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最新9篇

发布时间:

潘东升同志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以担当扛起为民之责,以奉献诠释永远忠诚”的职责使命,那么潘东升先进事迹心得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9篇《学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近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追授其“时代楷模”称号;福建省委、福州市委分别追授其“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持续深化英模教育,进一步引导激励全市审计干部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拼搏奉献,全市审计系统掀起一股学习“时代楷模”潘东升先进事迹的热潮,积极培育更多“潘东升式”党员干部,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形象,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审计力量。

学深学透,汲取“时代楷模”榜样力量。理论实践结合学,福州市审计局第一时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组织全体干部收看央视CCTV—1《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播出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深入学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罗源县开展“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提高审计服务水平”主题党日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学,积极引导全市各县(市)区局广泛掀起学习热潮。长乐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自主相结合”手段,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不断丰富学习载体,组织印发《潘东升同志事迹材料》小册。福清局依托社区共建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向潘东升同志学习”专题党课,带领社区干部和党员走进英模、感悟初心。截至目前,全市审计系统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学习活动10余次,受教育党员200余人次。

对标对表,培育“潘东升式”党员干部。对标先进补短板,发起“点上学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专题活动,依托“审计点上临时党组织”市直优秀党建品牌载体,要求审计人员对照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主动查摆不足,积极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扯扯袖,以审计项目为阵地,把学习活动与项目实施有机结合,使党员干部将学习热情转化为推进审计工作的高昂斗志,不断提升一线审计干部“战斗力”。对标楷模促提升,培植梳理“我是党员我带头、急难险重我先上”的理念,组织开展“审计干部职工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数据分析大比武”等,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争当“核查问题能手、分析研究高手”;主动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十个一”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现全局在职党员100%赴社区报到,充分激发审计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求实求效,推进“审计形象”工程建设。福州审计以潘东升精神为指引,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审计,高质量发挥审计服务监督保障职能。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等,开展经济创新发展、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等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绩效审计,抽查80余家部门(单位)8家园区5328家企业159个项目,涉及资金290.06亿元;持续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抓项目促提升”“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337个重点建设项目及大型活动提供审计监督跟踪服务,涉及计划总投资772.68亿元,促进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生效。

进一步凝聚推动福州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省市审计机关联动重点跟踪推进福州市公安队伍政府采购行为自查整改工作,确保整改落实落细落到位,截至9月,市公安局共计抽查采购项目45个,发现4大类20种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率达100%。

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他刚走的那几天,我无法谈起他。一想起他,总希望他还在,想起他啊,就忍不住掉眼泪”福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人事训练处处长王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悄悄别过脸去,眼眶忍不住又红了。

如此悲痛的情绪,弥漫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些身着警服,以“男儿有泪不轻弹”为座右铭的民警们,谈起他来,大多忍不住哭了。

他是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原委员,福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一级巡视员潘东升。9月25日,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7岁。

牺牲之前,他还在繁忙的工作中如陀螺般旋转,甚至与妻子的最后一通视频电话,也被工作事务打断了8次。

长期的高压高强度工作,严重透支了潘东升同志的健康。但那句入警时“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始终没有褪色。

↑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日,潘东升同志带领民警重温入警誓词

我是警察,我应该!

1984年,潘东升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毕业了。他的成绩全班第一,不少同学劝他下海经商,老师也劝他出国深造,但他毅然选择了人民公安事业。他说:“人民警察是为群众做事,保护一方平安的崇高职业,我想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

从他作出决定的那天起,“我应该!”的使命感,就时刻体现在他的行为里。

37年从警路,岁月流转,潘东升的岗位在变,但作为人民警察,他的为民爱民初心却一直没变。

2016年5月8日凌晨5时许,泰宁县池潭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一个水电站的施工棚和数十名工人被掩埋了。

5时30分,潘东升一接到警情,立即拿起对讲机,冲上越野车,奔赴事发现场。

当时,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仅有2米多宽的山路泥泞不堪,路两旁不时还有塌方和山体滑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潘东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发地,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指挥现场秩序维护,组织抢险救援。

