的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音乐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音乐论文 篇一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元化国家,56个民族各自多姿多彩、异彩纷呈,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色。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或含蓄或奔放的展现出各自民族的音乐特点,民族音乐的种类繁多、样式新颖,形成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特色。每个民族的情感都寄托在音乐文化的情感中,通过音乐情感几千百年来的沉淀和积累,少数民族音乐逐渐的成为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意志的灵魂,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上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中吸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让大学生不仅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音乐内涵,更多的是了解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从而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这就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所在。

二、在高校中继承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

(一)完善高校音乐课程安排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既要立足于本土音乐又要完善少数民族音乐的设置,彼此相辅相成,共同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环境中,主要构建音乐类型、方式、风格为主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课程中要应用于理论结合实践来进行,进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理论的课程,如《中国民歌鉴赏》、《中国民乐演唱基础》、《民族民间音乐》等。在此之外,应有计划地设置师生户外实践教学去用心灵感受体会民族音乐的产生、艺术风格等。这种方式会让大学生更好的吸收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形式,并受益颇多。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音乐教学最根本的是以听赏为基础。听音乐是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认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逐渐建立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如山西民歌《绣荷包》、东北民歌《小拜年》、《小看戏》、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其次听赏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戏剧,如黄梅戏、豫剧、越剧等。再者听赏民歌器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曲《空山鸟语》、《二泉映月》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的途径,其次结合实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音乐文化的需求。

三、高校音乐教育融入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高校音乐课堂

目前,我国大学大部分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音乐选修类课程较少,大多以欣赏为主,只有极少类少数民族大学开设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在高校的音乐课程上增添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文化,同时也能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内涵,丰富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使广大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课堂中丰富了音乐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音乐文化的和谐与发展

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观念与认知的所在。我国音乐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能被人遗忘,它有其独特的魅力,象征着我国传统文化。在高校中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是在提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也是在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熔铸在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并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个性文化与中国传统多样性文化共同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目前并不是处在普及的阶段,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也并不全面。高校音乐教育吸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从中对少数民族加深认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树立新时期大学生的文化观念、认识价值、思维方式及精神内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开设少数民族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听到各种各样的独特音乐,还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气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使他们学会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来自不同民族的同胞,尊重文化差异性,使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关于音乐的论文 篇二

关键词:艺术;唐代文学;音乐;唐诗;乐府诗;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150-007

唐代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繁荣期,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高潮期。唐代文学是唐代艺术诸种样式之一,与其他艺术样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既可以通过考察唐代文学来了解唐代艺术的发展,也可以通过考察唐代艺术来了解唐代文学。因此,艺术与唐代文学研究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依然活跃,成果颇丰。通过对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的统计(1),笔者发现:它涉及的艺术样式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其中以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与音乐等)与唐代文学研究为主,现代艺术与唐代文学研究只是略有涉及,就后者而言,涉及的艺术样式有影视、建筑等,论文仅10篇左右;它涉及的唐代文学内容则包括作家、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等。

在艺术与唐代作家关系研究中,论及的作家往往都为大家和名家,包括李白、杜甫、王维、韩愈、元白、刘禹锡、李贺及温庭筠等。其中艺术与李白关系研究的论文约12篇,涉及的艺术样式包括书法、绘画与音乐,在书法方面的有1篇,在绘画方面的有1篇,其余10篇均为音乐方面的。而在音乐与李白关系研究中,涉及的问题大约有三:一是李白诗词中的音乐,论文有3篇;二是考察音乐与李白的诗词关系,包括考察李白乐府曲辞的特点,分析李白乐府诗与词之间的关联性,考辨李白词作的真伪,以及评价李白在词史上的地位等,论文有6篇。三是考察李白诗歌对当下歌词的影响,论文有1篇。

关于艺术与杜甫关系研究的论文约51篇,既有分类研究又有整体研究,其中以分类研究为主,论文有47篇,涉及的艺术样式包括书法、绘画、音乐、影视等;整体研究论文仅4篇,就后者而言,研究的问题包括二方面:一是考察杜甫的艺术思想,二是揭示杜甫艺术与唐代文学之间的关系,论文各占2篇。在分类研究中,绘画与杜甫关系研究的论文最多,有31篇,另外音乐与杜甫关系研究的论文有12篇,书法与杜甫关系研究的论文有3篇,影视与杜甫关系研究最少,论文有1篇。在31篇绘画与杜甫关系研究论文中,涉及的问题有三:一是对杜甫的绘画诗作分析,论文共22篇。其中涉及绘画内容的有14篇,包括壁画、山水画、鹰画、马画等,涉及绘画技法的有8篇。二是将杜甫的绘画诗与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论文有6篇;三是考察杜甫绘画诗的接受与传播,论文有3篇。在12篇音乐与杜甫关系研究论文中,研究的问题有三:一是对杜甫音乐诗文本的辨析,论文有2篇;二是对杜甫诗中音乐内容的分析,论文有7篇,其中关于其乐舞诗考察的有4篇;三是考察音乐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论文有3篇等。

艺术与王维关系研究成果最多,论文约99篇,其中分类研究论文有97篇,综合研究论文仅2篇。在分类研究中,主要是从绘画与音乐这两方面切入,其中绘画与王维关系研究最受关注,论文有84篇之多,音乐与王维关系研究的论文仅13篇。在绘画与王维关系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围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传统评价展开的研究,论文有77篇;二是对王维的绘画作考察,论文有3篇;三是将王维绘画诗与其他诗人作品作对比研究,论文有3篇;四是“诗中有画”与王维的接受研究,论文有1篇。77篇围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作研究的论文中,研究的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结合作品,对此理论作展述,论文有69篇,二是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传统评价进行质疑、辩护及争鸣,论文有8篇,首先质疑与反思的是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1]在69篇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相关的论文中,围绕“诗中有画”所作分析的又有27篇,围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考察的有42篇。在这些分析中,涉及不少王维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学者们既有整体的研究,又有单篇的分析,涉及的单篇作品有《山居秋暝》、《汉江临泛》、《使至塞上》、《袁安卧雪图》、《田园乐》等,其中对《山居秋暝》考察的最多,论文有6篇。另外涉及的王维作品,就题材而言,包括了王维的自然诗、山水诗、田园诗及山水田园诗等,在分析这些作品时,涉及的绘画艺术手法包括意境、布局、剪裁、禅意等,其中对禅意的考察最为关注,论文高达10篇。另外,13篇音乐与王维关系研究论文中,涉及的问题包括四方面:一是分析王维诗中的音乐, 论文有6篇;二是关于王维乐府诗作品的考辨,论文有2篇;三是对《送元二使安西》音乐内容及传唱史所作的考察,论文有2篇;四是考察音乐对王维的影响,包括诗歌的创作、在词史上的地位以及王维在唐代的接受等,论文有3篇。除了分类研究以外,还有艺术与王维关系的综合研究,论文约2篇,研究的问题有二个:一是将王维与陶渊明的艺术进行比较,二是考察王维与唐代文艺思想发展的关系。

