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归纳优秀7篇

发布时间:

高考中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第一个是因为他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个他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建立后确立起了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共同纲领》首先提出,1954年宪法中正式确认)

2.1954年人大召开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1956年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政协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4.1947年,建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建立了最后一个民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6.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7.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9、第一次提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10、“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在香港。“一国两制”实施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11、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2、“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3、国共两党关系经过了:合作—破裂—再合作—再破裂—再合作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有哪些 篇二

巴黎公社(方法提示:考察政权的性质,主要分析它所采取的措施)

1、直接原因: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2、时间: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义发生。

②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工人失败。

3、措施

(1)政治上:

①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②公职人员工资不得高于熟练工人。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经济上:努力维护劳动者利益。

(3)教育上:实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

4、性质:人类历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新型的工人政权)

5、失败原因:

(1)主观:法国工人阶级不成熟,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当的领导,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2)客观(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无产阶级不具备资产阶级的实力。

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仅仅存在60多天,但是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7、经验教训

(1)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资产阶级统治。

(2)教训:①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高一历史知识点 篇三

1、百团大战

背景:抗战相持阶段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影响。

目的: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机。

情况:1940则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大规模作战。

评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战役。打击了日本,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人民抗战信心。

2、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1)“三三制”政权。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土地政策。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这项政策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但又保存了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农民交租交息,但须保障农民的承佃权。它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3)精兵简政。为了克服根据地的物资困难,减轻人民负担,根据地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精兵”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地方武装,提高主力部队的战斗力;“简政”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财政开支,提高工作效能。

(4)大生产运动。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号召生产运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军民生活,密切了干群联系,积累了发展生产和管理经济的经验。

(5)整风运动。为了从思想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提高新党员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通过整风,使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共七大

(1)背景:1945年5月,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召开六大。为使抗战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为争取光明中国之前途,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4月~6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由于国民党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坚持反人民立场,在日本被打败后,中国仍可能发生内战。这是黑暗的前途。我们要努力实现光明的前途。报告还指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

②大会提出了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党的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4、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高一历史复习知识点 篇四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

1、概况:(1)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2、结果: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二)牛耕

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意义:农业技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三)水利事业的发展

1、中原:桔槔。

2、水利工程:春秋楚相孙叔敖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都江堰和郑国渠。

二、手工业的发展

类别

概况

冶铸业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于欧洲两千年以上

青铜铸造工艺

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金银错技术和雕铸技术

漆工艺

夹苎技术(战国)

纺织业

战国麻布纤维相当细密

煮盐业

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

酿酒业

春秋战国以曲造酒

手工业工艺专著

《考工记》记述齐过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三、商业和城市

(一)形成了繁荣的中原市场。

(二)商业中心:临淄、邯郸、郢等。

四、由公田到私田

(一)原因: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进步。

(二)出现:随着荒地的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三)影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出现。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五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 篇六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2、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

3、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中共二大制定了: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5、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6、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7、“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8、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_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1、概念:使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01 19675