他当机立断,在事故中心周边设置了3个交通卡点,疏导各类车辆。一些没有专业救援设备的施工车辆不听劝阻,挡住救援通道,他手持扩音器,站在山路正中央、卡点最前沿,声嘶力竭地喊:“除救援车辆之外,其他车辆一律不得通行!”正是他的果敢坚决,大型救援车辆、救援队伍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为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在救援的5天4夜里,潘东升与救援人员、参战民警并肩战斗。饿了,吃碗泡面、垫个馒头继续救援;困了,在车上眯一会儿,爬起来接着指挥。在没过膝盖深的泥浆中,他跑前跑后,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沾满了泥浆与汗水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山区的深夜尤其阴冷,雨停了又下,而他唯一能够御寒的,只有一件破旧的雨衣。潘东升的言行感染着现场每一名救援人员,也带动了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潘东升常说:“要牢牢记住‘人民警察’前的‘人民’二字。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为人民服务,还可以体现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执法理念上。

在三明的乡镇农村,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曾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群众嫌麻烦,有的因家庭经济拮据,不想花钱买头盔。然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群众受伤甚至死亡的事例让人痛心。2014年,潘东升来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职后,大力倡导“管理要硬到不敢为、服务要暖在心坎上”的执法理念,引导民警们“处罚不是目的,一定要帮助群众把头盔戴上去”。

此后,三明市公安局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头盔行动”,推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管理新举措:从原来罚款100元到不予处罚但要求群众买头盔戴上;派出所购买头盔,让群众临时借用;给困难群众送头盔如今,三明市乡镇农村的马路上,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习惯,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这样的执法给了我实实在在的温暖,也让我以后更加遵守交通规则。”当年获赠过头盔的群众邹满生很是感慨。

工作中的潘东升雷厉风行、铁面无私,对民警的冷暖,这位硬汉局长却充满温情、心细如发。在他心里,民警就是亲人,不仅要严管,也要厚爱,这样才能锻造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公安铁军。

2014年5月,潘东升到三明任职没多久,便来到主城区最偏远的岩前派出所。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老平房宿舍,摆着一张窄小的木床、一张破旧的桌子,墙上电线杂乱无章,没有衣柜,衣服、生活用品、洗漱工具挤在桌面上,食堂没法开办伙食,冬天没有热水洗澡。

潘东升不由自主地坐到嘎吱嘎吱地响的木床上;掀开被子的一角,手伸到被褥里摸了摸,顿时觉得湿软冰凉,还散发着一股霉味。当得知在全市96个乡镇派出所中,有一半以上的办公楼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条件都像岩前派出所这样简陋时,潘东升眉头紧锁、心疼不已,当即向民警们承诺:“我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家!”

很快,在他的全力推动下,三明市公安局全面推开“暖警”工程建设,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挤出资金,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全面改造全市乡镇派出所硬件设施。现如今,三明市基层派出所都有了食堂、浴室、洗衣房、健身房、文化室等“五大件”,民警宿舍有电热毯、热水器、空调、电视机等“四小件”,营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基层民警的心安了下来,干事创业的激情更高了。

2016年6月,潘东升调任福州,对民警冷暖的牵挂之情始终不变。在日常工作调研中,他发现福州市公安局有不少民警夫妻两地分居,但工作调动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他在总结三明“团圆计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出台“积分制”,解决公安民警夫妻两地分居工作调动问题,对申请人的婚龄、警龄、工作表现等项目,进行量化、形成积分,再根据积分高低,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地解决民警夫妻两地分居工作调动、跨市双警家庭工作调动问题。

福州市公安局茶亭派出所副所长郑骅就是“积分制”的直接受益者。2005年,郑骅考到闽清县公安局工作,妻子是福州市区的一名中学老师。15年来,夫妻俩聚少离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郑骅的妻子一人要照顾4个老人、2个孩子,孩子的出生、成长,郑骅都处在“缺位”状态,家庭矛盾日渐增多。“积分制”政策出台后,郑骅递交申请报告,凭着“积分制”政策的福利和自身工作业绩,成功调回福州市区,与一家老小团圆了。惊悉潘东升牺牲的噩耗,郑骅瞬间愣住了,赶到医院,在潘东升的遗像前长躬不起,打内心里感激自己的好局长。

我是党员,我不能!

