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5篇)

发布时间:

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 篇一

1、外文翻译及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可参照执行。

2、工程设计制图国家标准目录见附7。

打印及装订要求 篇二

1、论文文稿一律采用白色A4纸标准大小打印,文稿四周应留有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页面设置为上方和左侧分别留边2.5 cm,下方和右侧分别留2.0cm,页眉、页脚:各为1.5、2.0 cm。

2、由统一封面装订成册。顺序为①封面;②中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③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④目录;⑤前言;⑥正文(包括结论和参考文献);⑦附录;⑧致谢。

论文书写格式 篇三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生活时代的到来,汽车露营已发展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型旅游游憩活动之一,但国内汽车营地建设相对滞后,研究工作较少涉及这一领域。

以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为例,针对营地建设现状,从主题营位、营地设计方法、场地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汽车营地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促进北京地区高质量的汽车营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营地;生态;规划设计;营位设计

1、引言

自2003年我国加入世界汽车露营总会以来,汽车营地迅速发展,我国汽车运动联合会露营分会确立了“三圈两地”汽车营地建设重点,房车露营产业也已列入国家鼓励发展项目。

北京作为我国汽车营地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其营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笔者多方调查,目前北京市现已建成并正常运营的汽车营地有46座,但营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多数营地缺乏特色,定位、规模、功能、景观设计趋于一致;大部分营地存在汽车营位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无法真正满足人们露营的需要;一些营地配套设施不完备,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

完善的汽车营地规划设计应基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笔者以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为例(表1),针对营地建设现状,从主题营位、营地设计方法、场地特色等方面,基于生态设计理念,对汽车营地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2、场地分析

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

公园总面积180万m2,东西最宽约980m,南北最长约1200m,距离北京城区80km。

妫河北部水系在此汇聚而成金牛湖,营地依托金牛湖而建,是典型的湖畔型汽车营地。

地始建于2013年,是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的汽车露营地之一。

2015年,享有国际房车露营“奥林匹克运动会”盛名的第80届世界汽车房车露大会在此举办。

3、主题营造

3.1、靠水而居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水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不仅可增强人们居住的舒适感,而且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可以调节温度,净化空气。

水的形态、声音、气势蕴含着无穷的诗意、情意、画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游人以美的享受。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选址于生态环境优美的金牛湖畔,以水为特色,是典型的湖畔型汽车营地。

金牛湖穿园而过,各个营区沿湖有序的分布开来,水景篷房区更是滨水而建,点缀于水景之间,使露营者享受绝佳的湖滨居住体验。

园内沿湖建有10km长的健康环湖步道,上架汉白玉石桥四座。

道旁遍植花果树,使人不仅能近距离欣赏湖面美景,还能呼吸到清新的绿色空气。

营地以金牛湖为核心,加强亲水空间营造,优化滨水景观,丰富滨水地带活动,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亲近、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

3.2、贴近原始的生态环境

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体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与此同时,人们对露营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无污染的露营地受到大家欢迎。

北京国际汽车露营公园在充分利用山水资源的同时,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对自然景观保护,力求保留原始的生态环境。

场地北部的百年杨树林景观予以保留并加以利用,成为帐篷露营绝佳之处,场地西南角留出了一定的生态用地,以促进营地可持续发展。

营地采用生态型滨水景观设计,在使人们享受湖滨美好景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金牛湖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3.3、融入场地的营区平面布局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的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场地文化记忆,尊重场地的环境特点。营地依金牛湖而建,湖水将场地一分为二,湖东区域毗邻城市道路,营地主入口设于此,人流量相对较大,是园区主要活动区。房车营位区设在入口附近,方便房车进出。围绕房车营区设有烧烤观影区、儿童游乐区,为露营者提供丰富的露营活动。移动木屋区沿园区主路,依S型自南向北排布于园内,将东侧的主会场和西侧的绿林区隔离开来,形成动静分离的休息空间。

