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优秀3篇】

发布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名称: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和纯化

一、选题的依据:

硅酸盐细菌又称钾细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这类细菌能分解岩石矿物,把其中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释放出来。

自然界中含钾素很丰富的长石和云母等硅酸盐矿物,是组成地球表面岩石和土壤的主要成分(占60%以上)。这些矿物虽然含有丰富的钾素,可是并不能为植物所利用,因为它们都是很稳定的矿物。但是,有些细菌能分解稳定的矿物,把其中对植物有用的钾素释放出来,硅酸盐细菌即属此类。

硅酸盐细菌研究已有80多年历史,这类菌可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此类菌发酵液中有激素类物质,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种,可抑制其它病原菌生长,达到增产效果。这类菌能分解土壤矿物,在瓷业中作添加剂,还可用来处理污水。其代谢产物如多糖、有机酸、蛋白质对作物有增产效果。

已经发现的硅酸盐细菌有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等。李凤汀等人在1997年报道了分离到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经工业发酵制成菌剂,使农作物提高产量。

本论文通过分离、收集硅酸盐细菌,丰富菌种资源库,筛选高效解钾菌,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菌肥生产及农业生产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分离筛选出具有解钾作用的硅酸盐细菌,并对筛选出的菌种纯化以利于保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硅酸盐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2、分离筛选硅酸盐细菌;

3、硅酸盐细菌的纯化;

4、高效解钾硅酸盐细菌的筛选。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菌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并纯化。用纯化的细菌进行培养,利用ICAP仪器检测钾元素的含量,筛选高效解钾菌株。

技术路线:土壤样品稀释液制备→涂布接种→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记录→挑菌落纯化菌株→ICAP仪器检测

实验方案:

1、土壤样品稀释液制备:所取材料为吉首大学内土壤

2、涂布接种:按梯度配制的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恒温培养

3、初次筛选:在平板上挑选大部具有一定特征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4、经过两次的纯化后,得到纯的菌落

5、用纯菌株配制的检测液用ICAP仪器检测,从而筛选出高效解钾菌株

可行性分析:主要运用微生物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细心和耐心。指导老师彭清静教授曾经做过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经验,能很好的指导我完成论文。实验室也具备该论文实验的条件。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1阶段:(20XX年11月)论文选题

第2阶段:(20XX年11月至12月)查询资料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

第3阶段:(20XX年1月至3月)根据方案完成实验内容

第4阶段:(20XX年4月至5月)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并完成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连宾。硅酸盐细菌的解钾作用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8.

[2]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俞大绂,李季伦。微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鉴定分类组编。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5]王大耜。细菌分类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6]唐亮,张进忠,于萍萍,等。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1):71-73.

[7]胡开辉。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5-97.

[8]李凤汀,郝正然,杨则瑗。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解钾作用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7,37(1):79-81.

[9]刘光华,林洋,黄昭贤。硅酸盐细菌解钾兼拮抗活性菌株的筛选[J]。应用和环境生物学报,2001,7(1):66-68.

[10]连宾。硅酸盐细菌GY92对伊利石矿粉释钾作用研究[J]。矿物学报,1998,18(2):234~238.

[11]刘荣昌,李凤汀,郝正然,等。生物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葛诚。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66~74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对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利税40%、就业机会75%的中小企业,现阶段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探究中小企业的出口路径的意义中小企业能在国际市场大显身手,也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困难,可以利用出口获得发展资金,也可以吸引海外风投基金或者吸引外资合股以及从海外资本市场出口型中小企业是近年来我国贸易增长的中坚力量,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其发展越来越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对企业、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对于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目前产业集群发展的现阶段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集而不群,大而不强,缺乏整体协调发展的支持体系和战略部署。这一点,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尤为凸显。目前我国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研究还不多见,远远落后于实践中的需要。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以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高集群应对风险能力及集群竞争力为目标。

3、选题研究的内容: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一)广电产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二)员工配置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三)广电网络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一)机遇

1、拓展电视传播的新渠道

2、增强电视传播的互动性

3、扩大电视传播受众群体

(二)对策

1、加快广电网络的改造

2、开办内容新颖的节目

3、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把自己的关键问题用两句话写下即可)

5、研究与写作计划:xx年3月1日——3月6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xx年3月7日——3月10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xx年5月1日——6月30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xx年7月1日——9月30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xx年10月1日——10月30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6、参考文献:

1、陈乃醒:"我国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服务需求",《中小企业评论》,xx年第10期。

2、鲁桐主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xx年版。

3、邹刚,黄祖辉,周连喜:"中小企业的国外市场进入模式与演进---以浙江省为例的若干分析",《财贸经济》,xx年第6期。

4、李时民:《中小企业出口问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xx年版。

5、徐剑明:《国际营销实务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版。

6、尹柳营主编:《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国际化经营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版。

7、顾列铭:"中国如何拥有国际市场定价权",《中国外资》,xx年第2期。

8、任建雄、吴兵:"中小企业国际化动因及其国际化战略选择",《企业天地》,xx年第5期。

7、指导教师意见:

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主角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知识的交融渗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为教师供给了一个促其快速成长的平台;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担负起脊梁的中坚作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资料,既没有给出探究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教学该怎样办才好?"这种提问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经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www.chayi5.com>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础上的,因为仅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主角,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施"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刘志伟教师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生物学教学》中发表的论文《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中介绍的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创新发展"。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经过组织引领我校全体生物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拟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经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经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生物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经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联系;

3、经过"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资料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资料有4个:

1、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2、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优化新教学模式;

3、生物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4、研究如何检测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初中生物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初中生物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课题准备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请课题组导师审定、指导、论证;课题组研究小组的成立;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要组织和引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本阶段要对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梳理、提升,构成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成果。

七、预期成果

如果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能够期望,经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会取得如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

1、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报告、论文;

2、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该课题中的优秀课例;教学反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