“只有个人的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干事的硬气、从警的正气。”在福州市公安局,民警们都对潘东升局长说的这句话十分熟悉。

无论是在省公安厅,还是在设区市公安局,无论是担任普通民警,还是成长为主持一方治安的副市长、公安局长,潘东升始终在心底深深划上一道“红色警戒线”,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近乎严苛的廉洁奉公、不留余地的清正自律要求自己,做好表率。

从小生活的不易和艰辛,让他养成勤俭朴素的作风。2008年,潘东升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加警衔晋监培训,学校配发了一个黑色尼龙公文包,从此以后,他从省公安厅到三明,又到福州,直到牺牲前用了整整13年,公文包的表面已经破损、掉色起皱,提手也脱皮了。妻子劝他换个新的,但他舍不得。同事实在看不过去,偷偷帮他换了一个新提手,事后他坚决结算了费用。

潘东升回到家,高兴地对妻子说:“你看,跟新的一样,还能继续用。”他对公文包不讲究,对每天要穿的衣服也是如此。他总说:“衣服,干净就好。”他的衣柜里,除了警服还是警服,几件白衬衣穿了又穿,衣领都磨破了,唯一一套崭新的西装,是今年要参加儿子婚礼才买的。平时,他与妻子散步穿的运动服,也是儿子“淘汰”下来的。

他经常教育民警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叮嘱大家向他看齐,怀着敬畏之心,干净清白做事,珍惜这身警服。他不抽烟,也不参加应酬,多次在福州市公安局的大小会议上,向全市两万多民警、辅警表态:“如果哪一天,哪一个民警看到我在哪一个饭局上,你过来甩我两个耳光!”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语,福州民警、辅警记忆犹新,也时刻警示大家严于律己、洁身自好。

他曾在多个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任何打着自己亲友旗号,要求照顾办事的,一律不要接待。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平日里喜欢喝点酒、抽些烟,他反复叮嘱父亲,不能收别人一丝一毫的东西。他常常教育儿子,绝对不能以他的名义找民警帮忙,不要去跟周边人争高低,不要拿不应得的东西,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和家人在一起,是潘东升最为珍贵的时光。他的公文包里,常年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儿子年幼时一家三口的合影,工作之余,他时常拿出来看看瞧瞧。有时加班迟了,妻子让他就在单位食堂买饭吃,但他就是坚持回家陪家人吃饭,哪怕时间再短,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难得不加班的周末时间,他会在家里帮妻子打扫卫生,大汗淋漓,不亦乐乎。

夫妻之间的仪式感,几十年从未改变。每天下班,他总会提前打电话,说自己要回来了。妻子会热好饭菜,站在阳台等候。潘东升的房子在第9层,等他到了楼下,都会笑眯眯地向妻子挥手。每天上班时,妻子总是送他到家门口,他到了楼下,总会回望站在阳台的妻子,说一句“我走了”。

可这次,潘东升走了就不再回来。妻子时常还会呆怔在阳台,期待那个熟悉的身影。

我是负责人,我可以!

有人把科技创新比喻成科技强警的一把“密钥”,是打开智慧武器库的金钥匙。在福州市公安局,许多民警都认为,潘东升就是这样一个拿着“密钥”的人。

30多年来,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毕业的潘东升一直致力于科技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研究与实践,是大家公认的技术型人才、专家型干部。

到任福州后,潘东升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福州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和合成侦查中心的组建上,探索建立了具有福州公安特色的社会治安多维度感知系统。5年多来,在这套系统的支撑下,福州警方挽救了上百名轻生的生命,找回了上百名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更排除了上千起社会治安风险隐患。

“潘局长主动担当,顶住了所有压力,建立起这样一套完善的风险研判系统。他可以说是福州合成作战的理论创造者、规划师以及实践带头人。”福州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政委钟兆银十分感慨。