湖畔设有水景篷房区,使露营者享受绝佳的湖滨居住体验。湖西区域相对较为私密,建设密度降低,原始生态性强。次入口设于园区西北部,建有园区服务中心龙湾阁,从次入口进入,道路直通帐篷营位区。西南角是园区的生态用地,起到调节园区生态环境的功能。滨水活动区修建健康步道,引导游客有序地进行亲水活动,为人们创造一个亲近自然、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

4、汽车营地设计方法

4.1、汽车营区类型分析

从停靠车辆类型来分,汽车营位类型可划分为拖挂式房车营位、自行式房车营位、自驾车营位,帐篷营位,根据龙湾国际露营公园的现状条件,以及人们多元化的露营体验需求,除了上述类型营位外,龙湾又增设了移动木屋区、水景篷房区、木屋别墅区。

为露营者提供多种露营选择。

从功能来分,汽车营地又分为停靠时汽车营地和休闲式汽车营地两大类。龙湾国际露营公园处于延庆妫河流域,环境优美,游客络绎不绝,但京郊游的特点决定了游客基本只停留1~3d,时间较短且流动性大,因此营地以休闲式汽车营地为主,以满足露营车娱乐、游憩、补给的需要。

另外,由于营地经营的多元化需要,公园设有少数停靠式房车营地。从使用者类型分,汽车营地可划分为家庭式、团体式等类型。由于场地限制和市场需求,龙湾公园营地设计以家庭式营地为主,团体式营地为辅。

4.2、营地容量分析

4.2.1、生态容量

生态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关系到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后期维护管理。

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总规划面积180万m2,其中45.6%为金牛湖水域面积,不能作为营地建设用地,剩下适宜建设汽车营地的平地或缓坡面积约有33万m2,依据汽车营地建设生态容量标准,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标准营地生态容量是400~450个。

4.2.2、生活环境容量

生活环境容量是指汽车营地承担露营者基本生活需求的能力,主要考虑的是用水量。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饮用水是北京市给水管网,水供给量有保障,因此,生活环境容量对营地没有绝对限制。

4.2.3、心理容量

心理容量主要由营位平均占地面积来衡量,根据中国汽车露营分会发布的《汽车露营地建设规则》(2006试行)根据规定,汽车营地所需面积=停车数量×(80~120、m2)(1辆车所需的场地面积)×2(保持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系数)×2(场内道路管理中心卫生设施等系数)。

按照以上公式的数据只是在平地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效率的标准数据,如果是起伏不平的场所则需要更大的面积。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总用地面积180万m2,适宜建设露营区的缓坡面积约33万m2,如按上述公式计算,可容纳营位750个左右。

可见,生态容量是确定汽车营地容量的最小值,因此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最多可设营位400~450个。

在项目实际规划过程中,综合市场需求、场地条件、设计等因素,最终确定营位数为、405个。

4.3、营位类型配置分析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拥有自驾车营位、自行式房车营位、拖挂式房车营位、移动木屋营位、木屋别墅营位五大类型营位,以家庭营位为主,团体营位为辅。

经环境容量和市场需要的综合考虑及计算,最终得出各营位的配比如表2。

4.4、营位设计

4.4.1、营位组织方式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汽车营位组织方式主要有环形组团式和联排式两种。

(1)环形组团式。

自驾房车营位和小汽车营位按环形组团式分布。以景观绿岛为核心,营位布置绿岛周边,呈环形排列。

营位局部形成小型公共活动空间,适合团体使用。

(2)联排式。

拖挂式房车营位按联排式分布,由于拖挂式房车尺寸较长,需要较大的空间以方便出入,设计安排其沿主路布置,呈联排式,根据旁入式的位置方向和交通流线,有效利用道路的线性空间。

4.4.2、营位组成结构

设计合理、设施完善的汽车营位是健康露营的基础。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汽车营位单元主要由车位和生活区两大部分组成。营位均配备活动账台、户外座椅(带遮阳伞)、遮阴树、活动草坪,满足人们活动需要。另外根据营位类型的不同,分别提供水、电、排污接口。营位与营位之间保留适当的距离,并用0.8m高的黄杨绿篱进行隔离,加强了房车营位的私密性。

