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优秀5篇

发布时间:

导语:沈因洛同志是共产党员的模范代表,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标杆和楷模。他几十年如一日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一辈子亲民爱民、全心服务,始终如一地清正廉洁。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5篇《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

2016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北省委正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沈因洛学习活动。

沈因洛反对形式主义,强调求真务实,他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他的最后一任秘书陈明说,沈老最反感那些说官话、不见实际行动的干部。他用求真务实好作风感染着别人,为群众做着实事。

求真务实,即正确把握规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胡锦涛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沈因洛同志求真务实的精神,求发展实际之实,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干好事创好业,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二

今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湖北省领导工作岗位,一辈子不愿意宣传自己的沈因洛,去世后却在荆楚大地引发强烈反响。

“他不顾家,只晓得工作。”沈因洛的遗孀曹俊敏说。在沈家客厅里,沈因洛的遗像下放着两瓶土,它们是沈因洛的外甥女专程从陕西延安、江苏吴县取回来的,一瓶为“圣土”,一瓶为“故土”。

红色基因,绿色遗产。沈因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深切地缅怀和纪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北省委正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沈因洛学习活动。

他像一棵树,“咬定青山不放松”

1937年,17岁的沈因洛弃医从戎,离开家乡,踏上抗日救亡战场。他1938年到达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中原突围”。

新中国成立后,沈因洛先后在解放军41军和武汉钢铁公司担任领导职务,后担任湖北省委重要领导职务和湖北省政协主要领导职务。

沈因洛虽然屡屡遭受打击,却从来不在家人面前叫苦。那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口号:“武钢不能乱,炉子不熄火,生产不能停”。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引进一米七轧机,是沈因洛对武钢最大的贡献。此前,我国生产的钢铁品质不高,被称为“面条”“裤带”。带钢、薄板、硅钢等高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既花掉大量外汇,又受发达国家封锁。

他像一株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

到厂矿检查生产,他总是要转到食堂去看看,叮嘱后勤人员把伙食安排好,说“饭菜里面有钢铁,工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一门心思多炼钢铁。”

离休后,他深入基层调研,其中2002年在乡下跑了102天,最远到达湖北与陕西交界处。

把群众冷暖摆在突出位置,沈因洛一以贯之。去年,沈因洛作为抗战老兵,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他当即委托湖北省委老干部局把慰问金转赠给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最终,这笔慰问金被分为两份,分别送到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军烈属闵新洲、赵治良的手中。

“沈老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曾经分管全省农业工作的湖北省政协原主席王生铁说,在报刊上看到好的经验,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沈老总是用笔划出来,通过信件寄给他,“我在省政府、省委、省政协工作11年,至少平均一个月收到一份沈老寄来的刊物。”

他像一杆秤,称出求真务实好作风

“9月5日,早上6时40分,到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参观,发现批零差价在50%到100%。白菜批发0.20元/斤,零售为0.40元/斤;辣子批发0.80元/斤,零售经分类后1.6元/斤;茄子零售价1.50元/斤。外来蔬菜从河南来。”这是沈因洛1996年写的一段民情笔记,那时候他已离休。

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沈因洛反对形式主义,强调求真务实。他的最后一任秘书陈明说,沈老最反感那些说官话、不见实际行动的干部。

20世纪末,湖北省一度将农场管理权上收,引发了农民上访等一系列问题,农场的场长、属地的领导和普通群众都非常着急。当时已经80多岁的沈因洛,就此展开调研,花了120多天,跑遍了全省所有省属国营农场。

调研结束后,他给湖北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湖北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研究后,重新下放了农场管理权,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沈老对基层的一些大的建设、省里的规划、国家的战略布局、各个市州的资源特点都了如指掌,甚至几十年前去过的地方,他都一清二楚。”陈明说。

沈因洛给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建议,如果吃不准,一定会先找有关专家、干部咨询,把情况摸透。每次外出调研,他都很认真地做笔记。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篇三

沈因洛同志是共产党员的模范代表,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标杆和楷模。他几十年如一日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一辈子亲民爱民、全心服务,始终如一地清正廉洁。他做的一切,源于始终坚守着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当今信仰缺失、物欲横流、风气浮躁的社会中,这样的人多么值得人民敬仰,这样的精神多么值得学习。就像媒体评价的,他就像一棵树、一棵草、一杆秤。虽然这位党的老同志、群众的老朋友走了,但是他太阳般的光辉形象永远铭记群众心中,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广大中共党员,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事迹在祖国建设潮流中将永远流传。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认为,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名合格党员:

一是加强学习,注重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把握实质、提高认识上苦下功夫。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类工作的学习,储备知识,提高能力素质。

二是恪尽职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做好本职工作,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做到严谨细致,干净利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坚持谋划在前、请示在先,记录在案、办细办实,及时报告、事后总结。

三是注重修养,时刻保持良好作风。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坏大事。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努力摒弃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求真务实,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切实为群众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主动融入工作环境,始终保持谦逊的心态,与同事交心交友、关系融洽。坚持自重、自省、自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思想上过硬、作风扎实的合格共产党员。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让群众幸福更高尚。身边同志说起沈老赞不绝口,都说他是热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看到沈老的光荣事迹,我想到这样一句话“政绩扎根民生,为政不图虚名,不求权有多大,只图实干为民”,沈因洛同志就是这样优秀的领导干部。他用行动告诉人们:共产党员不是广告,不是商标,不只是一个光荣的名词,而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是标杆。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例 篇四

沈因洛,从踏上抗日救亡战场,到带领武钢创造辉煌,再到走上领导岗位,角色转变,岗位更替,他初心不改,风雨一生、奉献一生,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政治品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模范标杆。

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不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先进楷模学习,而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思想信念有所松动,党性修养有所淡薄,甚至触碰红线底线,这不仅不利于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利于党的事业的切实推动,更不利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有力落实。

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争做新时期“五好干部”。

争做新时期“五好干部”,是适应日新月异的客观形势的需要,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严以用权,用权要为公为民,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基准,同时将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中,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于修身,自觉抵御歪风邪气,防止因为律己不够患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病;严以律己,以焦裕禄、沈因洛等同志为榜样,时常反省自身,查找和整改问题,最终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谋事创业要实,要学习沈因洛同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做到紧密联系实际,根据客观规律办事,把工作落到实处,不做庸官,实实在在为发展助力。

沈因洛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艰苦创业、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主动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至善至正、严于律己的高尚风范。

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五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的感人事迹。他曾参加百团大战抗日救国,曾到十里钢城攻坚克难,曾在湖北省领导岗位拼搏奋斗。他坚持活不争利,死不占地,按其生前遗愿,在逝世后将遗体捐献……沈因洛用自身事迹树立了合格党员的典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

笔者在学习沈老事迹之后,脑中念念不忘的便是他那“铁帅”这一响当当的称号!纵观沈老一生,“铁”的含义十分丰富,“铁帅”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炼钢任务的沈经理,更多的是指他“铁”一般的意志、担当和作风,“铁”一般的政治品格和光辉品质。古龙说过:一个人的名字也许会起错,但外号绝对不会起错。广大党员干部向沈因洛同志学习,关键就是要学习他的“铁帅”精神。

——学习沈老“铁胆树忠魂”的理想和信仰。沈老铁心忠于国家,在战场上,他勇往直前、砥砺奋进;在领导岗位,他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在退休之后,他荐言献策,发挥余热。沈老铁心忠于人民,虽清贫简朴,却有14万元的慈善捐款;虽年过八旬,却下基层连续调研4个月;虽功成名就,却甘愿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遗体捐献纪念碑。党员干部学习沈因洛,就是要恪守“铁”一般的信仰,把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坚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

——学习沈老“铁杵磨成针”的意志和担当。初到武钢,武钢内忧外困,可沈老依然能够带领职工排除万难,使武钢步入正轨;他屡受迫害和摧残,他仍坚持“炉子不熄火,生产不能停”。多年来,沈老的足迹踏遍了武钢十里钢城、百里矿山,始终不断忙碌。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时期,前进的路上少不了艰难险阻,党员干部要像沈老一样,拿出“铁”一般的意志,敢闯敢试、攻坚克难,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

——学习沈老“铁肩担道义”的作风和纪律。沈老克己奉公,初到武钢,主动到财务处降低工资;对家人铁面无私,在调任省委书记后,主动劝妻子离休,在孙女回武汉时,不因为接孙女而公车私用;作风光明磊落,面对老朋友的一点“心意”,他主动将钱捐献到省老促会。党员干部学习沈因洛,尤其要遵守“铁”一般的纪律,保持“铁”一般的作风,严以用权、公私分明,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永葆清廉本色。

人当如铁,百炼成钢。我们坚信,沈老留下的“铁帅”精神,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期望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能够学习和贯彻“铁帅”精神,打造出一支钢铁般的党员队伍。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学习沈因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294 3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