凭借在计算机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深厚功底,潘东升脱颖而出,在2001年3月省政府聘任的19名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成员中,仅他一人来自公安系统。

担任“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期间,潘东升负责日常工作,敏锐抓住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时机,创新推动“数字福建”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在全国率先推进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助力“数字福建云平台”、省财政厅“金财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指导建成全国首个“视听到乡、广播到村”的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为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福建路径、提供福建经验,有效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及在福州落户举办峰会。

2018年4月,福州市举办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潘东升的专业特长在安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创新启动“智慧安保”系统,集智慧安检、智慧交通、AR全景、警用机器人等多项功能,打造立体“云防”。潘东升特别注重细节,既关注安检的质量与效率,又顾及群众的感受和体验,他敏锐地意识到,下午阳光直射将导致安检设备的图像曝光度过高,影响人脸识别自动安检系统的通过率。随后,他顶着阳光,一遍又一遍地在安检口来回试验,最终确认,阳光直射情况下,人脸识别通过率为6秒1人,要比正常时段的2秒1人慢了不少,容易在安检处出现人员滞留。他马上调整方案,在每个安检区域开设1/5的传统快速通道备用,其专业水平、敬业程度让技术专家敬佩不已。

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潘东升又组织福州市公安局技术力量,独创“超算”疫情数据模型,与边检、海关、外办、防疫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全力做好涉疫数据核查和流调溯源工作,确保涉疫线索“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助力福州市在全省首批实现现有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

在民警们眼中,潘东升就是一个追求卓越、推崇创新的专家型领导干部。他牺牲后,不少民警遇到技术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潘东升,总是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打他的电话。然而,电话已无人接听,回过神来时,顿感惋惜与心痛。

“潘东升始终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存敬畏,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忘记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兢兢业业,为公安事业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我们怀念他,也将以他为榜样,奋发有为,干净坦荡,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刚刚到任的福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督察长王锡章说。

潘东升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悲痛之情萦绕着福州城。逾万名公安民警、干部群众为了再看他一眼,自发前往吊唁、哀思缅怀,敬献的花圈摆满了医院吊唁厅的走廊。出殡当天,灵车缓缓驶过之处,不少群众眼里噙着泪光,不住地挥手、致敬,泪别他们最敬爱的“潘局”。

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十月的山城,阳光温暖恬静,秋风和煦轻柔。距离市区近一个小时车程的岩前派出所,7年前已然发生了“蜕变”,温暖的阳光随之照进基层民警的心坎里。可是,当初带来温暖的那个人,却再也看不到了。

9月25日上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潘东升在重要会议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于当日12时35分因公牺牲。

被褥不再冰凉

他,给了民警一个温暖的“家”

时间回溯。2014年5月,刚到三明任市公安局局长不久的潘东升,来到位于市区最边远的岩前派出所调研。那时,乍暖还寒,空气湿冷,心系民警生活的他,走进了民警的。宿舍。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为吃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破旧平房,里面只摆放一张床和一张破旧的桌子,墙上电线凌乱,桌上文件、案卷更是杂乱无章。

细心的潘东升察觉到房间内阴冷潮湿,便掀开铺在床上的被子一角,把手探进被褥里摸了摸,一股潮湿的冷气扑面而来。此时的潘东升眉头紧锁,他关切询问身边的民警:“冬天,睡觉不冷吗?”

“乡下条件都这样,我们都习惯了!”时任岩前派出所所长的陈东兴回答道。

冰凉的被褥深深牵动了潘东升的心,他斩钉截铁地对大家承诺:“今天,我向大家保证,一定给基层民警一个温暖的‘家’!”