艺术与韩愈关系研究的论文约19篇,其中分类研究的论文有17篇,综合研究的论文有2篇,可见以分类研究为主。在综合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有二:一是考察韩愈的艺术观,二是分析宗教艺术与韩愈诗风的关系。在分类研究中,涉及的艺术类别包括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其中在音乐方面的成果最多,论文有12篇,研究的问题有三:一是分析韩愈的音乐诗,作品有《听颖师弹琴》、《琴操》组诗等;二是考察韩愈的音乐思想;三是研究对当下音乐教育的作用等。绘画与韩愈关系研究的论文4篇,关于《画记》的有2篇,其中1篇为蒋寅的译作,原作为日本川合康三所撰[2];书法与韩愈关系研究的论文仅1篇。

在艺术与元白关系研究中,艺术与元稹关系研究相对较弱,论文约7篇,全都是音乐与元稹关系研究,涉及的问题有三方面:一是考察乐人与元稹的交往,论文有3篇;二是分析元稹的音乐诗,论文有3篇,作品包括《霓裳羽衣谱》、《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与《琵琶歌》等;三是考察元稹乐府诗中的音乐思想,论文有1篇。相对于元稹,艺术与白居易关系研究明显活跃,论文约84篇,涉及的艺术样式有书法与音乐,其中书法方面的研究相对清冷,论文仅1篇。83篇音乐与白居易关系研究论文中,涉及的问题有三:一是对白居易的音乐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论文有43篇。其中40篇是关于《琵琶行》的,3篇是关于《霓裳羽衣》、《杨柳枝词》、《竹枝词》的。关于《琵琶行》分析的40篇论文中,有33篇分析的是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技法、文化意蕴以及作者的创作心态,有6篇是将《琵琶行》与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有1篇是关于它文本考辨的。二是对白居易诗中的音乐作考察,论文有35篇,内容包括乐器(如琴、筝)、乐舞、乐歌、乐人、音乐思想与音乐美学等,乐舞又具体包括宫廷乐舞、西域乐舞等。三是分析音乐对于白居易诗歌创作、体式特点及词史地位的影响,就创作而言又包括新乐府诗与讽谕诗等,论文有5篇。

由于元稹白居易交谊深厚,诗歌理论主张相似,创作在当时极富影响,故被唐人并称为“元白”,因而也有艺术与元白关系的综合考察,论文约5篇,其中音乐与元白关系研究的有4篇,研究的问题有三:一是歌诗传唱、采诗制度对元白新乐府的创作,论文有2篇;二是乐人与元白诗歌的传播,论文有1篇;三是顾况音乐诗对元白音乐诗的影响,论文有1篇。另外绘画与元白关系研究的有1篇,涉及的问题是佛教绘画对元白诗歌的影响。

除了上述李白、杜甫、王维、韩愈与元白以外,在艺术与唐代作家关系研究中,涉及的作家还有刘禹锡、李贺、杜牧、王建与温庭筠。除了王建以外,所选择的视角均是音乐与之关系的研究。音乐与刘禹锡关系研究的论文约21篇,研究的问题有三:一是考察他的《竹枝词》,论文有16篇,内容包括作品的文献记载、创作地点、艺术特色、与民俗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诗人作品的对比研究等,比较的对象既有同时代的白居易,又有现代诗人卞之琳等;二是考察刘禹锡与民歌民俗之间的关系,论文有4篇;三是分析他新乐府观念及新乐府创作,论文有1篇。音乐与李贺关系研究的论文约25篇,研究的问题有三:一是对他音乐诗的名篇作分析,作品包括《李凭箜篌引》与《苏小小墓》。其中关于《李凭箜篌引》的论文有11篇,内容涉及它的艺术技法、美学思想以及与其他诗人作品的对比等,对比的作品包括白居易《琵琶行》与韩愈《听颖师弹琴》等。关于《苏小小墓》的论文有8篇,内容包括苏小小的形象以及李贺心灵情感世界等。二是整体分析他的音乐诗,论文有5篇。三是对之作跨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有1篇。另外,艺术与王建关系研究论文约6篇,其中2篇只是标题不同,内容几乎一样,因而只能算是5篇,涉及的艺术样式除了音乐以外,还有戏剧,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一个,即王建乐府诗中的艺术内容,音乐方面主要指的是宫廷音乐,如《柘枝舞》,其他艺术则涉及戏剧。再如,音乐与杜牧关系研究的论文约6篇,研究的问题仅一个,即歌妓与杜牧的关系,其中有4篇是关于《泊秦淮》中“商女”及《张好好诗并序》中张好好的。最后,音乐与温庭筠研究论文有3篇,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对他音乐诗《弹筝人》作考辨,二是对他的乐府诗作考察,主要分析他乐府诗的入乐问题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除了上述这些唐代大家和名家以外,学者们还将这种研究方法辐射到二三流作家的研究上。比如李颀,音乐与之研究的论文有4篇,其中1篇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问题涉及诗中的音乐描写以及音乐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等两个方面,在对他诗歌的音乐内容作考察时,学者们尤其关注其中的胡乐。再比如顾况,主要考察的是绘画、音乐与他诗歌创作的关系,论文有4篇,各占2篇,其中1篇为博士学位论文。在绘画与顾况研究的2篇论文中,涉及的问题有二:一是对他题画诗的考察,二是考察他的诗歌精神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在2篇音乐与顾况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有二:一是音乐对他诗歌的影响,二是他的音乐诗对元白、韩孟音乐诗的影响。

除了艺术与唐代作家关系研究以外,还有艺术与唐代文学流派关系研究,这些流派包括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韩孟诗派、新乐府运动以及古文运动等。比如在艺术与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关系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艺术与王维之间的关系、艺术与孟浩然之间的关系。关于艺术与王维关系研究,前面已作总结,而在艺术与孟浩然关系研究中,主要考察的是绘画与孟浩然关系研究,论文有2篇,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孟浩然山水诗中的绘画描写,二是将他的诗歌与王维的进行对比。比如艺术与唐代边塞诗关系研究的论文约10篇,其中绘画与边塞诗关系研究的论文1篇,研究的是西域绘画与边塞诗创作的关系。音乐与边塞诗关系研究的论文9篇,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边塞诗中的音乐描写,论文7篇,其中3篇是对胡乐描写的分析,3篇是李益与李颀边塞诗中的音乐分析;二是考察音乐对边塞诗创作的影响,论文2篇,涉及的音乐包括鼓吹曲与胡部新声两个方面。比如艺术与韩孟诗派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与韩愈关系的研究上,关于这点,前文也有分析。比如艺术与新乐府运动研究,涉及的诗人有元白、温庭筠与王建等,这些作家在前面所作的艺术与唐代作家关系中均有涉及和分析。除了这些艺术与新乐府诗人关系的分类研究以外,还有综合研究,相关论文约4篇,研究的问题有三:一是新乐府诗中的音乐描写,二是新乐府的入乐性考察,三是歌诗传唱和采诗制度等音乐文化活动对新乐府创作的影响。比如艺术与唐代古文运动的关系研究,由于韩愈与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所以这主要集中在对艺术与韩柳关系的研究上。关于艺术与韩愈关系研究,前文已作分析,而艺术与柳宗元关系研究的论文约6篇,研究的问题有三:一是音乐与柳宗元关系研究,考察了柳宗元所创作的雅曲歌曲《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包括它们的艺术特点及在宋代的传播;二是绘画与柳宗元关系研究,对柳宗元诗中的绘画内容与意境作考察;三是对柳宗元山水文学的艺术作整体考察。论文各占2篇。另外,艺术与古文运动关系的整体考察论文有1篇,研究的是书法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