论文各部分要求 篇四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关键字,(5)目录,(6)前言,(7)论文正文,

(8)参考文献,(9)附录,(10)致谢。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及完成日期。

论文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中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论文摘要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反应式、数学表达式等,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外文缩略语或代号,不得引用参考文献。写作论文摘要时应注意能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结果和结论。论文摘要一般200~400字。

设计说明书的摘要一般为1000~2000字,摘要应该包含论文中的基本信息,应说明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注意突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

3、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关键词。

5、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反映论文的梗概。目录页每行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英文摘要;前言;主要内容的章、条、款序号和标题;小结;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索引等。

6、前言 前言是论文的第一章,是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了解论文研究背景和概况的主要篇章。主要目的是向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阐述论文中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与其有关的背景或对一

些事项的说明。前言通常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论文所研究的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论文参考的文献资料、使用的符号、计算公式等需要说明的问题。前言在写法上不分章节,提倡无人称句。

7、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写作形式可因课题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个人的论点以及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要求实事求是、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公式推导计算无误。文中若有与导师或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须明确指出;如果引用他人的结论,必须明确注明出处,并与参考文献一致。

8、参考文献 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每条文献的项目必须完整,诸项缺一不可。各类文献的书写格式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在引出处的右上方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的序号,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在正文的末尾。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文科论文可选用页脚注。

9、附录 一般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重复性数据表格;由于过分冗长而不宜放置在正文中的计算机程序清单;论文使用的缩写说明;调查、实验材料等。

10、致谢 对于提供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对论文写作各种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真诚客观。

论文书写格式 篇五

摘要:指出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是着力于生态系统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人文生态安全生的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阐述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设计与规划,以及建立景观生态安全的方法,以黄帝文化园为例,对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通过干扰排除和空间格局的规划及管理、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结构上的完整性,实现了对此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不断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对象的研究上具有针对性,研究尺度上明显具有区域性,研究问题方面则是系统性的。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持,景观生态安全上的优化,生态系统恢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区域景观生态所强调的。

关键词: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可持续发展;黄帝文化园

1、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

1.1、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从狭义上指自然与一般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关系,同时也指生态系统上的完整性与健康水平的完整表示;广义上则是表示的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基本权利、生活安全、生活的保障来源、必要社会资源、经济与社会生态安全,从而形成一个人工复合型的生态安全系统。

生态安全所阐述的是国家或者是区域范围内的:水、气候、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上的健康系统状况,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状况大小。

景观生态安全研究基于对生态风险的评价与管理。

原来早期的生态风险研究是从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生态毒理学,当前的生态安全则是开始注重生态系统及其以上的要求,试图通过以宏观上的生态学理论进来考量,讲述单一或者小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险问题相互联系,进行生态风险的评估,同时也从生态系统内的服务功能和健康作评价,注重过程的安全性和整w性,着重以功能过程上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1.2、景观安全

景观安全性如不完善,景观是不能够存在与健康稳定发展的,从而无法达到景观安全的需求,更无法称之为健康良好的生态景观。景观安全含义不光是表述景观的安全,更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景观,人为的因素在整个综合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在整体景观内安全感的获取,首要的感受就是对景观安全的判断。景观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景观带给人的安全感,二是人为因素能否保障景观系统的持续安全发展,从而达到生态景观的和谐发展。

1.3、区域生态安全

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尤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完整性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问题的有力控制,并同时能够有效的持续完善区域空间的格局。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有效合理的综合性考量。同时面对生态系统的退化,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恢复,社会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共同都是对解决区域性生态问题的系统性回答。确保将不同尺度上的生态修复措施相互联系,合并添加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解决宏观生态问题能够保持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2)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通常上需要具有针对性与特定性,结合生态学理论,加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生态系统修复为基准。用于目前最为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解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与措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区域空间地域上,完善景观生态安全。