温暖的承诺在随后7个月的时间里,兑现成实际的“暖警”行动。那是市公安局第一次拨款50万元给基层派出所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我们所也成了‘暖警’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陈东兴清晰地记得,改造经费下拨后,7个月时间内,岩前派出所就新建了一幢拥有食堂、健身房、洗衣房、文化室的新房,还装修6套民警宿舍,统一购置了衣柜、床铺、空调、热水器和液晶电视等生活用品。更让陈东兴骄傲的是,宿舍有了宾馆的标准,再没有民警申请调城里了,相反,还有城里的民警主动要求调到岩前派出所来。花园式的派出所,留下了人,也拴住了民警的心。

七年前,岩前派出所的民警们在宿舍楼前栽下了3棵柚子树。七年后,柚子树已然长大,并结出硕果。如今,休息间隙,围坐在洒满阳光的文化室内,品尝着芳香浓郁、汁多味甜的柚子,民警们心里更是暖暖的。

安全不容闪失

他,为群众畅通了生命通道

“关系到老百姓安全的案件,谁说情都没用,你放手去做,有事找我潘东升!”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许长彬6年来,一直将潘东升的这句话烙印在心里。

许长彬还记得,潘东升到三明市公安局上任伊始,就要求违法民爆企业一律采取“顶格处罚”、刚性问责,严守爆炸物品“不流失、不炸响”。

时间定格在2015年4月29日。当天,市公安局对南龙铁路等重点工程进行例行检査,却发现一家大型企业在爆破作业中,严重违反规定。随后,市公安局依法对企业做出限期整改,并处50万元的“顶格处罚”。

几天后,许长彬走进局长办公室,愁眉苦脸地向潘东升倒苦水:“这是我市重点工程,涉事企业又是明星企业,求情电话一直不断,我们的办案阻力很大,怎么办?”

听了许长彬的诉苦,潘东升随即掏出自己的手机,对他说:“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还是我的平潭老乡,刚才已经被我狠狠教训了一顿。不用偏袒,你秉公执法就好。”

一席话,坚定了许长彬工作的方向。

“在他心里,人民警察不仅要秉公执法,还要一心为民。”时任泰宁县公安局局长的罗志怀,在2016年5月8日这一天,亲眼目睹了潘东升舍身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场面。

那天凌晨5时许,泰宁县池潭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近10万立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瞬间将一个水电站的施工棚和数十名工人掩埋。

接到警情后,潘东升立即拿起对讲机,冲上越野车,奔赴事发现场。在赶往现场的途中,潘东升电话不停——了解情况,安排救援,调集警力先期处置,调动救援力量跟进。

临近受灾现场,依然暴雨如注,仅有2米多宽的山路却泥泞不堪,道路两旁还不时有塌方和山体滑坡。“快,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清理出生命通道!”顾不上危险,在事故中心周边,潘东升迅速设置了3个交通卡点,由罗志怀等人把守,并对各类车辆进行截留、分流。

灾害现场,惊险一幕发生。几辆工程车不听劝阻,试图冲过卡口。当机立断,潘东升手持扩音器,站在山路正中央、卡点最前沿,声嘶力竭地喊:“人命关天,除救援车辆外一律不得通行,凡是强行闯关的,先从我身上轧过去。”

“正是他的果敢坚决,大型救援车辆、救援队伍才能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为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罗志怀说。

这样的一幕幕,不断在潘东升的工作生涯里上演,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使命,他一刻都不曾忘怀。

执法不再冰冷

他,给群众上了一堂有温度的“课”

骑摩托车不戴头盔!2014年,这个普遍违法现象成了公安交管部门整治的“心病”。

“整治刻不容缓。但打击要‘硬’,服务群众一定要‘软’!”2014年,潘东升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职不久,就提出了“管理要硬到不敢为、服务要暖在心坎上”的执法理念。

此后,市公安局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戴头盔行动”,并推出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管理新举措。

“他时刻提醒执法民警,处罚不是目的,要转变观念,只有变硬性执法为柔性服务,帮助群众把头盔戴上去,才能真正温暖老百姓的心。”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肖敏回忆道。

谈及执法的改变,三元区列西居民邹满生深有感触

2015年夏天,邹满生着急出门办事,忘了戴头盔。途经市图书馆路口,遇到了正在执法的民警,他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害怕扣分罚款的他一脸愁容。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民警非但没有给他开罚单,反而还送来了一顶头盔,并给他上了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课。柔性执法让他感动不已,佩戴头盔、安全上路也成了他之后出行雷打不动的准则。