除了艺术与唐代作家及文学流派研究状况以外,还有艺术与唐代文学作品研究。关于这些作品,有些在前文分析时已经提及,现再总结之,它们是:李白《将进酒》、《长相思》,杜甫《画鹰》、《公孙大娘剑器舞》、《江南逢李龟年》、《赠花卿》,王维《山居秋暝》、《汉江临泛》、《使至塞上》、《袁安卧雪图》、《田园乐》及《送元二使安西》,韩愈《听颖师弹琴》、《琴操》、《画记》,元稹《霓裳羽衣谱》、《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琵琶歌》,白居易《琵琶行》、《霓裳羽衣》、《杨柳枝词》、《竹枝词》,刘禹锡《竹枝词》,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贺《李凭箜篌引》、《苏小小墓》,杜牧《泊秦淮》、《张好好诗并序》等。除此以外,还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颇受关注,研究的问题包括:一是音乐对它的曲辞结构的影响,二是它所富含的音乐艺术特点。

从上述对艺术与唐代作家、文学流派及文学作品等关系研究所作分析中可见,最受学者关注的是音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关于这点,可以通过一些数据说明,如以艺术与作家关系研究为例,音乐方面的论文在整个艺术与作家关系研究论文中所占的比例除了杜甫、王维低了一点以外,其他的分别是:李白的10/12、韩愈的12 /19、白居易的83/84、元白的4/5,而元稹、刘禹锡、李贺、杜牧、温庭筠等则全是选择了艺术中的音乐作考察。在音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中,学者们不仅考察传统音乐与唐代文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考察了现代音乐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与后者相关的论文约6篇,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唐诗宋词在流行歌曲建构中的作用等。在传统音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中,就唐代文学内容而言,它覆盖了文学的所有体裁,当然研究的重点主要聚焦在诗词方面;就音乐内容而言,包括乐种、乐人、音乐机构、音乐活动、音乐乐曲、音乐制度等诸方面。

在音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中,乐种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的论文约44篇,其中关于雅乐的有4篇,关于清乐的有1篇,关于燕乐的有39篇,可见燕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是考察的重点。在雅乐与唐代文学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有二:一是微观考察雅乐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内容包括《破阵乐》与唐诗的关系、雅乐与燕飨歌辞及颂文的创作关系等,论文有3篇;二是宏观考察雅乐对唐诗的影响,论文有1篇。在清乐与唐代文学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是清乐与唐代曲词的关系。在燕乐与唐代文学研究中,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考察燕乐与唐诗的关系,诗歌类别主要为歌诗与乐府诗,论文有3篇;二是分析燕乐与词的关系,论文有36篇,其中绝大多数是讨论燕乐与词起源之间的关系,也有一些是讨论燕乐与敦煌曲子词之间的关系。在乐人与唐代文学研究中,所涉及的乐人很多,有些在前面考察音乐与唐代作家研究时已经有所提及,除此以外,还有12篇之多。就乐人的性别而言,乐工关注得较少,绝大多数是关于歌妓的考察,研究的问题包括:一是考察乐人对唐代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方面的影响,论文有10篇;二是考察乐人对唐代文学艺术技法及审美特质的影响,论文有2篇。

再如音乐机构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论文约9篇,涉及的音乐机构包括太常、教坊与宣徽院等,研究的问题是这些音乐机构中的乐曲、乐章、乐舞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唐代文学的内容包括诗歌的创作与传唱、戏剧的发展等方面。再如音乐活动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吴相洲的系列研究成果。专著有《论元白新乐府创作与歌诗传唱的关系》[3],考察的是歌诗传唱对新乐府创作的影响;《唐代歌诗与诗歌——论歌诗传唱在唐诗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4],考察的是歌诗传唱对唐诗创作的影响。论文有《论初唐近体诗律的形成与歌诗入乐的关系》[5],讨论了诗歌入乐传唱的需要对初唐近体形成的影响;《唐诗繁荣原因重述》[6],指出以歌传诗的方式造就庞大的欣赏群体,它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论唐代诗人之歌》[7],指出诗人作为唐代诗歌演唱的主体,其创作的歌不但构成了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有着独特的形态与功能。除此以外,柏红秀《音乐文化与盛唐王维的接受》[8],从盛唐音乐文化的特点及王维音乐活动这两方面分析了王维在盛唐被广为接受的原因。

在乐曲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中,涉及的乐曲数目很多,包括宫廷乐曲与民间乐曲两方面,这些有不少在前文分析时也已提及,研究的问题包括乐曲的歌辞创作、乐曲对文学的影响,如文学的创作、传播及文体定型等方面。音乐制度与唐代文学的研究方面,有左汉林《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9]与《唐代音乐制度与文学的关系》[10]等论文,研究了采诗制度以及音乐机构管理制度对唐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涉及的文学内容包括格律诗的定型与发展、新乐府的创作及词体的确立等方面。