(3)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多由于大范围内的人类不合理的使用与干扰,应该重视小区域内的问题,并延伸发展到大区域大尺度的全球性问题上,重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修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目前生态保护的发展趋势。

(4)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合理的人为措施有益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2、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2.1、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为基本框架,并加入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结合的科学。系统论、等级理论、经济地理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共同构成了景观生态学。生态安全格局的体现,是需要通过优化景观环境来得以实现。

景观生态的优化,需要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都有一定了解,并分析不同的过程,排除对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过程,修复对生态过程有利的。这样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优化景观格局的方式方法是对景观的再建与恢复,主要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环,以迎进新的景观单元组,重新修复受损的空间结构,调整景观格局。

2.2、保护生物学

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他生物生存的干预也逐渐增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点。

保护生物学是对保护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中地位日益凸显,景观规划上应提出多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建立国家性综合公园、生态自然保护区,建立核心保护栖息地,同时建立缓冲区以减弱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可见,面对区域景观生态环境问题,优化格局,从大尺度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性的完整,最终才能达到区域生态景观安全。

2.3、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利益。当前社会某一种观念是追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总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理念不符合。针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应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对策。

2.4、恢复生态学

为确保生态系统内服务功能正常有序进行,首先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是整个生态圈内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也是自身能够合理的自我调节,应对危险自我恢复的能力。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目的是解决人类对资源使用与自身生存环境质量安全的问题,保证生态系统能够安全健康地发展进行。

恢复生态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系统的讨论,同时也是多层次的研究,如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非生物要素的恢复技术、整体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有人类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所组成的结构与功能过程的恢复。

3、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3.1、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

(1)异质性原则。

如何保证生态异质性的可持续问题,需要对异质性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地对生态破坏进行分类,确定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建设的层次,有序准确地进行设计与规划。

(2)针对性原则。

深刻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确定干扰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合理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思路。

(3)综合性原则。

需要对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进行考虑,使得能够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产生有利的影响。这需要进行合理的综合规划,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法则与技术,达到生态安全标准和格局的相互融合。

3.2、干扰分析原则规划

干扰分析能够对生态问题中的过程与原因进行详细的解读。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加直观。

(1)对干扰程度进行分类,、分为改变过程的、直接影响目标的、间接影响目标的和环境产生压力的类型,这需要在空间上进行定位并分析。

(2)以监测、评价和排除过程作为规划的主要目的,同时分析干扰的层次,以及组成景观层次、群落层次、生态系统层次等。确定干扰性尺度范围,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3)把社会经济文化的因素加入干扰分析中,这样更加有针对性。

(4)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性结合,保持景观生态的异质性,把不利于景观生态发展的排除,使得景观恢复中人类干扰能与安全格局相互发展。干分析的规划是将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体现,因对生态系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是个极其复杂而且困难的过程,而用干扰分析生态学,对影响生态安全因子的产生、经过、结果的分析变得简单清晰,所以能对区域安全格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3、格局优化原则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有完整和系统的框架,如下:

(1)背景分析。

综合考虑区域当中的生态作用、景观生态格局空间关系、人文与自然过程的特点和相应的影响。

(2)整体布局。

通过分散与集中的原则,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总体布局模式,用以满足生态规划的要求。

(3)关键地段识别。

是在景观生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的部分予以重视,其中包括,生态中的关键点裂点、生物种群的生活环境类型、影响景观发展的重要单元。

(4)空间属性规划。

通过生态的角度,对现实存在的景观问题和特点,用整体的布局与目标来对景观进行优化。

(5)空间属性规划。

空间属性有如大小、形态、边缘宽度、长度等复杂的边缘属性;廊道的连通性、水文过程的多层网格格、河流通道的缓冲区、空隙的大小位置、道路廊道与缓冲带的位置为主的网络属性。景观格局优化是对环境生态问题,用景观的手段来解决的生态学途径。

