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感受精彩呈“宪”

发布时间:

  “同学们,谁能站起来说一下你心中的宪法是什么,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当日上午9时30分,石家庄市栾城区兴安大街小学一楼报告厅,120余名来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迎来了一位老朋友——栾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付译晨

  “同学们,谁能站起来说一下你心中的宪法是什么,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当日上午9时30分,石家庄市栾城区兴安大街小学一楼报告厅,120余名来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迎来了一位老朋友——栾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付译晨。

  这是付译晨今年开展的第27次普法宣讲进校园活动。付译晨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场,向大家阐释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学生们踊跃举手,纷纷抢答道。

  付译晨向大家解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精神要通过其他法律予以实施。大家看到在最顶端是宪法,之后每层依次是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等。”

  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宪法的作用和意义,付译晨介绍了一个案例:某小区的李某早上起床后,发现原本在门口鞋柜上放置的单肩挎包被挪动了位置,仔细检查后发现家中600余元现金不翼而飞,当即拨打了110电话报警。经公安机关侦查,嫌疑人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这是刑法中的盗窃罪,但它背后所关联的是宪法第十三条,就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为了让话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付译晨将接下来的内容聚焦在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上。

  “网络有哪些好处?”互动环节,付译晨还是从学生们最容易回答的身边问题开始。

  “有时候,放学的时候,妈妈会用手机打网约车回家。”五年级10班张名纬随即补充道。

  容易发生网络沉迷,充斥着不良信息,可能发生网络欺凌、网络暴力事件……为了引导大家更加深入理解,付译晨从3个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典型案例出发,引导大家思考:为何会发生网络侵害,又应如何避免?

  “普法的目的不是教会孩子具体的法条,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宪法精神。在设计课件时,我也特别注意把宪法精神和生活实际做好结合。”讲座结束后,付译晨告诉记者,这次她在课件中专门加了宪法序言的第一段话——“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你看,这句话从历史写起,能够唤起大家对中华民族和整个国家的一种自豪感……”看着付译晨在介绍宪法时眼中的光亮,记者心底也深深感受到了宪法的力量和温度。(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

294 5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