在新世纪音乐与唐代文学研究中,最热点的话题是关于音乐与词之起源的大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位学者,一是李昌集,一是木斋,他们均对传统的“胡乐生词说”及“词起源于燕乐”观点进行了否认。李昌集在《“苏幕遮”的乐与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与唐代曲子辞的声、词关系探讨》、《唐代宫廷乐人考略——唐代宫廷华乐、胡乐状况一个角度的考察》 [11]中,对唐代华乐与胡乐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考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考察,在《华乐、胡乐与词体发生论》[12]中,提出词“乃是唐代中华民间歌曲音乐和语言双双发展的水到渠成”,后来他又在《“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隋唐燕乐”——答岳珍学友商榷文》、《词之起源:一个千年学案的当代反思》[13]2篇论文中进一步对于“词之起源”这一传统学术命题提出学理性反思,认为它的阐释前提是“新音乐生成新词体”,而这本身就不能成立,因为它忽略了文艺形式建树中的社会运行和人的主体性。木斋以声乐消费为视角,考察了初唐宫廷音乐的发展以及文人歌诗活动,进而对词的起源提出了新观点:词起源于宫廷而非民间,起源于法曲而非燕乐,李白词是词体发生的标志。其中与音乐考察相关的论文有《论江南清乐及乐府诗的属性及与曲词发生的起源关系》、《论唐代乐舞制度变革与曲词起源》[14],与文人歌诗活动相关的论文有《论早期应制应歌词的词史意义》、《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论隋代初唐的燕乐歌诗写作》、《论初唐乐府诗的去音乐化现象》[15],与上述所持词体发生观点相关的论文有《略论词产生于盛唐宫廷——关于词的起源、界说和发生》、《论李白词为词体发生的标志》[16]等。李昌集对于词的发生说这一命题的实证精神和学理反思,兼具学术高度,深受关注。木斋的新观点影响很大,但是存在争议也很多。无论怎样,这两位教授关于音乐与词之起源的新思考和新见解大大推进了音乐与唐代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在新世纪音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中,就唐代文学体裁而言,研究最为深入、成果最突出的是音乐与唐代乐府诗关系研究。其中代表性成果有吴相洲所主持的“《乐府诗集》的分类研究”,著作有9部,它们分别是王福利《郊庙燕射歌辞研究》,韩宁《鼓吹横吹曲辞研究》,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梁海燕《舞曲歌辞研究》,周仕慧《琴曲歌辞研究》,向回《杂曲歌辞与杂歌谣歌辞研究》,袁绣柏、曾智安《近代曲辞研究》,张煜《新乐府歌辞研究》[17];“乐府诗断代研究”,已出著作有陈利辉《两汉乐府诗研究》、王淑梅《魏晋乐府诗研究》、王志清《齐梁乐府诗研究》、王淑梅《北朝乐府诗研究》、韩宁《初盛乐府诗研究》[18],“乐府诗要素研究”,成果包括张煜《乐府诗题名研究》、向回《乐府诗本事研究》、曾智安《乐府诗音乐形态研究——以曲调考察为中心》、周仕慧《乐府诗体式研究》[19],这些成果均是在吴相洲关于建构“乐府学”理念指导下产生的。吴相洲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乐府学”的建构,不但创办了《乐府学》刊物,而且还对如何研究乐府学,提出了成熟的思考,他在《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一文中将之凝练成“三个层面”(包括文献、音乐、文学)“五个要素”(包括题名、曲调、本事、体式、风格)。[20]吴相洲和他的研究生们多年来一直以此理论为指导,全力进行乐府学的研究,产生了诸多的成果,其中不少就是关于音乐与唐代乐府诗关系研究的。除了在音乐与元白新乐府诗研究上有过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以外(上文已提及),吴相洲还对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以及王维乐府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有《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论王维乐府诗的文献留存和音乐形态》等。[21]另外他的学生也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韩宁《乐府曲调的流传与初唐诗风之演变》、张煜《新乐府辞研究》、王淑梅《论温庭筠的“乐府倚曲”及其文学史意义》等。[22]

总结而言,新世纪艺术与唐代文学研究数量是丰富的,成绩喜人,但是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读时,笔者发现,它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那就是描述性的成果太多,同一命题被不断地重复研究。以艺术与杜甫关系研究为例,在51篇论文中就有31篇涉及的是绘画与杜甫关系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又集中在对杜甫题画诗的考察上;以艺术与王维研究为例,在77篇涉及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文中,仅8篇是关于此评价本身的讨论,其余的皆是结合王维的山水诗作品来对此评价进行展述;以艺术与白居易研究为例,在84篇论文中有40篇是关于《琵琶行》考察的。上述提及的这些研究成果,有时连标题都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与这些数量庞大的但研究对象几乎雷同的研究成果相比,音乐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的优秀成果往往乏善可陈。纵观所有的研究成果,今后学者们可供借鉴的精品有:在艺术与杜甫研究中,融文本精读、诗学发微及艺术探究于一体的钱志熙《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23];在音乐与词起源这一问题上直到李昌集《华乐、胡乐与词体发生论》的出现才有了真正学理层面的思考;在音乐与王维的研究中直到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的出现,才扭转了学术对于已有观点陈陈相因、不加深辨的沉闷风气;而在大量的唐代文学作品艺术考察中,王兆鹏《千年一曲唱——王维的传唱史考述》[24]显然为如何进行单篇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那就是既要有扎实的文献基础,又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更要有明晰的学术指向;再如吴相洲所领导的学术团队以“乐府学”理念为指导的乐府诗研究,改变了过去仅仅因为关注乐府文本及文学性的静态研究模式,将乐府研究变成一种有机的文化生态研究模式。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今后艺术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亟须在研究广度、理论深度与创新高度上大加开拓。

注释:

(1)本文统计的学术成果,主要以源自中国期刊网的学术论文为主,重要的学术著作亦有所论及。对学术论文进行统计时,笔者限于时间与精力,采取的是论文的“篇名”加“关键词”的检索方法,因而所得数据不完全精确,仅为论证时的参照数据,同时为了行文的简洁,数据前一般省掉“约”字。

参考文献:

[1]]蒋寅。 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J].文学评论,2000,(4).

[2]蒋寅。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新尝试——《画记》分析[J].中国文化研究,2005,(3).

[3]吴相洲。论元白新乐府创作与歌诗传唱的关系[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4]吴相洲。 唐代歌诗与诗歌——论歌诗传唱在唐诗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吴相洲。论初唐近体诗律的形成与歌诗入乐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2).

[6]吴相洲。唐诗繁荣原因重述[J].北京大学学报,2009,(5).

[7]吴相洲。论唐代诗人之歌[J].文学遗产,2010,(4).

[8]柏红秀。音乐文化与盛唐王维的接受[J].江苏社会科学,2013,(1).

[9]左汉林。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10]左汉林。唐代音乐制度与文学的关系[J].文学评论,2010,(3).

[11]李昌集。“苏幕遮”的乐与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与唐代曲子辞的声、词关系探讨[J].中国文化研究,2004,(2);唐代宫廷乐人考略——唐代宫廷华乐、胡乐状况一个角度的考察[J].中国韵文学刊,2004,(3).

[12]李昌集。华乐、胡乐与词体发生论[J].文学遗产,2003,(6).

[13]李昌集。“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隋唐燕乐”——答岳珍学友商榷文》[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3);词之起源:一个千年学案的当代反思[J].文学评论,2006,(3).

[14]木斋。论江南清乐及乐府诗的属性及与曲词发生的起源关系[J].求是学刊,2010,(6);论唐代乐舞制度变革与曲词起源[J].文学评论,2011,(5).

[15]木斋。论早期应制应歌词的词史意义[J].江海学刊,2005,(3);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J].新疆大学学报,2008,(4);论隋代初唐的燕乐歌诗写作[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4);论初唐乐府诗的去音乐化现象[J].学术交流,2011,(11).

[16]木斋。略论词产生于盛唐宫廷——关于词的起源、界说和发生[J].学习与探索,2008,(2);论李白词为词体发生的标志[J].中州学刊,2009,(2).