3.4、预案研究

预案主要是针对未知的可能性进行某种探索,并且加以实现的方式途径,以系统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决策者顺利解决问题。生态规划上主要以“由上至下”或者是“由下至上”两种不同的方法。

预案方法是通过格局优化与干扰分析的规划来实现的,相互影响促进,格局优化作为“由下至上”因子提出各种不同的预案的可能性;干扰优化则是把影响生态安全水平的干扰因子作为“由上至下”因子,提出能适合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需要。这两种因子同时对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规划的完美体现,从而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发挥出二者之间融合的特点与优势。

4、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法是整合了格局优化、干扰分析与预案分析等方法,分为4个步骤进行。

4.1、景观生态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运用GIS、RS技术,对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功能分析,干扰源、频率、强度等特点与风险状况,区分区域生态景观问题与格局状况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与生物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功能问题的分析,生态系统中健康状况。

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中,需要仔细研究。

4.2、安全层次设计与总体规划目标

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所得出相应结果,对生态安全的现实问题与状况进行合理评估,把先前的预案作对比,得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整体目标。区域生态安全规划的种类也各有不同,如以人类活动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区域,农业活动发展区域等,都有各自相应的安全指数。

4.3、预案设计

需要把干扰控制对策,社会经济文化对策,对生态功能修复对策相互结合,对将来不同情况下的干扰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保证在有利的干扰和不利干扰的变化中能够进行设计预案。研究中应采用预测模型,空间模拟等方法,对不同状况下所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对比参照,同时也应当对生态文化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等处在不同生态安全方面的预案结果。

4.4、适应性管理

主要是针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多样性,采取不断完善的理念,对区域内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案,进行适应性管理。

第一步,应当对方案实施的效果展开分析调查,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包含有对动植物的评价、景观生态的评价、社会文化经济的评价、生态系统的评价,也需要对过程中的作用与之前的目标之间的不同做出评价,从中得出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反应到设计之中,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新问题,区域内的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区域生态规划中的设计规划的新发展等,都将经过监测和评估,在新的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案中体现。

所以适应性管理是一个在不断变化、整合的过程,是区域生态安全设计的重要基础。

5、建立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步骤

5.1、“源”的选取

考虑搭配生态安全格局中“源”的确定,主要方式是把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或者区域看作“源”。在对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是单一的物种作为目标,也可以是某个需要被保护发展的区域,都是可以被认为是“源”。

5.2、阻力面的建立

人类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是被认为是对空间的掌控与覆盖的过程,然而要进行控制需要对克服当中所存在的阻力。阻力面就是反应人类对空间作用所产生影响的趋势。最小阻力面为模型,公式为:

其中f为未知的正函数,反映空间中任意一点的最小阻力与其到所有源距离和景观基面正相关关系[2]。

Dij的是物种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所穿越的某景观的基面i的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某物种运动的阻力[3]。

尽管f是未知量,但是(Dij×Ri)之累积值可以被认为是物种从源到空间某一点的某一路径的相对易达性的衡量[5]。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目前已应用到景观生态战略点的判别。

5.3、由阻力面来判别景观空间

根据阻力面的理论,对生态安全格局中发生的景观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活动、生物物种活动等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来判断过程中对哪些是景观生态安全有利的与哪些不利的,包含缓冲区、源间连接、射道和战略点等,划定各级的生态安全格局水平等级。

6、结语

区域景观安全生态格局的研究,不仅是对该区域自身生态系统上的安全性研究,也是考虑人类活动不断扩张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研究。

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理论上,进行对不同级别区域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多层次的安全格局是对生态系统安全的多重保证。

同时,随着自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也会有所变化与进步,管理思路也在不断适应新要求。

这也是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现阶段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升华。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人类对于生态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管理的政策也在不断改变。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官紫玲。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肖科。GIS技术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3(7)。

[4]汪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帝文化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5]李晖,易娜,姚文璟等。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香格里拉县生态用地规划[J]。生态学报,2011(1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0 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