“不单单是我自己遵守,我还时刻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骑摩托车一定要佩戴头盔,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在随后的6年里,邹满生也成了文明安全出行的践行者。

从原来的扣2分、罚款100元,到不予处罚,但要求群众必须当场买头盔戴上;到由派出所购买头盔,让群众临时借用;再到给困难群众免费发放“平安头盔”……三明全市的乡镇农村道路上,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习惯,温情的执法,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让百姓感受到温度的不仅是执法,还有服务窗口的人性化设计

2014年,在岩前派出所户籍大厅,潘东升在调研时发现,刚改造完成的大理石服务窗台台面已经到了人胸口的位置。

“这个设置只能让群众站着办事,要降低到腰部位置,让老百姓能坐着轻松反映问题、填写材料。”注重细节的潘东升立即提出了整改意见。

敲掉大理石台面,重新切割,降低30厘米……现任岩前派出所所长罗剑桦感慨,120厘米的服务台面降到90厘米,就是这降低的30厘米,真正拉近了群众与民警的距离。

从俯身工作,到关心民警,再到服务群众,虽然潘东升在三明工作仅有两年光阴,但他却用每一步贴心而又扎实的脚步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承诺。他虽然走了,但留下了一缕缕阳光……

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潘东升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对党忠诚、实干尽责、心系群众的领导干部、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收看发布仪式后,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机关第五支部书记檀庄银深受感动,作为窗口党务干部,要将楷模精神融入新时代改革发展浪潮,融入推动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实际行动为市民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为擦亮“福州窗”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三八红旗手、南街街道三坊七巷社区党委书记崔蕊芬坐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了发布仪式。她说,作为基层妇女工作者,要从潘东升同志身上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本职岗位,迅速掀起学习潘东升同志的热潮,用他崇高的精神激励广大基层妇女群众,团结引领妇女找准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温暖榕城、绿满家园、两岸圆梦等巾帼行动,在新征程上奉献巾帼力量,彰显巾帼担当。

“我们肩上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我们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将潘东升同志带给我们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实干的动力,以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为目标和追求,做到以爱育人、忠诚担当、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跑好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接力棒。”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团委干部董林表示。

福清市元载小学办公室主任李熙胜表示,37年来,潘东升同志不管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坦坦荡荡,干干净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从他身上汲取奋进力量,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实干,担当有为,以担当扛起为国育才之责,以奉献诠释初心使命,为福州教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潘东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字 篇五

“潘东升同志从警37年来,他始终忠于职守、执法公正,用生命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展现了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作为一名党员,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主动对标潘东升同志干事创业精神,履职尽责担当,用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六

2019年8月22日,在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桃田村龙山会议纪念馆,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潘东升郑重地在留言簿上写上了一句话——“永葆对党的无限忠诚!”

这句话既是潘东升对福州公安队伍的深情寄语,更是他一生的执着信念和动力源泉。

1984年,潘东升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毕业。“当时,国家信息化产业正处于起步腾飞阶段,不少同学劝他下海经商,老师也劝他出国深造,但他毅然选择了人民公安事业。”潘东升的大学同学和挚友郭建回忆说。

面对同学们的不解,潘东升说:“是党培养了我,人民警察是为群众做事、保护一方平安的崇高职业,我想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

从省公安厅的科技信息化专家到三明市公安局局长、福州市公安局局长,潘东升在公安队伍一干就是37年。

“我对潘局印象最深的,是他到任福州后上的第一次党课。”福州市公安局二级警务专员黄作璋说。在课堂上,潘东升扳着手指给全市民警算“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脱稿讲了两个多小时,告诉大家要忠诚、干净、担当,珍惜这身警服。

潘东升是这么要求别人的,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无论你在哪一个应酬上看到我,你都可以直接上来打我两巴掌!”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局长林能响回忆说,在一次全警大会上,潘东升抛下这句响亮的话,要求大家随时都可以监督他。