[17] 吴相洲。《乐府诗集》的分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 吴相洲。乐府诗断代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9] 吴相洲。乐府诗要素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0] 吴相洲。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6,(3).

[21] 吴相洲。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2,(5);论王维乐府诗的文献留存和音乐形态[J].文学遗产,2011,(6).

[22] 韩宁。乐府曲调的流传与初唐诗风之演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4);张煜。新乐府辞研究[J].文艺研究,2011,(2);王淑梅。论温庭筠的“乐府倚曲”及其文学史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6).

[23]钱志熙。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J].中国文化研究,2004,(1).

音乐论文 篇三

目前我国很多高师院校的声乐教学课主要采取小班上课的形式,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只是简单的进行学习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背景,没有真正地理解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后的声乐教学改革中,高师院校应根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制定合理的声乐教学方式。高师院校可以在原有的授课模式上加入集体课堂和社会实践课堂等教学模式,通过集体课堂让学生在掌握声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传统音乐文化交流,讨论传统民族声乐历史及赏析传统声乐作品等内容,力争培养学生声乐技能的综合运用,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社会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来了解我国社会背景下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接触到最原生态的传统音乐作品艺,拓展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二、师资知识结构的改善

声乐教学是主要是运用声乐技术方法让声音去演唱实践的教学模式,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传授声乐技能,还要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教师教学文化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作为现代声乐教学的领跑者,首先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不断调整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理念,完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结构,合理地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师声乐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自主性,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三、结语

音乐论文 篇四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源丰富多样,不过很多的文化并未被重视,更是没有得到一定的传承及保护,则出现了很严重的断流状况,更有甚者正在濒临灭绝。所谓的断流现象指的是很多民间艺人的音乐技艺以及各类绝活都已经失传,中国的传统音乐正在一点一滴的消亡或是无法继承,相关宗教音乐及仪式音乐根本得不到保护,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近几十年来,中国不断涌入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受到了外来文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极大影响,各大媒介及媒体传播的民族音乐很少,流行音乐远远大过于民族音乐,再加上港台流行音乐的加入,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们都趋之若鹜。让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出现了很多的追星族,爱好民族音乐的更少。国内所施行的应试教育并不注重音乐教育,造成音乐课程的各类状况无人问津。就导致了音乐教学大纲根本无法执行,更不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音乐内容。缺乏正宗的音乐教学科研,并且所施行的教学观念极度陈旧,对应教学模式没有革新,这样就造成很多的学生对音乐课程不感兴趣。

2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音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理论、乐律、演奏、演唱以及各类音乐著作、乐器制作等都有着其伟大辉煌的成就。有效地将民族音乐文化渗进音乐教育中,促使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及发展,更是能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并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中华民族音乐教育不管是普及或者是专业化的,是社会还是家庭的,都是要基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上,有效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地将民族音乐及世界多样文化结合,博采众长、相辅相成,以呈现积极向上的音乐氛围。

3强化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3.1构建高素质音乐教师团队

加强对音乐教师团队的培养,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纵深进展。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是极为关键的,所以就要求其全方位地了解乐理知识,并懂得各类民族音乐的门类及演奏技巧。学校与有关部门应组织音乐教师对其展开专题培训,为音乐教师提供沟通与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应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本地民间音乐文化上,树立民族文化荣耀感,并不断地坚持该项工作有序进展,并促使自身熟悉及通晓地方性文艺,认识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艺术家。

3.2革新教学模式,呈现开放性课堂

在21世纪,音乐课程主要是强化学生自主以及参与开放性意识,所以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促使其成为音乐课的主人,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互动、参与、体验以及进行各类实践性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融进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去创造音乐,营造一个非常轻松、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在相关教学过程中,采用学唱多个歌曲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其家乡的民族性文化感知及认识,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所学习的歌曲,这样不断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以学生的心理方面来讲,民歌或者是民族乐器曲,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促使学生在相关乐器中去发现其所熟悉的旋律,进而引起对音乐的兴趣,再配合音乐开始哼唱其主题。这样不断地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那些久唱不厌的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合理地把学生较为喜欢的流行音乐及时尚节目渗进课程教学中,这样得到的效果会更好。用一首精心选择的歌曲来贯穿整个课堂,并渗透式讲解其中的音乐信息。有效地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氛围,不断引申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并合理地抛砖引玉,让学生明白其重点并提升了知识量,更是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让这一股中国风,席卷整个音乐世界,体现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除了相关教学课堂的革新,学校还应合理地寻找一些民间艺术家到学校为师生献艺,促使学生亲近民间文艺,并感受那原生态的音乐作品,从而让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让那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熏陶学生。民族文艺都是来源于农村,灵魂在大自然中,只有真正置身于村野中才能领略那美妙的民间文化灵魂。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去村庄体验那山野放歌的感觉,让那美妙的歌声回荡在山间,让那雀跃的情感回味在田间,享受那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3.3提升学生自身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学校应不断地丰富,强化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大量的优秀音乐来供学生欣赏,不断地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以及鉴赏能力,并逐渐地形成正确的民族音乐审美观念。这样学生既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更是完善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在本质思想上树立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及自豪感。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多建议、介绍一些优秀的歌曲以及学生自己所收集的有效资料进行欣赏,除过教材中民歌学唱之外,更应该进行实际的实践性活动。利用不同民族的经典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资源,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音乐视野,激发起民族自豪感。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领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美,了解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伟大及丰富多样,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4结语

音乐论文 篇五

对于影片时空的造型,电影音乐一般通过音画统一的配置来塑造影片的时空形象。毕竟音乐与画面都是电影造型的工具,两者相互阐释共存一体,并以相互融合、协调一致的方式,共同服务影片的造型。在电影音乐创作中,音画统一是影片最常采用的声画结合形式。音画统一又称音画同步,是指音乐的听觉形象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统一在一起,无论是情绪上、气氛上、画面的环境以及人物外在表情上都达到基本一致,并且节奏相符。在影片中,电影音乐经常通过渲染时代气氛、民族气氛,烘托背景气氛、人物情绪与情感气氛,来塑造影片的时空形象。音乐和画面配合渲染气氛,可完成对影片的时空造型。音乐富于时代性、民族性,它是历史的记忆、民族的“标签”。音乐与电影相配合,可以传递出不同时代的文化气息,渲染出浓郁的民族气氛,从而能够让观众一听音乐便可以知晓影片的时代背景与民族特色。如我国著名导演吴贻弓执导的故事片《城南旧事》,讲述的是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对童年的深切怀念。在片头,一首流行于30年代的学堂乐歌《送别》作为主题曲萦绕耳畔,淡淡的音乐旋律融合在老北京南城风貌画面中,字幕浮在老城楼上。影片中的音乐与画面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突出了影片的时代特点,将观众置入老北京的时代氛围中。又如电影《牧马人》中的一个背景音乐《大批判歌》,作为“”时期最流行的歌曲,配合着影片主人公刘秀芝衣衫褴褛地从四川赶往西北草原投亲的场景,观众听到这段音乐便可知道故事发生在“”时期。音乐在渲染民族气氛方面,电影《卧虎藏龙》表现得较为典型,如在影片开头,“主奏大提琴模仿着中国低音民族乐器的音色,加入滑音、颤音等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法,使得大提琴这一西洋乐器散发着浓浓的中国韵味。大提琴奏出两个乐句后,中国民族乐器全部加入,这时‘八音’齐名。随即音乐转为优美的抒情风格,大提琴在中国弹拨乐器及西洋乐器的衬托下如歌般地演奏‘卧虎藏龙’的音乐主题”。这时电影的画面出现了古色古香的徽州建筑,这是俞秀莲的家,李慕白牵着马从远处的河边走来,音乐与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使观众感受并进入到了中国民族神韵的意境。音乐和画面相和谐渲染气氛,可完成对影片人物心理空间造型。一方面,音乐善于表情,长于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描绘人物的心理形象。另一方面,音乐还会通过渲染与人物心理空间对应的环境气氛,外化人物的内心活动,让环境空间的景物与人物心理相呼应……如此一来,音乐与画面人物心理表情、行为、生活环境和谐一致,既强化了画面形象内容,烘托了人物情绪与情感,也对影片人物心理空间进行了渲染外化。以美国影片《蝴蝶梦》为例,片中,年轻漂亮的女主人带着好奇、局促的心情去看曼德里的女主人吕贝卡生前卧室。音乐低沉而恐怖,旋律散发着紧张的气息,从她上楼步履谨慎地踱至门前,小心翼翼地推门进去,这紧张恐怖的音乐一直萦绕在房内,房间里显得阴森森的。在女主人拉开窗帘时,阴沉的音乐中融入了些许跳动的音色,使音乐有了一些明亮的色彩,并让人明显地感到阳光注入卧房的律动。“啪”的一声响,使观众本来悬着的心又惊了一下,原来是风吹动叩开的窗户。散发着阴郁气质的丹佛丝太太突现,音乐愈发显得阴沉,她讲述着前女主人生前的点点滴滴,而在描写新的女主人心潮波动起伏时,音乐形象激动起来,与画面中海浪拍打礁石的镜头相映衬,烘托出新女主人内心的不安、情绪的焦虑。当她回房决定要改变这里的一切现状时,音乐戛然而止,随后她让丹佛丝把原女主人的遗物全部扔掉,并坚定地宣布“现在我就是这的夫人!”这一段七分钟左右的情节,音乐与画面相谐相融,并将观众置入音画所渲染的空间气氛中,感同身受地随新女主人的心理波动起伏、挣扎抗争。

二、刻画影片的人物形象

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是电影音乐最重要的作用。电影音乐基于对影片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充分利用音画对位配置的反差效果来惟妙惟肖地刻画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因为音画对位是“导演和作曲家出于一种特定的艺术目的,有意识的造成画面与音乐之间情绪、气氛、格调、节奏甚至内容等方面的对立,从而产生某种新的含义或潜台词”。其作用主要是可以鲜明地突出影片角色的情感特质与形象特色。同时,作为一门特殊的符号语言,音乐比语言更细腻、生动,它能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物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并以其独特的乐音语言创造艺术形象,表达和激发观众情感,达到与观众共鸣的艺术效果。正如林格伦所说:“一个艺术家愈是想表达有关情感和情绪的东西,形式对于他愈为重要,因此,影片在表达情感和抒情的部分使用音乐是最合适的。”因而,在创作电影音乐过程中,乐曲创作者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使音乐与画面形成反差,突出对影片人物心理空间的造型,进而生动地刻画影片的人物形象。音乐与画面形成对立关系,凸显人物个性、气质与性格。当音乐所表达的人物内心情感与画面呈现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时,人物的心理活动、个性也就细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在音画冲突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在观众心里塑造出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以苏联电影《夏伯阳》为例,影片通过音画对立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一位性格残暴、虚伪的白匪军官,使得影片对白匪军官形象的刻画更加入木三分。片中,“军官边弹奏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边下令杀死一名士兵,优美的音乐与残忍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画对位的方式突出地表现出军官的残暴与伪善”。在优美的乐音反衬下,强化了军官内心的凶狠残忍与道貌岸然,而他的形象也就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里,并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理震撼。又如苏联影片《伊凡雷帝》中的一个场景,画面上沙皇伊凡坐在儿子的尸体前,他的儿子是因谋反而被他杀死的,伴随这血腥残酷的画面,却是亲切、甜蜜、温柔的摇篮曲,这歌声是伊凡大帝在儿子幼时的摇篮前常常听到的。宁静悠远的音乐同镜头前残酷的画面结合一起,为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冲击,伊凡大帝性格中的冷酷残忍与仁爱慈祥都显露无疑,突出了伊凡大帝的个性气质与形象特征。音乐与画面形成对位关系,音乐承担情感造型的工具,刻画人物内在形象。音乐擅长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达银幕无法直观的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当音乐与画面形成对位关系时,音乐塑造着人物内心的情感,并利用与画面的差异刻画人物内在形象,进而达到某种暗示和隐喻的功能,表达与升华主题。以美国电影《辛德勒名单》为例,片中有这样一幕,辛德勒和犹太女秘书骑着马在山坡上看见党卫军恣意地屠杀犹太人,这个场景对辛德勒的转变起重要作用。一批批犹太人从屋子里被赶往街道上,枪声此起彼伏,街上逃窜的犹太人被无辜杀害,一个身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呆滞地穿梭在血腥的街上,而此时出现了一段与场面情景截然对立的音乐,优美的钢琴声加上童稚纯洁的童声合唱《热情在火炉中燃烧》。这段乐音一下子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小女孩身上,使这个可爱的女孩与整个血腥的画面形成了鲜明对照,欢快的音乐与压抑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画面中惨不忍睹的情节一个接一个:被抓来的犹太人,一堆男人排成纵队,从前面一颗子弹就打倒了五个人,似乎一枪杀死一个犹太人都嫌浪费子弹,红衣女孩作为画面中心,孤单无助地在画面中穿梭,牵着辛德勒和众人的视线……“童声合唱一直贯穿在这一组画面里,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视听对比。穿着红衣的女孩,象征着幸福和生命,童声合唱在强调着红衣女孩所象征的生的权利和美好生活,正是这一点,深深地刺激了辛德勒,唤醒了他内心的良知。这样的音画对位手法,深刻而强烈地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并以辛德勒内在视觉所关注的红衣女孩,向人们交代了辛德勒心灵中的强烈感受。”由此可看出,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反差,形神兼备地塑造出了辛德勒的内心世界,触动了他的灵魂,而其中音乐童声合唱的寓意也十分明显,以其丰富的象征意蕴深化并升华了影片的主题。