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公安局局长,潘东升麾下万名公安民警,利益牵扯方方面面。但在今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却没有收到一封关于他的举报信。

在潘东升心里,只有个人的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

“老百姓迈进公安机关大门就是警情”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民警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一项工作。

“老百姓有时会反映民警在接处警中存在推诿扯皮的情况,虽然已经要求‘首警责任制’,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福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宫伟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潘东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接处警情况。

“我认为,老百姓从迈进公安机关大门那刻起就是警情,哪怕是门口的一棵大树倒了,只要是老百姓向警察反映的,我们就要接警。”潘东升说。

从2020年7月开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从源头上解决基层一线“谁接警、谁处警”问题,大大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

2021年1月至9月,福州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有效报警近93万起,群众对公安民警接处警满意率达97.94%,位居全省前列。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如何实现民生案件快侦快破,这也是潘东升经常思考的问题。

他带领福州公安在全国省会城市首开先河,建成一体化运行、集约化管理、24小时实战化研判的合成侦查中心、合成情报中心,对有力震慑犯罪、快侦快破案件起到重要作用。

以“两抢”(抢劫、抢夺)案件为例,福州市“两抢”案件发案数从2016年的700多起减少到2020年的77起,破案率达100%。2020年,福州市治安状况满意度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位列前5名。

2021年时代楷模潘东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七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潘东升的执着追求。

“过去,在三明的郊区农村,整治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是让三明公安交管部门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三明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肖敏介绍,2014年,潘东升来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职,他对干警们说:“我们在打击整治上要‘硬’,才能震慑违法分子;但在服务群众上要‘软’,才能温暖老百姓的心。处罚不是目的,要转变观念,变硬性执法为柔性服务,帮助群众把头盔带上去。”

在潘东升的大力推动下,三明市公安局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戴头盔”行动。广大基层派出所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推出了一系列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举措:从原来罚款100元到不予处罚但要求群众当场买头盔戴上;派出所购买头盔,让群众临时借用;给困难群众送头盔等。如今,三明市乡镇农村的马路上,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习惯,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从一顶小小的头盔延伸出去,2014至2016年,三明市公安局全力推进便民服务,清理行政职责496项,40个办事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40%,新增网上办事项目73项、网上便民服务项目149项,80%的审批服务项目实现网上流转办理,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增强。

在福州工作期间,潘东升为民服务的理念继续深化,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2%;创办全省首个“台湾居民出入境服务站”,在派出所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创新推出落户“零门槛”、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搭建“榕警在线”网上平台服务海外侨胞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公安审批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占比超97%。

公平正义是公安执法的生命线。潘东升始终怀着对宪法和法律的忠诚与敬畏,不断推动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迈上新台阶,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潘东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接处警情况,明确表示:“老百姓从迈进公安机关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是警情,我们就要接警。”在他的推动下,从2020年7月开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从源头上解决基层一线“谁接警、谁处警”问题,大大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2021年1至9月,福州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有效报警近93万起,群众对公安民警接处警满意率达97.94%,位居全省前列。

潘东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0字 篇八

“榜样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潘东升同志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恪尽职守、永不懈怠的优秀品质。我们作为新生代的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都应该学习潘东升同志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责任担当,开拓创新、勇于革命的进取精神,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冲到一线’这句话落实到实处,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不懈奋斗,为人民服务!”

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九

37载从警岁月,为民初心昭昭可鉴。作为人民警察,潘东升同志一心向党,忠诚为民,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以一腔正气,捍卫公安队伍之风清气正与雷厉风行,将锐气、勇气、正气融入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中,彰显了一名政法干警、一名优秀党员对人民、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英雄已逝,浩气长存。潘东升同志如东升朝阳,照耀八闽大地,其是楷模,亦是明灯。作为政法干警,我们必将学习其锐意进取之奋发干劲、披荆斩棘之无畏勇气、严于自律之浩然正气,永葆为民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尽职尽责,砥砺前行,公正司法,严明执法,以实干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铮铮诺言。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学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294 2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