三、延展影片的空间形态

关于音乐的论文 篇六

关键词:宋代雅乐的特点;宋代雅乐的评价;宋君臣对雅乐的态度

雅乐一般泛指宫廷的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中所用的音乐。起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用于郊社、宗庙、宫廷仪礼、射乡以及军事上的大典等。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历朝统治者认为雅乐具有“化民”和巩固政权的作用,对雅乐持比较重视的态度。宋朝统治者对雅乐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宋代的六次雅乐改制、宋代君臣对雅乐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关于宋代宫廷雅乐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著作、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三个部分。

1 有关著作中及论文中关于宋代雅乐的介绍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等著作中专门论述了宋代宫廷雅乐,详细介绍了雅乐的特点等,且认为宋代雅乐存在着复古主义和神秘主义。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和田可文《简明中国音乐史》,介绍了宋代雅乐的乐队等方面,并且也认为宋代雅乐是仿古的。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1]主要是对大晟乐做了详细的介绍,分析大晟乐产生和灭亡的过程及其影响、叙述宋徽宗的礼乐事迹及其帝王符号、礼乐符号等。笔者发现近些年关于雅乐的学位论文还是有许多的,其中直接以宋代雅乐为主题的学位论文有五篇,[2]另外一些硕、博士论文中也涉及了宋代雅乐。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笔者暂将宋代雅乐分为七个部分予以分析。

(1)关于宋代雅乐特点的介绍。著作和论文中介绍宋代雅乐的特点,一般都是从雅乐的应用场合、乐曲内容、乐曲创制及标题、乐律制度等几方面来进行的介绍。韩伟《宋代乐论研究》、邱源媛《唐宋雅乐的对比研究》等这些学位论文都采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雅乐的特点。李幼平《宋代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黄钟标准音高》[3]、田中有纪《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陈祥道与陈的雅乐构想》[4]等也有相关介绍。李幼平《宋代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黄钟标准音高》主要介绍了关于黄钟音高的乐论。田中有纪的《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陈祥道与陈的雅乐构想》分析了有关雅乐的北宋士大夫的讨论,特别考察以八音的概念为基础的王安石学派的乐论。

(2)宋代君臣对雅乐的态度。宋代君臣极其重视宋代雅乐,主要与其社会背景和政治目的有着必然的联系。相关著作主要介绍了宋代统治者重视雅乐的原因,如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及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位论文: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从宋统治者本身和宋宫廷音乐机构对雅乐的重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郑月平《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分别从北宋各朝皇帝、儒臣乐论等方面强调了宋统治者的态度。

(3)关于对宋代雅乐的评价问题。当今学术界对其持有以下三种态度:首先,持否定的态度。孙琳《唐宋宫廷雅乐之比较研究》、郑月平《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等分别从雅乐的律吕制作和乐论上、应用场合来强调雅乐的复古性,并具有神秘色彩。其次,持肯定态度的观点。黄炳寅在其《中国音乐与文学史话集》[5]中提到“宋朝学者在追求音乐革新的精神颇值称道,论其治学态度则已脱离旧臼而重视较科学之实验研究”,对雅乐持肯定态度。第三,持部分肯定的态度。李方元在其《宋史・乐志》中说道:“宋代雅乐之所以有超过前代的影响和成绩……不仅使雅乐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而且还使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都是明显的事实。”寇文娟《关于“宋代雅乐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6]文章通过分析论证,认为宋代雅乐复古成分下面却隐含了很多复兴的因素。

(4)宋代雅乐祭祀中的礼制分析。路佳琳的硕士学位论文《北宋景佑―嘉年间的雅乐研究》和汪洋的硕士学位论文《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都对雅乐中的五礼仪式进行了分析,增强了我们对五礼的认识。

(5)对南宋祭祀歌曲的考证和译解。在音乐著作和论文中阐述南宋雅乐的比较少,普遍认为南宋雅乐沿袭了北宋的雅乐制度。林萃青的《古代音乐的跨国跨文化解读――南宋宫廷雅乐》主要是对南宋宫廷雅乐歌曲的音响实体和表演实践方面来加以分析。汪洋《宋代五礼仪式音乐研究》,本文选取了《中兴礼书》中的50首祭祀乐歌进行了译谱和分析。

(6)大晟乐的制作、大晟府的成立及其影响。大晟府是宋徽宗时期建立的一个音乐机构,虽然其只存在了20余年,但是其所形成的影响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刘媛媛《宋代宫廷音乐机构研究》和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这两篇文章均从大晟府建立的雅化本质及其影响、大晟府乐器的雅化性质以及大晟府定律方面的极端雅化等方面做了简单介绍。

(7)新儒学对宋代雅乐的影响。宋朝,新儒学成了当时社会思想领域的主流,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宋代雅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徐小明《宋代――中国音乐艺术的转折期》强调宋明理学的形成是对统治者思想的绝好配合,表现在宫廷音乐上,就是极力提高雅乐的地位。张艺《探源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制度》,认为宋学的兴盛使雅乐得到了重视。关于宋明理学对宋代雅乐的影响这个问题,涉及的只是新儒学的形成使宋代雅乐具有了复古和神秘的特点。

2 反思

现有研究成果集中在了雅乐的改制、宋代君臣对雅乐的态度、大晟府及其影响,以及宋代雅乐和其他朝代的比较这几个方面。另外,认为南宋雅乐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基本承袭了北宋雅乐,仅林萃青几篇文章涉及了南宋雅乐。那么笔者认为既然是宋代雅乐,为何只强调北宋雅乐,难道南宋雅乐真的是对于北宋雅乐一成不变的承袭吗?对于宋代雅乐的评价问题,一直颇有争议。对宋雅乐持批判态度主要是从宋代雅乐依照古法制律这个问题上来考量的,另外也有学者对其持肯定的态度。笔者认为应以客观的态度去分析才会得到合理的判断。

宋明理学的形成确实对宋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的音乐思想也对宋代雅乐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只是提出新儒学的形成使宋代雅乐具有了复古和神秘的特点,其实笔者认为应该对一些主要代表人物的音乐思想进行考证,从而使我们对新儒学对宋代雅乐的影响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 邱源媛。唐宋雅乐的对比研究[D].郑月平。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北宋之雅乐[D].孔琳。唐宋宫廷雅乐之比较研究[D].李明明。中国古代雅乐文化分期研究[D].路佳琳。北宋景佑――嘉年间的雅乐研究[D].

[3] 李幼平。宋代音乐艺术实践中的黄钟标准音高[J].音乐研究,2001(2).

[4] 田中有纪。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陈祥道与陈的雅乐构想[J].中华民族专题。

[5] 黄炳寅。中国音乐与文学史话集[M].国家出版社印行(台湾),1982.

关于音乐的论文 篇七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白族传统音乐种类最为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白族民歌、白族曲艺音乐、白族戏曲音乐、白族器乐音乐、白族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六大类。①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六类音乐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白族民歌

有关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论文等,成果丰富、异彩纷呈。主要有:专著《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乐志》③等,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④、《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⑤等,这些专著或学术论文⑥的出版及发表,对于白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艺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艺音乐是大本曲。关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编写的《大本曲音乐》(禾雨编)、《白族大本曲音乐》⑦、《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关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⑩的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密切关注其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3.白族戏曲音乐

白族古典戏曲名为吹吹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吹吹腔改称白剧。白剧是在白族吹吹腔、大本曲两种声腔系统基础上综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在学术界的研究颇有成果,据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有《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11}、《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12}、《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13}、《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14}等文{15}可见。

4.白族器乐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当数龙头三弦和唢呐。对于白族代表乐器的研究,目前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16}、《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17}、《白族八角鼓的演变》{18}等{19},这些论文的发表,使学界对于白族乐器及器乐的了解更加深入。

5.白族歌舞音乐

对于白族歌舞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有:《简论白族霸王鞭舞》{20}、《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21}、《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22}等{23}。

6.宗教音乐

过去大多数白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奉祀“本主”(即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与佛教(包括道教、儒教)活动有关的音乐有“洞经音乐”,在本主节活动中主要是邀请白族民间曲艺艺人弹唱大本曲。

对于大理“洞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大理洞经音乐》{24}、《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25}、《剑川洞经音乐调查》{26}、《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7}等{28}。其它关于白族宗教音乐研究的成果还有:《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29}、《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30}等{31}。这些研究对于大理白族的宗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成果综述

纵观上述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存在如下特点:

1.对于白族传统音乐本体研究的成果不足

所谓音乐本体,即指音乐的旋律、曲调、和声、曲式等。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这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较多的研究满足于对白族传统音乐中某类音乐或某地区的音乐作泛泛的介绍或基础性的资料梳理工作,没有典型曲例,更没有音乐分析。如果我们对于一些正在面临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始终深入不到音乐本身,不研究音乐,只介绍大概情况,只满足于音乐形态的最表层描述,那么对于该种音乐文化被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及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2.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史料发掘及研究的成果不足

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早些年就已经有了不少学术交叉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目前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对于其历史发展问题关注得非常少,或者说,有关其历史发展的情况多数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花时间研究史料的人少之又少。当然,民族音乐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完善,相信会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3.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的“体验性”和“叙事性”研究的成果缺失

目前的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早已不再满足于把“田野”仅仅当作资料收集的场所,而更多的是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对于“共时”现状描述的“平面史叙述模式”的反省,即追求一种跨文化的理解,希望田野调查后的研究具有更多“体验性”和“叙事性”的表述。这种新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或称观念,在目前的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显然还没有体现出来,这就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4.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成果不足

白族传统音乐和其他的民族音乐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经历着从音乐思维方式、传承方式、表达方式和音乐制度、活动场合、传播要求等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那么,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改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甚至还可以由此引申出,我们在当地的中小学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白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上种种,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中来。

三、结语

结合白族音乐研究这二十多年的回顾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白族音乐的探索期,八十年代为白族音乐研究的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是白族音乐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则是白族音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阶段。这一学术研究上的特征也是与整个现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32}二十多年来,正是有了我们许许多多前辈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云南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抢救及理论建设、含辛茹苦、忘我耕耘,才奠定了今日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当我们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而兴高采烈时,也应关注到这样的现状:不少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随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改变和一些老艺人的逝去而佚失,因此,我们对民族音乐包括白族音乐的考察、采集、整理、保护等工作远未结束。笔者深信,在扎实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工作会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一样,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注释:

①杨秀,赵全胜。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思考——以大理白族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J].人民音乐,2008.

②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③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④赵全胜。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06,3.

⑤冯洋。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J].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第34卷。

⑥关于大理白族民歌的研究成果还有:

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段寿桃。白族打歌及其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赵宽仁。白族的音乐[J].人民音乐,1961,11.

李晴海。西山白族风情与“西山白族调”[J].音乐初探,1985,2.

饶峻妮,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白由超越性[J].大理学院学报,2009,5.

赵怀仁。论白族民歌曲调的忧伤色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

杨秀。大理白族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特性[J].民族音乐,2008,3.

⑦大理市文联等编。白族大本曲音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

⑧董秀团。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J].思想战线,2004,4.

⑨此类成果还包括有:杨亮才。谈白族大本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伊铨。论大本曲之“三腔”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的三腔介绍[J].民族音乐,1987.

李晴海。白族民间大本曲概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6,4.

丁慧。云南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征[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9,1.

杨红斌。大理白族民间音乐的类型及表现形式[J].民族音乐,2008,3.

⑩张涛。省级在研课题。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

{11}张绍奎。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J].民族音乐,1987,2.

{12}寇邦平。白族吹吹腔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88,5.

{13}李晴海。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1989,5.

{14}傅媛蕾。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5}其他还有:蒋菁。白剧望夫云的音乐成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2.

尹铨。白剧音乐发展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1988,3.

杨晓凡,马永康主编。白剧风采[M].内部资料,2006.

丁慧。云南白剧“吹吹腔”夕与高腔、昆曲的渊源关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1.

{16}李洋。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J].民族艺术研究,2000,3.

{17}赵全胜。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J].大理学院学报,2009,1.

{18}杨红斌。白族八角鼓的演变[J].民族音乐,2008,3.

{19}此类研究还包括:杨育民。大理、洱源地区白族民间唢呐乐曲调式初探。民族音乐,1984,5.

马建强。云龙白族唢呐及其音乐形态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1,6.

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9,4.

徐傲丹,吴永贵。白族吹打乐探究[J].民族音乐,2008,4.

{20}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21}潘晓敏,山雨彤。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2}孙淼。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J].中华文化画报。

{23}此类成果还包括有: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羊雪芳。剑川白族民间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9,5.

聂乾先。关于白族舞蹈——从大型白族歌舞《玉洱银苍》说开去[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聂乾先。“白族打歌《考略》与《质疑》”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24}大理市下关文化馆。大理洞经音乐[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25}何显耀。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6}羊雪芳。剑川洞经音乐调查[J].云岭歌声,2003,4.

{27}张文。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03,1.

{28}还有:罗明辉。关于洞经音乐问题的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4.

{29}杨明高。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J].艺术探索,1997,S1.

{30}周凯模。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J].音乐艺术,2005,1.

{31}此类成果还有:石裕祖。大理地区白族佛教乐舞纵横考[M].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云南民族舞蹈论集。1990.

张逾。白族阿吒力佛教乐舞[J]民族艺术,1998,1.

石裕祖。白族巫舞及其流变[J].民族艺术研究,1998,3.

{32}杨曦帆。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白族音乐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2.

参考文献:

[1]吴学源编著。滇音荟谈——云南民族音乐[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晴海。“白族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萧梅。田野萍踪[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J].音乐艺术,2009,1.

[6]黄婉。我与音乐人类学:当卜最关注的论题(七)——宋瑾教授访谈录[J].音乐艺术,2008,4.

论文关键词:大理白族传统音乐研究现状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音乐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4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